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律海十門講記▪P43

  ..續本文上一頁律持得好的,“好比丘”,那就是把二百五十戒好好持的,那也可以保險。“雖逢而無害”,雖然碰上了,不會害到。

  那麼“持律好比丘”就包得很細致了,跟女人不能一起跑路,不能跟女人兩個眼睛相看,不能跟女人怎麼怎麼,把女人隔得遠得很,自然你不會受她害。一個接近之後,時間久了,就會生感情,感情一生之後,那就沒辦法了,那拆也拆不開、勸也勸不進了,那就非死不可,就等死了。所以說,我們對這麼厲害的毒樹,你要不受它害的話呢,有幾個方法,一個是得定,一個是得道,一個是修不淨觀、九想觀,一個是持戒。這個得定呢,一般人馬上得定也不容易;要見道以上,那更困難;要修個不淨觀修成就,也不是一說就成就的。那麼“持律”,這個你可以做得到的。你說“我持律做不到”,你爲什麼做不到啊?你是一個人怎麼做不到呢?女人不要去跟她說話做不到了?這個要做得到的,這樣做得到之後也可以保險。那麼我們現在下手,從持律下手。持律下手,當然持律是最下層的方法了,再往上去就是要修護命法,就在持律的中間趕快把護命法修起來,其後能得定,最後能夠無漏慧起來,把根子斷掉,那麼一層一層地上去。最基礎的,你在最下面、前面都沒有的這個時間,只有持戒這一個方法,那麼就是要鼓勵大家好好持戒。如果不持戒的話,這個毒樹很厲害,你碰到了、聽到了、看到了,看到樣子、照片、畫圖的了,或者人家談說,一聽說的話,都會死。那麼這麼厲害的話、你要保住自己不死的話,只有現在馬上把戒持好。這二百五十條戒,把這些事情一層一層、一層一層給你隔得遠遠的,那你可以保證;如果沒有二百五十條那麼多的層次來保護的話,那遲早會中毒身死。

  (10A)“日六次觀熟,遭敵保不敗”,這些事情,前面講的修行的方法,一天觀六次。我們這個密法,我們這個傳承的修行就是每天四座儀軌六次定,這是一個老規矩。修定修六次,儀軌念四座,這是不動搖的。四次瑜伽,“勝義瑜伽四次不動搖”嘛。那麼你如果六次不修的話,敵人來了,遭敵保險敗!這是必然的,你保命的法、這些護身的法沒有,碰到敵人來了你不敗哪個敗?敵人就是要把你害死的,那麼你自己沒有方法對治,那你當然要敗了。如果要不敗的話呢,那趕快,這個很重要。這是對淫戒我們要起的觀想,這個每天要熏習,每天要觀想,一天要觀六次,不是每天一次,要觀六次。觀得怎麼樣?“觀熟”,熟得很,等到你跟她說話的時候,馬上“毒箭”,馬上心裏就起來;碰到寫信來了,馬上是死刑判決書。這些,你心中不要動念頭,馬上警覺心起起來了,——真的警覺心啊!不要說“哎呀,毒箭”,心裏說“看看還是可以看的”;“這是判決書”,還是高興的。這個你沒有用的了,真正害怕,真正是死刑的書來了,那你害怕,心裏想想是活不成了,只有兩天了,或者只有叁天就要槍斃了,你還有什麼高興呢?那真的這個心起來了,就不會受害了。如果你假心假意的呢,那你是自己騙自己了,根本就沒有把利害觀成功,沒有把這個利害觀起來。

  這些呢,我們是說要把佛的一些經裏邊的公案要多看一些。那麼自己呢,也在世間上,我們說看報,可不可以看?可以看的是可以看,你看報上那些東西,你看看,那個那個,因果報應。記得我們小時侯有一個什麼地方,一個女人她是淫婦,專門搞下流事情的,後來她丈夫氣起來了,把她綁在樹上燒死的。這些都是搞那些壞事的果報,你看看就可怕。你說你要搞壞事,她那個丈夫也厲害,就把她女根裏塞一個木頭棍子,澆滿了火油,把她燒死,把她女根燒爛了,這樣子搞。這個是你要做壞事嘛,將來把你燒死,地獄裏去燒得更厲害。這些你觀,多觀觀、多看看,這樣子看也可以。如果你是專門看那個男女色情的鏡頭、那些戀愛的故事的話,那你搞錯了,那你看了是受害了。像這些東西呢,要很嚴峻地對待。自己的法身慧命,——我們受了比丘戒,法身慧命已經有了,這個慧命在你手裏的話,你自己怎麼保護?最容易受害的就是這個閻浮提的“毒樹”,這個“毒樹”就是無時無刻不來侵犯你的慧命。你要把這個慧命要保持不損壞、不中毒身死的話,這個東西是保命法,你如果不去每天六次觀的話,你遲早哪一天會死掉,死在她手裏,沒有話說了。

  

  乙二 盜戒攝修

  依諸教所雲  執掌叁寶物  羅漢須陀洹  無則持凈戒

  識因果業報  畏後世慚愧  克我執知悔  分物心等平

  若侵損僧物  隨愛憎取與  不護惜浪用  愚癡波羅夷

  望十方聖凡  各各成盜罪  勝五逆四重  無法能除悔

  于他正士所  聞法義修行  轉于異地方  爲利而宣說

  言我自會悟  如是深妙理  盜法大妄語(妄傳法等)  得財根本罪

  說法巧媚世  谄笑以趨時  不識詐言識  不知詐言知

  若法謂非法  非法說爲法  若律謂非律  非律說爲律

  或饷饋請谒  奔趨無倦意  多方邪命求  得則皆盜罪

  財利大毒蛇  鈎蜜鹿角井  受用圖安享  是衆苦之門

  毀戒地獄苦  悭貪餓鬼淪  多求世輕鄙  壞滅安樂因

  佛製四依住  十二頭陀行  少欲知止足  是不貧之因

  第二是“盜戒攝修”,就是盜戒你要怎麼觀想呢?

