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胎里投生的时候,正在投生的那一刹那,时间很短,就是父精母血,这个中有身参与的时候,进去一盖,这个时候投生了,这个短时间的这个五蕴,叫识。
F4 名色
六处前名色
那么有了识之后,已经投了生了,那就要慢慢地发展了。“六处前名色”,五官还没有长,六处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还没有长全之前,这个阶段叫名色。“结生之后,六处生之前”,眼耳鼻舌身还没有分清楚之前,中间的那些阶段都叫名色。那就是说羯剌蓝、頞部昙、闭尸、健南,一直到钵罗奢佉,正在长六处,还没长全的,长全了就出胎了。这些,这个五位,都叫名色。这是胎里边的五个位。
F5 六处
从生眼等根,三和前六处
“从生眼等根,三和前六处”,这个从这个五位之后,慢慢的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都生起来了,但是还没我们就说触了。根境识和合叫触,就是根境识还没有和合。这个时候,就是小孩子还不懂外边的事情,祗晓得痛,痛了就哭,饿了就叫,这样子的,对外境边还根本认不到的。这个时候,叫六处。这是出胎的初阶段,婴儿的时候。
F6 触
于三受因异,未了知名触
那么在小孩子从出胎到三岁,“于三受因异,未了知名触”。这个阶段,“三受因”,苦的、乐的、舍的受,“因”就是说,我们说这个小孩子,看到火,不知道这个火要烧人的,他看到火好看,手去抓,抓到烫,才收回来。看见好的东西,颜色好看的,就往嘴里送进去吃,不知道有些东西不能吃的。他就是,苦乐因的,一个因,这个能产生乐,那个能产生苦,这个原因不知道,一欢喜就拿,这样子就是蒙昧的阶段了,这个叫触。这个阶段,安一个名字叫触。
这个是大概的,我们按一个年龄呢,大概从出胎到三岁。这个时候,根境识的和合作用,外境是认识到了。但是,什么样的环境能受苦,怎么样的环境叫我们可以享受的,这个还不懂。就是小孩子,很蒙昧的。看到火好看,他要去抓,看到什么东西,他要去吃,就是受因他还不了解的,这是触。
F7 受
在淫爱前受
“在淫爱前受”,后来呢,哪些能够……,他也知道,懂事了,肚子饿了,手就去拿东西吃了,不是乱抓的,身体冷了会得去穿衣服去了,懂了。“受”,但是淫爱还没生,男女之爱还没有生。大概的年龄四五岁到十四五岁。这是古代的分法,现在的孩子早熟的,就不了这个年龄了。大概算是这个样子的,以人的寿命八十岁左右来说,大概是这样子分。大概四五岁以后,到十四五岁以前,他能够三受差别。开始不懂的,现在懂了。衣服呢,他也是冷了知道穿了。这些衣服好的,他要好的,坏的,那个土得很的他不爱穿,要穿漂亮的。吃东西要贪味道好的,这些营养好的,这些懂了。但是,男女的淫贪还没有起,这个阶段叫受。(11B)
F8 爱
贪资具淫爱
……这个拼命地到处追求,还没有到那个阶段,这个叫十六七岁以后。
F9 取
为得诸境界,遍驰求名取
“为得诸境界,遍驰求名取”,那么到年纪再大一点呢,他要想办法了,为了要达到享受目的,到处追求。甚至于,他这个福报不够呢,抢了什么都来了。追求女性,追求不到,强奸。钱自己赚不到,就抢、偷。这样子不择手段地都要去追求了,这就是取。为了得到种种上妙的境界呢,“周遍驰求”,叫取。当然了,也有根据合法的手腕去追求的也有,我举的例子就是表示他追求的心强烈,合法的手段得不到,要非法的手段也要去追求了,这个叫取。
F10 有
有谓正能造,牵当有果业
什么叫有呢?“有谓正能造,牵当有果业”。去追求要造业。那就造了,感当有果,将来要感果的业,就造了。“因驰求故,积集能牵当有果业”。“当有”,将来要的投生的这个果的业呢,将来有的果,这个业已经造好了。就是前面说的,“果缚未断,子缚又生”,过去的业报的债还没有还清,现在又在造罪了,新的绳子又给你牵起来,下辈子投生的业又造好了,那么叫有,有是业。
F11 生
结当有名生
“结当有名生”,这是后辈子的,就是后际了。那么这一辈造了业之后,当然后辈子要感业报了。“结当有”,在当有,就是下一辈子,下一辈子结生的时候,就叫生。“由此业力”,就是前面造了业了,“从此舍命”,这一辈子命舍掉了,“正结当有”,正在投生,当有就是下一辈子的有,正在投生的时候,“当有之生即今识位”。在这一辈子说,下一辈子就叫生,这一辈子就是识,那个是一样的。因为这一辈子叫个识了呢,将来是这个生的这个意思显一点,叫生。这一辈子,识投生,因为识是起男女爱,所以说叫识,实际上,就是一样的,就是投生的那一刹那了。
F12 老死
至当受老死
