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十六大阿罗汉的故事——供请十六大阿罗汉护教略仪讲记▪P23

  ..续本文上一页了。正好,这个尊者在讲法。本来这个国王打猎去,很多人要跟他看去的了,这一次因为尊者在讲法,人都不见了,因为很多人都听经去了嘛。国王就问了:“那么多人到哪里去了呢?”他们说:“一个国师的儿子,他现在出家了,叫宾度罗跋罗哆尊者,他在那里讲经了,他们都去听去了。”这个国王以前也听说过这样子一个人,他也感到有点兴趣,打猎之前去看一看他,他自己表示自己对尊者有恭敬心了,就跑到宾度罗跋罗哆尊者住的那个地方。当这个国王跑到这个树林去之后,宾度罗跋罗哆尊者正在那里给人家说法嘛,所以没有来迎接国王(一般的,国王去嘛人家都来迎接他),甚至于国王跑到他的法座上来给他顶礼的时候,他也没有打招呼。国王就很不高兴,草草的向他致敬之后就回去了,回到丛林里打猎去了,对他的那些大臣说,他去见那个尊者,结果尊者好象是不太恭敬。那么这些大臣,就劝他了:“这个尊者,他是在讲法嘛,并不是故意不尊重你了。”但是这样子一说,好象都向尊者这一边倒了。那么国王更气了。国王打猎打好了,回来的时候,他就决定,再去看一看这个尊者。他这一次有打算了,他就是说,这次去看,如果尊者跟第一次一样,这样子傲慢的话,就把他杀掉,把头砍下来。他以这样子的心去的。

  

  宾度罗跋罗哆尊者是有神通的,他听说国王又来了,他知道了,他心里有安排。国王来之前,还没有靠近他,宾度罗跋罗哆尊者正在禅定了,他就站起来,去欢迎国王,走了六步。这时候,国王就发现他自己(本来国王有威光了,身上有威光的)身上的光突然就没有了,而且在他的前头一块地上裂开了一个很大的缝,就像要把他呑下去一样。那么国王是非常恐怖了,他就想到这个肯定是尊者的法力了,很大。他赶快忏悔了,在尊者面前顶礼、求忏悔。宾度罗跋罗哆尊者对国王说了:“你忏悔了,我当然可以饶恕你了,我不记你仇,但是你自己要学会克制自己,要忍耐,不要一点事情呢,就发脾气了。”这个邬陀夷国王很害怕,他这个地裂开来了,怕他要掉下去,有生命危险了;他的么国家,恐怕国运要倒霉了。就问尊者,他说:“现在这个情况有没有危险性?”尊者就说:“你不要害怕的,这个是什么呢?这一些你自己造的恶业,是现报嘛,你对的是阿罗汉,有现报的,因为你怀了这个不好的心。我是为了避免你杀害阿罗汉(那是无间罪,更重了),所以我向你迎接,走了六步路。那么你这个感的报呢,就是将来你六个月之内,你这个国家命运要衰退,同时你要失去王位,在这六个月之后,才能回复。那么你赶快对以前的那些骄狂的这些罪好好忏悔,你是不会被这个地的裂口呑下去的,你身上的光,也会恢复的。你把你以前起的恶心,骄狂的恶心,要把它忏悔掉。”这个邬陀夷国王对这个尊者现在充满了信心了,他就赶快地忏悔,马上他身上的光又重新出现了,地上的裂缝也就合拢来了,那么生命危险是没有了。

  

  这个事情就很快地传播出去了。大家都知道这个国王的事情之后,对这个尊者起了非常的祟敬,同时对佛法也产生了很大的信仰,产生了这个解脱的心。

  

  此后,有一天,这个国王又去打猎去了。有一个野兽,很好看的,他想去追它,那么他把它一直追—国王的马跑得快嘛,他把后面的大臣,随从,都甩掉了,一起往前冲。最后发现,他只有一个人,四周都是森林,野兽包围了,他也不知道往哪里走,这个时候国王心里就非常害怕。同时,他已经离开他的随从了,他的大臣到处找,也找不到,只好回去了。国王在这个森林里边呆了六个月,虽然没有给野兽吃掉,但是在这六个月里边,很惊慌了,生活很困难嘛,吃的东西,可能是吃那些林子里的野果之类的了。

  

  好容易,六个月之后,一些放牧的人经过这个地方,看到这个人了。“哦”,他们说,“你哪里来的?怎么到这个地方来了呢?”国王就给他说了。他说:“你还是有运气的,六个月,总算生命还是存在的,那么我们送你回去吧!”他们就带着国王回到他的国家去了。他回去之后—他的大臣正在找他们的国王,看到国王回来了,很高兴,国王也告诉他们六个月在森林里边的事情。这个大臣,他很聪明了,他说:“这个就是你对那位尊者的不恭敬(就是害心)产生的后果。就是尊者给你说,有六个月国家要衰退,就是这个失掉王位六个月,这是他说的话应验、印证了。”

  

  在回到王宫之前,那个国王感到这个事情,尊者确实了不得。没有回去之前,先到尊者那边去礼拜。在尊者住的地方,国王表示了七天的恭敬,每个人供养了很多的衣服,求他们给他祈祷,求他们给他回向。

  

  释迦牟尼佛后来也来到这个地方,国王就大供养了,就作大施主,释迦牟尼佛跟他的弟子们,全部请来受供,供养他们的衣服、饮食、住处,一直供了一个冬天,每个人都供养了好多的衣服。这是一个宾度罗跋罗哆尊者的一个公案了。就是说国王对他不恭敬,差一点给地呑下去了。那么另外同样一个公案,我们在《四分律》里边,也有这么一个公案。

