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智慧也差,正知正念都沒有了。勤,懶惰了,不勤了。勇,也沒有勇氣了。無病,本來是沒有病的,病也多了。我們現在看看,現在的病多得不得了,各式各樣的怪病都出來了,好多病。以前解放前沒有聽到過的,肝炎,我們在小孩子的時候,沒有聽到過這個病,現在肝炎是普遍的不得了。最近出現艾滋病,那個又是一個新奇的事情,從來沒有聽到過的名字。將來還有什麼病出來不知道。以前我們是小孩子聽到的那些,那些不正規的人,生什麼梅毒,那認爲不得了的病,這是很卑鄙的,很不好的病,現在艾滋病比那個還厲害得多。
我再看到一個,那個時候比較空一點了,不像現在一天到晚搞得很忙的。那時候看到一本海外的也是講佛教的書,它裏邊就登了兩個照片,一個是,一個女人,十年前,她還是年輕,長得非常端正,那個時候照片一張。十年以後,蔫了,害了艾滋病了,在病的末期的時候,一個照片。不要說判若兩人,簡直後頭那個,像個貓頭鷹,患了艾滋病之後,人的形狀都變掉了,就是身體,骨頭都卷起來了,瘦瘦的,瘦得來那個臉,兩個眼睛陷下去,像個貓頭鷹一樣,就是像鳥,身體就像個鳥了,都勾起來了。那就是一個人,就是那個人,這個病可怕噢。
據說,那個時候報上看到什麼國家,艾滋病的人他開車犯了規章製度,警察去抓他的時候,祗要聽到他是艾滋病,碰也不敢碰,快走快走,那放起走就算了,抓住,碰到他,要傳染的。那麼還有一個,我是看到的幾篇文章,一個記者他跑到意大利去采訪,意大利一個斜寶塔很出名的,他到斜塔裏去遊覽,他登上去的時候,看見塔的頂層有兩個男女在說話,說話的時候看見他來了,他們說能不能給他們照個相?那個記者有照相機,他說沒問題,就給他們照像,一照好之後呢,他們兩個就從這個塔的欄杆裏,一起翻下去,掉在下面摔死了,據說是艾滋病。因爲他們世界上已絕望,沒有辦法了,就是兩個人一起跳塔自殺。就在自殺之前,留了紀念,拍個照片,這樣的紀念夠慘了,這是艾滋病。五濁惡世的病很多啊,我們所以說要出離啊!你如果再拖下去的話,以後不曉得什麼病,你是不是會害到?哪個保證呢?一個艾滋病人,你跟他說話,跟他碰到就會傳染的,危險得很。
“多病損無病也”,就是那個時候,本來是無病的,比較多病了,把無病損害了,這是衆生濁。衆生的各式各樣的,那個都是衰退,這是五濁惡世。
這個時候,因爲五濁太厲害了,衆生也不能修行了,難以教化。所以說一百年之後,五濁惡世,越來越盛,那麼就也不好教化,所以佛最多到一百年。再一百年之後呢,佛也不出世了。那麼就是八萬四千減的時候,從八萬四千減下去,減到最多一百年,這個中間佛會出世。一百年以下,不出世了,因爲是五濁惡世太厲害了,也就是衆生的煩惱太盛了,福報太差了,感不到佛來現了。
獨覺出現,通劫增減,然諸獨覺,有二種殊:一者部行,謂有部黨;二者鱗角,唯一出世,如麟一角。部行獨覺,先是聲聞,前叁果人,後得無學,不由他悟,轉名獨勝。有余師說,先是異生,曾修聲聞,順決擇分,今自悟道,得獨勝名。由本事中,說一山中,有五百苦行外仙,有一猕猴,曾與獨覺,相近而住,見彼威儀,後時猕猴,至外仙所,現先所見,獨覺威儀,諸仙睹之,鹹生敬慕,須臾皆證獨覺菩提。若先是聖人,不應修苦行。麟角喻者,要百大劫,修菩提資糧,然後方成觸角果也。
下面是獨覺,“獨覺出現,通劫增減”,獨覺,他不是大量地教化衆生的,所以說他劫增的時候,劫減的時候都可以出現。
“然諸獨覺,有二種殊”,所謂獨覺有兩種不同,一種是“部行”獨覺,“謂 有部黨”,“二者麟角,唯一出世”,所以無師自悟的獨覺有兩種,一種是部行,他有他的同修的,部黨,就是他有他的弟子的,不是單獨的。一是麟角,麒麟祗有一個角的,這個麟角就是說他祗有他一個的,他是單獨修行的,唯一出世,單一的一個人出世的,不教化弟子的,“如麟一角”。
所謂部行獨覺,“先是聲聞,前叁果人”,“後得無學,不由他悟,轉名獨勝”,原來是聲聞,就是以前佛弟子,已經證到前叁果,初果、二果、叁果,這樣的人,無學法沒有得到。後來呢,他不在佛出世的時候,他出現了,證到無學,不由他悟,自己,所以叫獨勝,就是獨覺。那麼這是一般的說法。
其它的說法也有,“有余師說”,另外一個論師他這麼說,他獨覺不一定是前叁果的人,可能也是異生,就是凡夫,但是他修過佛的教,聲聞乘的教修過,修過聲聞乘的順決擇分,順決擇分是加行道,加行道修過,還沒有證果。“今自悟道,得獨勝名”,不在佛出世的時候出現,自己悟了道了,也叫獨覺,獨勝,無師自悟。
那麼這個從這裏看呢,不管你先是聲聞也好,先是叁果人也好,總是學過佛法的,種子是有的,所以以後才能獨覺,自己能夠開悟。我們現在很多人,佛教裏邊的,都是想求開悟,他又不是獨覺根器那麼利的,自己以前有沒有學過那些法也不知道,就是眼睛閉起來,頭垂起來,什麼都也不要學,等著開悟,這個不是愚癡嗎?人家獨覺,無師自悟,還是以前有根底的。或者是叁果的人,已經聖者了,或者是修過加行道的,也不是很簡單的人,那麼他無師自悟可以的。你什麼都沒有,你怎麼無師自悟呢?
