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在《文殊五字真言》裏邊是九地。九地是善慧地,他具足十力,這個菩薩也有佛的十力。一切處,那個衆生能度,那個衆生不能度,他對能度的就跟他說法,有善巧的智慧,善慧地。
“一圓滿無邊願”,一切願都圓滿。他在因地上要發願成佛度衆生,發了不少不少的願,這個願在九地也好,或者十地也好,在這個時候,都要圓滿。假使不圓滿的話,成不了佛。佛就是一切願都要圓滿的。我們說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這個願大得不得了,都圓滿的,成阿彌陀佛。文殊菩薩十大願,普賢菩薩十大願,藥師如來十二大願,都是圓滿了,成佛了;如果有一個願沒有滿的話,佛還成不了。那麼到這個地方,所有的願都滿了。過去因地發心之後,發的什麼好願,都能夠現前,都能夠圓滿。只要你過去發過心要度這個人的,那麼這個人假使還沒有度的話,你盡量地要想一切方法滿這個願來把他度掉。所有的願在這個時候都圓滿。
“二知天等類音”,天上的人,阿修羅、天龍八部等等,他們說的話,都能了解。那就是成就四無礙辯的詞無礙辯,一切方言都能知道。不但是人間的方言,就是天上的那些天等等,天龍八部之類的,那些有情說什麼話,都能知道,也能說他的話。我們現在就是不行,要學法,不說藏語學不懂,漢語的古文也還不懂。自己的本國文字還得要把你障住,這個算是差得太遠了。
“叁無礙辯如流”,這是四無礙辯的辯說無礙。他要說起法來,妙辯跟流水一樣不盡。這個我們親身體會到,海公上師講法,就是無礙辯如流,他就是滔滔不絕的,說起來又是入理,又是動聽,又時不會說完,說不完的多、妙。聽過海公上師講法的人都會有這個感覺,如瓶瀉水,滔滔不絕。“無礙辯如流”。
“四入胎五出六家氏,七種性皆尊貴”。“入胎出家氏”,那就是示現成佛的入胎。他入胎的時候,要選擇。他的父母都是一切過失沒有的,都是在人間最好的,“入胎”。“出”,出生時示現種種希有勝事,看到的都歡喜贊歎。
“家氏”,家族,族姓。他投身的都是高貴的族姓。一般是生在刹帝利、婆羅門,高貴的種族裏邊,不會生在首陀羅這些差的種族。印度的高貴的姓,好象我們中國在某些地方某個姓的,都是貴族。生在高貴的姓裏邊。一個是種族,一個是姓。“入胎出家氏,種性皆尊貴”。氏,就是姓氏,族,就是種族,都是高貴的。
“八眷屬九生身等”,眷屬,凡是再來菩薩的眷屬都是賢善的,都是輔助他教化的那些佛菩薩來作他的眷屬。他的身體當然長得是百福莊嚴,叁十二相八十種好,這個就是釋迦太子的樣子,投生也一樣,大家贊歎他。
“十出家”,出家的時候,諸天贊歎。釋迦太子,淨居天人勸他出家的,化一個沙門來勸他出家。
“十一坐菩提,十二功德悉圓具”,坐菩提樹下,這個菩提樹也功德所感,最後成大菩提,一切功德都能圓滿。這就是說,九地也好,十地也好,他圓滿了這些,都能示現這個樣子。
十地菩薩,法雲地。天上的雲就是遍虛空,它裏邊可以産生功德水,下雨。我們的十地菩薩的功德也是遍虛空、遍法界,能夠産生各式各樣的功德的水,就是隨類度化,叫法雲地。我們看一看經上。
(圓滿無邊願)
“世尊,雲何菩薩摩诃薩應圓滿攝受無邊處所大願,隨有所願皆令圓滿?”“善現,若菩薩摩诃薩已具修六波羅蜜多”,六個波羅蜜多都修好了,“極圓滿故”,這是十地,當然是都圓滿了,六個波羅蜜多修得極圓滿。“或爲嚴淨諸佛國土,或爲成熟諸有情類,隨心所願皆得圓滿”,莊嚴佛土的願也好,成熟有情的願也好,隨你發什麼願,這個時候都圓滿。“是爲菩薩摩诃薩應圓滿攝受無邊處所大願,隨有所願皆令圓滿。”
(知天等類音)
“世尊,雲何菩薩摩诃薩應圓滿隨諸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異類音智?”他們各式各樣的話,菩薩有智慧都能了解。“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修習殊勝詞無礙解”,四無礙解裏的詞無礙解,能夠“善知有情言音差別”,一切有情的說話都能聽到,都能聽得懂。這個在人間也有,我們記得《論語》裏邊,公冶長(一個孔夫子的弟子),他能解鳥語,鳥說的話他能懂。有一天他在路上走,碰到個鳥叽叽喳喳地叫,人家不知道什麼事情,他知道了,他說這個鳥叫,“公冶長,公冶長,前面有只羊。你吃羊,我吃腸”。這個鳥要吃羊,這個羊是整個地,它吃不來,它咬不動。它告訴公冶長,前面有只羊,你去吃羊肉好了,你羊肉吃下來,腸子給我吃。那麼跑了過去,果然有只羊倒在那裏。他是解鳥語。那麼佛的詞無礙解,一切衆生的語音都能解,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莫呼洛伽等等,都能解,了解他的言音。
(無礙辯如流)
“世尊,雲何菩薩摩诃薩應圓滿無礙辯說智?”“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修習殊勝辯無礙解”,四無礙辯裏邊的辯說無礙,“爲諸有情能無盡說”,爲有情說法,無盡地說,一個法說它十天十夜也說不完,說它五十劫也能說。這就是無礙辯的作用。“是爲菩薩摩诃薩應圓滿無礙辯說智。”
