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裏邊,就一切法都具足,"無不具備"。第六個,"發心密"。是發心的問題。"由其了解上說圓頓境義",上邊說的都是境,上邊五個密的境相知道之後,從這個地方發心。第七個,"次第密"。次第,就是方便善巧。善巧就是由事理圓融,這個事跟理圓融。事理無礙,不希奇,要事事無礙,什麼事什麼事都是沒有妨礙的,都是相即相若的。第八個,"無知密"。一些普通的凡夫,不解密意,認同妖術,不親知識,妄評是非。
22.2 顯密二種應如何正確看待?得何善巧,故能二智速圓乃至魔不能擾?
末學恭答:菩提道次第和密乘道次第是共同道,學好之後,它本來開兩條路。一個是顯教的波羅蜜乘專門地修下去,也會成佛。第二個,就是進入密乘道,那就是快一點成佛。密乘道的根基就是菩提心發了之後,更要急于度衆生,所以說,要更快一些地這個成就。跟波羅蜜大乘,他們的目的是一個。一個就是說菩提心發得更懇切一些,要求快一些,僅僅是這一個要求不同。這個要求不同,佛就有一種特殊的方法,可以使他們快。那麼,就是說最快的就是即身成佛。
得下邊五個善巧,這個事跟理圓融。諸法一起在修,但是一個個齒輪,齊修就是圓頓。次第不亂,各行各的作用,同時相應,同時具足。這樣的微妙次第作用,可以使二智速圓乃至魔不能擾。1,"境善巧";2,對治的善巧;3,"時劫善巧";4,"資糧善巧";5,還有一個"師資善巧"。
22.3 密器之鑄成需具何種條件?
末學恭答:第一個,"具足修持菩提"。那就是菩提心要滿。一個是願菩提,一個是行菩提,都要夠量的有。第二個,要學習圓滿的次第,就是深廣般若都要學,整個的要學好。就是深般若、廣般若。第叁個,"分全證得空理加持而生之密乘信願",這要一部分或者全部得到。證了空性的這個信願和加持力的信願。"缺一器非善",如果這個六個東西缺一個,密器就不行了,不是真的密器。
22.4 擇師中應揀除者何?
末學恭答:1,"多忿恚而不具悲心"。他嗔恨心很大,沒有悲心的。2,"貪名聞利養而無厭足"。這是沒有悲心的另外一方面來看了。不是爲了住持正法,救度衆生,而是爲了名聞利養。而且貪得無厭。這樣子的人,不能作師承。3,"恃己傲慢而無防護"。自己驕傲、我慢,自己就是有點功德,就驕傲我慢。對戒律不嚴持。4,第四條,"谄曲而不正直",直心是道場。作爲一個師承,他要谄曲的,不正直的,那不行。
22.5 應具者有何德?
末學恭答:(一),第一個要調伏,就是要戒。(二),第二種,"具叁慧",就是聞思修。(叁),"有忍力"。(四),"性沈毅"。這個性,要沈著,要有堅定,要有毅力,堅定不移的,不動搖的。(五),"善傳授"。(六),要有悲心,"具悲心"。(七),"善論議"。就是善于說法。(八),"精曼荼",這是密法裏邊的,需各式各樣的曼荼都會做。(九),"解加行"。"種種陀羅尼,修行助道等,一一皆具足,實習之修智"。(十),"根調寂"。"雖不具相好,內德實充盈"。
22.6 得如量師後應如何作?
末學恭答:得了師你要去考驗是不是真的可以依止學法,至少要叁十天,多則六年。首先應親近幾十天,最少叁個月。假使不互相觀察的話,師弟都有違犯,犯了這個規,犯了法,違背密法的罪。密法的師,要全――功德要全,不能說顯教一樣,只有兩個就夠了,他是十個都要夠,在密教裏邊不能, 開許。師的功德不全的話,自己成就就沒有堪能。這裏是六年學法,六年修法之後,是兩條道路:一個是你們學顯教的,依你們的原來宗派去弘揚正法,或者是翻譯等等。一個是你要精求密法,那個時候就是會給你們送進去的,會找最好的師承。假使真正得到好的師承,"終身應依止"。依止的時候,不要違背依止法。如果你不依止那個法去做,那就是下金剛地獄。"當視之如佛,悉地現身證",這個不但是密教,顯教裏邊,哪怕是沙彌戒裏邊,這個剃度師,沙彌戒的得戒師――都要對佛一樣地看待。就是說,真正要得功德的話,不這樣子建立觀想的話,功德得不到;反之,還是會造很多的罪。視師如佛的話,現身就可以成就;否則的話,還得造罪,金剛地獄。師承找到之後,自己還要受密乘戒。
22.7 如何受密戒?受密戒有何利益?
末學恭答:受密乘戒,灌頂就是密乘戒。求得如量師之後,就要受叁昧耶戒。這樣自己的力量有戒,他的力量就是師的加持,這個力量都強的話,現身可以成就。
22.8 犯密戒 有何果報?
末學恭答:假使受了叁昧耶戒――叁昧耶戒就是誓戒,自己發的這個誓願――要遵守那些戒了;如果違背了這個誓言的話,就是違背叁昧耶戒的話,那是險中的險――最危險的事情。"現前生苦受,乃至殺自他,死複墮燒煮",現身,這個報――現報,當下就會受苦;"乃至殺自他",不但害自己,還要害人家;最後下一輩子的異熟報,決定下地獄去。
22.9 修行中應如何依止?
末學恭答:我們要成就,全靠上師的加持。大日如來有言:要成就悉地,一定要靠師。一切能夠了知的話,就是能夠開智慧的話,全靠自己使師的心悅樂,不要擾亂師心。受戒之前先要把《事師五十頌》好好看。行持――應當學,而且還要做,不但要學,還要照他做。總的說一種是"意樂",對師起一個極好的意樂,恭敬他,當佛一樣看;並且給他做事情。
22.10 前項各條件具備後,應如何修行?
末學恭答:前項各條件具備後,要修行。密器已經成就了,又得到無上的大寶師。這個戒體--自己的叁昧耶戒要好好地護持,如此"善取持",而且一切的依止法都要如法地做。在這個中間,要能夠了達生圓次第的道理。身、口、意叁密的事情精通,也就是精通生圓次第裏邊的那些道理。還有一些助道法,就是四攝、十二因緣,這些都是幫助我們的主修的,我們說主修必定有附修的。一個一個都把它看得、珍重得跟自己性命一樣的珍重,不要隨隨便便。按了次第做,又需是完全的,不能缺一個支分,如果照一切條件如法地做的話,自己有那個善根的話,即身成佛是可能的。
《菩提道次第科頌 思考題解答》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