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十六大阿羅漢的故事——供請十六大阿羅漢護教略儀講記▪P25

  ..續本文上一頁癡可以破掉;惡業可以消掉;修了佛法之後,甚至可以使我們從叁乘慢慢地轉化成大乘。這個是他的好處了。還有看到、碰到、他的經書和手印(說法印)的那些人,都會增長智慧;對佛法有緣,能夠聽到佛法;假使說我們過去有不正知見、錯見的,能夠除掉,産生正知正見;將來甚至于有機會可以碰到佛;在我們學法的過程中,可以有如法的上師帶領我們修行;甚至于可以從佛的教導裏,就是從說法印裏邊,所說的法裏邊,可以知道世上是無常的、苦的、空的,生起厭離心,産生出離心,乃至菩提心。我們在觀想、憶念或者看到或者禮拜供養這位尊者,可得到這樣的加持。

  

  

  

  

  半托迦尊者聖迹

  

  

  

  他一生的曆史,我們講過了,他是小路尊者同一個家裏的,那時印度的室羅伐悉底城,就是釋迦牟尼佛住的那個地方,一個婆羅門家裏邊。這個婆羅門夫婦養過很多孩子,都是養出來就死掉的。那麼,這個婆羅門在這次懷孕是大路尊者的時候,他就想到過去的孩子生下來都死掉了,這次懷孕,這個孩子將來是不是養下來就死呢?心裏很難過了。這個時候,一個年紀很大的女人,可能也是一個很有修行的了,她看到他們很悲痛了,問他爲什麼原因呢?他們就告訴她這個情況,她就說:“我有個方法,你可以試試看。”就是說等她孩子要生的時候、快養的時候,她說,你派人找我,我來想想辦法,看能不能救。這個婆羅門的女人,她就等到這個孩子快養的時候,她趕緊派人去請那個老人,把她請來。那個老人她會一些法術,知道這個孩子有邪的東西作祟,就告訴他們,把那個孩子養下來之後,把白布包起來,嘴裏放些酥油(這跟那個小路尊者一樣的,小路尊者就是跟他學的了),派一個年輕的女的仆人,抱去到人口最繁華的十字路口,告訴那個仆人,看見僧人就要去禮拜,這樣子在路上呆到太陽快下山的時候,如果這個孩子還活著,把他抱回來,如果死掉了,那就埋掉算了。女仆人就把這個小孩子帶到最繁華的一個十字路口,在這裏邊人很多了,一些沙門、僧人都經過之後呢,她就給他們頂禮,這些出家人就給她這個孩子發願祝福,祝他長壽了。這樣子,一天,很多的僧人、修行人經過,她禮拜之後,都發願,給他祝福。這樣子呢,就把小孩子身上邪的、不好的都去掉了。到傍晚的時候,這個女仆—她這個女仆,她是很好的,那麼多僧人給他祝了福之後,她知道釋迦牟尼佛住的地方在一個什麼林子裏面,她就把孩子抱到釋迦牟尼佛住的林子裏旁邊的路上,這個時候,也是大路尊者善根很厚的了,那麼善根因緣和合了,她抱去之後,釋迦牟尼佛也就經過這個地方,這個女仆就向他頂禮了,讓釋迦牟尼佛給孩子祝福,祝願這個孩子希望他長壽,能夠滿他父母的意願。那麼她這樣子,到了太陽下山之後,她才回來—有佛的加持嘛,也就保險了。

  

  我們在《俱舍》的時候,就是學過壽命的問題,就是說南贍部洲壽命的長短了,南贍部洲的壽命的長短是不一定的。長的呢,一百多歲的也有,那麼古代有,現代也有。我在沒有好久之前,看到一個照片,有個女人,一百二十歲,看樣子還沒有老態龍鍾的樣子,還是精神蠻好的,很健康的樣子,一百來歲,過去更多了—據說蘇聯有一位牧羊的一百七十多歲,龍樹菩薩有八百多歲,這就不必說了,長的就很長了,轉輪聖王就是八萬四千歲了。那麼短的呢,才懷孕的時候就死掉了。現在大家知道,計劃生育,都打掉了,很多還沒出有生的孩子就送去,走掉了,那麼短命。但是說在南贍部洲不中夭的,就是不會死的,有哪些呢?他就舉了幾個例。一個是“佛記”,佛給授了記,那個不會死的。那就是我們第一個尊者,因竭陀尊者,他是父母還沒有養的時候,佛就給他授記了的:這個孩子長壽的,將來是很有錢的,甚至出家會成道的。結果呢,他母親被燒掉,死了,他還是不燒死,這個是佛授記了。還有一個是“佛使”,佛派他做這個事情,這個事情沒有完成之前也不會中夭的,不會中斷的。那麼就是耆婆童子了,佛叫他火裏把那個孩子抱出來,這個大火,跑到火邊,就要悶倒了,何況是沖到火裏去抱孩子呢?但是,是佛叫他這麼做的,就不會死,哪怕你再大的火,他還是把那個孩子抱出來。那就是說,不中夭的。

  

  那麼這個孩子呢,大路、小路,都是經過佛祝願了的,當然,也不會死的。所以到了太陽下山,還不死,這個仆人就把他抱回去了。他的父母,因爲這是第一個孩子養下來沒有死掉的,就非常高興。這孩子長大之後,他們是婆羅門家族,要教他很多的教育了,學了很多的知識。他後來是學問淵博了,成了很多的婆羅門弟子的老師了,他帶了好幾百個學生。有一天,他正在釋迦牟尼佛住的祗樹給孤獨園的附近一個樹下,教他們弟子的時候,釋迦佛的兩個大弟子,舍利弗、目犍連正好從那個地方的外面回到這個地方來。很多的人都知道他們是釋迦牟尼佛的大弟子,都去禮拜他們去了。這時候半托迦還沒有信佛,他正在給學生上課,看到很多人朝那邊走去,他說你們幹啥呢?他們說他們要去拜訪佛的“第一雙”弟子。

