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俱舍大要講記▪P20

  ..續本文上一頁上一次,好象講到色蘊,色蘊的這個色法,“色二或二十”講過了,色法總的分,分兩種,那麼詳細分呢,分二十種,總的就是顯色、形色,詳細分呢,顯色裏邊,第十頁的講義,顯色裏邊有根本的四個——青黃赤白,差別的八個——影光明暗雲煙塵霧。那麼影呢,就是沒有光的,但是裏邊還看得出模模糊糊的東西;光呢,是太陽光;明呢,是太陽光以外,其他的月亮、燈、火,都叫明;暗呢就是說沒有光線的地方,漆黑一團,伸手不見五指的叫暗。那麼沒有光線,但能依稀恍惚地辨認一些東西大概的樣子的,叫影。那麼這些呢都是有顔色的,爲什麼叫差別色呢?一般說影子都是青黑色;這個暗就漆黑一團,黑;光呢,就是太陽光,有的人說是紅色,也有的說是黃色;明呢,是月亮光的白色;火光呢,就是也是帶紅黃色;雲,雲的顔色就多了,紅的雲,白的雲,灰的雲,黑雲;煙是帶青色的;塵、霧也帶青灰色的,這些都是青黃赤白的變化,差別八色。那麼形色呢,又分八種: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那麼這是一共加起來二十個色。色有兩個或者二十個。聲有八種,總的表在前頭,總的表在第九頁的最下邊,五境裏邊,是“色二或二十”,“聲唯有八種”,味六種,香四種,觸十一種。那麼五根講過了,依的淨色根,清淨的那個根,是有極微的,但是肉眼看不到,非常微細的,這是淨色根。

  那麼下邊色講過了,講聲,聲有八種,八種呢很有規律的,一個是,先分兩種:有執受大種爲因,有執受就是我們有情身上的身體,一個大種就是身體,有感覺的,執爲自己的,那麼人的手拍手的聲音,或者口裏的說話的聲音,都是有執受大種爲因;無執受大種爲因呢,那就是說無情身上的發的聲音,水的聲音,流的聲音,這些都是無情。那麼裏邊有執受也好,無執受也好,裏邊又分兩種:一種是有情名,有代表一個意思的;非有情名,不代表什麼意思的。那麼每一種代表意思也好,不代表意思也好,又分兩種:一種是聽了悅耳的,可意的;一種是聽了不舒服的。那麼一共這樣子分呢,就分了八種。

  那麼下邊就是說它的名相的涵義,有執受大種,有情身上的,沒有執受大種爲因的,就是山河大地,這些樹發的聲音,不是有情身上發的。有情名,代表一個意思的;非有情名,不能代表意思的;可意聲,聽了悅耳的;不可意聲,不悅耳的。下邊舉例,有執受大種爲因有情名的可意聲,贊歎你,你這個人好,你這個人能幹等等,那麼聽了又舒服,又是人說的話,是有情名,是有執受大種,喉嚨裏說的話。那麼不可意聲呢,是罵人,毀謗人等等。非有情名的可意聲,它不代表意思的可意聲,有節奏地拍掌,非有情名的可意聲,不代表意思的,有節奏地拍掌等等。不可意的,打人,罵人,它是有情身上出的聲音,但是不代表意思,而不好聽。那麼無執受大種爲因的,有代表意思的,那是古代來說呢祗有化人的聲音,化人就是變化的人,它不是真的人,那麼它的身體沒有心的,但是又可以使它說話,那麼現在錄音機、磁帶等等的聲音,它本身不是有情,但是它也可以說有代表意思的聲音,也可以,有的是可意的,聽了悅耳的,不可意的,不悅耳的。非有情名的可意聲,不代表意思的,如溪水流的悅耳聲,溪水流的聲音很好聽,不可意,不好聽的,山洪爆發,“嘩”一下子這個害怕的聲音,或者打雷,晴天霹雳來一個,聽了很可怕,不可意聲。那麼這是聲的八種。

  味六種,那很好懂。苦,苦的,酢就是酸的,鹹的,辛是辣的,甘是甜的,淡是沒有什麼味道的。

  那麼香四種呢,好香、惡香,聞了舒服的,如沈檀,沈香、檀香。那麼惡香呢,聞了不好聞的,大蒜、蔥,那個臭味道的。那麼這裏邊又分等香、不等香,聞了之後使人身體有益的,有的香聞了之後對身體有補益的,有的香聞了之後對身體有損害的,有些聞了之後會中毒的,這一些等等。那麼好的香裏邊,也有對身體有好有不好的,臭的香裏邊,有些很臭,但是對人卻有好處,也有些很臭,對人又有壞處,那個就是不好的味道。

  下邊觸十一個。觸分能造、所造。一切的色法,包括觸,也包括色聲香味,都是由四大種所造的,地水火風造的,所以地水火風叫能造色,那麼這個所造的就是其他的所有我們看到的都是所造色。這裏觸法裏邊,能造的觸有四種,因爲地水火風屬于觸的一類的。那麼所造的觸分七個,一共是十一個,觸十一。地是堅性,這個我們加了一個注解,性是堅的體性,作用“能持”,它能夠任持。假使我們桌子上可以擺東西,任持那些東西,那麼山河大地都任持在地球上,這個有任持的作用。水是濕性,濕的,能攝,攝就是把它合了一起。假使我們說面粉是散的,如果你把它水一糅呢,就成了一坨,團結起來了,有攝的作用。那麼火是暖性。這個“暖”,我們在過去的經裏邊呢,暖總是用火旁的,不用日旁的,日旁是現在的用的,我們是以前的火旁的。那麼暖性呢“能成熟”,生的變熟的。風是動性,能夠長,“能成長”的用。一個是體,一個是用,因爲這個表上沒有呢,把用補上去。那麼所造觸就是我們一般比較好領會的,就是重的,有份量好稱的;輕的,沒有份量的;滑的,表面是光滑的;澀的就是粗糙的;那麼饑呢,就是感到要吃食物的要求;渴呢,是要飲料的要求;冷呢,有暖和的要求,溫暖的要求。這七種呢,都是觸的各式各樣的分別。但是裏邊也分能造所造,地水火風是能造。

