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十六大阿罗汉的故事——供请十六大阿罗汉护教略仪讲记▪P22

  ..续本文上一页太恭敬,给他端饭的时候,不太恭敬地给他端。那个尊者又使神通了,他把自己手,又是跟象鼻子一样伸得长长的,把释迦牟尼佛面前那个钵拿过来,吃得光光的。这个耆婆童子一看,大吃一惊,这个佛的饭他吃掉了,知道他是有神通的了,那么赶快给尊者忏悔了。那么这个事情,也是表示佛故意使那些人改变观念了,小路尊者不可轻视。

  

  这个小路尊者一生的事迹对我们有什么教训呢?就是说,一个人,虽然开始的时候很笨,只要他心里边是真正的信仰,真正的忠诚(就是说,对佛是确实地信),而且对于佛的话,确实毫无怀疑地去做的话,你不断地努力地做去做,最后终会成就的。就像小路尊者一样,他虽然开始很笨,但是佛的话他都相信,佛喊他做,他都做。不断地努力去做,最后还是成就了。这些是佛跟小路尊者示现给我们看的,就是就不要看轻那些愚笨的人。我们从小路尊者的事迹里边也可以认识到,造恶业是一点也造不来的,造了一点恶业,感的果就是很严重的了。所以说,我们一定再小的恶业也不要做,善业要多多做,善业做了可以抵销恶业的。

  

  佛在世的时候,小路尊者就是扫地、洗脏东西,不断地洗,不断地背那两句话,就把恶业给消掉了、忏悔掉了,那么他才能够开发过去的善根。就是说,我们做事情,以后就是要接受教训了。恶业,再小的,也不要去做。善业,就不断地要去做。这样子,我们就可以不受那些恶的报,也可以达到开悟的,广积福德资粮嘛,是一个开悟的因缘之一嘛。而且这是要靠努力的,自己努力。有的人,就是偷懒,最好是你给我修,我自己不要动,这样子的人,永远不会成就的。一切事情,只要你肯努力,哪怕再笨,也能成就。你再聪明,不努力的话,也不能成就的。这个修行是自己的事情,你自己不努力,旁的人,代你不了的。如果能代的话,世间上就没有凡夫了,一个佛就可以把所有的众生代完了,都成佛了,那地狱里还有人嘛?没有了。正因为代不了的,所以要靠自己的,那你自己不努力,自己要自暴自弃,要退—这个你怪哪个呢?这受苦还是你自己受了,人家又不受苦嘛。你自己受的苦。

  

  所以我们透过学习那些阿罗汉的事迹,好好反省自己,不要做那么愚蠢的事情。好的事情要争取,不要退;坏的事情赶快远离,不要接近。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是这个嘛。同时,我们说对佛的教授教诫,只是有认识是不够的,一定要有上师指导你如何修行,才能够达到解脱的目的。有的人,把佛学当一种知识来看,当一种学问来看,那不解决问题的。很多的教授,佛学讲得很高,家里的生活根本不是佛教徒的生活,那你这学了有啥用处呢?恐怕还是造罪了。这个好的法,我们在《广论》学过嘛,佛说的法都是教授教诫,都是引导我们修行的。单是嘴里说,不修,那有什么用呢?所以说从这个里边呢,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只要坚定不移地依了佛的教授教诫做,总会有成功的一天。你再聪明,如果佛的话,不能十分地坚定相信,也不肯照佛的法去做,那么你要成功,自己不努力,也做不到的。从这个里边,我们可以得到很多的教训,希望大家仔细慢慢地反省,自己有没有这些毛病?赶快去掉。

  

  下边我们说第十二位的尊者:宾度罗跋罗哆,这个尊者是很了不起的。

  

  

  

  

  十六大阿罗汉之十二 跋罗哆尊者

  

  

  

  顶礼东圣身洲住 圣尊受施跋罗哆

  

  捧持经函托钵器 一千大阿罗汉俱

  

  加持师身寿康法流永 圣教旌旗广布民物殷

  

  

  

  

  愍念浊世苦恼诸众生 如能仁嘱东胜身洲住

  

  不舍生死利益众有情 尊者跋罗哆前我顶礼

  

  手持经函若有触见者 无知愚暗豁然得开明

  

  三学通达相续能生起 圣者跋罗哆前我赞礼

  

  见闻忆念礼供圣相力 我与量等虚空诸有情

  

  佛说甚深广大诸法藏 无系自在无边智慧生

  

  缘念上座尊者跋罗哆 圆满具足内外诸顺缘

  

  能仁圣教堪能普修学 广大闻思修慧悉皆成

  

  

  

  

  我们根据《罗汉仪轨》的,先说一下,这个尊者的功德,同时对他的加持力,是怎么的?这一位尊者他的标志,他手里拿的是经函(就是经书),还有一个钵器。这里重点是经函,钵器没有说。那么钵器什么功能呢?我们一会儿再说。现在说这一位尊者是开示我们悟解,能够成就三学(戒定慧三学)、三慧,我们亲近他,就可以得到三学、三慧的成就。这个尊者手里拿的是经书,假使有人,碰到的或者是看到的,一切无知的愚昧可以除掉,智慧就开发,三学通达,戒定慧三学能够通达,生起来。假使我们能够见闻、忆念、礼拜、恭敬这位尊者的话,那么佛说的甚深的那些广大的法藏,我们可以很自在的这个智慧,无边的智慧都会生出来。我们忆念这个跋罗哆尊者,可以圆满具足学法的顺缘,内的外的顺缘都会具足,就是十圆满了。对于佛的教,能够经常地、普遍地修学,广大的闻思修智慧都可以成就。这个重点,就是他手里拿的经书,对我们有这么大的加持。

