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藏,住持了年堆江熱寺座主,故稱江熱噶久。此後與薩珺饒丹帕巴《地方首領善住聖者》互爲施主供田,創建了白廓德慶寺①的大經院等噶丹派的許多劄倉基地,如群蜂飛往花園似的聚集了衆多叁藏法師,講經修道得到很大發展,從而弘揚了噶丹派的教法大寶。彼時,地方首領饒丹帕巴宣布要迎請法王絨欽巴②與克珠•唐吉欽巴辯經。
① 白廓德慶寺:在江孜縣境內。
② 絨欽巴:一甯瑪派法主名。
克珠大師亦如是承諾。從上下各方的一切大小寺院來了許多講說經義的大善知識和數百位叁藏法師做裁判,開設了辯難道場。當時饒丹帕巴和絨欽卻改變了主意,設法拖延。彼時,克珠•唐吉欽巴便以無畏的勇士氣魄,講了如下此等嚴緊綴成的偈句:
“絨地所生釋迦者,
卻具嗔恨佛教心,
執持辛饒理論幢①,
愚人自傲爲智者,
若能久住正告汝:
同我一起來答辯;
具足詭詐心仙人,
再再口出如謗語,
一旦從彼來此時,
卻邊畏縮邊怖懼,
邊犯過失邊悔恨,
無依無怙尋庇護,
于此具德月白光,
彼欲伺機黑影者②,
以吾正理金剛杵,
全然摧伏現告汝。”
又講道:
“如來教住雪山巒,
十萬正理獅發威,
① 辛饒:辛饒祖師。相傳與釋迦牟尼同時,生于西藏阿裏紮達縣所屬的沃莫隆(漢文古史中名爲羊同)地方,是西藏原始宗教本波教祖師。
② 黑影者:羅喉星的異名。
正理爪牙強凶猛,
唯我博學獅子王,
以一無垢正理笑,
將傲論敵千象心,
除我格來班桑布,
威拔至喉無語獅。
此後又來到寂靜地當堅山(光華山),精勤修證。彼時,地方首領饒丹帕巴懊悔,又以種種手段發起迎請克珠大師回白廊德慶寺。
克珠大師講道:
“欲將俐齒持爪力,
守持雪山彼獅王,
煉拴以泔養爲犬,
其願實爲智者笑。”
而未應諾,去了甘丹寺。克珠大師于年四十七歲藏曆第七饒迥之鐵亥年(公元1431),在大叢林甘丹尊勝洲寺被晉封住持高大金座,將一切講聞說修之門弘廣如上弦明月,尤其將宗喀巴大師的語旨,連細微部分也不摻雜他說地做了明確的宣說。
對于余宗作爲發起非難大師善說的一切道理,皆以無垢的教理之門做了破斥。特別是顧慮大師的不共講風傳統會斷絕後,遂將珍如空行心血般的密咒難行樞要,不惜對衆廣宣,縱有一切空行責罰,亦不顧生命,心中唯懷佛法大寶,以講說著述之門加以顯揚。如此重恩,實屬無匹。
如是住持寺院法座曆經八年中將文殊怙主洛桑紮巴的教法大寶——全勝一切的勝幢豎立于叁有之頂,于藏曆土馬年(公元1438年明正統叁年)神變月(正月)二十一日,仙逝于空行法宮。享年五十四歲。此師之清淨見相,亦曾再叁親見文殊菩薩、妙音天女、本尊作怖畏金剛、六臂護法和四面護法等。
特別在宗喀巴大師涅磐後,此師以五種不同的照見,親見了大師聖容,並再再嘗受了語旨甘露等,如是之諸情,全如傳記等中所講。此大師之語生弟子亦有大堪布桑朗喬珠(福勝成》、遍知帕巴畏(聖光》、桑達瓦•喬丹饒覺(具法圓滿》、京俄•羅追堅贊(慧幢》、擦科土官•卻吉劄巴(法稱》、法主•頓珠班瓦(義成祥》、絨敦•羅桑紮巴(善慧稱》、法主•貢勒巴(遍妙》、紮巴•卻傑瓦(聲論師•法勝》、上座•卻迥瓦(護法》等學行兼優的弟子無數。
此後,第四代法臺夏魯巴•勒巴堅贊(妙幢》,藏曆第六饒迥之木兔年(公元1375》出生于後藏。在夏魯寺出家,依止宗喀巴大師,從新建甘丹寺時起,就任領誦師。年六十四歲于寺中繼任住持金座。在共同的心目中雖不共許爲智慧最極廣大,然而,實際上是位瑜伽大自在。所以,諸叁藏法師對此師越來越尊敬,諸粗魯的人越來越畏懼。此乃尊者索朗紮巴所講。後于年七十六歲藏曆鐵馬年(公元1450》二月廿四日圓寂。
第五代甘丹法臺雅德•羅珠卻珺(智慧護法》,藏曆第七铙迥之土蛇年(公元1389》誕生于雅德①。于卻隆措巴寺出家。依止叁師徒②,特別主要依止克珠大師,徹底學習了一切顯密經義。于年六十二歲繼任住持寺院金座,主要廣做了《時輪大疏釋》的講聞,並著作了《時輪大疏補遺》。藏曆水羊年《公元1463》九月十五日圓寂。享年七十五歲。