  

  什麼叫第一雙弟子呢?目犍連是釋迦牟尼佛修止的第一位弟子,舍利弗修觀是第一位的,止觀一雙了,“第一雙”就是最第一的,一個是修止第一的,一個是修觀第一的。修止,就是禅定,目犍連他是神通第一;修觀,就是智慧,舍利弗是智慧第一。這裏有個名字就是叫第一雙,就是說佛的弟子裏邊,第一個一對,這兩個人,一個止,一個觀,一個智慧,一個神通。

  

  他們說第一雙,是佛的第一雙弟子來了,所以他們都去看去了。並且介紹說,這兩個人都是出生在高貴種姓的人裏邊的,現在做了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了。這個半托迦就說:“他們過去也是婆羅門種姓(他還是看不起佛,他不知佛的功德,他跟一般的婆羅門喊釋迦牟尼一樣,喊在家的名字),他們自己的高貴的種族放棄了,跟悉達多喬達摩去學,這樣子的人,我們去拜訪他,有什麼必要呢?”他不了解嘛。他的弟子之中,有一個信佛的,就對他說:“老師啊,你不要這樣子說了,他們兩個是大的聖者,如果你和他們去問問法,一定也會産生信心的。”這個半托迦,也很好,並不是一個很壞的人,是一個好人了,聽了他學生這樣子說,他想:這兩個人功德很大,是有必要去看看他。等他們課上完了,他就想到祗陀林去看望看望他們。那麼這個課上完之後,他的弟子們,去找那些(他們婆羅門也要祭祀的了)材料去了,都跑山上,去采材料去了。,那麼他一個人在那裏,正好,他就空了,空了嘛,他就跑去拜訪第一雙(舍利弗跟目犍連),他走到這個祗陀林的精舍,山門口,他還沒有碰到這兩位,就看到一個比丘,他就跟他也很恭敬,這個比丘就給他說法了(這個比丘叫什麼名字,它沒有記錄)。這個比丘看到他來問法,當然也給他說了,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告訴他一些,講了一些因果的、業力的道理(就是下士道的因果),跟他說了一下。因爲時間很緊,他還要准備他的婆羅門祭祀的事情,半托迦就對那位比丘說:“我現在時間到了,來不及了,那麼我下一次可能還會來看望你的。”這樣子他就回去了。又一次,他又找到一個機會,也是上課上完了,中間他們學生散掉之後,他又跑到祗陀林去,很巧,他跟那個比丘有緣嘛,他就又碰上那個比丘,這次給他講十二因緣的道理,如何從輪回裏邊出來,怎麼解脫,他就給他講了一些。這一次半托迦生了極大的信心,他對這個比丘說,他也想出家,做個出家人,因爲他自己在社會上是有名的學者了,帶的弟子很多,自己出家嘛,最好不要公開,要在一個比較隱蔽的地方給他剃度。這個比丘就滿他的願,到一個比較隱蔽的地方給他剃度,完成了出家儀式。

  

  他出家之後,他也受了戒,好好地學佛法,修行。沒有好久,他也是得了阿羅漢的地位。這就是大路尊者,他感到自己“我生已盡,梵行已立”,再也不會受後有了,生死已盡了,這樣子的好處是從釋迦牟尼佛教導而來的了,那麼要感謝佛了。他就帶他的弟子到佛那裏去,禮拜、供養。佛就囑付他也是說,釋迦牟尼佛的教法沒有滅度之前,希望他住在世界上護持正法。大路尊者也很感激佛的恩,做了很多教化的事情。那麼他教化的隨從弟子有九百人了,都是證得阿羅漢的,其它沒有證道的更多了。這是他的因緣。

  

  他住的地方是住在叁十叁天。他這個住處是從何而來呢?就是說,有一天,他聽了佛的話(佛囑付他到叁十叁去弘法的),他去了之後,給那邊的天人說法。天人很感激他,就供養他一個地方—這像現在一樣的,有的人,對某個法師很感謝,就給他找個廟—他們就供養他一塊很好的地方作爲供養,就是叁十叁天最好的一個地方,那是很有名的,過去叫花蕊宮,以前天人經常到那裏遊覽。那麼就把那個地方供養他,做他的住處。這是他的住處,就是住在忉利天的這個地方。

  

  時間還有,我們再說第十四位。

  

  

  

  

  十六大阿羅漢之十四 龍軍尊者

  

  

  

  頂禮廣脅山王住 聖者長老勝龍軍

  

  兩手托瓶持錫杖 一千二百羅漢俱

  

  加持師身壽康法流永 聖教旌旗廣布民物殷

  

  

  

  

  愍念濁世苦惱諸衆生 如能仁囑廣脅山王住

  

  不舍生死利益衆有情 上座龍軍尊者我頂禮

  

  能演叁十七品妙法聲 警醒無明睡夢諸有情

  

  如妙寶瓶隨欲普施與 上座龍軍聖者我贊禮

  

  見聞憶念禮供聖相力 我與量等虛空諸有情

  

  正法成辦增進無中缺 如理修行悅可諸佛心

  

  緣念上座龍軍尊者力 叁部根機四種瑜伽義

  

  叁聚淨戒無缺能持護 正士會聚此處徧充盈

  

  

  

  

  這是龍軍尊者。他的功德,根據《大阿羅漢儀…

《十六大阿羅漢的故事——供請十六大阿羅漢護教略儀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智敏上師簡介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