  

  那么他的钵又怎么说呢?我们这里要看一下。跋罗哆尊者(宾度罗跋罗哆),他的标志:经书,还有钵。这个钵,据说是恶趣的众生供养他的礼物。这个尊者,因为这些恶趣的有情没有因缘了,听不到佛法了,他经常给他们去说法的。说法之后,那些有情呢,就送他钵了,送他一些供品了。

  

  宾度罗跋罗哆尊者的功德,在这里说呢,更大。他说,凡是堕了恶趣的人,由于邪念,没有正知正念了,堕恶趣的人,只要看到或者碰到尊者的两个标志(就是经书跟那个钵),可以缓减他所受的痛苦(就是恶趣的痛苦,地狱的苦),只要看到或者是碰到尊者的钵,或者经书,他们的痛苦,都会减少。还有更巧妙的,聋的、哑的、精神失常(精神病)的,这些人,或者是起了错误之见的,只要看到经书、法器,或者忆念,都能够帮助他们回复正常。这个是不简单了!同时可以拋弃他们错误的见,可以起正见,信奉佛法,他们可以得到智慧。还有两种的荣辱感了:就是说一种呢,害怕大家责难自己,这个心,这是在大众中,怕人家说他不好嘛;一种呢,自己良心感到自己不对,这种心,可以生起来。那就是说可以起惭愧心了。那么这个宾度罗跋罗哆尊者对众生的加持很大了,这些都是他的加持。这个钵,是如意宝一样的,看了他这个钵,都可以满足各人的愿望,可以得到“七圣财”(就是我们修行“七圣财”)。不但是人间的财富,就是我们修行的七圣财,也可以得到。所以说能够尊重宾度罗跋罗哆尊者,好好地礼拜、供养他的话,有病的,有痛苦的,都可以除掉;乃至本来要受王法的惩罚的,也可以解除;盗贼侵扰的,也可以解除—假使说这个地方治安不好,盗贼很多,你好好地供养,祈祷、礼拜宾度罗跋罗哆尊者,就可以防止那些盗贼来侵扰;对于每一个人说呢,增加自己的体力跟脑力—假使说我们修行身体不好,脑力不够,你好好供养、礼拜宾度罗跋罗哆尊者,也可以增加自力,可以身体强壮,脑力嘛充沛;也可以减除贫穷的苦恼。那么这个宾度罗跋罗哆尊者的加持力是极大了,希望大家对这个尊者能起真正的恭敬心,礼拜。

  

  

  

  

  宾度罗跋罗哆尊者圣迹

  

  

  

  下边介绍这位尊者的一生。他是生长在王舍城的一个国师的家里。他的父亲是做国师的,是一个很有地位的。虽然不是国王,是一个国师,但实际权力很大,统治了一块很大的地方。宾度罗跋罗哆尊者是一个善根深厚的人,他生下来之后,虽然在国师的富贵家里边,但是他有善根深厚,不久就碰到了释迦牟尼佛,对释迦牟尼佛生了无比的信仰。同时就发现,自己这种富贵的、权力高的、地位高的生活,实际上是毫无意义的。这是世间的一些享受嘛,五欲八风之类的,对于这个真正的人生是没什么好处的。这种无聊的生活,他要解脱出来。他就投释迦牟尼佛出家,后来就成了阿罗汉了。

  

  释迦牟尼佛对这个宾度罗跋罗哆尊者,也是很重视。因为他出身是一个很权势的、很不平凡的,这样子出家的,所以说他是“大狮子吼”,他是很有权威、很有力量的人。宾度罗跋罗哆尊者,虽然出身是这么富贵、有地位的家庭,但是他修行却是严格地修头陀行的,十二头陀行。他的生活,就是一辈子托钵化缘的,所以叫“宾度罗跋罗哆”。“小路乞化布施跋罗哆”,这个名就是这么来的:他是一辈子乞食,不受供的,一辈子乞食,严格地行头陀行。因为他出家了没有很久,就证阿罗汉,他对佛是非常之感恩,就做佛的事业,把自己全部的身心投入到佛的救度众生的事业上去,帮助众生做一些该做的事情。

  

  他就开始观察,他成了阿罗汉之后,哪一个该是他第一个剃度的?他后来发现,在一个憍闪毗地方的人,很多人都需要佛法。所以当释迦牟尼佛在室罗伐悉底地方第二十八次安居的时候,宾度罗跋罗哆尊者就离开王舍城,就到了憍闪毗这个地方,住在一个很有钱的人家的一个丛林里边。这个有钱人家有一片地,地很大,里边都是树林,他就在这个树林里边住。

  

  这个地方的人就听说了有一个把国师的地位、家产什么都放弃了的、做苦行僧的一个尊者(宾度罗跋罗哆)到这里来了,那么很多人都来看他了。他们认为这样的人很了不得了,把自己的崇高的地位、富有的财产都放弃了不算,还行苦行。那么都来看,看望他,这么一位很了不起的尊者。当他们走到宾度罗跋罗哆尊者面前,都向尊者顶礼,希望尊者给他们说法。尊者就根据他们的机给他们说了很多的法。很多的人皈依佛法,甚至于有些人得了成就了。

  

  有一个公案(看看哦,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先说这个),有一天,这个地方的国王,邬陀夷国王同他的那些大臣,到外边去打猎去…

《十六大阿罗汉的故事——供请十六大阿罗汉护教略仪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智敏上师简介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