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舍利弗阿毗昙論禅定品講記▪P53

  ..續本文上一頁食法。又身掉者,食處不定,時行變更爲樂;口掉者,嗜味求新,變動不一;意掉者,食此思彼,貪多務美,廣求積聚,護藏自享,身心不定。

  

  “身口意掉動作務,不守諸根,不正念食法”,這個掉動,在吃飯的時候就是說不守諸根,東看西看,東聽西聽。“不正念”,吃飯的時候五觀,要觀想很多,前面我們都講過的,要觀想象吃肉嘛像吃死屍上的東西,喝湯就像喝膿血等等,這些都要好好想。而不正思念這些,那麼就是身口意掉。

  

  又另外一個解釋,“身掉者,食處不定”,今天你這裏吃館子,明天又調一個館子吃,這也是身掉,當然也不是指這一點,身掉,你說吃飽了之後街上去玩去了,等等,去看戲去了,也屬于身掉。“時行變更爲樂”,有的人,這是說貪食的人,以前的大老板、這個資本家、地主,他們要吃好的,今天這個館子,明天那個館子,吃多了,他吃厭了,不要吃了,需要新鮮的,那麼食處就不一定了,時行變動,經常在變動,以此爲樂。

  

  “口掉者”,就是說他的嘗的味道,今天要吃這個味道,明天那個味道,天天換新的。“嗜味求新,變動不一”,那麼這是要求新的。我記得過去有個皇帝,他什麼肉都吃過了,就有人說只有一個人的肉沒有吃過,他就要吃人肉,好,他的廚師,那時古代封建的忠心忠得很,他說皇帝要吃肉了,趕快把他的孩子殺掉給皇帝吃,這樣子拍馬屁。這個就是要口掉,什麼東西都要嘗一嘗,變動不一。

  

  “意掉者,食此思彼”,吃了這個又想那個,“貪多務美”,貪要貪得多一點,要越吃越好,“廣求積聚”,吃多了之後還要藏起來,“護藏自享,身心不定”,總之對修定不利的。

  

  這個是針對了吃飯的時候來說的,其他的,身掉,當然了,前面我們講過的,到處去遊覽;口掉,東說西說;意掉,胡思亂想,都屬于這個身口意掉之中。

  

  

  

  

  D2 貢高食

  二雲何貢高食?若作是念,我食此食已,當增長放逸,是名貢高食。

  

  “雲何貢高食?若作是念,我食此食已,當增長放逸”,這個就是前面那個了,增長放逸的就放在這裏了。吃了飲食之後我要放逸,到處去遊玩,這是“貢高食” 。

  

  

  

  

  飲食豐美,饒享滿足,放心逸樂,跳步遊觀,談笑戲舞,不思患害,不念無常,忘失定念。

  

  “飲食豐美”,吃得很好,“饒享滿足”,吃得很多、吃得很飽。那麼吃好了之後幹什麼呢?就要玩了。“放心逸樂”,要放逸了,“跳步遊觀”,跳步嘛作跳舞也可以,東跑西跑的,到處遊覽。“談笑戲舞”,下面是歌舞。“不思患害”,他的危害性不知道,這是叫做樂,尋歡作樂。“不念無常,忘失定念”,不知道無常到來,這個正念就失掉了。這就是說吃飯之後遊樂去了。這個在家人就是這樣子,晚上吃得飽飽的,到這個跳舞廳,哪裏去,去玩去了,他們以爲這是享受,實際上是受苦,將來的苦更大。

  

  

  

  

  D3 養身食

  叁雲何養身食?若作是念,我食此食已,當益于身,是名養身食。

  

  依食強身,廣求補品良藥,不念無常,身強好事,更增惡欲,淫念不治。

  

  “雲何養身食?”這個好象是好一點,不是遊樂,吃了之後要身體好。“雲何養身食?若作是念,我食此食已,當益于身,是名養身食。”我吃了這個東西之後,身體要強壯,前面我們不是說過的嘛,要去跟人家鬥角力、比賽等等,這是要身體好。要身體“依食強身”,要靠了飲食強健身體,那就是說一般飲食就不夠,“廣求補品良藥”,到處求補品良藥,“不念無常”,只求現在的身體強壯,不念將來無常的事情。“身強好事,更增惡欲”,身體強健了之後,那就是精力有余,“好事”就是要多事,管閑事,這個還不算,還要增惡欲,增長貪欲、瞋恚。吃飽了之後就是要麼發脾氣,要麼就是生淫欲,“淫念不治”,這個煩惱增長了,就不可治。

  

  那麼這個,海公上師,在講到這裏時候就指出有一些趕經忏的,還有一些學經的法師,他們是吃那些參,(12A)紅參是很熱的,年輕人基本不能吃。我們小的時候從來不敢吃紅參,到現在爲止紅參不敢上口的。那麼還有茸,鹿茸,那個更熱的,鹿的頭上那個角,熱的不得了,一吃就出鼻血,馬上就出,很靈的。這些藥不能多吃的。但是趕經忏時候,爲了要拔喉嚨、拼命地喊,學經學法他要把自己精神提起來,就吃這些東西。吃這些東西,海公上師就感到很感歎,因爲他那個時候看得很多,那是火上澆油,本來就是煩惱胚子了,這些補藥一吃,那就是說等于是火上澆油,五蓋、貪欲不斷地增長,乃至不治,犯戒、還俗,海公上師看得很多,經常提這個事情。

  

