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食法。又身掉者,食处不定,时行变更为乐;口掉者,嗜味求新,变动不一;意掉者,食此思彼,贪多务美,广求积聚,护藏自享,身心不定。
“身口意掉动作务,不守诸根,不正念食法”,这个掉动,在吃饭的时候就是说不守诸根,东看西看,东听西听。“不正念”,吃饭的时候五观,要观想很多,前面我们都讲过的,要观想象吃肉嘛像吃死尸上的东西,喝汤就像喝脓血等等,这些都要好好想。而不正思念这些,那么就是身口意掉。
又另外一个解释,“身掉者,食处不定”,今天你这里吃馆子,明天又调一个馆子吃,这也是身掉,当然也不是指这一点,身掉,你说吃饱了之后街上去玩去了,等等,去看戏去了,也属于身掉。“时行变更为乐”,有的人,这是说贪食的人,以前的大老板、这个资本家、地主,他们要吃好的,今天这个馆子,明天那个馆子,吃多了,他吃厌了,不要吃了,需要新鲜的,那么食处就不一定了,时行变动,经常在变动,以此为乐。
“口掉者”,就是说他的尝的味道,今天要吃这个味道,明天那个味道,天天换新的。“嗜味求新,变动不一”,那么这是要求新的。我记得过去有个皇帝,他什么肉都吃过了,就有人说只有一个人的肉没有吃过,他就要吃人肉,好,他的厨师,那时古代封建的忠心忠得很,他说皇帝要吃肉了,赶快把他的孩子杀掉给皇帝吃,这样子拍马屁。这个就是要口掉,什么东西都要尝一尝,变动不一。
“意掉者,食此思彼”,吃了这个又想那个,“贪多务美”,贪要贪得多一点,要越吃越好,“广求积聚”,吃多了之后还要藏起来,“护藏自享,身心不定”,总之对修定不利的。
这个是针对了吃饭的时候来说的,其他的,身掉,当然了,前面我们讲过的,到处去游览;口掉,东说西说;意掉,胡思乱想,都属于这个身口意掉之中。
D2 贡高食
二云何贡高食?若作是念,我食此食已,当增长放逸,是名贡高食。
“云何贡高食?若作是念,我食此食已,当增长放逸”,这个就是前面那个了,增长放逸的就放在这里了。吃了饮食之后我要放逸,到处去游玩,这是“贡高食” 。
饮食丰美,饶享满足,放心逸乐,跳步游观,谈笑戏舞,不思患害,不念无常,忘失定念。
“饮食丰美”,吃得很好,“饶享满足”,吃得很多、吃得很饱。那么吃好了之后干什么呢?就要玩了。“放心逸乐”,要放逸了,“跳步游观”,跳步嘛作跳舞也可以,东跑西跑的,到处游览。“谈笑戏舞”,下面是歌舞。“不思患害”,他的危害性不知道,这是叫做乐,寻欢作乐。“不念无常,忘失定念”,不知道无常到来,这个正念就失掉了。这就是说吃饭之后游乐去了。这个在家人就是这样子,晚上吃得饱饱的,到这个跳舞厅,哪里去,去玩去了,他们以为这是享受,实际上是受苦,将来的苦更大。
D3 养身食
三云何养身食?若作是念,我食此食已,当益于身,是名养身食。
依食强身,广求补品良药,不念无常,身强好事,更增恶欲,淫念不治。
“云何养身食?”这个好象是好一点,不是游乐,吃了之后要身体好。“云何养身食?若作是念,我食此食已,当益于身,是名养身食。”我吃了这个东西之后,身体要强壮,前面我们不是说过的嘛,要去跟人家斗角力、比赛等等,这是要身体好。要身体“依食强身”,要靠了饮食强健身体,那就是说一般饮食就不够,“广求补品良药”,到处求补品良药,“不念无常”,只求现在的身体强壮,不念将来无常的事情。“身强好事,更增恶欲”,身体强健了之后,那就是精力有余,“好事”就是要多事,管闲事,这个还不算,还要增恶欲,增长贪欲、瞋恚。吃饱了之后就是要么发脾气,要么就是生淫欲,“淫念不治”,这个烦恼增长了,就不可治。
那么这个,海公上师,在讲到这里时候就指出有一些赶经忏的,还有一些学经的法师,他们是吃那些参,(12A)红参是很热的,年轻人基本不能吃。我们小的时候从来不敢吃红参,到现在为止红参不敢上口的。那么还有茸,鹿茸,那个更热的,鹿的头上那个角,热的不得了,一吃就出鼻血,马上就出,很灵的。这些药不能多吃的。但是赶经忏时候,为了要拔喉咙、拼命地喊,学经学法他要把自己精神提起来,就吃这些东西。吃这些东西,海公上师就感到很感叹,因为他那个时候看得很多,那是火上浇油,本来就是烦恼胚子了,这些补药一吃,那就是说等于是火上浇油,五盖、贪欲不断地增长,乃至不治,犯戒、还俗,海公上师看得很多,经常提这个事情。
