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何能免人毁
我今既出家 身被法王服 若以瞋报瞋 打杀还打杀
同世间粗汉 何能称福田 能忍则具悲 现前成自利
以瞋心杀害 现前受大苦 死后入泥犁 为人短命等
菩萨修忍辱 割截都无恨 小儿瞋乳母 剎那地狱沦
今天我们讲杀戒,杀戒的摄修心要。
“着财色名闻,乖违起忿恼,破坏无自他,犹如不治火。”
假使你执着财,执着色,执著名、闻,就是“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了,你假使对这些执着的话,——你贪、追求的时候当然是一股希望了,假使你追求不到的话,或者有了之后给人家夺走了,或者散失了,那么“乖违起忿恼”,违了你的愿了,跟你的心不称了,那就要起瞋恨心——“忿”、“恼”。“忿”就是大火,一下子大发脾气,“恼”就是心里很不舒服。
“破坏无自他”,因为自己起了瞋恨心了,就要采取那些不好的行动了,破坏自己、破坏人家,有的时候也破坏自己。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发脾气,把自己家里的温水瓶、花瓶“哗”打了一地,全部打烂了,结果损失是自己的,把自己的家产都打烂了,这个是损害自己;发脾气,这些瞋恨心起了,自己身体也糟糕。我听说有一个人,他看到他的女人跟人家做坏事,他拿起刀要砍过去,就是有高血压,气得很,把手一举,就休克了,脑溢血死掉了。这个就是破坏自他了。自他,要害人家呢,当然人家是不好了,但是你着财色了,你执了那个女人,看到她跟其他的人跑掉了,那你就起忿恨心,要破坏人家,结果人家还没破坏掉,自己就死掉了。也有人给人家破坏的,也有,这个公案多得很。有一个女人她跟一个男人做不规矩的事情,晚上她丈夫回来了,看到这事情,他也预先知道,人家告诉他了,他故意避开的。晚上回来,亲自看到之后,拿起刀就砍,那个男的赶紧爬起来跑了,衣服也没有穿好就裹了一个被子,一下就跑了,很快跑掉了。那么第二天人家就报信说,在这里过去的一条河里,有一个尸体,头上都是血,头上砍到了。冬天的水很冷了,这个水灌到头里去痛得不得了,在水里淹死了,也是刀伤,也是淹死的,就这样子死在河里边,那就是破坏自他啊。这些事情多得不得了,大家随时可以看到。
“犹如不治火”,我们烧饭的火、烧炉子的火等等,这是治火,那就是我们人管了它,利用它的火;“不治火”,就是火灾这一类东西,掌握不住的火,那就是你真正的瞋恨心起来之后,自己掌握不住了,失去了理智,那就是“破坏无自他”。我们说最起码的,“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把你过去的功德,焚烧功德林了。你好容易造了很多的功德,只要一念的脾气瞋心起了之后,那功德全烧掉了,没有了;没有了不算,还有瞋恨心,厉害的要下地狱的,如果造了其他的罪,那就更糟糕了。
“若瞋于此人,欲令消灭尽,使他人打杀,弃舍思永离。”
假使你对这个人怀恨,瞋恨心,那你对他呢,就是要把他消灭了。仇人呢,最好把他灭掉,惩罚他还不够劲,一定要把他整个消灭了才高兴。过去的历史上那就很多了:以前赵襄子跟智伯打仗,智伯本来是个大国,他后来因为憍傲,结果给赵襄子打败了。打败了之后,他们过去有仇,他(赵襄子)就是把他(智伯)杀了之后还不算,把他(智伯)的头骨(头上骷髅骨)做一个小便器去报仇 34。这个就是瞋心瞋到极点了,消灭了之后还嫌不够,还要把他的头骨头,做一个装小便的东西,这个都是瞋心在作怪。那当然了,这个都是有果报的。
“欲令消灭尽,使他人打杀”,或者自己要把他消灭尽,或者自己没有能力呢,使人家去打杀。“弃舍思永离”,最好他永远不见面,把他消灭,乃至焚尸扬灰,把他打死之后,尸体也不要它,把他烧了之后,把灰到处撒了,没有了,全部消灭他。这个是瞋恨心起来就会起这些念头。
杀就是一种瞋恨心,“杀由贪瞋起”,杀有两个原因,由两个烦恼引起的,一个是“贪”,贪杀,贪动物的肉,要吃它的肉,把它杀掉;或者贪他的财,贪他的女人的色,把他杀掉,这是由贪而杀的。也有瞋杀的,冤家仇人恨得不得了,就把他杀掉。既然杀的因是贪瞋,那么你要避免犯杀戒呢,“护杀戒贪瞋”,你要保护你的杀戒不要犯的话,你要“护杀戒”呢,那你就要把贪瞋的心戒除,从根本上除掉。杀戒还是从行动上的表现,而推动杀的因素就是贪瞋。如果你要使杀戒不犯的话,那你把贪瞋的心护持到,不要给它起来,那就保证不会犯杀戒。
“一念瞋恚意,百万障门启”,这个就是前面讲过的,一个念头,瞋恨的心起一个念头,各式各样的障都会开开来。瞋恨起了之后善法的门就闭了,功德丛林就烧掉了,而一切的障都给你开了绿灯了,都会起来。