“至当受老死”,我们说生了之后,不是是从中间那个看呢,就是识了。识了之后,它就是要名色、六处、触、受,这个都是还没有造业的时候,起烦恼的时候。那么这个呢一直到……,从生到这个中际的受呢,都安个名字叫老死。那么还没造业了,造业就是,起烦恼造业,就是前面那个无明业了,这个这里就不要说了。那么这个样子呢,“生刹那乃至当来受支”,都叫老死。“如是老死,即今世名色等四支”。就是这一辈子,中际的名色、六处、触、受,这个四支,在下一辈子呢,把它合拢来,叫老死。为什么老死合一个呢?不能说老一位,死一位呢?那就是说,生下来以后,人不一定都能够老才死的。有的时候,可能小的时候就死了,也可能就是小孩子就死的,所以说老死,合了一个。那就是说死是必定的,老是不一定的。可能是老死的,也可能是年轻的时候,很小就死的,所以不要分了。你说分了两支的话,有的小孩子死了,没有老的,所以说,这个把老死合了一支。
E3 明说本意
传许约位说,从胜立支名,于前后中际,为遣他愚惑
“传许约位说,从胜立支名”“传许”,这是有部的说法,这个十二支缘起,根据分位缘起说的。那么什么叫分位缘起呢?我们说缘起有四种样子。
“刹那缘起”:一刹那里边有十二支。“连缚缘起”:“无间相续义,邻次相属义,谓同类因果,无间相续而起。”这个不断的缘起连,前面跟后面不断地下去,也叫连缚缘起。“分位缘起”: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在无始无边的里边,取三际,前中后,以十二支的这个五蕴来分一个人的。从小孩子投生,慢慢到老死的,将来又投生,这个分位缘起,一步一步分了这个几个部位。“逺续缘起”:无始以来,一直到最后,无始无终的缘起。这个四种缘起是释迦牟尼佛讲缘起的时候都讲的。但是我们这里,这个有部认为,佛说缘起是以分位缘起来说的。那么就是我们这里讲的,有部讲的分位缘起。
“从胜立支名”,那么我们说每一支,这都是五蕴,为什么第一支叫无明?第二支叫行?那么不是每一支都有五蕴的?五蕴里边,那个色法、心所法、心王都有,那为什么第一支祗叫无明,第二支祗叫行,为什么原因?“答:以何支中何法胜,故立何名”。这一支里边哪一个法力量最强,就那一支呢,就叫,把那个最强的安名字。在第一支里边,过去的烦恼最强,所以叫无明。第二支里面,造的业最强,这个五蕴就叫行。那么这样子,把十二支讲完了。
十二支讲完,后边事情还多,我们看时间,今天是讲多少算多少了。反正我们的世间品有两节课,下一节课的任务不重了,我们就……,下一节,世间品还有多少?还有四个识,器世间,说多不多的,说少也不少,大概还是来得及。
那么为什么要说十二支缘起呢?“于前后中际,为遣他愚惑” 。在过去、未来、现在的这个三个时间中,要除了一些外道的愚痴。那么哪些是他的愚惑呢?这个东西我们看一看,有不有?他是说有些人,就是生不知来,死不知去。现在什么是我,“此我云何”?那么还有是“我谁所有,我当有谁”?“或执无因”,或者执无因论,这个是突然之间自己来的,偶然性,没有什么原因的。或者么断见,“如断见等”,就是断见的外道,执无因的。“或执邪因”,大自在天造的,上帝造的,这邪因。佛为了救这些的愚痴的人,说十二支。这是因缘和合而有的。
那么这里边,我们书上就是讲得要多一点了,我们大家翻一个颂:“于前后中际,为遣他愚惑”。这个你们哪一篇?我们看一看,152,大家翻到那个,152,最后两行,“于前后中际,为遣他愚惑”。那么我们再把这个呢,因为这个十二缘起的目的在哪里呢,就在这里了。我们就比较仔细地再念它一下。
“释曰:世尊为遣三际愚惑”。对过去、现在、未来,有些搞不清楚的,所以说缘起。这是单是从有情来说的。
“问:如何有情前际愚惑”?什么叫前际的愚惑,这个愚痴呢?“答:谓于前际,生如此疑,我于过去世,为曾有非有,何等我曾有,云何我曾有”。这是对过去际的怀疑。“解云:曾有非有者”,假使怀疑,我到底过去世有不有的?过去到底是我这个灵魂存不存在的?“何等我者,疑我自性”,假使我有的,那么就怀疑了,进一步怀疑,这个我的自性到底什么东西?“为即蕴我,为离蕴我也”。就是这个五蕴是我呢,还是离开五蕴之外,另外还有一个我?这是怀疑自己到底什么东西了。“云何曾有者?疑我差别”。这个我还是常的,还是断的?或者是男的,还是女的?或者是这样子的,这个我还是遍整个宇宙,还是我是小小的,这幺就是个人身里边的?那么这是对过去的,有这么多怀疑。
“问:如何有情,后际愚惑”。那么将来的那些愚痴是什么呢?“谓于后际生如是疑”,对将来又产生这些怀疑。“我于未来,为当有非有”。到底这一辈子死了之后,将来还是什么都没有了呢,还是还有个我在里边的?这个什么都没有的呢,就是现…
《俱舍大要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