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舍利弗阿毗昙論禅定品講記

  

  舍利弗阿毗昙論禅定品講記

  智敏上師講

  多寶講寺

  

  <內部資料, 僅供參考>

  

  說 明

  

  第一講…………………………………………………………………………………….1

  

  第二講…………………………………………………………………………………….1

  

  第叁講…………………………………………………………………………………….1

  

  第四講………………………………………………………………………………….1

  

  第五講………………………………………………………………………………….2

  

  第六講………………………………………………………………………………….2

  

  第七講………………………………………………………………………………….2

  

  第八講………………………………………………………………………………….3

  

  第九講………………………………………………………………………………….3

  

  第十講………………………………………………………………………………….3

  

  第十一講……………………………………………………………………………….4

  

  第十二講……………………………………………………………………………….4

  

  

  

  

  目 錄

  

  《舍利弗阿毗昙論禅定品學記》 1

  

  第一講 1

  

  說法緣起 1

  

  歸敬頌 8

  

  A1 總顯得定因緣 9

  

  B1 助行十叁 12

  

  B2 正行分二 14

  

  C1 正行應斷 14

  

  C2 正行應修 16

  

  A2 助行因緣(助行十叁) 18

  

  B1 愛護解脫戒 18

  

  第二講 20

  

  C1 隨順戒 25

  

  C2 行不放逸 30

  

  C3 以戒爲門、爲足、爲因 32

  

  C4 此科歸結 護持威儀行 34

  

  D1 威儀 34

  

  D2 住處 37

  

  D3 行根 38

  

  第叁講 39

  

  C4 此科歸結 護持威儀行(續1) 39

  

  D1 住處 39

  

  D2 威儀 40

  

  D3 行根 41

  

  D4 面首 41

  

  C4 此科歸結 護持威儀行(續2) 41

  

  D1 威儀 41

  

  D2 住處 44

  

  D3 行根 44

  

  D4 面首 46

  

  B2 成就威儀行 49

  

  C1 明非威儀行 49

  

  C2 明威儀行 51

  

  C3 明恭敬與謙謹 53

  

  第四講 58

  

  B3 行己行處 59

  

  C1 舍離非己行處 59

  

  D1 六非己行處 59

  

  D2 他國非己行處 60

  

  D3 非威儀行 61

  

  C2 己行處 62

  

  B4 愛護微戒,懼如金剛 64

  

  B5 受持于戒 70

  

  C1 不離一切戒 71

  

  C2 常持一切戒 73

  

  C3 常住一切戒 73

  

  C4 親近于戒 74

  

  C5 持戒不瑕,不穢不垢,不懈不缺,受持一切戒 74

  

  第五講 77

  

  B6 斷邪命行正命 80

  

  C1 邪命五種 82

  

  C2 邪命過患六種 83

  

  C3 斷邪命行正命 85

  

  B7 雲何善知識 86

  

  C1 持戒 86

  

  C2 賢善 87

  

  C3 斷德 90

  

  第六講 96

  

  C4 學持功德 96

  

  D1 功德七種 96

  

  E1 信信 96

  

  E2 慚、愧 97

  

  E3 多聞 98

  

  E4 精進 98

  

  E5 念 99

  

  E6 慧 100

  

  D2 修行八道 100

  

  E1 正見 101

  

  E2 正思惟 102

  

  E3 正語 102

  

  E4 正業 103

  

  E5 正命 104

  

  E6 正勤 104

  

  E7 正念 105

  

  E8 正定 105

  

  C5 釋善知 108

  

  D1 五法蘊 108

  

  E1 戒 108

  

  E2 定 109

  

  E3 慧 110

  

  F1 聞慧 110

  

  F2 思慧 111

  

  F3 修慧 111

  

  E4 解脫 113

  

  F1 身解脫 113

  

  F2 心解脫 114

  

  F3 慧解脫 114

  

  第七講 115

  

  E5 解脫知見 123

  

  F1 得解脫知見之方 123

  

  F2 五成熟解脫想 125

  

  F3 五解脫處 126

  

  D2 衣食知足等 126

  

  E1 衣食知足 126

  

  E2 應學十一事 128

  

