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十六大阿羅漢的故事——供請十六大阿羅漢護教略儀講記▪P33

  ..續本文上一頁

  自己做的好事,也要隨喜自己。假使說我今天做了一個好事情,假使說捐了一萬元錢,造舍利塔,或者造大殿的,雖然我很窮,人家說:“唉呀,你這麼一點都捐出去,以後生活要受影響的。”但是他不悔,他感到我今天能夠在這福田裏捐了一萬元錢,很高興。這樣子呢,自己隨喜自己,不但是積福(積集資糧)了,還有增長的一分。雖然你做的功德(供養)是一個福德了,你一隨喜又把功德增長起來。又有集資糧的,又有增長的一分,這是兩分都占了。這是隨喜自己功德。

  

  果報是將來喜悅,不會厭惡,總是高興。我們看到很多人,他的受用生活很好,就是一天到晚愁眉苦臉的,心裏不舒服,不愉快。這個人家喊他是無事生惱。什麼事情也沒有,就是煩惱,不高興。有的人很窮,但他天天很高興的樣子,充滿了喜悅。這個就不一樣了,這就是過去有隨喜功德的話,就會感到喜悅。

  

  

  

  

  十方所有世間燈 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 轉于無上妙*輪

  

  這是勸請轉*輪。十方的所有世間燈,就是佛了。世間是無明黑暗,一點也看不到。平時晚上月亮光、星光還能看到一點東西,這個無明黑暗,熏得我們什麼都看不到了,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那麼只有靠佛的光明—這個“燈”照破這個黑暗。“世間燈”,就是佛。

  

  “最初成就菩提者”,最初在菩提樹下成佛的,馬上就要請他轉*輪。“我今一切皆勸請”,就是說,十方所有成就的那些佛,我就變很多的身體,在每一尊佛面前,去勸請他們轉大*輪,“轉于無上妙*輪”。釋迦牟尼佛成道後,他就觀察這個世界上衆生煩惱重,不好度,開始就沒有說法。後來,帝釋天、梵王來勸請了。我們不是在噶登納甲的時候,轉*輪的時候,就觀想自己是一個梵王,拿一個金的*輪,勸請宗大師轉*輪嘛。所有成佛的現證菩提,“最初成就菩提者”,我就變很多的身體,在每尊成佛的佛面前,都勸請他們轉大*輪。

  

  爲什麼轉*輪?主要是對衆生有利嘛。那麼勸轉*輪,有什麼好處呢?對治我們謗法的罪。過去如果謗過佛法的,謗法的罪很重嘛,但是我們要忏悔的話,勸請轉*輪也是一個很有力的忏悔法,可以對治我們謗法的業力。這個在叁個事裏邊屬于積集資糧的。它的果報,成佛後可以感得妙的梵音,說話裏邊有微妙的梵音。那先不要說成佛了,我們說果報也會感到這個聲音的美妙,人家聽了喜歡。這是勸轉*輪的一支。

  

  

  

  

  諸佛若欲示涅槃 我悉志誠而勸請

  

  唯願久住剎塵劫 利樂一切諸衆生

  

  

  

  

  這是請佛住世。假使佛表示要涅槃了,那麼怎麼樣呢?至誠懇切地勸請。爲什麼勸請?就是爲了衆生的利益安樂了。爲了衆生現前的安樂,究竟的利益,那麼我們就希望佛住世了、佛住世嘛能轉*輪了,假使佛不住世了,*輪沒人轉了,那麼衆生也得不到安樂,也得不到利益,那不是受苦嘛。所以說爲了衆生的安樂,爲了衆生的利益,我要至誠懇切地發心,要變無量的身,在若欲示涅槃的佛面前勸請他們不要入涅槃,趕快要住世。

  

  “唯願久住剎塵劫”,住多長時間呢?“刹塵劫”,極長的,百千萬億的、數字說不清楚的。請佛住世的目的,就是利樂衆生嘛。利益是究竟的利益;安樂,現前的安樂就是增上生跟決定勝。爲了衆生現前安樂,佛說法可以得到增上生;爲了衆生究竟的利益,可以成聲聞或者是無上的菩提了。爲了這個緣故,使衆生不受苦,得到利益安樂,就請佛不要涅槃。

  

  請佛住世的這一支有什麼好處?可以對治違背師的命令的罪。我們在《事師五十頌》裏邊,侍侯上師,叫你做什麼事情,你違背他,這個罪很重的。那麼請住世這個事情可以對治這個罪。還有一個,擾亂師心,擾亂師心的罪不是很大嗎?我們學過《五十頌》的,那麼請佛住世這一支也可以對治那個罪。實際上這是連起來的了,能夠請佛住世,絕對不會違背師命,因爲師是代表佛的嘛,那也不會擾亂師心了。你擾亂師心,就是對師不滿意嘛;不滿意,就是不要他說法嘛,那就是說請佛涅槃一樣的嘛。那麼你現在請佛住世,請佛轉*輪,這樣子做,就把過去違背師的命令,擾亂師心的罪(這是有聯系的嘛),都對治掉了。所以說它們有直接的關系。這在叁個事裏邊,屬于積集資糧的。它的果報,你請佛住世,結果感的果,自己長壽,自己將來得長壽的福報。這是第六支,請佛住世。

  

  第七支,普皆回向。

  

  

  

  

  所有禮贊供養佛 請佛住世轉*輪

  

  隨喜忏悔諸善根 回向衆生及佛道

  

  

  

  