那么这个事情我又想到以前看的一则公案,是医药的公案。一个医生,老医生,他坐在房间里晚上看书,就看到突然的一个老鼠,一个公老鼠,“啪——”拼命跑,前面几个母老鼠拼命逃,到处追,房间里顶上地下追,公老鼠转了几个圈子,最后这个公老鼠就“啪——”地掉下来了,七孔流血死在地下了。这个医生看了很奇怪:这是一个什么原因?他研究了一阵子,想不出。他是医生,他后来去一查他的药,就看到一个很名贵的什么大补药给老鼠吃了很多,这个老鼠吃了很多补药,他就补得很厉害,它是怎么也坐不住了,“啊……”,到处跑了,跑去追,淫欲心重了,去抓母老鼠了,最后烧得来七孔流血,掉下来死掉了。这个,那就是说,这个公案就是说补药不能吃的,吃了之后不但是增烦恼,还伤身,败德,都在里头。
还有一个很现实的。我们以前昭觉寺有个师父,上师他是供养的东西很多,有一次安居,散参,红参,一个人散一捆。那一个师父他也是年轻,不懂,散了红参,他就一下子吃了几根。这几根吃下去,他说“啊呀”,他跟我说,这一座经他简直坐不住,“呀……”,心里火烧一样的,赶快要跑出去,跑,跑了几圈跑回来,坐一阵还是坐不住,到处跑。这个就是说,这一些不能吃的,那个年轻人不要吃那些,尤其你吃那么多更糟糕了。不害病还是好的,总是他身体还好,总算发了一阵子烧就过了。所以不要随便吃补药。
D4 严饰身食
四云何严饰身食?若作是念,我食此食,当端正姝好,妙相成就,是名严饰身食。
“云何严饰身食?”有的人吃了,要庄严身体。“若作是念,我食此食,当端正姝好,妙相成就,是名严饰身食。”吃了之后要身体漂亮,身体好,这个叫“严饰身食”。
身相庄严,对镜自爱,便思游履,令他喜看、赞善,由此兴起邪欲、放逸掉乱、非法众行,坏失正戒律仪,难得趣定。
“身相庄严,对镜自爱”,自己照镜子。出家人不准照镜子,照镜子要生烦恼心的,那么就生起很多的事情,自己看了镜子瘦了,就赶快吃补品,看到脸色黄了,赶快吃什么等等。你不要去看他么,什么都没有。要“身相庄严”,对镜子照,自己爱自己,长得好,长得什么。长得好,你就房间里蹲了就不舒服了,要给人家看,“便思游履”,要到处跑出去给人家看去了,“令他喜看、赞善”,看了之后赞叹他,“由此兴起邪欲”,这样子引起淫欲心,就生起来了,“放逸、掉乱”等等都会起,“非法众行”,非法的行动都会出来。“坏失正戒律仪”,当然了,你这样子搞的话,戒律仪当然会坏失,要得定呢更困难。
我们说,我们为什么要庄饰身,比丘不庄饰身,但是要端正,齐整着衣裙,衣裙要穿端正,这是因为我们是如来的幢相,不能掉佛的架子,所以穿衣服要整齐,但是并不要求你穿得很漂亮,也不要打扮得很漂亮。打扮得漂亮的话是女人习气,女人就欢喜这个,要转女成男,就是把这个习气除掉。女人有八十四个态,八十四态,这个八十四态里边就那些爱美的,爱漂亮的。你爱漂亮干什么呢?打扮了就要给人家看嘛,这个心就不好了,看了之后就产生情欲,情欲之后就做坏事,这个就不好。所以不要严饰食,这一个止住了,后头一连串的坏事都会不起来。这是缘舍离,不要正面舍离的,你这个缘,吃饮食的时候不为严饰食,吃了之后不管他相好不好,不去管那些,那么后头这些犯戒的事情都会舍掉了。
若比丘,不作是念,我食此食,当作身口意掉,当作贡高,当养身,当严饰身,是谓不掉食,不贡高、不养身、不严身食。
“若比丘,不作是念,我食此食,当作身口意掉,当作贡高,当养身,当严饰身”,这是在家人一般都是很自然的思想,但是出家人就不应当这样想了,不但是比丘,包括沙弥也应该这么想,也包括在家的佛教徒,都不要跟那些俗家的那些非佛教徒,那些不要跟他们学习。所以比丘也好,乃至七众弟子也好,都不要这么想:我吃这个饮食,为了“身口意掉”,吃下去东掉西掉的;“贡高”,产生我慢贡高,到处游览;“养身”,身体养得棒棒的;那么“当严饰身”,身体长得端正一些。有些人搞运动的,他就是说要把身体吃好之后,肌肉很胖,要肌肉厚厚的,身的背要厚厚的,手要粗粗的,等等,这些都是“严饰身食”。那么这样子呢,不应该这么想,那么这就叫“不掉食,不贡高、不养身、不严身食”。这是从在家人认为是讲卫生,讲究身体,以为很普通的,但在出家人就不应当做。
如是四种练习,初修最当着意,改转身心习气,众戒易持,邪命恶法不生。
“如是四种练习,初修最当着意。”这四种,因为是在家习气,所以初修的人特别要当心,不要把这在家习气染污到僧团里面来。我们出家就是脱胎换骨,把过去在家的那些俗的习气全部洗掉,所以像这一些一定要除掉。“改转身心习气,众戒易持”,这个习气除掉之后,改了之后,持戒就容易了,这些习气…
《舍利弗阿毗昙论禅定品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