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定道資糧頌講記▪P66

  ..續本文上一頁“經行宴坐”,不是經行就是靜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除五蓋,碰到哪個境就修對治哪個蓋。“于初夜分”也是“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一樣的。

  “淨修心已”,初夜分修好之後,“出住處外”,住的地方出去,“洗濯其足”,洗腳。這個就是說泥石什麼的——印度是赤腳的,不穿鞋的,那你坐到床上去泥石把你床上的臥具都弄髒了,所以要洗足。

  洗好之後“還入住處”,還到自己住的地方。“右脅而臥”,這是中夜。“重累其足,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這是“巧便而臥”。後邊都要廣講,這是提一個綱。

  “至後夜分速疾悎窹”,馬上醒過來,警覺起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那就是說日間叁時,初夜後夜再加兩個時,都是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只有中夜的是獅子臥養息。“悎窹瑜伽”整個的過程就是這麼的。

  

  常勤修習悎寤瑜伽者,謂如有一世尊弟子,聽聞悎寤瑜伽法已,欲樂修學;便依如是悎寤瑜伽,作如是念:我當成辦佛所聽許悎寤瑜伽,發生樂欲精進勤劬,超越勇猛勢力發起、勇悍、剛決、不可製伏、策勵其心無間相續。

  “常勤修習悎窹瑜伽者”,什麼叫常勤修悎窹瑜伽呢?“謂如有一世尊弟子,聽聞悎窹瑜伽法已”,修悎窹瑜伽的方法他聽說之後,“欲樂修學”,他歡喜去修。“便依如是悎窹瑜伽,作如是念,我當成辦佛所聽許悎窹瑜伽”,佛所聽許贊許的悎窹瑜伽的方法我要去做。

  “發生樂欲精進勤劬,超越勇猛勢力發起、勇悍、剛決、不可製伏、策勵其心無間相續。”這是一連串的話,這話我們是有注解的31。我們上次寫就是配五個精進,哪五個精進呢?在《瑜伽師地論》裏邊,第一個“被甲精進”;第二個“加行精進”;第叁個“不下精進”,在《菩提道次第科頌》裏邊叫“有勇精進”;第四個“無動精進”,《菩提道次第科頌》的“不退精進”;第五個“無喜足精進”,也差不多,意思一樣的。

  那麼這五個精進配這些話,這裏的“超越勇猛勢力發起”,就是第一個精進,“被甲精進”,就是等于打仗一樣的,開始你把盔甲披起來,准備要沖鋒,發心發起來了。“猛利樂欲所發起故”,這是因爲有這個心要修這個悎窹瑜伽,他發心,猛利的樂欲,就是等于說披起盔甲准備打了。

  “此中勇悍,即彼加行精進,謂隨所欲發起堅固勇悍方便故”,既然那個盔甲披起來就要出去要打了,那就要起勇,起加行,准備要去打,要有勇悍的心。

  “此中剛決即彼不下精進,謂爲證得所受諸法,不自輕蔑,亦無怯懼故”,就是不退。這是《菩提道次第》的“有勇”,就是不退卻。起了精進之後,碰到敵人,披甲披起沖上去,碰到敵人不能恐懼,要沖上去,所以叫“不下精進”。不要看見敵人來了趕快逃兵逃掉不行,不要下,不要退,不要怯懼,不要害怕。

  “此中不可製伏,即彼無動精進,謂能堪忍寒熱等苦”,修行“堪忍寒熱等苦”。打仗的時候,什麼敵人來,勢不可擋,絕對不會投降,就是“不可製伏”。“不可製伏”就是勢不可擋,什麼敵人來都擋不住。

  “此中策勵其心無間相續,即彼無喜足精進,謂于後後,轉勝轉妙,諸功德性,欣求證得故”。“策勵其心無間相續”是最後一個“無喜足精進”,得到少部的勝利,並不因此滿足,要得到最大的最後的最高的,這個目的達到才算數。

  那麼這五個精進就配這一些話,我們注解上都寫了。

  

  于晝日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此中雲何于晝日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言晝日者,謂從日出時至日沒時。言經行者,謂于廣長稱其度量一地方所,若往若來相應身業。言宴坐者,謂如有一,或于大床、或小繩床、或草葉座,結跏趺坐,端身正願,安住背念。所言障者,謂五種蓋。順障法者,謂能引蓋,隨順蓋法。

  雲何五蓋?謂貪欲蓋、瞋恚蓋、昏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及以疑蓋。

  雲何順障法?謂淨妙相、瞋恚相、黑暗相、親屬國土不死尋思、追憶昔時笑戲喜樂承事隨念,及以叁世或于叁世非理法思。

  “此中雲何于晝日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那麼一個一個講,白天怎麼樣子經行、宴坐,根據五蓋來修心呢?

  “言晝日者”,什麼叫晝日?從太陽出來到太陽下去這個時間,十二個小時。一般我們說早上六點到下午六點。“言經行者”,什麼叫經行?“謂于廣長稱其度量一地方所”,在一個地方,它的地方的長度、廣度合適的可以經行的地方,“若往若來相應身業”,他在這個地方可以來去地經行。“言宴坐者”,就是有一個地方,或者是大床,或者小床,或者是草葉床,在上面“結跏趺坐,端身正願,安住背念”,這個昨天講過,今天就不要講了。

  “所言障者”,什麼叫障?順障法修行,順著障的法修行。什麼叫障呢?障就是五蓋,“障者,謂五種蓋”。什麼叫順障法呢?能引起蓋的那些東西叫順障法。“隨順蓋法”,就是隨順蓋的那些法。先說什麼叫五蓋,再說隨順蓋的法。“雲何五蓋?謂貪欲蓋、瞋恚蓋、昏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及以疑蓋”,這五個蓋。

  那麼什麼叫“順障法”呢?淨妙的那些相,就是順了貪的;瞋恚相,順了瞋的;粗黑相,順了昏沈睡眠的。“親屬國土不死尋思”,這些惡尋思,或者追憶過去的嬉笑言樂,承事就是說男女服侍敬佑你等等,這些貪,追戀過去的那些經驗放不下,這都是這些掉舉尋思。“及以叁世,或于叁世非理法思”,不合理的那些思惟都在裏頭。

  

  由法增上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對治昏沈睡眠蓋

  問:于經行時從幾障法淨修其心?雲何從彼淨修其心?

