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俱舍頌疏作業題▪P8

  ..續本文上一頁十(一說住世近百年),雖迹居凡地,理實難思議也。

  玄奘法師傳

  玄奘法師(公元600—664年)俗姓陳名袆,洛陽東南緱氏縣人,父慧,英潔有雅操,早通經術,性恬簡,無務榮進,加屬隋政衰微,遂潛心墳典。州郡頻貢孝廉及司隸辟命,並辭疾不就。母宋氏,生叁子一女,法師列最幼,其第二兄名素,先出家,法名長捷,住東都淨土寺,察法師堪傳法教,會師十歲喪父,因將詣道場,教誦習經業,年十叁,有敕於洛陽度僧,時業優者數百,法師以幼少不予取限,立於公門之側,時使人大理卿鄭善果有知士之鑒,見而奇之,問出家意,答:“欲遠紹如來,近光遺法。”果深嘉其志,特而取之,始行出家,法名玄奘。

  旋從景法師聽受《涅槃經》,又從嚴法師學習《攝大乘論》。年十五,專門受業,聲望逾遠。十九歲,以中原兵亂(瓦崗農民起義,攻陷洛陽東北興洛倉——河南鞏縣,進奪洛陽),乃啓兄入蜀,從道基請益問業。二十一歲,在成都受具足戒,並坐夏學律。嗣後,對南傳新學——真谛叁藏在南方譯傳之《攝論》、《俱舍》,及北傳之《涅槃》、《成實》、《毗昙》等,均從名師,飽經參學。法師既遍谒衆師,備餐其說,詳考其義,各擅宗途,驗之聖典,亦隱顯有異,莫知適從,乃誓遊西方,以問所惑,並取《十七地論》,以釋衆疑。二十九歲,從長安首途,曆經艱辛,入中印度,禮那爛陀寺戒賢論師爲師,學習《瑜伽》等論,先後五年。最後二年,又從杖林山勝軍論師抉擇唯識,廓清余疑,中間各地參學,前後經十七年,於貞觀十九年,返回長安。京城留守左仆射梁國公房玄齡遣右武侯大將軍莫陳實、雍州司馬李叔慎、長安縣令李乾佑前往歡迎。萬民奔湊,觀禮盈衢。

  法師回國後,即開始翻譯事業,前後約二十年,從未中轍。翻譯內容,大致可分叁個階段:(一)前六年,以《瑜伽師地論》爲中心,同時譯出與此論相關聯之《顯揚論》、《佛地論》、《攝大乘論》等;(二)中間十年,以翻譯《俱舍論》爲中心,及其相關著作如《發智》、《大毗婆娑》、《順正理》、《顯宗》等論,並糅合護法等十大論師,集注世親《唯識叁十論》本,而成《成唯識論》十卷;(叁)最後四年,以《大般若經》爲翻譯中心,將瑜伽學說,上通至般若,顯其淵源之深厚,就中又譯出《集異門論》、《品類足論》、《辨中邊論》、《異部宗輪論》等重要論典,《二十唯識論》即在此期翻譯,以龍朔元年六月一日始筆,八日完成。

  總計二十年中,共譯出經律論藏,暨勝論學派之典籍共七十五部一千叁百四十卷。其所著《大唐西域記》中,如實介紹中亞、印巴次大陸之風土遺聞,又是現代學者研究中亞、南亞古代史、地之重要資料。法師一生兢兢業業,日無虛度,在譯著及學術交流事業上,作出了不朽之功績,奠定慈恩宗之基礎,影響所及,遠及日本、朝鮮。

  彪炳世界文化史之玄奘法師,近代國際學者們,已給予應有的崇仰與評價。

  唐中大雲寺圓晖傳

  釋圓晖,未詳何許人。關輔之間,聲名籍甚,精研性相,善達諸宗。幼於俱舍一門,最爲銳意。時禮部侍郎賈曾歸心釋氏,好樂斯文,多命晖談此宗相,然其難者則非想見惑,繁者則得非得章。爰請晖師略伸梗概,究其光師疏義繁極難尋。

  又聖善寺懷遠律師願心相合,因節略古疏,頌則再牒,而釋論乃有引而具注,甚爲徑捷,學者易知。

  後有崇廙著金華鈔十卷以解焉。光、寶二師之後,晖公間出,兩河間、二京道、江表、燕、齊、楚、蜀盛行晖疏焉。

  唐京兆大慈恩寺普光傳

  釋普光,未知何許人也,明敏爲性,爰擇其木,請事叁藏法師。勤恪之心,同列靡及。至於智解,可譬循環,聞少證多,奘師默許。末參傳譯,頭角特高,左右叁藏之美,光有功焉。

  初,奘嫌古翻俱舍,義多缺然,躬得梵本,再譯真文,乃密授光,多是記憶西印薩婆多師口義。光因著疏解判。一雲其疏至圓晖略之爲十卷,如漢之有沲欤?

  又嘗隨奘往玉華宮譯大般若經,厥功出乎裨贊也,時號大乘光。觀夫奘自貞觀十九年創譯,訖麟德元年,終於玉華宮,凡二十載,總出大小乘經律論七十五部一千叁百叁十五卷,十分七八是光筆受,或謂嘉光、普光也。若驗從辯機同參譯務,即普光是也。

  唐京兆大慈恩寺法寶傳

  釋法寶,亦叁藏奘師學法之神足也。性靈敏利,最所先焉。奘初譯婆沙論畢,寶有疑情,以非想見惑,請益之。奘別以十六字入乎論中,以遮難辭。寶白奘:“此二句四句爲梵本有無?”奘:“吾以義意酌情作耳。”寶:“師豈宜以凡語增加聖言量乎?”奘:“斯言不行,我知之矣。”自此炰烋①颉颃②於奘之門,至乎六離合釋義,俱舍宗以寶爲定量矣。光師往往同迦濕彌羅余師禮記衍字也。時光、寶二法師若什門之融叡焉。後越精義學,令問孔膠。長安叁年,於福先寺、京西明寺預義淨譯場,寶與法藏勝莊等證義,於時頗露頭角,莫之與京欤。

  遁麟法師傳

  唐代僧,生卒年不詳,又稱富春沙門,爲唐代俱舍論學僧圓晖之門人。圓晖著有《俱舍論頌疏》一書,遁麟又就圓晖之《俱舍論頌疏》加以注釋,而成《俱舍論頌疏記》二十九卷。與慧晖之《俱舍論頌釋疏義鈔》六卷並稱於世,然遁麟之作較爲詳細。

  慧晖法師傳

  唐代僧,生卒年不詳。住長安西明寺。爲圓晖之弟子。採集圓晖所著之《俱舍論頌疏》,並加以注解,作成《俱舍論釋頌疏義鈔》六卷。該書與遁麟之《俱舍論頌疏記》二十九卷堪稱爲雙璧。

  注:

  ①炰烋:通“咆哮”,自矜氣健之貌。

  ②颉颃:音xiéháng,鳥飛上下貌,引申爲不相上下之意。

  

  

《俱舍頌疏作業題》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大乘五蘊論講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