第六代甘丹法臺克珠•唐吉欽巴之弟跋蘇•卻季堅贊(法幢》,藏曆年七铙迥之水馬年(公元1402)誕生于堆(上部)。隨從宗喀巴師徒詳盡學習了諸顯密經論,特別依止自在聖人朵丹•降白嘉措(得道者,曼殊海),如瓶滿灌地飽授了文殊菩薩親自授與宗喀巴大師的耳傳要門——道體圓滿的甚深妙道,即以上師天瑜伽之門,于一個濁世短壽中修成雙運的無上方便——最極絕密的教授全部噶
① 雅德:在後藏聶拉木縣境內。
② 叁師徒:指宗喀巴師徒叁人,即大師宗喀巴、傑曹•達瑪仁欽和克珠•格勒貝桑。
丹耳傳要門。最後,大成就者朵丹•降白嘉措遵照文珠菩薩對自己所做的授記,又贈與了《甘丹變幻經卷》,一時封禁爲獨傳。此外,跋蘇•卻季堅贊還圓滿受學了《時輪》的生圓次第,內心做了實修,故于心相續中生起了不共的甚深樂空叁摩地。據說諸內部及門弟子亦那樣承認。年六十二歲繼任寺院金座。如是爲文殊怙主宗喀巴大師的講修教法廣做事業後,于年七十二歲藏曆水蛇年(公元1473》圓寂。其語生弟子亦有守持宗喀巴大師之殊勝耳傳要門的門徒大成就者卻季多吉(法金剛》、堆龍•班丹多吉(具德金剛》和康•巴•多吉班瓦(金剛祥》等出現了公許爲此生成就了雙運,並證得長生金剛身之金剛叁兄弟等諸多學問通達、德行高妙的上土。
第七代甘丹法臺法主•羅追丹巴(慧堅》誕生于藏堆①,與跋蘇•卻季堅贊同年。于勒甯寺出家。依止宗喀巴師徒叁人,特別依止傑曹•唐吉欽巴學習了佛經,故而成爲博聞的大智者。最初在桑浦寺進行講聞。但是由于一時貪嗔增長,故不欲安住,便于拉堆②和沃卡地區進行講聞。此後去了強孜劄倉,廣做了慈氏諸論的大論講說。並著作了《釋量論道序》和《慈氏後四論疏》等。年七十二歲繼任寺院金座。年七十七歲藏曆土狗年(公元1478)于示現奇異的征兆中圓寂。
第八代甘丹法臺法主門朗班瓦(願吉祥),藏曆第七饒迥之木馬年(公元1414),誕生于耶茹強(右翼北)地方。依止更頓珠爲根本經師,精學了一切佛經。從尊者協饒森格大師,學習了《密集續釋》等。于澤當寺進行了叁十六部經函的立宗辯經,故而智者的盛名傳遍了十方。又于藏布洛大經院、劄什倫布寺和上金殿等處,依次進行了講聞。後又來到前藏,在色拉寺漢僧院、東法相院和迦唐(繪像)院等處,廣做了講聞,並著作了一部《釋量論大疏》。年六十
① 藏堆:位于後藏定日縣內。
② 拉堆:指後藏定日一帶。
七歲繼任甘丹寺金座。翌年又任哲蚌寺座主,故于二寺院講說了許多顯密經典,以講經修道,善任了座主,于藏曆鐵亥年(公元1491)十一月廿二日在拉薩布達拉宮圓寂。享年七十八歲。從傑曹大師到此師以上七人,,被稱爲甘丹金座後藏七代文殊傳承。
此後,第九代甘丹法臺是赤欽•洛桑尼瑪(大法後•慧日)。第十代是丹瑪•益希桑布(妙智)。第十一代是塔欽•洛桑紮巴(善慧名稱)。第十二代是嘉木漾,希僥勒班羅追(妙音•善智妙慧)。第十叁代是赤欽•卻季協守(法友)。第十四代是堆龍巴•仁欽維賽(寶光)。第十五代是班欽•索南紮巴(福稱)。第十六代是迦熱•卻瓊嘉措(護法海)。第十七代是木雅•多吉桑布(妙金剛)。第十八代是齊日•堅贊桑布(善幢)。第十九代是赤欽•阿旺卻季紮巴(語自在法稱)。第二十代是赤欽•卻紮桑布(法稱善)。
第二十一代是法主德瓦堅巴•格勒班桑(妙吉祥賢)。第二十二代是砻雪根頓,丹巴饒傑(教盛)。第二十叁代是法主才旦嘉措(長壽海)。第二十四代是額噶瓦•強巴嘉措(慈海)。第二十五代是赤欽•班覺嘉措(富海)。第二十六代是赤欽•當曲班巴(聖教炬)。第二十七代是法主釋迦仁欽(釋迦寶)。第二十八代是赤欽•根頓堅贊(比丘幢)。第二十九代是卓尼•協甯紮巴(善知識稱)。第叁十代是達隆查巴•羅追堅贊(慧幢)。第叁十一代是法主當曲班瓦(聖教祥)。第叁十二代是仲孜•楚程曲培(戒法增)。
第叁十叁代是赤欽•紮巴嘉措(名稱海)。第叁十四代是赤欽•阿旺卻季堅贊(語自在法幢)。第叁十五代是林麥沙布隆•降央貢郊曲培(曼殊寶法增)。此人被佛王五世DL依爲經師。第叁十六代是工布•旦增勒協(掌教善說)。此時,因甘丹寺強孜和夏孜兩劄倉間發生糾紛,故此師不便住持,避往了康區。此師以上,甘丹赤巴雖由強孜夏孜兩劄倉輪流擔任,但是,任期年限等並不一定。此後,由藏巴汗作出裁定,故才建立了法臺任期的定製。第叁十七代是赤欽•根頓仁欽堅贊(比丘寶幢…
《藏傳佛教格魯派史略》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