  這是總結前面的。七支供一開始是禮拜、贊歎、供養、忏悔業障、隨喜功德,還有請佛住世、請轉*輪,那些都是善根。把前面所有的禮拜、贊歎、供養、請佛住世、請轉*輪、隨喜、忏悔的那些善根的功德,全都回向給衆生,使一切衆生都能趕快成佛,不爲自己。這個非常重要。你把那些功德回向自己,那個功德就小了,還是私心雜念在作怪;現在你回向給一切衆生—自己要成佛、衆生要成佛,都是爲了衆生利益安樂。自己要成佛,可以早一點度衆生;衆生成佛,那更好了,他們永遠不會受苦了。

  

  回向支對治什麼呢?對治兩種,一是邪見,一是瞋恚。我們說有功德的人,最怕的是有瞋心,“焚燒功德林”,把你的功德(不管你多少劫積聚下來的)可以一下子—就像以前大興安嶺大火一樣,燒叁個月,很好的山林都燒掉了。如果我們起了瞋心,過去你培了很多的福、善根,一下就報銷、沒有了。另外是邪見,邪見是要斷善根的。這個《俱舍》裏有,上品的邪見,斷善根,一切善根都斷掉了。這兩個東西(邪見、瞋恚)對我們危害特別大!那麼你回向,回向這個功德到衆生與佛道去之後,邪見也破不了啦、瞋心也燒不了啦,等于說你的財富已經放入保險櫃,盜匪搶不去了;或者說你的財富已經供養、布施掉了,不屬于你的了,那他搶、搶什麼?我什麼都沒有了,已經供養掉了。這就是說回向可以對治邪見、瞋恚把你的善根壞掉。在叁個事裏邊屬于增長無盡的那一分。果報是佛的四身,法身、自性身、法性身和化身。佛的四個身,回向功德都有了,都可以得到,四個身都有份的。

  

  以上是普賢七支供。普賢七支供很重要,我們修行的人,一定要有這個七支供方能成就其它的功德。

  

  

  

  

  遍地香塗鮮妙雜花敷 須彌四洲日月頂莊嚴

  

  以此所緣諸佛佛土獻 願諸衆生清淨佛剎行

  

  嗡 意當谷入日阿那 曼茶勒更勒雅達雅麥

  

  

  

  

  回向發願——吉祥頌

  

  

  

  諸佛所化羅漢聖會衆 爲利衆生正法內護持

  

  真實住持叁寶十六尊 聖教長久住世求加被

  

  

  

  

  這是吉祥頌了,贊歎羅漢的功德,也就是回向正法久住。“諸佛所化”,這十六位大阿羅漢,念過《大阿羅漢儀軌》的都知道,都是過去的佛示現、變化的。諸佛所化(示現)的十六位大隨阿羅漢,還有“聖會衆”他們隨從的弟子,很多,“一萬六千四百俱”。這些“聖會衆”,他們爲什麼住世呢?“爲利衆生正法內護持”,爲了利益衆生。住持正法, 是爲了利益衆生,有了正法,衆生才不會做壞事;不做壞事,就得安樂、得利益了。所以說爲了利益衆生故護持正法。羅漢是出家衆,“內護持”;居士是外護,法炬善近事是外護的標准,這我們說過的。內護是十六大阿羅漢爲標准的,外護就是法炬善近事了。他們是爲了利益衆生而護持正法的。

  

  “真實住持叁寶十六尊”,住持叁寶的十六位尊者,他們是真正誠心誠意的住持,不是裝模作樣的,也不是假心假意的,也不是爲了個人的利益的。真實的住持叁寶的這十六位尊者,在他們面前贊歎,並發願,“聖教長久住世求加被”,佛的教長久住世,希望加被我們,使聖教長久住世。十六羅漢的任務就是這個嘛。

  

  

  

  

  大悲爲體十六聖眷衆 度脫有海衆生惑惱離 

  

  一萬六千四百聖會俱 聖教長久住世求加持 

  

  

  

  

  這十六大阿羅漢,它們不涅槃,在這個艱苦的娑婆世界久住,一直到佛的教法滅,甚至于說到彌勒佛出世,他們才走。這樣的悲心是大悲心了,以大悲爲體性的十六位尊者與他們的眷屬,“度脫有海”,他們自己早就脫離這個叁有大海了,一切衆生的煩惱他們早就斷掉了。“一萬六千四百聖會俱”,十六位尊者與他們的隨從第子加起來一共有一萬六千四百位,那麼多的聖者面前,我們祈禱發願,希望你們加持,聖教長久住世。

  

  

  

  

  饒益一切有情阿羅漢 明行具足衆生大施處 

  

  尊貴補特伽羅大聖者 聖教長久住世求加持

  

  

  

  

  這些都是贊歎十六阿羅漢的功德。饒益(利益、安樂)一切衆生的這些大阿羅漢,他們是“明行具足”。“明行具足”是佛才有的功德。什麼叫“明行足”?就是佛的功德。《涅槃經》裏說: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就是“明” (智慧,無上正等正覺即是“明” );“行”即是戒定慧。戒定慧等于說人的足,可以走向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這是一種解釋。就是說:“明”即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行”指戒定慧,靠這個戒定慧走向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而且滿足了、圓滿了,叫“足”—明行具足。在《大智度論》裏說:明是叁明(叁明六通之叁明),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漏盡明就是漏盡通了;行是身口意叁業,造作叫行。就是說佛的身口意叁業,具足沒有過失的,叫“明行足”。這十六大阿羅漢他們也是叁明六通都具足,身口意一點過失也沒有,甚至于根據前面的戒定慧滿足了、得到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的。就是說他們是佛示現的,佛的功…

《十六大阿羅漢的故事——供請十六大阿羅漢護教略儀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智敏上師簡介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