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修破瓦法的人呢,就是破瓦法,可以跟破瓦法一起修;但是在《修心七義》裏邊,即使沒有破瓦法,這個五力,也可以往生。““平穩善巧”言不非時死,亦不極痛苦死”,什麼叫“不非時死”、“不極痛苦死”?意思跟前面一樣的。“非時死”,突然之間死掉了,措手不及,修法沒辦法修;“痛苦死”,心太痛苦了,也修不起來。這些呢,可以避免、遮掉,死的時候能夠“平穩善巧”。
“五力”呢,就是往生五力。這個不要執著了,可以叁個力、也可以四個力。叁力:信、願、行,就是叁個力。我們這裏五個力,哪五個力呢?
五力者,一、白淨種子力,平時注意叁業,止惡修善,已作之惡應忏悔。
“白淨種子力,平時注意叁業,止惡修善,已作之惡應忏悔”。這個白淨種子力、修白法的力量,跟佛教羅睺羅一樣的:平時觀叁業,好的要做,不好的不要做,止惡修善;假使已經做了壞事情的,馬上忏悔,洗幹淨。這是修白法的力量。
二、攝取力,求本尊叁寶宗喀巴大師攝引加持,加持要求。多有遠來朝山之人,雖到文殊道場,不知求願,或僅見燈見花以爲幸運而已。應有進一步之要求。
“攝取力”,就是求上師、本尊、叁寶、宗喀巴大師攝持加持,就是《上師瑜伽》。“加持要求”,要求加持;要求什麼加持?要求往生——往生就是說將來有一個殊勝的身體再來修行。
這是上師在五臺山清涼橋講的。他有一些感想,很多遠來朝五臺山的人,“雖到文殊道場,不知求願,或僅見燈見花,以爲幸運而已。應有進一步之要求”。他說,很多來朝山的,到了五臺山,文殊菩薩的道場到了、就是文殊菩薩的家到了。他不曉得向文殊菩薩求好的願、修行的願,只朝朝山,到了就滿足了;或者看到智慧燈,看到一些花,這是文殊菩薩的示現,給他起信心,他以爲這個就夠了。你要有進一步的要求,對宗大師、上師、本尊、叁寶的攝引加持,要有要求——加持要要求;要求什麼?最起碼得個增上生、殊勝的身體,能夠趕快的修行成功。
叁、六度力,即大乘威力。障緣、倒引、前生怨對,人所難免,須有六度殊勝力,方能降伏。
第叁是“六度力”,就是大乘的威力。修大乘的法門,“障緣倒引、前生怨對,人所難免”,每個人過去有業障、有障礙、倒引鬼、前世的怨家。倒引鬼專門把人引入歧途的;到了中陰身的時候,很多倒引鬼要把你引到惡道去的,這個要注意。
海公上師講很多這類公案。我們隨便說一個,一個人害病死了,他還不知道,以爲自己睡著了。他就跑到街上,是四川成都,街上很鬧忙了,很多賣東西的地攤都在叫賣。到一個攤攤邊,有一個人拿了一個皮馬褂,很便宜。他貪便宜,買了;買了一穿,好了,畜生道去了。這個皮馬褂就是畜生的皮,一披就扒不下,就往畜生道去了。倒引鬼用皮馬褂來騙你,把它穿進去了就走了。
“前生怨對”,要阻礙你到淨土去的。
這些東西呢,要六度的殊勝的力量,能夠降服;六度就是要布施、忍辱、精進了,還要有一定的定力,才能超過這一些。
四、願力,即菩提心。
“願力”呢,發“菩提心”,這個不能少。
五、射力,亦名彈射力,即是定力。藏語名爲“破瓦”,是飛勝義,往生必籍此力。修定若不修力,雖坐叁年五年不動,亦于智慧無益。
第五,“射力,亦名彈射力”,就是破瓦的“嘿”一下,上去。“即是定力”,就是定的力量,修定要有力量。這個藏地叫“破瓦”,破瓦的意思呢,“飛勝義”(這個字錯了,可能“飛騰”,“飛勝”沒啥意思的,就是“騰”,跳出去了,破瓦法就是識從頂門一下子沖上去了。)。“往生必藉此力”,你要往生,必定要彈射力,有股力量才能去。有的人平時修行也好、做事也好,疲疲垮垮、懶懶松松,沒有力量的;這樣子的人,你求往生恐怕有危險的,因爲沒有力量。做事情都要有力,念經象個念經,聲要拿出來,念得倒睡不睡、倒念不念的,你當心!你求往生危險的,沒有力。什麼東西都要有力,你往生也要力,沒有力的話,生不去。“往生必藉此力,”彈射力。
有的地方還說,——那是高層次的、修生圓次第的人,你這個彈射力,彈的時候,單是“嘿”一下的話,自己想的力量,還要給你加一把力,用什麼?寶瓶氣,“嘭”地給你彈上去,把你送上去,這個是更可靠了。當然沒有修生圓次第也不能亂修了,修錯了更糟糕。就是說要有力。
這裏,海公上師就感歎當時的人了,“雖坐叁年五年不動”,閉關,叁年五年坐了一動不動,很好。但是“亦于智慧無益”,沒有力的,疲垮垮地在那裏,靜是靜下去了,沒有智慧,力量沒有。沒有力量啥東西呢,就是昏沈了。