  “依諸教所雲”,我們上一次念盜戒的內容,弘一法師裏邊也引了一些經文,這裏就要用上了。根據佛的經教裏邊,各式各樣的教裏邊說(他這裏是集中起來說了),“執掌叁寶物,羅漢須陀洹”,這個經上有,“無則持淨戒,識因果業報,畏後世慚愧,克我執知悔,分物心等平”。

  這是根據經上說的,要“執掌叁寶物”,就是管理叁寶財物的人,就是管庫房、當庫頭、當監院……,反正是來管理叁寶物的那些人呢,要求是什麼人才能管呢?“羅漢”,阿羅漢,最好的是阿羅漢,阿羅漢沒有煩惱了,他就不會搞錯,因果不會錯;不是阿羅漢的話,那這些至少也得一個“須陀洹”,證了初果的,證了初果他四谛是搞清楚的,叁寶的功德、業果他都搞清楚的,不會錯因果的。那麼這兩個都是聖者,不好找。哪個的廟裏邊我們選個監院要聖者阿羅漢的?你去選吧,我們這裏到底阿羅漢有沒有我還不知道。假使你說要選個阿羅漢來做監院,你怎麼辦呢?哪個知道哪個是阿羅漢?選不出來了。這個須陀洹也不好選。

  那麼怎麼辦呢?這些沒有的話,“持淨戒”,能夠持戒的。持戒的人他是不會犯戒了。你如果庫房的東西管得不好要犯戒的。你說“庫房裏我近水樓臺先得月,我自己好,要享受啦,好的東西我就拿來用了”,那你就犯戒不曉得犯到哪裏了,盜戒,自己要驅擯了,假使滿了五錢要驅擯的。那麼要持淨戒也可以,持了淨戒,要識因果業報的,就是懂因果的,你侵損了常住該得什麼罪、感什麼果報,這個都能知道。

  “畏後世慚愧”,有的人,他因果懂,“後世還遠得很,哪知道哪一輩子受報呢,不管它,先用了再說”,——這些人也不行,要“畏後世”,後世的果報要害怕。我們說“菩薩畏因,衆生畏果”,衆生都是果來了害怕,造因的時候不在乎。菩薩就是造因的時候害怕,果來了,你造都造了因了,不受果也逃不了的,把過去的因還掉、這筆賬還了就算了,這沒什麼可怕。造因,你造了之後,後面的果報會不斷地來,那這個才是可怕的。所以說,因上要恐懼,果上,後頭的果也要恐怕。我們說,犯了罪,要墮什麼地方、受什麼苦你看到沒有?如果你看到了你就不敢犯了。所以說在後世要受那些苦報的話,地獄下去一次,那要出來,不曉得哪一年了。我們在《俱舍》裏邊好象是講過的,地獄裏邊的一天一夜相當于人間的多少多少年,這個是天文數字,你去算去。我記得好象《俱舍略釋》裏邊給你寫了,多少數,多少多少劫,億萬年,多少多少億萬年,什麼地獄多少年,什麼地獄又多少年,都給你寫的,一筆賬你去看,讓你看看這筆賬。如果你一個小罪,下去了,要過那麼多年才出來。出來之後,其他造一點點小罪,又得下去。我們就說吃飯的話,晚上一口飯咽下去,一個小罪,下邊多少億年,受好了,第二口飯,也得要那麼多年,第叁口飯,又得那麼多年。吃一頓飯,你說要受多少地獄苦?那麼你說一輩子吃晚飯,不得了!這個持午是一個問題,其他的戒同樣。要“畏後世”,識“慚愧”,做了壞事,自己對不起自己,給人家看了也不好意思。

  以這樣的人,還要“克我執”。克我執就是說不要爲自己。克我執包括的固然不爲自己,也不爲自己要好的人。“我自己不拿,我要好的給他多拿一點”,這個也不對頭,“我執”就包括大我小我了。“知悔”,錯了能夠知道改悔的。還要“分物心平等”,分的時候要平等心,不要有“愛恚怖癡”。我們在戒律裏邊經常說的“愛恚怖癡”,“愛”,跟我歡喜的多給一點;“恚”,我討厭的,少給一點;“怖”,這個人勢力大,得罪了他要吃苦的,多給一點;“癡”,該怎麼分不知道,亂分。這個都是做執事要避免的。這個裏邊隨便占一個就搞錯了,墮因果。

  那麼如果沒有阿羅漢、沒有須陀洹的話呢,要怎麼樣?符合這些條件的人也可以管常住的財物。這個我們想想看,也不簡單了。要“持淨戒”,要“識因果”,識因果那就把因果搞清楚了,你至少把《俱舍》業品要學好,因果才算是大概地能知道一些。業報,造什麼罪得什麼報要知道。我現在就問你一個,假使說你犯一條什麼戒,輕輕的戒,你將來要墮什麼地獄,要感多少時間的報,你恐怕也說不出來。這個我們說在《比丘日誦》裏邊,就畫一個表給你看的,哪一品的罪犯了之後,在什麼地獄,受多少年的報,都給你看得清清楚楚,這個要知道。“畏後世”,那麼後世要受報,要害怕;有“慚愧”心,“克我執”,錯了“知悔”,分物的時候能平等心的。這樣的人,也可以執掌叁寶財物。

  那麼自己,假使我已經在執掌叁寶財物了,就要…

《律海十門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菩薩戒略頌講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