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了。“並當知足受用”,人家的東西,當然不能取了,已經有的東西,要知足,不要貪得無厭。自己有了這個,還要那個,有了好的還要再好的,這個就不要了。貪心一起的話,不知足的話,就會走上偷盜的道路。我們說偷盜不一定拿了槍去搶東西叫偷盜了,你一點不當心,公家的東西占一點便宜,就是偷盜了。我們經常收到人家的來信裏面附了一張鈔票,這也是偷盜——把國家的那個彙款的費從信裏面偷過去了。那些偷稅漏稅的情況,關口裏邊逃避交關稅,也是這個情況,都屬于偷盜的。那麼這些呢,居士不要做;自己有的,知足受用。
“于他受用現前,心不念慕,貪著系心”,這個自己有的,知足,不要去想這個不好,我要好的;那麼人家的受用,好的受用呢,不要去羨慕他。一般人就是看到人家受用好的,自己弄個差的,總是想到羨慕他,甚至于起嫉妒心,甚至于起害心,要把他東西弄過來,算我的。這個就是要不得!那麼人家再好的受用心裏不“念慕”,也不去系念它,也不羨慕它,“貪著系心”,不要貪著這個東西把心捆住了,這些心都不要起。
“于諸財寶,不作欲取欲得之想”,對于金銀財寶呢,心裏思想的念頭都沒有——“欲取”,想拿過來;“欲得”,算我的,屬于我的自己所有,這些念頭都不要有。我們經常看到人家有一個好的東西,總是心裏想“我最好也有一個”。這個想、念頭都不要有!“下至一草一葉之微,亦不與不取,能作受行”,乃至最小到一根草、一片葉子那麼小的東西,人家沒有給你,不拿。一針、一線,都是這個樣子,人家沒有給你,是有主的東西,不去拿它的。那麼這樣子,就是盜戒是清淨了。
所以能夠持盜戒清淨的話,一定要不占便宜的心;有占便宜的心呢,往往容易犯盜戒,因爲盜戒很微細,一不注意就犯盜戒了。盜戒、妄語戒是最難守的。
丙叁 盡形壽不邪淫
近事盡形壽不邪淫,于自妻小,如理攝持,不欲他之妻女,其心不貪,眼不故視。設若意不律儀,生起諸欲邪觀,應作極苦深痛、屍林不淨等想,能作不貪正念。此等受行,精進能作。且後無論何時,于自妻小,意欲行想,發生邪覺,是亦能于自煩惱業,具力自在轉成。謂言自家妻小,不致苦受,隨行之見當恐懼之心,若是依附欲貪不離,以之淫欲愛戀執受,如是終歸無常苦惱,畢竟無我主宰,發生種種不淨痛纏,中間一切了知,雲何我心于此九不淨處,欲行欲行,不應作者,兩兩親附而作戲樂,甚或支分倒行趨入流轉,如是乃至言思,我亦不應作意。
第叁、“盡形壽不邪淫”。“近事盡形壽不邪淫”,做居士的呢,一輩子不能邪淫。什麼叫邪淫呢?
“于自妻小,如理攝持,不欲他之妻女,其心不貪,眼不故視”,自己有妻子,那麼你如理地攝持,“如理”,這個裏邊,不能非理攝持,要如理地攝持,就是對自己的妻子也不能過分淫欲。那麼他人的妻子妻女呢?一點的貪心都不要有。“其心不貪”,不要去歡喜人家的妻女,心裏邊不貪,“眼不故視”,眼睛也不故意去看。你無意之中看了一下之後,那不是故意的,那當然是不算了。如果你看到好看,故意去多看兩眼,那就不行了,那屬于這個戒就不清淨了,不邪淫的戒根本就不清淨了。
“設若意不律儀,生起諸欲邪觀,應作極苦深痛,屍林不淨等想,能作不貪正念。此等受行,精進能作。”假使你起了這些欲邪觀,淫欲的那些邪念頭起來之後,馬上要知道,“極苦痛深”,就是說你做了、犯了這些壞事,將來到叁惡道受苦的話,那個苦是極痛苦的,也是極深痛的,那個苦是苦得不能受的,不能忍受。這麼一想呢,現前的欲心就不要受了。
我們說,以前講過的,難陀他看到天女,好看得不得了;看了老猴子牙齒掉了的,醜得不得了,但是他把他的那個孫陀羅夫人跟天女一對比之下,這個孫陀羅夫人也成了個瞎眼的老猴子那麼難看了。一切好看都是相對而說的,絕對的是沒有的。你人間看看孫陀羅夫人是美麗得不得了,但是跟天女一比呢,她成了個瞎眼的老猴子了,他就不喜歡她了,要歡喜天女去了。但是天女你去歡喜她的話,將來的果報是什麼呢?天福享盡了,油鍋裏煎了。你爲了貪著一會兒的天女的快樂,將來油鍋煎起來,沒有底的時間地在油鍋裏熬。這個想想劃不來了,還是不要算了。所以難陀開始是爲了追求天女而修行,最後一看到地獄的苦,這個天女的享受也放掉了。這一點時間的享受要感到那麼長時間的深痛的苦,那何必呢?劃不來,所以不要了。
假使你起了一個邪觀——欲邪觀的話,那麼你先要考慮一下,將來要受的果報,“極苦痛深”,這是對果報來說。