(入胎)
“世尊,雲何菩薩摩诃薩應圓滿入胎具足?”這個很好解的,入胎具足。“善現,若菩薩摩诃薩雖一切生處,實恒化生。”菩薩實際上說都是化生的,沒有入胎的。“而爲饒益有情現入胎藏”,那麼爲了饒益有情,就跟有情同事,示現跟他一樣,也入胎。因爲我們都入胎,一個佛是化生的,人家都奇怪了,這個跟我們不一樣,我們也修不上那個法;他也示現入胎的,跟我們一樣,那麼他的法我們也能修了。所以很多的密意在裏邊。也就示現入胎。“于中具足種種勝事”,雖然入胎,但是具足非常殊勝的事情,跟我們一般的入胎不一樣。“是爲菩薩摩诃薩應圓滿入胎具足。”
(出)
“世尊,雲何菩薩摩诃薩應圓滿出生具足?”“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于出胎時,示現種種希有勝事,是爲菩薩摩诃薩應圓滿出生具足”,釋迦牟尼佛就是一下地,自己走七步,“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個稀有得很。雖然跟我們一樣,但是又不一樣。“令諸有情,見者歡喜,獲大利樂”,目的還是利樂有情,使有情産生歡喜心,得到殊勝的利樂。不是這樣子的話人家不相信,“這個人跟我們差不多,不去跟他學”。
(家氏)
“世尊,雲何菩薩摩诃薩應圓滿家族具足?”家族具足。“善現,若菩薩摩诃薩或生刹帝利大族姓家,或生婆羅門大族姓家,所禀父母無可譏嫌”,他的父母都是非常之功德圓滿的,沒有譏嫌可說的。“是爲菩薩摩诃薩應圓滿家族具足。”這是家族,他出生的父母、他的族姓都是高貴的。
(種性皆尊貴)
“世尊,雲何菩薩摩诃薩應圓滿種姓具足?”“善現,若菩薩摩诃薩常預過去諸大菩薩種姓中生。”過去的佛大菩薩,他在什麼種姓生,他也在什麼種姓生。“是爲菩薩摩诃薩圓滿種姓具足。”
(眷屬)
“世尊,雲何菩薩摩诃薩應圓滿眷屬具足?”他的眷屬也具足。什麼眷屬具足?“善現,若菩薩摩诃薩純以無量無數菩薩而爲眷屬,非諸雜類”,不是其他的那些雜類,不是一般的衆生。他的眷屬都是菩薩,大菩薩。“是爲菩薩摩诃薩應圓滿眷屬具足。”
(生身)
“世尊,雲何菩薩摩诃薩應圓滿生身具足?”“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于初生時,其身具足一切相好”,叁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大光明,遍照無邊諸佛世界,亦令彼界六種變動。有情遇者,無不蒙益,是爲菩薩摩诃薩應圓滿生身具足。”我們看到一些釋迦牟尼佛降生的畫,就是普放光明,天人雨天花。這是出生具足一切相好、一切光明。
(出家)
“世尊,雲何菩薩摩诃薩應圓滿出家具足?”“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于出家時,無量無數天龍、藥叉、人非人等之所翼從,往詣道場,剃除須髪,服叁法衣,受持應器”,就是缽,“引導無量無數有情”,無數衆生,“令乘叁乘而趣圓寂”。以叁乘而達到涅槃。“是爲菩薩摩诃薩應圓滿出家具足。”這是出家。
(坐菩提)
“世尊,雲何菩薩摩诃薩應圓滿莊嚴菩提樹具足?”“善現,若菩薩摩诃薩殊勝善根、廣大願力,感得如是妙菩提樹”,這個菩提樹,我們看到的是這樣子。實際上佛的菩提樹是極微妙的。“吠琉璃寶以爲其莖,真金爲根,枝葉花果皆以上妙七寶所成,其樹高廣,遍覆叁千大千佛土”。這個菩提樹大得很。我們所看到的是應化身所有的;真正的菩提樹是那麼大。“光明照耀,周遍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十方殑伽沙等諸佛國土都能夠碰到這個光明。“是爲菩薩摩诃薩應圓滿莊嚴菩提樹具足。”
(功德悉圓具)
“世尊,雲何菩薩摩诃薩應圓滿一切功德具足?”“善現,若菩薩摩诃薩滿足殊勝福慧資糧”,最高的殊勝的福德智慧資糧都得到。“成熟有情,嚴淨佛土”,成熟有情,莊嚴佛土。“是爲菩薩摩诃薩應圓滿一切功德具足。”這個已經是十地。那麼這裏(儀軌中)是九地。
第十地——法雲地
凡超九地智 則爲住佛地 彼諸菩薩地 是十種應知
“凡超九地智,則爲住佛地”,那麼這裏是十地,怎麼超九地智呢?搞不清楚了。現在我們把今天抄的一個筆記一看就知道了。《現觀》跟這個有一點不一樣,但是原則是一樣的。我們先把經文看一看。十地菩薩,功德跟佛已經根本上差不多,幾乎是無異。那就是只要把煩惱習氣全部永遠不生,斷了之後,當下就是佛。
“世尊,雲何第十法雲地菩薩摩诃薩趣如來地?”第十地的菩薩,進入佛地是怎麼一回事?“佛言:善現,是菩薩摩诃薩方便善巧行六波羅蜜多”,這個是十地菩薩都有的功德,“修靜慮、無量、無色定”,是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叁十七菩提分法”,這個我們看看,叁十七道品哪是小乘呢?很多人就說“叁十七道品是小乘修的,我們大乘只要六度好了”。我們看成佛的都要圓滿這些…
《十地頌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