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何能免人毀
我今既出家 身被法王服 若以瞋報瞋 打殺還打殺
同世間粗漢 何能稱福田 能忍則具悲 現前成自利
以瞋心殺害 現前受大苦 死後入泥犁 爲人短命等
菩薩修忍辱 割截都無恨 小兒瞋乳母 剎那地獄淪
今天我們講殺戒,殺戒的攝修心要。
“著財色名聞,乖違起忿惱,破壞無自他,猶如不治火。”
假使你執著財,執著色,執著名、聞,就是“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了,你假使對這些執著的話,——你貪、追求的時候當然是一股希望了,假使你追求不到的話,或者有了之後給人家奪走了,或者散失了,那麼“乖違起忿惱”,違了你的願了,跟你的心不稱了,那就要起瞋恨心——“忿”、“惱”。“忿”就是大火,一下子大發脾氣,“惱”就是心裏很不舒服。
“破壞無自他”,因爲自己起了瞋恨心了,就要采取那些不好的行動了,破壞自己、破壞人家,有的時候也破壞自己。我們經常看到有的人發脾氣,把自己家裏的溫水瓶、花瓶“嘩”打了一地,全部打爛了,結果損失是自己的,把自己的家産都打爛了,這個是損害自己;發脾氣,這些瞋恨心起了,自己身體也糟糕。我聽說有一個人,他看到他的女人跟人家做壞事,他拿起刀要砍過去,就是有高血壓,氣得很,把手一舉,就休克了,腦溢血死掉了。這個就是破壞自他了。自他,要害人家呢,當然人家是不好了,但是你著財色了,你執了那個女人,看到她跟其他的人跑掉了,那你就起忿恨心,要破壞人家,結果人家還沒破壞掉,自己就死掉了。也有人給人家破壞的,也有,這個公案多得很。有一個女人她跟一個男人做不規矩的事情,晚上她丈夫回來了,看到這事情,他也預先知道,人家告訴他了,他故意避開的。晚上回來,親自看到之後,拿起刀就砍,那個男的趕緊爬起來跑了,衣服也沒有穿好就裹了一個被子,一下就跑了,很快跑掉了。那麼第二天人家就報信說,在這裏過去的一條河裏,有一個屍體,頭上都是血,頭上砍到了。冬天的水很冷了,這個水灌到頭裏去痛得不得了,在水裏淹死了,也是刀傷,也是淹死的,就這樣子死在河裏邊,那就是破壞自他啊。這些事情多得不得了,大家隨時可以看到。
“猶如不治火”,我們燒飯的火、燒爐子的火等等,這是治火,那就是我們人管了它,利用它的火;“不治火”,就是火災這一類東西,掌握不住的火,那就是你真正的瞋恨心起來之後,自己掌握不住了,失去了理智,那就是“破壞無自他”。我們說最起碼的,“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把你過去的功德,焚燒功德林了。你好容易造了很多的功德,只要一念的脾氣瞋心起了之後,那功德全燒掉了,沒有了;沒有了不算,還有瞋恨心,厲害的要下地獄的,如果造了其他的罪,那就更糟糕了。
“若瞋于此人,欲令消滅盡,使他人打殺,棄舍思永離。”
假使你對這個人懷恨,瞋恨心,那你對他呢,就是要把他消滅了。仇人呢,最好把他滅掉,懲罰他還不夠勁,一定要把他整個消滅了才高興。過去的曆史上那就很多了:以前趙襄子跟智伯打仗,智伯本來是個大國,他後來因爲憍傲,結果給趙襄子打敗了。打敗了之後,他們過去有仇,他(趙襄子)就是把他(智伯)殺了之後還不算,把他(智伯)的頭骨(頭上骷髅骨)做一個小便器去報仇 34。這個就是瞋心瞋到極點了,消滅了之後還嫌不夠,還要把他的頭骨頭,做一個裝小便的東西,這個都是瞋心在作怪。那當然了,這個都是有果報的。
“欲令消滅盡,使他人打殺”,或者自己要把他消滅盡,或者自己沒有能力呢,使人家去打殺。“棄舍思永離”,最好他永遠不見面,把他消滅,乃至焚屍揚灰,把他打死之後,屍體也不要它,把他燒了之後,把灰到處撒了,沒有了,全部消滅他。這個是瞋恨心起來就會起這些念頭。
殺就是一種瞋恨心,“殺由貪瞋起”,殺有兩個原因,由兩個煩惱引起的,一個是“貪”,貪殺,貪動物的肉,要吃它的肉,把它殺掉;或者貪他的財,貪他的女人的色,把他殺掉,這是由貪而殺的。也有瞋殺的,冤家仇人恨得不得了,就把他殺掉。既然殺的因是貪瞋,那麼你要避免犯殺戒呢,“護殺戒貪瞋”,你要保護你的殺戒不要犯的話,你要“護殺戒”呢,那你就要把貪瞋的心戒除,從根本上除掉。殺戒還是從行動上的表現,而推動殺的因素就是貪瞋。如果你要使殺戒不犯的話,那你把貪瞋的心護持到,不要給它起來,那就保證不會犯殺戒。
“一念瞋恚意,百萬障門啓”,這個就是前面講過的,一個念頭,瞋恨的心起一個念頭,各式各樣的障都會開開來。瞋恨起了之後善法的門就閉了,功德叢林就燒掉了,而一切的障都給你開了綠燈了,都會起來。
