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俱舍大要講記▪P45

  ..續本文上一頁胎裏投生的時候,正在投生的那一刹那,時間很短,就是父精母血,這個中有身參與的時候,進去一蓋,這個時候投生了,這個短時間的這個五蘊,叫識。

  

  F4 名色

  六處前名色

  那麼有了識之後,已經投了生了,那就要慢慢地發展了。“六處前名色”,五官還沒有長,六處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還沒有長全之前,這個階段叫名色。“結生之後,六處生之前”,眼耳鼻舌身還沒有分清楚之前,中間的那些階段都叫名色。那就是說羯剌藍、頞部昙、閉屍、健南,一直到缽羅奢佉,正在長六處,還沒長全的,長全了就出胎了。這些,這個五位,都叫名色。這是胎裏邊的五個位。

  

  F5 六處

  從生眼等根,叁和前六處

  “從生眼等根,叁和前六處”,這個從這個五位之後,慢慢的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都生起來了,但是還沒我們就說觸了。根境識和合叫觸,就是根境識還沒有和合。這個時候,就是小孩子還不懂外邊的事情,祗曉得痛,痛了就哭,餓了就叫,這樣子的,對外境邊還根本認不到的。這個時候,叫六處。這是出胎的初階段,嬰兒的時候。

  

  F6 觸

  于叁受因異,未了知名觸

  那麼在小孩子從出胎到叁歲,“于叁受因異,未了知名觸”。這個階段,“叁受因”,苦的、樂的、舍的受,“因”就是說,我們說這個小孩子,看到火,不知道這個火要燒人的,他看到火好看,手去抓,抓到燙,才收回來。看見好的東西,顔色好看的,就往嘴裏送進去吃,不知道有些東西不能吃的。他就是,苦樂因的,一個因,這個能産生樂,那個能産生苦,這個原因不知道,一歡喜就拿,這樣子就是蒙昧的階段了,這個叫觸。這個階段,安一個名字叫觸。

  這個是大概的,我們按一個年齡呢,大概從出胎到叁歲。這個時候,根境識的和合作用,外境是認識到了。但是,什麼樣的環境能受苦,怎麼樣的環境叫我們可以享受的,這個還不懂。就是小孩子,很蒙昧的。看到火好看,他要去抓,看到什麼東西,他要去吃,就是受因他還不了解的,這是觸。

  

  F7 受

  在淫愛前受

  “在淫愛前受”,後來呢,哪些能夠……,他也知道,懂事了,肚子餓了,手就去拿東西吃了,不是亂抓的,身體冷了會得去穿衣服去了,懂了。“受”,但是淫愛還沒生,男女之愛還沒有生。大概的年齡四五歲到十四五歲。這是古代的分法,現在的孩子早熟的,就不了這個年齡了。大概算是這個樣子的,以人的壽命八十歲左右來說,大概是這樣子分。大概四五歲以後,到十四五歲以前,他能夠叁受差別。開始不懂的,現在懂了。衣服呢,他也是冷了知道穿了。這些衣服好的,他要好的,壞的,那個土得很的他不愛穿,要穿漂亮的。吃東西要貪味道好的,這些營養好的,這些懂了。但是,男女的淫貪還沒有起,這個階段叫受。(11B)

  

  F8 愛

  貪資具淫愛

  ……這個拼命地到處追求,還沒有到那個階段,這個叫十六七歲以後。

  

  F9 取

  爲得諸境界,遍馳求名取

  “爲得諸境界,遍馳求名取”,那麼到年紀再大一點呢,他要想辦法了,爲了要達到享受目的,到處追求。甚至于,他這個福報不夠呢,搶了什麼都來了。追求女性,追求不到,強奸。錢自己賺不到,就搶、偷。這樣子不擇手段地都要去追求了,這就是取。爲了得到種種上妙的境界呢,“周遍馳求”,叫取。當然了,也有根據合法的手腕去追求的也有,我舉的例子就是表示他追求的心強烈,合法的手段得不到,要非法的手段也要去追求了,這個叫取。

  

  F10 有

  有謂正能造,牽當有果業

  什麼叫有呢?“有謂正能造,牽當有果業”。去追求要造業。那就造了,感當有果,將來要感果的業,就造了。“因馳求故,積集能牽當有果業”。“當有”,將來要的投生的這個果的業呢,將來有的果,這個業已經造好了。就是前面說的,“果縛未斷,子縛又生”,過去的業報的債還沒有還清,現在又在造罪了,新的繩子又給你牽起來,下輩子投生的業又造好了,那麼叫有,有是業。

  

  F11 生

  結當有名生

  “結當有名生”,這是後輩子的,就是後際了。那麼這一輩造了業之後,當然後輩子要感業報了。“結當有”,在當有,就是下一輩子,下一輩子結生的時候,就叫生。“由此業力”,就是前面造了業了,“從此舍命”,這一輩子命舍掉了,“正結當有”,正在投生,當有就是下一輩子的有,正在投生的時候,“當有之生即今識位”。在這一輩子說,下一輩子就叫生,這一輩子就是識,那個是一樣的。因爲這一輩子叫個識了呢,將來是這個生的這個意思顯一點,叫生。這一輩子,識投生,因爲識是起男女愛,所以說叫識,實際上,就是一樣的,就是投生的那一刹那了。

  