我們上一次講的,定有住分、明分。明分裏邊要有策舉的力;策舉力要極強,才是叁摩地。極強的策舉力不夠了,就是細昏沈、細的沈沒了;如果是策舉力已經不夠了,那是中的沈沒了;策舉力都沒有了,不是粗的沈沒,快昏沈了,昏睡——力一點也沒有了。修定一定要有力,這些都聯系得起來的。
這是《續記》的。這樣講應當是夠了,但是這個事情關系到很多人,可以打開再講一下。海公上師是結合了破瓦法一起講的。定公上師傳的破瓦法,是顯密合修的,薄薄的一本書。有的人可能傳過,也可以用。
我們這裏傳的是佛爺的破瓦法:頂上是阿彌陀佛,但是你要知道,頂上阿彌陀佛就是上師。你觀想的時候,觀上師也好、觀即師即佛也好、就觀阿彌陀佛也好,那個“嘿”一下,就到上師心裏去了,就帶你到西方去了,也是一樣的。
修行沒有到家——就是力量還沒有生出來,死亡到了怎麼辦呢?有辦法的。——有的人,他所以要去修淨土,就是以爲年紀大了,修那麼多東西修不起,怎麼辦呢?還是調個法門。這個用不著調,這裏往生法有的。就是說,你修行沒有上了要處,——沒有上路,甚至還沒有開始修的,或者修了沒一點點的,就可以修往生法。往生法在藏地叫遷識法。
遷識法是很高的法;大家記得嗎?馬爾巴兩次到印度見那洛巴。後來回來了,密勒日巴就問他:“遷識法學了沒有?”他就把印度帶來的很多經書翻,沒有!第叁次,又去。年紀大了,路不好走,人家勸他不要去,一定要去!這個法拼了命求來的,那是極珍貴的了。——就是遷識法了。當然有高有低了,各式各樣;這裏講的不是很高的,因爲很高的是圓成次第裏邊的遷識法。這是說修道還沒有上路,生圓次第沒有上路的,這個法門就不能修了嗎?有什麼辦法呢?不著急,遷識法、往生法。
往生法過去很多。總的來說,兩類:一種是共同的,大乘修心的方法,就是《修心七義》裏邊的五力往生的方法;一種是不共的,密宗的,也是在五力的基礎上,加上一些修法,也是一種遷識法——往生法。我們《上師瑜伽》、《上師供養法》的教授,他裏邊兩種:共同的大乘的五力往生法,有;五力爲基礎,《上師瑜伽》本身的、密宗的、不共的遷識法也有的。所以這個裏邊呢,極殊勝。臨終的時候,這兩種看你用得起的。
一般的、密宗一點也沒有修過的,大乘的往生法,也是有極大的用處、極大的利益。就是說,既使你密法還沒有上門,哪怕你大威德灌頂都沒有灌,你就用這個往生法好了,共的,共同的往生法,大乘道的,就是顯教的了。這個好處也很多,就是《修心七義》中大乘的往生法,——“五力重威儀”,五力來修往生。
這個書到了。帶來的,就看這個書,把重點說一下。
修的時候,臨終的時候呢,第一,把所有東西、財産全部供養給上師、叁寶、僧衆,什麼東西都不要貪戀,這是白淨種子力。
然後,自己的叁昧耶戒,好好守好。
上師、本尊面前供養曼茶等等,發願;發什麼願?死有、中有、乃至後有一切生中兩個菩提心——就是願、行菩提心,或者高一點世俗菩提心、勝義菩提心,永遠不要忘掉,而且能夠修《上師瑜伽》,永遠不離上師攝受,這是發願力。
再一個,自己從無始到現在,受了很多的苦,都是我愛執,“持愛自己災害百損門”,受了很多苦。如果你放縱他,再隨他自在的話,將來還要受更多的苦。所以說,把我愛執,一定當成頭等的敵人,要把他消除,這就叫拔除力。希望把這個我愛執,連根拔掉。
一切處,不論在哪裏,思惟“上師瑜伽”——就是不離上師,不離菩提心,是牽引力。這五個力,修好之後,決定往生!
這個裏邊,如果加上一切法空的道理,就是出離心、菩提心、真空見,大乘的叁主要道,加進去,在這個狀態裏邊往生,決定會成功。威儀什麼呢,右肋而臥。
時間夠了,下一次大家把《修心七義》帶來吧,還有一個參考的,帕繃喀大師的往生五力。今天就到這裏。
上一次我們講到,假使這一輩子修行還沒修到要處,或者還沒有上路,那怎麼辦呢?有人就很著急,——以爲密法,沒辦法了,要去另外找路子。
昨天,吉林一位居士,也是這麼一封信。我們就給他說,我們正在講這個問題。密法裏邊一切法都全的,尤其是宗大師的??道次的修法,每一個法都不會漏掉的:從凡夫開始,一直到雙運道,整個的、完整的一套。如果壽命到了,還沒有修成的,那用往生法(遷識法)。這個在密法裏邊是有的,用不著到外邊再去求其他的。而且,如果大家看過法尊法師的《論文集》的,也可以知道,密法裏邊的往生法遠遠地超過我們漢地的那些方法。
我們這裏呢,格魯裏邊的,就是這個五力。上一次,我們不是講了海公上師的《講記》跟《續記》嗎?裏邊說,往生的,有叁力的、四力的、五力的。淨土宗是叁力:信、願、行了,信,當然是信阿彌陀佛了。我們呢,就是有五個力…
《大乘五力往生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