“常修四無量”,那麼要對治這個瞋心跟那個貪心呢,那就是修四無量,主要是對治瞋心了。“四無量”就是“慈悲喜舍”。舍心就是對治貪心,也對治瞋心,都對治;慈、悲、喜都是對治瞋。慈悲是對治瞋的,喜無量也可以對治貪,對人家的東西起隨喜心,自己就不貪。經常修四無量,這是一個對治法。這些都是教授我們要護持殺戒,就不要起貪瞋念頭。不要起瞋的念頭,要知道瞋的危害性,前面講的那些“不治火”、“百萬障門啓”等等,這是瞋恨心的危害性,同時還要修“四無量”,經常修“慈悲喜舍”。
“證解真空理”,了解一切法空。一切法空,本來是沒有人、沒有我、沒有你,那麼瞋恨瞋什麼東西呢?那就是煩惱在裏邊作怪了。能夠知道煩惱的本性也是空,那就是真正可以達到叁輪體空了。但這個一般的人做不到,那麼下邊就是四無量、修忍辱了,這是一般人可以下深工夫的。那麼真正的真空理呢,我們說這個能夠得到之後,就是一切法自性空知道,並不是把緣起也抹殺了。緣起是有的,因爲知道它本性空,作戲、作夢給人家殺掉了,根本不起一個仇恨心的,那麼你要看到被辱罵、謾罵,如夢幻泡影了,這樣子你就不會起瞋恨心,並不是說事上的事情沒有了,事上還是有的。你因爲證了真空理之後,知道它本性是空的,那就不會起這些瞋恨的心。
“修行忍辱力”,那麼一般凡夫來說呢,修忍辱,“忍辱力”要修起來。那就是具體在事上修。你說“我修忍辱,一天到晚想忍辱忍辱忍辱……”,這個心裏,當然,你說發心是對了,但是要鍛煉,怎麼鍛煉?事上要鍛煉,“罵打我不恨”,人家罵我、打我,不要起恨的心。這個就是事情上鍛煉了。你僅僅觀想觀想:“人家罵我,我不動心、不動念頭。”這個很容易,但是真正人家罵起來了,罵得你很痛心,你不要動個念頭,恐怕也難了。他罵你一句,你罵他十句;他打你一下,你打他十拳,就這樣子來了。這個事上要對治。
“有過當應爾”,那麼人家打罵我,不恨,不恨的道理也要觀想了。你憑空說“你打我,我不要恨”,你心裏越要不恨,越恨,這個是止不住的。要把道理想清楚,那你恨不起來了。怎麼想呢?“有過當應爾”,假使你自己有過失,他打你罵你,應當的,做錯了是該打、該罵嘛,這個沒有什麼了不得。可以改正的。
“無過彼自罪”,“假使我沒有錯,他打我罵我,那我不是吃冤枉了?那不行的。那不行的啊,要還的,我要打還他的”,這個不行了,這個你就是瞋恨心又起來了。假使你自己沒有過,怎麼觀想?沒有過,他打了我,我的業報給他還清了;而他自己造罪,他很可憐,他打了人,或者打了比丘了,他造了很大的罪,他將來要入惡道。那還要可憐他,不要去恨他了。他將來受的苦比你打一拳踢一腳更厲害,那你去恨他幹什麼呢?他因爲你身上造了一個罪,將來要受很大的苦,這是因爲你産生的罪,那麼你要可憐他將來要受那麼大的苦,要代他消苦,還要幫他好好地給他回向呢。
所以說“無過彼自罪”,佛在《四十二章經》也說過,人家罵佛,佛就講給他(對方)聽。佛說:“你罵了半天,毀謗了,你謗了半天,我現在問你個道理。假使你送禮,一份很厚的禮送給人家,人家這個禮不收,那麼這個禮歸哪個?”“當然歸原主了,當然歸自己。”“那麼好了,你現在罵了半天,謗了半天,我也不接受,那個罵就是還給你自己去了。你就是罵自己了。”那這些道理多想一想呢,就不會起恨心了。35
“思業因果報”,要想因業果報,你造了業就會感果。你這輩子遭人罵,肯定以前是業上有這個因,以前造這個業的因,現在果報上人家罵你打你。那麼這個業是自己造的,自己造來的,不要恨人家了;怪自己,好好忏悔就是了。
“念無常空理”,一切法都無常,他打了半天,打好了就沒有了;罵了半天,罵好了就沒事了,一切都無常的,不要跟他去計較。如果能夠知道空的道理更好。罵了半天,沒有能罵,也沒有所罵,罵的法也沒有,叁輪體空!一點事也沒有,你去罵好了,罵了半天,沒有事。那麼這個是比較高級的了。
下邊是觀想。“罵訾惟有聲,分別由我識”,人家罵,“訾”就是說你的壞話了,人家罵了半天,說你怎麼怎麼不好,這個是聲波,這是聲音。他聲音是什麼意思?那你自己心分別,你不去分別它,只是耳朵裏一個聲波,“吧吧吧吧”在響。如果一個海外的人來罵你,你不曉得說啥子。我們以前聽到一個故事,一些年輕人到海外的那些洋輪上去給人家打掃衛生。結果他們這些人調皮,跟那些船上的水手們開玩笑,“Pig,Pig”,邊說邊笑。那些人以爲給他們打招呼,“嘿嘿嘿”,很高興。他們心裏面沒有這個詞的概念,他還不曉得那麼多年輕人在跟他笑笑地說啥子,以爲歡迎他們來了,他還很高興。那麼這就是你自己分別心起了之後才感到難受了,你沒有這個分別心,你說啥東西呢?
還有一個笑話就是以前我們海公上師的沙彌堂中那些小沙彌,也有幾十個,有調皮的。海公上師請了一位西藏的喇嘛,請來之後,海公上師很恭敬他…
《律海十門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