那麼這裏是兩種,一種是聖者,叁果。一種是加行道的人,還是凡夫。那麼怎麼證明,凡夫也可以獨覺呢?自己無師自悟呢?他講了個公案:“由本事中”,裏邊佛的《本事經》裏邊,有這麼說:“說一山中有五百苦行外仙”,有一個山裏邊有五百個修外道的仙人,“有一狝猴,曾與獨覺,相近而住”,有一個猴子,跟獨覺住了很近,“見彼威儀”,獨覺的威儀,因爲它經常跟他很近住呢,它經常看到獨覺了,行住坐臥的樣子,它近看得很仔細。後來這個狝猴跑到那五百個外道仙人那裏去了,“現先所見獨覺威儀”,它因爲看了那個獨覺,看得多了呢,它就是學那個獨覺的樣子,獨覺的行住坐臥的威儀,它就也做起來,做起來的時候,那些仙人看了,這個很好啊,“鹹生敬慕”,非常之羨慕它,“須臾皆證獨覺菩提”,他們因爲學到他的威儀,也慢慢地都很快地證到獨覺了。那麼這裏就說什麼呢?假使照第一個說法,他仙人是聖人,假使他是叁果的人,他不會修外道苦行的,先是聖人,不應修苦行。因爲他在修苦行,證明他還沒有證聖者,是加行道的人,順決擇分就是加行道。
那麼這個公案就是說,證加行道,也可以得獨覺,那麼反正是學過佛法的,已經修到,加行道是已經暖、頂、忍、世第一,那個又不是很低的了,那麼經過那些修的人,他才有可能性,無師自悟。如果不是的話,那就不要勉強了,沒有本錢,人家有錢的人跑到店裏去,口袋裏一抓,什麼好買。你也跑到店裏去,什麼要買的話,你口袋裏抓不出東西,你怎麼買呢?他根本不給你的。所以說你還是自己口袋摸摸看,有沒有錢呢,有錢就進去,沒有錢就不要進去,進去給人家罵一頓,你搞啥東西。就是自己沒有以前的資糧的話,你說眼睛閉起來,頭垂起來,我要開悟了,你怎麼開呢?
“麟角喻者,要百大劫,修菩提資糧”,麟角喻,就是麟角喻獨覺了,他修行要多少時間?要一百大劫,佛要叁大阿僧祗劫,他要一百大劫的時間,因爲他不廣度衆生了,要快一點。但是也不是很容易了,因爲他是僅僅次于佛了,他智慧是超過阿羅漢,修了菩提資糧,然後成麟角果。
那麼這裏我們要說一下,就是聲聞乘,最快的修行,要幾輩子?成阿羅漢,最慢要多少?獨覺最快多少?最慢多少?佛最快多少?最慢多少?這個我們要說一下,聲聞乘最快的叁生,最慢的六十劫;獨覺最快的四生,最慢的一百劫,這裏一百,就是最慢的來說。那麼成佛呢?這是一般的說法,但密法裏邊不在此例。成佛的,他最快的是叁大阿僧祗劫,這個不能少,他要叁大阿僧祗劫的福德資糧,具備了之後呢,要修一百大劫的相好。我們說叁十二相、八十種好,在叁大阿僧祗劫修行,修成功之後還要一百大劫的時間去修,那麼最快的,祗要九十一劫好了,不要一百劫了,慢的呢,叁大阿僧祗劫之後,還要一百個大劫。那麼釋迦牟尼佛,就是快的,他是超過了彌勒菩薩,本來是彌勒菩薩先成佛的,釋迦牟尼因爲他精進,七天翹足,這個公案後邊也要講,他就超過了他的時間,先成佛,沒有一百大劫。那麼一百大劫是修什麼?修佛的相好,叁十二相,哪一個相好?要修多少時間?這個後邊都要講,在賢聖品的時候都要講。
這裏就說,佛也好,緣覺也好,都不是憑空來的,都是經過長時間的修練來的。那麼極快的,四生,叁生,那是最快的人,利根的人,是緣法最好的人,他才能做到。我們想想,是不是最利根的?你是不是利根?你很簡單就可以自己衡量,你出離心有沒有?如果你出離心根本沒有的話,對世間貪得很,你怎麼利根呢?你再退一步,你信心有沒有?佛說的話,是不是都能信下去?不見得。我經常說這個比喻,念觀世音菩薩名,設入大火,火不能燒,你敢不敢念了觀音菩薩到大火裏救人去?恐怕不敢,不敢的話,你信心不夠。那麼第一信心不夠,第二出離心不夠,第叁菩提心更難,最後你空性見是不是得到了?如果這些你沒有得到的話,你怎麼說利根呢?恐怕鈍根都很難說,排了不曉得哪一個位子了?所以說自己利根、鈍根嘛,很容易檢查。我就看到現在的人就是拼命追求最高的法,最上,上根利智的法,拼命要去追求,追求了之後,可以想快快成就。你不知道,你人窮啊,口袋裏沒有錢,所以最高階的什麼商場裏邊跑進去,當然一般人買不起,見也沒見過的了,最高階的商場裏進去之後,你買什麼呢?什麼都買不了,價錢都很貴,你口袋裏沒有,你進去有什麼用處呢?進去看一看,你受用不了。那麼我們無上的大微妙法也一樣…
《俱舍論頌疏講記 世間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