  那麼這個事情我又想到以前看的一則公案,是醫藥的公案。一個醫生,老醫生,他坐在房間裏晚上看書,就看到突然的一個老鼠,一個公老鼠,“啪——”拼命跑,前面幾個母老鼠拼命逃,到處追,房間裏頂上地下追,公老鼠轉了幾個圈子,最後這個公老鼠就“啪——”地掉下來了,七孔流血死在地下了。這個醫生看了很奇怪:這是一個什麼原因?他研究了一陣子,想不出。他是醫生,他後來去一查他的藥,就看到一個很名貴的什麼大補藥給老鼠吃了很多,這個老鼠吃了很多補藥,他就補得很厲害,它是怎麼也坐不住了,“啊……”,到處跑了,跑去追,淫欲心重了,去抓母老鼠了,最後燒得來七孔流血,掉下來死掉了。這個,那就是說,這個公案就是說補藥不能吃的,吃了之後不但是增煩惱,還傷身,敗德,都在裏頭。

  

  還有一個很現實的。我們以前昭覺寺有個師父,上師他是供養的東西很多,有一次安居,散參,紅參,一個人散一捆。那一個師父他也是年輕,不懂,散了紅參,他就一下子吃了幾根。這幾根吃下去,他說“啊呀”,他跟我說,這一座經他簡直坐不住,“呀……”,心裏火燒一樣的,趕快要跑出去,跑,跑了幾圈跑回來,坐一陣還是坐不住,到處跑。這個就是說,這一些不能吃的,那個年輕人不要吃那些,尤其你吃那麼多更糟糕了。不害病還是好的,總是他身體還好,總算發了一陣子燒就過了。所以不要隨便吃補藥。

  

  

  

  

  D4 嚴飾身食

  四雲何嚴飾身食?若作是念,我食此食,當端正姝好,妙相成就,是名嚴飾身食。

  

  “雲何嚴飾身食?”有的人吃了,要莊嚴身體。“若作是念,我食此食,當端正姝好,妙相成就,是名嚴飾身食。”吃了之後要身體漂亮,身體好,這個叫“嚴飾身食”。

  

  

  

  

  身相莊嚴,對鏡自愛,便思遊履,令他喜看、贊善,由此興起邪欲、放逸掉亂、非法衆行,壞失正戒律儀,難得趣定。

  

  “身相莊嚴,對鏡自愛”,自己照鏡子。出家人不准照鏡子,照鏡子要生煩惱心的,那麼就生起很多的事情,自己看了鏡子瘦了,就趕快吃補品,看到臉色黃了,趕快吃什麼等等。你不要去看他麼,什麼都沒有。要“身相莊嚴”,對鏡子照,自己愛自己,長得好,長得什麼。長得好,你就房間裏蹲了就不舒服了,要給人家看,“便思遊履”,要到處跑出去給人家看去了,“令他喜看、贊善”,看了之後贊歎他,“由此興起邪欲”,這樣子引起淫欲心,就生起來了,“放逸、掉亂”等等都會起,“非法衆行”,非法的行動都會出來。“壞失正戒律儀”,當然了,你這樣子搞的話,戒律儀當然會壞失,要得定呢更困難。

  

  我們說,我們爲什麼要莊飾身,比丘不莊飾身,但是要端正,齊整著衣裙,衣裙要穿端正,這是因爲我們是如來的幢相,不能掉佛的架子,所以穿衣服要整齊,但是並不要求你穿得很漂亮,也不要打扮得很漂亮。打扮得漂亮的話是女人習氣,女人就歡喜這個,要轉女成男,就是把這個習氣除掉。女人有八十四個態,八十四態,這個八十四態裏邊就那些愛美的,愛漂亮的。你愛漂亮幹什麼呢?打扮了就要給人家看嘛,這個心就不好了,看了之後就産生情欲,情欲之後就做壞事,這個就不好。所以不要嚴飾食,這一個止住了,後頭一連串的壞事都會不起來。這是緣舍離,不要正面舍離的,你這個緣,吃飲食的時候不爲嚴飾食,吃了之後不管他相好不好,不去管那些,那麼後頭這些犯戒的事情都會舍掉了。

  

  

  

  

  若比丘,不作是念,我食此食,當作身口意掉,當作貢高,當養身,當嚴飾身,是謂不掉食,不貢高、不養身、不嚴身食。

  

  “若比丘,不作是念,我食此食,當作身口意掉,當作貢高,當養身,當嚴飾身”,這是在家人一般都是很自然的思想,但是出家人就不應當這樣想了,不但是比丘,包括沙彌也應該這麼想,也包括在家的佛教徒,都不要跟那些俗家的那些非佛教徒,那些不要跟他們學習。所以比丘也好,乃至七衆弟子也好,都不要這麼想:我吃這個飲食,爲了“身口意掉”,吃下去東掉西掉的;“貢高”,産生我慢貢高,到處遊覽;“養身”,身體養得棒棒的;那麼“當嚴飾身”,身體長得端正一些。有些人搞運動的,他就是說要把身體吃好之後,肌肉很胖,要肌肉厚厚的,身的背要厚厚的,手要粗粗的,等等,這些都是“嚴飾身食”。那麼這樣子呢,不應該這麼想,那麼這就叫“不掉食,不貢高、不養身、不嚴身食”。這是從在家人認爲是講衛生,講究身體,以爲很普通的,但在出家人就不應當做。

  

  

  

  

  如是四種練習,初修最當著意,改轉身心習氣,衆戒易持,邪命惡法不生。

  

  “如是四種練習,初修最當著意。”這四種,因爲是在家習氣,所以初修的人特別要當心,不要把這在家習氣染汙到僧團裏面來。我們出家就是脫胎換骨,把過去在家的那些俗的習氣全部洗掉,所以像這一些一定要除掉。“改轉身心習氣,衆戒易持”,這個習氣除掉之後,改了之後,持戒就容易了,這些習氣…

《舍利弗阿毗昙論禅定品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