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粗的無常就是生,就是死了。細的無常呢,就是行苦了,剎那剎那都在變。那麼我們開始學的時候,細的無常還體會不到,在後頭中士道要講。那麼粗的無常,一期生死的無常,大家都深有體會,害怕,都怕死。那麼這個死卻是避免不了。所以說,在前面下士道第一科,就是修無常嘛。無常有叁個根本,九個因相,最後得了叁個決斷。那就是說,一切都跟你不了去的,只有佛法,修了才對你有好處。而且不能拖,要當下就要修,因爲死無定期。什麼時候來,你不知道。你說我明天修,哪知道你今天晚上,給車禍碰死了,來不及了。所以說,無常就是不可預料的,沒有定期的,哪個也不敢說打包票。那麼你就是要修,馬上就要修了。那麼這個,一切什麼眷屬、名譽、地位、財富等等、權力,對你來說,死了之後,半分也帶不走的。只有修佛法,修一分帶一分的。所以說,一切就不要去執著了,應當是以修佛法爲重,而且當下就要修。所以第一科下士道,就是叫你放下現世。現世東西要放下,把佛法放在第一位。
很多人,當然他不信佛了,他認爲什麼?“修行麼當然好了,但你世間上的工作、家庭,都要成嘛,不然你就是斷了代了,什麼東西了。”講得很,好象是振振有詞。不修佛法的人,聽到好象有一點道理。信了佛法的人呢,感到庸俗不堪。這在世間的泥坑裏打滾,這樣的思想我們想,很可憐。你將來到那裏去都不知道,你什麼時候無常也不知道,卻說那些空話。那麼當然以佛法爲最重要的了。所以說第一下士道呢以無常,念無常了。中士道的行苦,那是剎那無常,這時還細,現在還看不到。
那麼無常之後,什麼呢?我們觀察一下自己的念頭,善惡念頭,哪一個多?肯定是惡念多。那麼去向就是說要向惡趣去的。惡趣好不好玩?有的人說,“惡趣麼去一下沒關系嘛,反正我們這個龍華叁會都會解脫嘛。我們釋迦牟尼佛教下,袈裟都穿起了,嗨,包票打到了,龍華叁會都會解脫。”但是你想想惡趣,苦不苦?你想不想受。真正能夠觀到惡趣的,恐怕一剎那都不想受。我們說惡趣不知道,這個人間的地獄也有嘛。以前的這個中美合作所,就是扒皮都有的。怎麼扒呢?用這個有刺的棍子,把他打的遍體鱗傷,然後把橡皮膏給你包起來,好象是很好,把你保護起來。第二天,把你橡皮膏拉開來,連皮帶橡皮膏全部拉掉了。這個是剝皮呢,就是古代的剝皮。
這個還有,聽說抗美援朝的時候,我們志願軍,他們抓去之後,他的俘虜怎麼對待呢,把他胸膛劃一條,皮劃破了,然後大皮靴在他的背上一踢。這個心髒就,咚!滾出去了,像皮球一樣滾出去了。這是挖心了。人間這些苦的有。那麼古代的腰斬、遲淩處死、五馬分屍,那剝皮了,都有嘛。
曆史上你看嘛,我們以前念念曆史的時候,古代的刑罰最慘的是剝皮。剝皮是遲淩處死嘛,一下子死不了的。從在頭上,給你皮拉開,灌水銀,水銀灌進去之後,皮跟肉就分了,分了之後又扒,扒了之後有灌水銀,這樣子把全身都扒掉了。扒掉之後就死嗎?不死啊。溫州有一個出家人,我們五臺山的,他說他親眼看到一個狗,給人家皮扒掉了,叁天,就是痛苦得不得了,看了人就跟了人跑,就想救它嘛,叁天之後才死掉。這個叁天裏邊,你這個苦受得了嗎?這還是人間的了,還不是地獄的。
據說還有,聽說解放西藏的時候,那些傳說,這是不是真的不知道。尤其這個,這個慘嘛。一個叁尖叉嘛,兩個從腳心進去,肩上出來,一個從肛門進去,頭頂出來。這些你受受看,活活地把你塞進去,這個叁尖叉,把你,要那麼長的身體裏邊透過去。這個痛苦想想看。這些還是人間的,地獄的幾百倍的還不了這些。那麼你想不想受呢?