“常修四无量”,那么要对治这个瞋心跟那个贪心呢,那就是修四无量,主要是对治瞋心了。“四无量”就是“慈悲喜舍”。舍心就是对治贪心,也对治瞋心,都对治;慈、悲、喜都是对治瞋。慈悲是对治瞋的,喜无量也可以对治贪,对人家的东西起随喜心,自己就不贪。经常修四无量,这是一个对治法。这些都是教授我们要护持杀戒,就不要起贪瞋念头。不要起瞋的念头,要知道瞋的危害性,前面讲的那些“不治火”、“百万障门启”等等,这是瞋恨心的危害性,同时还要修“四无量”,经常修“慈悲喜舍”。
“证解真空理”,了解一切法空。一切法空,本来是没有人、没有我、没有你,那么瞋恨瞋什么东西呢?那就是烦恼在里边作怪了。能够知道烦恼的本性也是空,那就是真正可以达到三轮体空了。但这个一般的人做不到,那么下边就是四无量、修忍辱了,这是一般人可以下深工夫的。那么真正的真空理呢,我们说这个能够得到之后,就是一切法自性空知道,并不是把缘起也抹杀了。缘起是有的,因为知道它本性空,作戏、作梦给人家杀掉了,根本不起一个仇恨心的,那么你要看到被辱骂、谩骂,如梦幻泡影了,这样子你就不会起瞋恨心,并不是说事上的事情没有了,事上还是有的。你因为证了真空理之后,知道它本性是空的,那就不会起这些瞋恨的心。
“修行忍辱力”,那么一般凡夫来说呢,修忍辱,“忍辱力”要修起来。那就是具体在事上修。你说“我修忍辱,一天到晚想忍辱忍辱忍辱……”,这个心里,当然,你说发心是对了,但是要锻炼,怎么锻炼?事上要锻炼,“骂打我不恨”,人家骂我、打我,不要起恨的心。这个就是事情上锻炼了。你仅仅观想观想:“人家骂我,我不动心、不动念头。”这个很容易,但是真正人家骂起来了,骂得你很痛心,你不要动个念头,恐怕也难了。他骂你一句,你骂他十句;他打你一下,你打他十拳,就这样子来了。这个事上要对治。
“有过当应尔”,那么人家打骂我,不恨,不恨的道理也要观想了。你凭空说“你打我,我不要恨”,你心里越要不恨,越恨,这个是止不住的。要把道理想清楚,那你恨不起来了。怎么想呢?“有过当应尔”,假使你自己有过失,他打你骂你,应当的,做错了是该打、该骂嘛,这个没有什么了不得。可以改正的。
“无过彼自罪”,“假使我没有错,他打我骂我,那我不是吃冤枉了?那不行的。那不行的啊,要还的,我要打还他的”,这个不行了,这个你就是瞋恨心又起来了。假使你自己没有过,怎么观想?没有过,他打了我,我的业报给他还清了;而他自己造罪,他很可怜,他打了人,或者打了比丘了,他造了很大的罪,他将来要入恶道。那还要可怜他,不要去恨他了。他将来受的苦比你打一拳踢一脚更厉害,那你去恨他干什么呢?他因为你身上造了一个罪,将来要受很大的苦,这是因为你产生的罪,那么你要可怜他将来要受那么大的苦,要代他消苦,还要帮他好好地给他回向呢。
所以说“无过彼自罪”,佛在《四十二章经》也说过,人家骂佛,佛就讲给他(对方)听。佛说:“你骂了半天,毁谤了,你谤了半天,我现在问你个道理。假使你送礼,一份很厚的礼送给人家,人家这个礼不收,那么这个礼归哪个?”“当然归原主了,当然归自己。”“那么好了,你现在骂了半天,谤了半天,我也不接受,那个骂就是还给你自己去了。你就是骂自己了。”那这些道理多想一想呢,就不会起恨心了。35
“思业因果报”,要想因业果报,你造了业就会感果。你这辈子遭人骂,肯定以前是业上有这个因,以前造这个业的因,现在果报上人家骂你打你。那么这个业是自己造的,自己造来的,不要恨人家了;怪自己,好好忏悔就是了。
“念无常空理”,一切法都无常,他打了半天,打好了就没有了;骂了半天,骂好了就没事了,一切都无常的,不要跟他去计较。如果能够知道空的道理更好。骂了半天,没有能骂,也没有所骂,骂的法也没有,三轮体空!一点事也没有,你去骂好了,骂了半天,没有事。那么这个是比较高级的了。
下边是观想。“骂訾惟有声,分别由我识”,人家骂,“訾”就是说你的坏话了,人家骂了半天,说你怎么怎么不好,这个是声波,这是声音。他声音是什么意思?那你自己心分别,你不去分别它,只是耳朵里一个声波,“吧吧吧吧”在响。如果一个海外的人来骂你,你不晓得说啥子。我们以前听到一个故事,一些年轻人到海外的那些洋轮上去给人家打扫卫生。结果他们这些人调皮,跟那些船上的水手们开玩笑,“Pig,Pig”,边说边笑。那些人以为给他们打招呼,“嘿嘿嘿”,很高兴。他们心里面没有这个词的概念,他还不晓得那么多年轻人在跟他笑笑地说啥子,以为欢迎他们来了,他还很高兴。那么这就是你自己分别心起了之后才感到难受了,你没有这个分别心,你说啥东西呢?
还有一个笑话就是以前我们海公上师的沙弥堂中那些小沙弥,也有几十个,有调皮的。海公上师请了一位西藏的喇嘛,请来之后,海公上师很恭敬他…
《律海十门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