  

  

  

  

  

  

  

  《上师无上供养观行法》第十二讲

  

  

  

  

  上次我们讲到“受施跋罗哆”。这位尊者很了不起。我们介绍了一些他的功德,我们自身有缺陷的,盲的、聋的,乃至精神不正常的,苶敬礼拜、供养这位尊者,都能够得到加持,能够恢复。这是这位尊者的特别力量,佛赞叹他,叫他是“大狮子吼”,是最有力量、最了不起的一位。那么他的历史,昨天我们讲了一些。

  

  今天我们补充一些,就是在《四分律藏》里边,也有他的公案。这个里边呢,大同小异的。也是说邬陀夷王,他对跋罗多尊者一向是比较友好的,而他的一个大臣很不好,看到国王经常礼拜尊者,而尊者却没有回礼,不是一般象普通的看见国王就卑躬屈膝的奉承的样子,这位大臣就在国王面前说些不好的话,他说:“你这样恭敬他,他却是我慢贡高的样子,睬也不睬你的样子。他这样子对国王不恭敬,是不好的。”国王还是凡夫嘛,慢心很大了,经他这么一说,心里也有些不高兴了。他就这么想:明天再去一次,看他怎么样地对待,如果他还是以前那样子呢,就把他杀了。

  

  

  这个在最近的历史上,也有这么个事情,我记得什么地方看到的,清朝的干隆皇帝还是哪一位记不清楚了,他带了一批将官,文武大臣,去朝拜当时一个很有名的金刚上师了。他手下一个叫白将军的,是个武夫,没有什么文学修养的,专门打仗的,他看到皇帝给他磕头,那个上师却眼也不抬一下,还是自己照例在念经,他非常生气,就拨刀把那位上师杀掉。那么这个事情就闹翻了,那些喇嘛就不答应了。

  

  那么这个事情,就是一般的凡夫不了解佛教的规矩,那往往就会错误。

  

  这里也一样的,邬陀夷王第二天去的时候,却出乎意外的,宾度罗跋罗哆尊者在法座上站起来迎接他了。国王很高兴。但尊者就告诉他了:“我起来迎接你,是经过考虑的……—如果你把圣者杀掉了,那非堕地狱不可。”(杀阿罗汉是五无间罪了,五无间罪,就是说这边死掉了,“无间”,马上就堕到地狱去了。)那么假使说尊者迎接他呢,国王就失福了。这么大个大阿罗汉站起来迎接你,你没有那个福气,把福气失完了,就是国王的位要失掉的。

  

  这个国王听了有点害怕了,他就问尊者:“你说要失王位,大概几天呢?”他说:“七天。”那么国王的位子嘛也是要失掉七年,比那个公案里六个月还要长。

  

  这个邬陀夷国王听了之后,赶快把他的部队召集好,每一个国防线呢都防止得好好的,就怕邻国打进来,怕打败嘛,失王位了。所以呢,多方面加强警备。他就自己来算,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一直到第七天,还是没有动静。国王骄逸的习气又来了,“哦!”他说,“这个僧人打妄语,七天了,今天,还没有人来嘛,那是他说话不验证了。”那么他就带起宫娥彩女啊,带起大臣们,到恒河的水上,他有大船嘛,就来奏乐了,去游玩去了。

  

  他们正在恒河游玩的时候,其它地方有个国家,也是好多年没下雨了,干旱,知道瓶沙王有一个水珠,能够出水的,这个国王就带了他的很多的部队到瓶沙王国家里去,准备抢那个水珠来。这个时候瓶沙王的国家还蛮强的了,他把他的部队到处守卫好。那么这一边的国王,他的大臣说:“看样子,现在这样子攻进去,是靠不住的,打不进去,只有把他的粮水断了。如果里边断粮断水呢,他就会投降的,要硬打是打不进去的。”他们这样子想,这把城围起来了,想里边粮食不多、水不多嘛,他们自己会败了。瓶沙王有一个大臣很有智慧,他就对瓶沙王说:芦苇里边出了很多的莲花,我们派一个人去跟对面国王说:“我们用刀兵打呢,伤人,这个不仁道嘛(这个瓶沙王是很信佛的了,很好的),我们不如用莲花来打,用饭团子来打。”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这里水多得是,莲花无数得多,跟你打仗呢,到处丢莲花,我们是有,不怕。再一个,用饭团子来打仗,我们的粮食绝对充足,用饭团打仗都不怕。对方的国王一听到这个话,一想:哦,他们的水非常充足,粮食也非常充足,那么要他投降是不可能的了。就派一个使者去说:“我们并不是想打仗,因为是国家里边干旱了,很久没有下雨了,想来求这个水珠的。”瓶沙王嘛很慈悲的了,他说:“唉呀,你要水珠,何不早说呢?这可以借给你,用不着打嘛。”这样子这个国王就退了。

  

  国王把这个珠子借去后就退兵,退到一段经过恒河的时候,正好这个优陀夷王正在船上跟手下一些宫娥彩女,在寻欢作乐,到处吹了唱了,很高兴。这个国王就听到了,什么人呢?一打听,是优陀夷王。就把他用来打仗(国防用)的第一个大象放在岸上,又叫管象的那些人躲起来、藏起…

《十六大阿罗汉的故事——供请十六大阿罗汉护教略仪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智敏上师简介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