  答:從昏沈睡眠蓋,及能引昏沈睡眠障法,淨修其心。爲除彼故,于光明相善巧精懇,善取善思,善了善達。以有明俱心,及有光俱心,或于屏處,或于露處,往返經行。

  “問:于經行時從幾障法淨修其心”,一個是經行,一個是宴坐,經行的時候從哪些有障的法來淨修其心。“雲何從彼淨修其心”,怎麼樣子淨修其心呢?

  “答:從昏沈睡眠蓋”,反正經行是昏沈睡眠來了才經行,不昏沈睡眠的時候,就修住了。住的方法是最好,但是昏沈睡眠來的時候也可以經行,經行也是個修心方式。所以說以前昭覺寺吃了飯之後上師親自領大家去走幾圈,經行。我們這裏好象是沒有這個習慣,吃了飯要麼就沖殼子,要麼就睡覺。最好大家去走一下,我是腿不行,不能走,你們有腿嘛,好好去走一下。

  “問:于經行時從幾障淨修其心 ”,經行的時候從哪些障來淨修其心呢?“雲何從彼淨修其心”?

  “答:從昏沈睡眠蓋”。我們經行嘛,就要去昏沈睡眠蓋,及能引起昏沈睡眠蓋的那些有障的法,來淨修其心。“爲除彼故”,要除這些昏沈睡眠蓋,我們就要修“光明相善巧精懇,善取善思善了善達”。今天我們把這一節講完,這裏邊還有很多東西,就要仔細講一講。

  “于光明相善巧精懇”,這裏邊光明有叁種,我們好象寫過32:治暗光明,治暗光明又分叁種——白天的太陽光、晚上的月亮光、星光,還有一種俱時的白天晚上都有的火的光,珠寶的光,那麼這些都是除黑暗的。第二種法光明,法光明除愚癡的,愚癡就是黑暗,也是光明,就是佛的法了。第叁種依身光明,佛、菩薩、天人,他們身上的光明。這叁種都是光明想,都可以用。

  什麼叫善巧33?“如理作意相應”的叫善巧。“無倒無間,殷重加行”叫精懇。所謂精懇者,沒有顛倒、沒有間隙地不斷地,殷重地,就是很慎重地不是馬馬虎虎地,這個加行叫精懇。“取多光明爲所緣境”,取很多的光明作我們所緣的境——光明相,“及于彼相如理思惟”,這個叫善取善思。取就是取光明相,然後思惟這個光明相,這是除暗光明。“依法光明了達諸法”叫善了善達,我們假使取法的光明,“善了善達”,通達,能夠了知、能夠通達。

  “以有明俱心及有光俱心34”。“有明俱心”就是法的光明,法的光明使我們開悟。“有光俱心”,治暗光明、依身光明這兩種可以除黑暗的,那麼這兩種光明怎麼樣呢?“或于屏處,或于露處”。或者是屏處、遮擋的地方,或者公開的地方、顯露的地方,“往返經行”,來去地走。

  

  于經行時,隨緣一種淨妙境界,極善示現,勸導贊勵,慶慰其心。謂或念佛、或法、或僧、或戒、或舍、或複念天。

  六念。就是說我們在經行的時候,或者是除暗光明,或者你也可以用法的光明,取一種淨妙的境界,念佛、念叁寶、念天、念戒,或者是念舍。以這樣子法的光明——“有明俱心”來修這個淨心,那麼這樣子,令心來憶念他的功德,叫“極善示現35”,心裏邊想這些好的功德,天、叁寶的功德。“安置學處令受正行”,勸學,就是好好地照他去學,最後心不要退。“贊勵”就是要自己不要退,令心歡喜。“慶慰”,自己在修這個法很不容易,自己高興,自己安慰自己。

  

  或于宣說昏沈睡眠過患相應所有正法。于此法中爲除彼故,以無量門诃責毀訾昏沈睡眠所有過失;以無量門稱揚贊歎昏沈睡眠永斷功德。所謂契經,應頌,記別,諷頌,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及以論議。

  爲除彼故,于此正法聽聞受持,以大音聲若讀若誦,爲他開示,思惟其義,稱量觀察。或觀方隅,或瞻星月諸宿道度,或以冷水洗灑面目。由是昏沈睡眠纏蓋,未生不生,已生除遣。如是方便,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或于宣說昏沈睡眠過患相應所有正法”,那就是五種解脫處的方式又來。對佛所講的正法裏邊關于昏沈睡眠過患相應的——說它過失的,“于此法中”,爲了除昏沈睡眠的緣故,“以無量門來诃責毀訾昏沈睡眠所有過失;以無量門稱揚贊歎昏沈睡眠永斷功德”。哪些法呢?“所謂契經、應頌、記別、諷誦、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有”,十二分教,也有“論議”。

  “爲除彼故…

《定道資糧頌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