  F12 老死

  至當受老死

  “至當受老死”,我們說生了之後,不是是從中間那個看呢,就是識了。識了之後,它就是要名色、六處、觸、受,這個都是還沒有造業的時候,起煩惱的時候。那麼這個呢一直到……,從生到這個中際的受呢,都安個名字叫老死。那麼還沒造業了,造業就是,起煩惱造業,就是前面那個無明業了,這個這裏就不要說了。那麼這個樣子呢,“生刹那乃至當來受支”,都叫老死。“如是老死,即今世名色等四支”。就是這一輩子,中際的名色、六處、觸、受,這個四支,在下一輩子呢,把它合攏來,叫老死。爲什麼老死合一個呢?不能說老一位,死一位呢?那就是說,生下來以後,人不一定都能夠老才死的。有的時候,可能小的時候就死了,也可能就是小孩子就死的,所以說老死,合了一個。那就是說死是必定的,老是不一定的。可能是老死的,也可能是年輕的時候,很小就死的,所以不要分了。你說分了兩支的話,有的小孩子死了,沒有老的,所以說,這個把老死合了一支。

  

  E3 明說本意

  傳許約位說,從勝立支名,于前後中際,爲遣他愚惑

  “傳許約位說,從勝立支名”“傳許”,這是有部的說法,這個十二支緣起,根據分位緣起說的。那麼什麼叫分位緣起呢?我們說緣起有四種樣子。

  “刹那緣起”:一刹那裏邊有十二支。“連縛緣起”:“無間相續義,鄰次相屬義,謂同類因果,無間相續而起。”這個不斷的緣起連,前面跟後面不斷地下去,也叫連縛緣起。“分位緣起”: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在無始無邊的裏邊,取叁際,前中後,以十二支的這個五蘊來分一個人的。從小孩子投生,慢慢到老死的,將來又投生,這個分位緣起,一步一步分了這個幾個部位。“逺續緣起”:無始以來,一直到最後,無始無終的緣起。這個四種緣起是釋迦牟尼佛講緣起的時候都講的。但是我們這裏,這個有部認爲,佛說緣起是以分位緣起來說的。那麼就是我們這裏講的,有部講的分位緣起。

  “從勝立支名”,那麼我們說每一支,這都是五蘊,爲什麼第一支叫無明?第二支叫行?那麼不是每一支都有五蘊的?五蘊裏邊,那個色法、心所法、心王都有,那爲什麼第一支祗叫無明,第二支祗叫行,爲什麼原因?“答:以何支中何法勝,故立何名”。這一支裏邊哪一個法力量最強,就那一支呢,就叫,把那個最強的安名字。在第一支裏邊,過去的煩惱最強,所以叫無明。第二支裏面,造的業最強,這個五蘊就叫行。那麼這樣子,把十二支講完了。

  十二支講完,後邊事情還多,我們看時間,今天是講多少算多少了。反正我們的世間品有兩節課,下一節課的任務不重了,我們就……,下一節,世間品還有多少?還有四個識,器世間,說多不多的,說少也不少,大概還是來得及。

  那麼爲什麼要說十二支緣起呢?“于前後中際,爲遣他愚惑” 。在過去、未來、現在的這個叁個時間中,要除了一些外道的愚癡。那麼哪些是他的愚惑呢?這個東西我們看一看,有不有?他是說有些人,就是生不知來,死不知去。現在什麼是我,“此我雲何”?那麼還有是“我誰所有,我當有誰”?“或執無因”,或者執無因論,這個是突然之間自己來的,偶然性,沒有什麼原因的。或者麼斷見,“如斷見等”,就是斷見的外道,執無因的。“或執邪因”,大自在天造的,上帝造的,這邪因。佛爲了救這些的愚癡的人,說十二支。這是因緣和合而有的。

  那麼這裏邊,我們書上就是講得要多一點了,我們大家翻一個頌:“于前後中際,爲遣他愚惑”。這個你們哪一篇?我們看一看,152,大家翻到那個,152,最後兩行,“于前後中際,爲遣他愚惑”。那麼我們再把這個呢,因爲這個十二緣起的目的在哪裏呢,就在這裏了。我們就比較仔細地再念它一下。

  “釋曰:世尊爲遣叁際愚惑”。對過去、現在、未來,有些搞不清楚的,所以說緣起。這是單是從有情來說的。

  “問:如何有情前際愚惑”?什麼叫前際的愚惑,這個愚癡呢?“答:謂于前際,生如此疑,我于過去世,爲曾有非有,何等我曾有,雲何我曾有”。這是對過去際的懷疑。“解雲:曾有非有者”,假使懷疑,我到底過去世有不有的?過去到底是我這個靈魂存不存在的?“何等我者,疑我自性”,假使我有的,那麼就懷疑了,進一步懷疑,這個我的自性到底什麼東西?“爲即蘊我,爲離蘊我也”。就是這個五蘊是我呢,還是離開五蘊之外,另外還有一個我?這是懷疑自己到底什麼東西了。“雲何曾有者?疑我差別”。這個我還是常的,還是斷的?或者是男的,還是女的?或者是這樣子的,這個我還是遍整個宇宙,還是我是小小的,這幺就是個人身裏邊的?那麼這是對過去的,有這麼多懷疑。

  “問:如何有情,後際愚惑”。那麼將來的那些愚癡是什麼呢?“謂于後際生如是疑”,對將來又産生這些懷疑。“我于未來,爲當有非有”。到底這一輩子死了之後,將來還是什麼都沒有了呢,還是還有個我在裏邊的?這個什麼都沒有的呢,就是現…

《俱舍大要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俱舍頌疏作業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