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岡波巴大師傳▪P6

  ..續本文上一頁師亦如夢如幻,

   應知一切皆幻化。 東方岡波打山嚴,

   其形如工坐皇座, 背山似白旗飄揚,

   前山累累似寶聚, 山頂形如寶王冠,

   七山似臣作禮拜, 樹草金色曼陀羅,

   此山頸處有勝地, 法之徒衆當聚彼;

   汝應前往利采生。

   子兮!(汝將成就大事業)!弘法利生皆成就!

  

   歌畢後,尊者說道:「我現在爲汝取名叫做大金剛持全世普聞比丘。旋授以灌頂及加持,傳與一切法要。」岡波巴乃向尊者請傳全部的那諾巴不共口訣,尊者道:「這個寶貴的六法是上師用辛苦的代價換來的[25]。」其時有一個女施主名叫俱生度母,她在保管尊者的經書。她一時害了病,岡波巴爲她看病施藥,痊愈後對岡波已非常感激。爲了使岡波巴了解法訣之深義起見就把尊者的口訣經書(給岡波巴看),使他能得到(進一步的認識。這樣,把一切無上真言乘(的法義)和口訣全部無遺的學畢後,尊者就把一個大朵馬(食子)放在岡波巴的頭上予以空行護法的灌頂,說道:「兒啊!你會對無量衆生作廣大利益的喲!」岡波巴請道其詳,尊者道:「當你最初來這裏的時候就有很清楚的稀奇徵兆了。我夢見和你賽跑,你竟跑到我的前面,表示你對宏法利生的事業將超過於我,又夢見你將一個比帳蓬還大的石頭抛向別處,手擲石時,石頭竟成(無量的)粉未微塵。你的身體也變成無量微塵使外境之一切怖畏皆告息滅。」岡波巴向尊者請益一切法要之時,尊者曾評道:「他是最善於請問法要的人了。」渠凡有所請問,尊者皆善爲解答,其他瑜伽行者詢問尊者問題時,尊者對某些人有時不予回答。尊者曾說:「如果有人間道於我,他最好要學烏巴頓巴[26]一樣。」尊者將一切法訣全部傳給岡波巴後,就對岡波巴說:「現在你應該到衛地去修行了。」

  

   岡波巴在密勒尊者前住了十叁個月,其時叁十二歲,於虎年時(離開尊者)前往衛地。臨行時尊者爲之送行,至一赤楊樹林之地,其地有一溪流和一個小石橋。尊者說道:「烏巴頓巴!爲了尊重緣起的原故,我不想走過河那邊去,讓我們父子二人就在這裏談談吧。你把背囊放下,就坐在這兒吧。」尊者就在橋頭上結半踟趺坐。岡波巴朝尊者之右腳方向頂禮多次,然後把頭放在尊者的蓮跏上,一面流淚一面祈禱。尊者對這個緣起兆頭顯得十分不高興[27]。於是就送了一個金色的阿惹汝(果子)和一個打火袋,說道:「在我遇到難作善行之時,我是依靠這些口訣而行才能産生覺證的。兒啊;當你以後在修行上遇到(顛簸的情況時,你是需要這些口訣的。于是就傳授給他大手印心氣無二的指示口訣」又對他說道:「你將來一定會成爲得究竟成就的大行者的!烏巴頓巴,兒啊!你莫要以自己的家系爲做,斬斷親眷和現世物質的一切束縛,去作一個往山的人吧!把一切法訣都融彙成一體來修持,要常常祈禱你這老父。莫要和貪嗔癡熾盛的人爲侶,因爲他們的影于也會汙染你的。還有一種人他們視一切爲仇敵,诋毀他人和佛法,這種人破壞一切,他們心中的怒焰時常像火熾一般。舉一個例子來說:蛇是既沒有翅膀也沒有腳的,其實蛇是個很弱小的動物,但是入看見蛇馬上就會發生凶惡和恐怖之感,這就是因爲它具有大嗔恨心的原故。自己內心的嗔恨若是太大了,就會自然對外境一切都會看成仇敵的。又有些人連破石斷木都要貯藏起來,他們說:「老的時候要養老的費用,死的時候要供靈的祭食,沒有錢佛法也修不成。積聚資糧也需要錢財呀!」因此他們就去放(高)利貸和作其他種種不正當的賺錢行爲。這些人心中的貪欲就像滾水一樣的沸騰不息。還有一些人說:「現在還未到我修殊勝法的時候,所謂即身成佛者,根本就沒有這麽回事!如果不積集資糧罪業就不會清淨,不修慈悲就會墮入聲聞乘,輕視(入世的)方便就是流入斷見。」這些人就像是被黑暗所蔭蔽的愚夫一樣。這幾種人是不可與他們(打交道)共商量的。如果你和他們談話,他們就會問你的上師是誰?你修的是什麽法?你雖然好好的爲他們解說,他們就說:「那有這種事呢!」(結果是大發嗔心了事!)由於生嗔恨心的原故就會對人和法二者皆加以诋毀,因此,就造成自他皆墮惡趣之因,也就是因爲自己而使別人人造罪,所以和那些叁毒熾盛的人往來是不可以的。(密典說):

   『聲聞寺中經七日,是爲密戒之粗罪。』就是指這一類的事情來說的。一般說來,你應該像小鳥般的謹慎和調柔;要守護微細的戒律,少做遊樂。要忍耐、堅毅,處衆和諧,少打妄想,十分注意清淨;要盡量少說話,心無旁骛的去修持法行。常常住山,閉關禁語。依叁種清淨法[28]而度時光。雖悟自心是佛法仍不舍離金剛上師。業障煩惱雖能自然清淨仍不舍小善。雖悟業果本空,亦不作小惡。雖覺根本、後得二智位無絲毫差別,每日仍不斷四座習禅。雖知自他平等一味,而不於衆生乃至諸法作一詞毀謗。」尊者如是叮矚後繼續說道:[兒啊!在兔年馬月十四日的時候,你要回到我這裏來。」隨即歌道:

  

   內生離戲覺受時, 莫逐語言及文字,

   否則當爲八法伴, 心離驕慢而安住。

   子兮,能識此意耶?