“屍林不淨等想”,那麼現在現實的對方,一看到好得不得了的清淨的樣子,也是跟屍林裏邊爛掉的屍體沒有兩樣,她因爲活在那裏還沒有變,所以那個樣子你看到是很好看。實際上,我們說不淨觀、九想觀、白骨觀,九想觀,只要她一死之後馬上就膨脹腐爛,膿血流出來,蛆蟲在裏邊拱,這個是看都不想看,聞到要嘔;那麼你就是不爛掉,當下也是一個白骨,上面塗了一些皮啊、血啊、肉啊,那些裏邊大小便都滿的,你有什麼好呢?如果這樣子不淨的觀,屍林的觀,九想觀、不淨觀多觀的話,可以把欲心、欲念頭克製下去。“能作不貪之正念”,能夠起不貪的這個正念提起來,這樣子要作,“精進能作”,不但是要作,而且是精進地去作。那麼就是說不邪淫的話,不僅僅是——有的人說:“喔,不邪淫就是不要跟其他的女人去做那些淫欲的事情就完了。”並不是那麼簡單,還有那麼多條件要做。
那麼這裏的“如理攝持”,自己的妻小如理攝持,這就包含自己的女人雖然不是邪淫,但是要如理,就是說非時、非處、非境都不能作。非時,在齋戒時、佛菩薩聖誕、父母的生日不能作淫欲的事情;非處,在曠野,鬼神的地方,在寺廟裏邊,伽藍清淨的地方都不能作淫欲的事情;非境,男女的二道因爲爲了生孩子,這對于邪淫來說不算,但是還有口道、大便道也不准,如果做了之後,也屬于邪淫。所以說對即使自己的妻子,也不能過分地做那些不如理的淫欲事情,所以叫如理攝持。
“且後無論何時,于自妻小,意欲行想”,這個“意欲行想”,在《律海心要》裏邊是“欲意行想”,欲意行想好象明顯一點,淫欲的心、意、行想,這些行想,“發生邪覺”,就是對自己妻子起了淫欲的心,成了不正的覺,不正的作意來了呢,“是亦能于自煩惱業,具力自在轉成。謂言自家妻小,不致苦受,隨行之見當恐懼之心。”就是說你自己的妻子,你不要說不是邪淫了,但是你對她起了那些不正的淫欲的邪覺之後呢,這個也有很厲害的。
……(7B)“是亦能于自煩惱業,具力自在轉成”,這一句是西藏話,把它那個句子顛倒了的。爲什麼恐懼呢?“是亦能于自煩惱業,具力自在轉成”。因爲你這個心經常起這些念頭的話,自以爲自己的妻子沒有關系,淫欲心經常起的話,這個等流果就是將來煩惱造業,不斷地增長增長,要自在而轉,將來煩惱業就力量大了,就越來越厲害的。所以說,即使對自己的妻小,也不能起這個淫欲的念頭,以爲這個沒關系的,不會感苦果的,因爲沒有犯邪淫。但是這個東西從等流果上說,要把你煩惱業不斷增長,“自在轉成”,自在轉成的話,煩惱自在了,你就作不了主了。你現在還能作主把它克製住,你自己還有一個自在力;如果煩惱越來越盛了,它把你鼻子牽起跑了,那你完了,煩惱自在了,聽它的話了。所以說你要不給它煩惱自在的話,那即使對自己家庭的妻子,你起這個淫欲心,這個念頭,也要生恐懼心,這個心起了之後將來感果的,等流果很厲害,要煩惱自在而轉,那你給煩惱牽著鼻子走了。所以對這個念頭也要生恐懼心,那就是對自己妻小經常起這個念頭也要不得。那就是要求相當高的。並不是說,啊,其他的女人不去搞淫欲就完了——沒有那麼簡單。所以五戒,今天我們有人,你們出家更要注意,持五戒這些念頭都不要起。
“若是依附欲貪不離,以之淫欲愛戀執受,如是終歸無常苦惱”,這個“苦惱”,《律海心要》是“苦痛”,因爲惱還是心裏邊的,苦痛是身也感到痛的,“畢竟無我主宰,發生種種不淨痛纏,中間一切了知”。假使你依附貪欲不離,就是你心裏邊總是纏著這個貪欲心,舍不開的話,因這樣子,因爲心裏邊,這個貪欲的念頭舍不開,“以之淫欲愛戀執受”,這樣子把淫欲貪愛的戀著的執得很緊的話,那麼你將來要知道,“終歸無常苦痛”,一切,你再好的享受,將來都是無常,都要受苦的。“畢竟無我主宰”,而且當下沒有我,是哪個在受淫欲的樂,是哪個在受?沒有,一切法都是無我,沒有主宰的。那麼反而你作了這些煩惱的業呢,要産生很多的苦痛,異熟果、增上果、等流果等等,都會産生種種的不淨的痛纏,把你纏住。這些事情都要了知,“中間一切”,這些因果的事情都要了知。
這個就是不邪淫裏邊要做到那麼多東西。這個你要學教了,不學教這些因果的事情你不知道,《俱舍論》裏邊就講得很仔細。所以說,你不學教呢,一個法跟你說,你知道的東西只是這麼一點點;你要是學了教之後,學多少教,一個法你就能夠擴大到多少的內涵。如果你學教學得最多的話,那一句話,“一即一切”,什麼都包得進去了。所以學教是一個,我們說尤其是出家人一定要學的東西。所以說有的人說不要學教,這個是特殊的,禅宗有明師給你提示的話,你也可以,這個路可以走一下;如果沒有這樣的明師的話,你不學教的話,蒙了眼睛走路的話,不摔到崖下去,那才是奇迹的事情。
“雲何我心于此九不淨處,欲行欲行,不應作者,兩兩親附而作戲樂,甚或支分倒行趨入流轉,如是乃至言思,我亦不應作意”,那就自己要責備自己,爲什麼自己的心在這個九不淨處——就是女身了,頭上七孔、大小便…
《律海十門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