即使你保證龍華叁會會解脫,但是龍華叁會到現在還有很長一個天文數字,這個數字裏邊,你在地獄裏邊受苦。地獄裏邊受苦之後,你不忏悔還不行,還出不來的。那你受苦受完了,或者忏完了,才能出來,才能碰到龍華叁會。這裏邊的過程還長得很。所以說不要貪著這個便宜,造罪沒關系,關系很大。惡趣好好看。達摩祖師,禅宗的二十八代祖師,他到中國來面壁九年,看什麼?就是觀地獄苦,這樣大的祖師都觀地獄苦,我們怎麼不去觀一觀?這個才能促進我們修行的心。
那麼地獄的苦,惡道的苦,這樣猛,厲害,我們不是害怕嗎?害怕如何救出我們這個地獄苦,惡趣苦呢?唯一的救星:叁寶。一切外道,神,主,什麼救世主等等,他們自己還沒有脫離叁惡道的苦,也沒有脫離這個輪回的苦,怎麼能夠救護我們出這個苦難呢?所以說要目前的惡趣的苦要救出,還要再進一層的,叁有的苦要救,拔除的話,唯一只能依靠叁寶。所以說,下士道,下邊的就跟進上來,要避免苦的唯一的一個出路,就是歸依叁寶。除此之後,沒有第二條路了。那一定要歸依叁寶。
那麼歸依叁寶,歸依之前,要怎麼樣子的得到如法歸依?歸依之後要怎麼做?這些我們不是畫了一個表嘛,這個大家,這個表畫了特意地叫大家經常去看的。這是根據我們傳承裏邊的,就是從這個別學、共學了。依止我們的教授中出的。別學裏邊應該止的,不要去歸依天魔外道。應該歸依法之後,都要離開殺害心,對一切有情不能損害。那麼對外道不能共住,這是歸依僧了。應修的,對佛、佛像,一切都不能輕毀,對于正法哪怕是一句偈都要恭敬,不能抵押、作貨物、高價出售、或者擺了那個地上、險處等等、跨越都不允許。《《叁歸依觀》裏就講了很多。歸依僧之後,對出家人面前要恭敬,不能誹謗,哪怕一塊黃布要頂戴在頭上。那麼共學的,要念叁寶的功德。這麼還要念恩德,哪怕吃飯之前,都要報恩,先要供養叁寶。那麼供養又分了多少呢?又分了供養的事、意樂,也分了許多。那麼隨念悲,自己,佛慈悲救我們出來了,歸依叁寶,救我們出苦,我們也要發心,要一切衆生,都能歸依叁寶,令他們都受歸依。尤其是令父母歸依,我們前面說的,是現法受,這個功德極大,現世就要得好處的。那麼就鼓勵大家,父母不信的,盡量想辦法,善巧方便,使他們信。當然不跟他們吵架,辯論、大鬧、吵,這是適得其反,效果不但沒有,而且起了反作用了。要看你如何使他歡喜,就能夠接受你的勸解。這個你才達到目的了。那麼隨做何事,也要承呈白叁寶,重大的事情,不要世間一套不要。那麼要晝夜叁時,歸依叁寶。那麼裏邊,他有什麼勝利,《抉擇分》裏邊的兩種,兩個四種,那麼我們教授裏邊有八種勝利。那麼最後呢,哪怕是命終也好,哪怕是開玩笑也好,不能說放棄叁寶的話。這些呢,我們都是要做到。歸依叁寶之後,起碼要做到的。
那麼歸依叁寶可以出苦難,真正地要使我們出苦難呢,就是要根據業報來做了。善業要做,惡業不要做了。你靠了佛的力量,固然能一次性的給你出惡道是可能的。但是你要保持自己再不要下去,自覺地能夠止住自己不下惡道的,那就要明業果了。所以真正地歸依叁寶的重點,還是要明業果,因爲這個業果就是法寶嘛。叁寶之中,法寶是中心。佛是依了法修行成就的。僧是依法正在修行的。那麼核心是個法寶。法寶的開始的這個重點,就是業果。
那麼我們既然歸依叁寶了,這個業果就是要明白嘛。開始的是明白業果,這是法住智。最後呢,就是說,高一層的法寶呢,涅槃智,一切法自性空。這個是也有次第的。你先要明白業果,才能後來知道自性空的道理。如果你超越了業果,去先修空性,那就會撥無因果,成一個斷空。斷空就是惡趣空了,那就是空修錯了。那麼所以說,真正歸依叁寶之後,重點就是要明……,歸依法寶呢就是要明業果了。業果就是說,是我們出苦難的最起碼的一個層次。那高層次的就是這個空性了,空性也從業果來。那麼這個裏邊就是說,一切白法的根本,正知正見,第一個,就是對業果生起定解。
那麼這些道理,我們認爲呢,是這個佛教裏邊的最大的寶貝。它可貴在哪裏?使我們離苦。那麼我們都不想受苦,依了這個方法,就可以使我們不受苦。那麼我們應當,就是把它當爲最重要的,最貴的寶貝來護持它,來行持它,那麼才不辜負了宗大師那麼的一片悲心啊。宗大師寫了那麼多,就是叫我們離苦。我們學了宗大師的書,不要到處說:“好好好!”好了半天你不做,你苦還離不了。我們“好好好”,要做,自己做了,還叫人家做,這能夠大衆一起離苦。
那麼希望我們呢,下士道學了之後呢,要把裏邊的要點,經常地要思惟、觀察、多修,能夠把書上的東西,成爲自己的這個心念。我們的心淨化,要給這個書上講的,最極地靠近它,那麼這個學法的效果才出現。書是書,心是心,兩個距離就像丟沙團一樣,越丟越遠的話,那你這個學法是沒有用的了。所以這個《菩提道次第》講得是非常善巧、講得非常精粹,希望大家呢,好好地去複習,好好多修。下一次我們接下去講中士道了。
好,今天時間到了。
《廣論講記(叁)(下士道二)》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