   法爾解脫內顯時, 莫以哲理辨析之、

   否則勤逐無義事, 心離妄想而安住。

   子兮,亦識此意耶?

   證悟自心空性時, 莫於一、多作分別,

   否則可能墮斷見, 心應安住離戲境。

   子兮,亦識此意耶?

   修觀大手印法時, 身語善業莫勤爲,

   如若事務大繁勞, 無分別智將消散,

   應住松坦不整治。 子兮,亦識此意耶?

   兆相,前知顯現時, 心莫歡喜起貪著,

   否則魔來做懸記, 無執境中坦然住,

   于兮,亦識此意耶? 澈觀自心深處時,

   莫生貪著與欲求, 否則當爲貪魔使,

   無願無求而安住。 子兮,亦識此意耶?

  

   尊者唱畢,以足置於大師的頭頂上說道:「衛地的法師啊!我已經於一瞬間將四種灌頂全部傳給你了。你要歡喜啊!」這樣,於(一刹那間)尊者授與岡波巴大師下列諸灌頂:於其身,授以佛灌頂故,大師之身依佛身壇城之加持;於其口,授以真言灌頂故,大師之語得真言加持;於其心,授以法灌頂故,大師之心現見無生法身。尊者以足置彼頭頂,大師於一切事理即得無礙(解),獲金剛阿奢黎灌頂。尊者于是想傳大師語诠叁味灌頂,說道:「我有一個最深奧的寶貴口訣,但如果傳與別人實在太可惜了。所以,唉,你去吧!」于是尊者坐在河的此岸,岡波巴渡河行了一小段路後,隱約聽見尊者呼喚他的聲音,就立即回到尊者面前來。尊者對他說道:[唉!我這個口訣雖然至爲寶貴和殊勝,有點舍不得傳人,但是這個口訣如果連你都不傳,還傳給誰呢?所以我還是要傳給你的。」岡波巴大師心生歡喜雀躍萬分說道:「那麽我是否要准備一個曼陀羅作爲供養呢?」

  

   尊者說道:「曼陀羅倒不需要。只要你莫辜負我這個口訣就行了。好!現在你看!」說著尊者就將衣袍撩起。只見尊者周身上下[29]都是(因多年辛勞)而結成的網狀老繭!尊者繼續說道:「我再沒有比這更深奧的口訣了!我是經過這樣的辛苦去修行,心中才生起功德的,所以你也要以最大的堅毅持忍力來修行才好。」這件事對岡波巴心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他接受了尊者這個送別的禮物後,就如師所囑向東方行去。

  

   於是尊者就上行返同原處,召集所有的徒衆和惹巴弟子們說道:「法師醫生將會利益許多衆生,昨晚我夢見一只金色的大鵬鳥向衛地飛去,降落在一座大山的頂上,許多鵝群從十方飛來,不一會兒又各自分散飛去,隨後每一只鵝又飛回來,每只又帶來五百只鵝仆,因此整個的谷地都金晃晃的充滿了鵝群。我自己是個瑜伽行者,但是我未來傳承中的弟子卻大多數會是出家人啊!這個法師醫生將會對無量無邊的衆生作廣大的利益的!我對佛法應作的事也已經完畢了。」

  

   於是達波仁波且(岡波巴)就起程前往衛地,他想道:「從前我的嘎當派諸上師曾囑咐過我,叫我不要舍棄嘎當派的威儀,我應該遵辦。」於是大師就把帽子染成黃色,把衣服加上(僧衣的)領子,把鞋尖加上一個翹彎角(?)與嘎當派的(比丘儀表)相符合。於是大師來到紐讓巴格西的住處。紐讓巴格西向大師道:「你到那個瑜伽行者跟前學到了些什麽呀?」大師答道:「我現在可以氣離出入,證量則與虛空齊等。」紐讓巴道:「你確實生起了很好的功德,應該去做利益衆生的事了。」大師說道:「我不知有無足夠的壽命去作利益衆生的事。不知道有無此因緣。(就我各人而言))我一向都是向往專心慘持的。」紐讓巴說道:「長壽的口訣我是有的。我有一些不傳之秘的(大法)白度母和紐讓哇法門。」於是將此二法傳授給大師。

  

   大師在聶耳居住的時候,想起了密勒尊者囑咐的話,就准備了十二兩金子,攜帶著日貢惹巴前往朝禮尊者,行至牙龍底谷的時候,遇見了一個從後藏來的商人,大師問道:「布仁一帶的情況好麽?大家都安吉麽?上師(密勒)尊者身體康泰麽?」商人答道:「布仁那裏一般的情況都很…

《岡波巴大師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