  那麼十一種色法,除了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之外,還有個無表色。無表色,它是有兩種:一種是善的,一種是惡的。我們無表色,就是要具體說呢,就是受了戒之後,它有個無表色,就是戒體,那麼還有一些惡的無表呢,惡律儀,這個是業品要講。惡律儀呢,就是說生在殺豬殺羊的屠兒的家裏,他操這個職業養生的,這個身上有惡的無表色,那麼這一類無表色呢,在印度是下賤種幹的事情,一般是不願意幹的。打獵也是的,殺生的,那麼是捕魚,那幺是劊子手,或者是做那些下賤的妓女之類的,這種都是做壞事的。他一輩子做壞事來以此爲生的,那麼發了這個強烈的心呢,他就産生一個惡的無表,這個惡的無表就注定他下輩子要到惡道受苦去的。那麼無表色它有一個特征,它就是說它是雖然有善惡呢,不是隨著心變的,心是善的,對善無表說是不亂心,它跟心兩個一致的,在善心的時候,當然這無表色是善的,沒有問題,在亂心,就是說當你起惡心的時候,或者起無記心的時候,這個……

  (5B)不破戒,這個善的無表還是善的,不會改變的,如果你是舍戒了,這個五戒舍掉了,不受了,或者你信了基督教了,那五戒當然也沒有了,那麼這個時候信佛的無表色也就沒有了,或者起惡的無表了。那麼惡的無表一樣,當你起惡心的時候,跟無表色是一樣的,叫不亂心,惡的還是惡的,沒有問題,但是當你起善心的時候。或者起無記心的時候,這個心跟惡的無表的惡是不一樣的,叫亂的,那麼起個善心,對惡的無表沒有影響,還是惡的,這惡的無表不會改成善的,就是說強盜起善心,有的時候他做強盜爲生的,專門搶東西的,有的時候他又起好心,把這個搶來東西分一點給窮人吃,但是這是好心呢,雖然是好呢,但是真正他身上惡的無表色是不會改變的,還是惡的。不管你起善心,偶爾起一下,除非你皈依叁寶,再也不幹殺生的事情了,偷盜的事情強烈不幹了,皈依叁寶了,持五戒了,那麼這無表色就沒有了。

  這是十一個色法,講完了。色聲香味觸——五個境,五個根——眼耳鼻舌身,加個無表色:色蘊十一個。

  

  B2 釋受蘊

  受領納隨觸

  下邊受蘊呢,這裏沒有了,我們補充今天發的那一張表。受蘊,大家看今天的表,什麼叫受蘊?“領納隨觸”,這是書上的話了,什麼叫領納隨觸呢?這個根據我們講課的很多的經驗,就把那些一般能夠領會的注解都集中地寫在這裏了,一個是領納,是能受用。所謂領納呢,“能受用義”,這是古代的注解《麟記》它一本書這麼寫的。那麼下邊,我們說受有兩個解釋,“受領納隨觸”,兩個注解。

  

  受能領納隨順觸因,故名爲受。受能領受,承受,感受觸。觸是生受之因,觸順于受,故名爲隨,受從觸生,行相似觸,領似觸邊,說受能領。如世間說,子之媚好,皆似于父,故名爲領。

  第一個解釋,“受能領納隨順觸因,故名爲受”,這些話也是不好懂,受能夠領納隨順觸因,那麼聽過一遍的呢有數了,沒有聽過的,這個話還是外國話一樣的。“領納”就是領受。“隨順”,這個觸是隨順受的,觸是苦的,將來生的受也是苦的,所以叫觸跟受是隨順的,一樣的,一致的。“因”,這個因就是觸,觸是生受的因。那麼這個受呢,領納,能夠受用,這個觸是它的因,這個觸又是跟受相同的,隨順的,這個叫受。第二行,“觸順于受,故名爲隨”,“受從觸生,行相似觸,領似觸邊,說受能領”,這是領。然後打個比喻,就好懂,“如世間說,子能領父”,子,孩子,能夠領受,就是承受繼承父的樣子,那麼“子之媚好,皆似于父”,這個小孩子的相貌都跟他父親基本上像的,這個叫領。那麼受呢等于孩子,觸呢等于父親,觸是因,能夠領納這個觸,觸是什麼的,受也是什麼的。那麼上面一行呢,就是我們根據我們講課的時候,一般能夠體會受的領納的意思,受能領受,就是領納,領納是領受、承受、感受,有這個意思,幾個意思,能夠觸,觸是生受的因。那麼下邊有兩個,這個受呢是“自性受”,其余的心王心所叫“境界受”。受能夠領納,就是領受這個觸的,而其他的心王心所不能領受觸的,那麼觸有苦樂因素的,所以受能夠把它明朗化,有苦受樂受,而其他的心王心所它領受祗是一個外境,沒有苦樂因素的,所以它們就沒有什麼苦樂的感覺。所以說這是受心所爲什麼能領納這個觸,等于苦樂的感受呢?就因爲它是自性…

《俱舍大要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俱舍頌疏作業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