  D3 總說善知之相 130

  

  C6 釋善識 130

  

  D1 識 130

  

  D2 知共行慈 131

  

  D3 重行慈 131

  

  D4 究竟行慈 132

  

  D5 常敬不離 132

  

  C7 總說善知識之相 133

  

  第八講 134

  

  B8 善親厚 136

  

  C1 凡夫持戒人 138

  

  C2 堅信人 138

  

  C3 堅法人 140

  

  C4 乃至阿羅漢 142

  

  C5 總明善知識善親厚之道 143

  

  B9 善衆 145

  

  C1 依持戒人 146

  

  C2 依定人 147

  

  B10 攝諸根門 148

  

  C1 護眼根 149

  

  C2 乃至護意根 151

  

  C3 總修有五法 152

  

  D1 護微念 153

  

  D2 解射 153

  

  D3 念善成就行 154

  

  D4 見欲過患 154

  

  D5 常自護意 155

  

  第九講 157

  

  B11 飲食知足 157

  

  C1 飲食四種 157

  

  C2 知足 158

  

  C3 知量 158

  

  C4 食事十叁 159

  

  D1 掉食 159

  

  D2 貢高食 160

  

  D3 養身食 161

  

  D4 嚴飾身食 162

  

  D5 但令身住 163

  

  D6 不起瞋恚 164

  

  D7 欲修梵行 164

  

  D8 斷故受 165

  

  D9 爲活命故食 167

  

  D10 舍憎愛金剛 167

  

  D11 不求利 168

  

  D12 勤力 169

  

  D13 樂行 169

  

  B12 勤行精進,初不睡眠 171

  

  B13 離障礙法 172

  

  C1 雲何障礙法 172

  

  C1 雲何離障礙法 176

  

  A3 正行因緣 176

  

  第十講 177

  

  B1 正行應斷 179

  

  C1 斷五蓋心垢 179

  

  C2 離欲惡不善法 182

  

  D1 欲 182

  

  D2 惡不善法 185

  

  E1 十不善業道 185

  

  E2 不善根相應、所起法,無緣非受法 188

  

  E3 現行惡不善法 189

  

  E4 十邪 192

  

  C3 總結正修斷行之境 194

  

  B2 正行應修 195

  

  C1 明初禅之總相 195

  

  D1 有覺有觀 196

  

  D2 離生喜樂 197

  

  D3 初禅五支相釋 198

  

  E1 覺 198

  

  E2 觀 199

  

  第十一講 200

  

  D3 初禅五支相釋(續) 202

  

  E1 覺 202

  

  E2 觀 205

  

  E3 喜 208

  

  E4 樂 209

  

  E5 一心 210

  

  D4 雲何初禅 211

  

  E1 釋初 211

  

  E2 釋禅有七義 212

  

  D5 法喻行相 219

  

  E1 身 219

  

  第十二講 221

  

  E2 離生喜樂 222

  

  E3 以喻顯法 223

  

  D6 分別津液徧滿四相 227

  

  E1 津 227

  

  E2 液 232

  

  E3 徧 234

  

  E4 滿 235

  

  E5 比喻 236

  

  E6 總結 239

  

  D7 遮異之文 239

  

  D8 禅報 242

  

  附錄 思考題 250

  

  

  

  

  

  

  

  

  

  

  《舍利弗阿毗昙論禅定品學記》

  

  第一講

  

  說法緣起

  (1A)這個《禅定品》,我們以前在清涼橋呢,是海公上師在六零年的正月講的。這個《禅定品》對我來說是有特殊因緣。在五九年以前,給上師寫講經的講義的是一個叫仁敬師,後來他走掉了,那麼只有……,那麼我第一次去寫就寫《禅定品》,這個,在五九年的夏天寫的。那個時候一般的人都在九龍崗了,勞動了,那麼我由于寫這個就留在清涼橋,到冬天就開講。我們那個時候一般的講經是冬季,在春、夏、秋都是勞動的。那麼是冬天,六零年的一月份講的。

  

  那這一品是講修定的,是意義甚深,本來我是不敢講的。那麼因爲最近好不容易得到一個海公上師的講義,自己的…

《舍利弗阿毗昙論禅定品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