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藏傳佛教格魯派史略▪P20

  ..續本文上一頁)、德揚(廣樂院)、霞廓(東院)、推桑林(聞思洲院)或傑瓦(勝利院)、都瓦(調伏院)和安巴劄倉(密宗院)等,後來合並爲果、羅、德、安四劄倉。住持法座者,在此法主圓寂後,又有法主白丹森格(吉祥獅子)、法主仁欽降秋(寶菩提)、法主羅桑尼瑪(善慧日)①、絨敦•羅桑紮巴(善慧稱)、甯布•釋迦仁欽(釋迦寶)、尊者門朗白瓦、降央勒巴卻覺(妙音善法財)②或降央噶羅瓦(文殊歡喜慧)、法主雲丹嘉措(功德海)、唐吉欽巴•根頓嘉措(僧海)③、班欽•索南紮巴(福稱)④、佛王•索南嘉措(德海)⑤、佛王•雲丹嘉措(功德海)⑥、班欽唐吉欽巴•羅桑卻堅贊(班禅一切智•善慧法幢)⑦和高貴的五世DL。此後便由次第轉世的曆代佛王繼任法臺,親自住持。該寺成了噶丹派的重要核心,所以,名

  ① 羅桑尼瑪:第一世DL之侄又是他的弟子。

  ② 降央勒巴卻覺:他是第二世DL根頓嘉措之師。

  ③ 唐吉欽巴•根頓嘉措:即第二世DL喇嘛。

  ④ 班欽•索南紮巴:他繼DL二世,1529年升爲哲蚌寺第十五任座主,又任色拉寺座主。

  ⑤ 索南嘉措:(1543—1588)。即第叁世DL喇嘛。生于前藏堆龍。四歲時被認爲根敦嘉措轉世。1552年任哲蚌寺堪布,1558年任色拉寺堪布。1577年經青康赴蒙古途中倡建塔爾寺。1580年倡建理塘寺。旋應明順義王俺答之請,由康入青,俺答贈號DL喇嘛,譯名“海上師”,遂成以後曆代轉世定名。後隨俺答前往蒙古地方,傳播佛教。明萬曆贈號大國師,召往北京,未行即圓寂于蒙古。

  ⑥ 雲丹嘉措:(1589一1616)。即第四世DL喇嘛。生于內蒙。十五歲時被西藏叁大寺僧團迎至哲蚌寺,後從第四世班禅受近圓戒。先後任色拉、哲蚌寺寺主。享年27歲。

  ⑦ 羅桑卻季堅贊:即第四世班禅額爾德尼。

  爲千萬賢哲之源——雪域那爛陀①的盛譽傳遍了整個大地。若將每個劄倉的住持世系也一一列出,恐文太繁。這裏只舉其中幾位最主要者:羅賽林劄倉,最初由大堪布勒丹巴(具善)主持經論的講說。

  其後由無間出現的法主秀索巴(弓福)、法主班丹羅追(祥慧)、工布•楚洛瓦(戒慧)、鄧瑪•耶桑瓦(本賢)、法主勒巴班覺(善富)、阿阇黎•釋迦桑布(釋迦賢)、阿阇黎•雲丹維(德光)和班欽•索南紮巴等主持了講聞。這位班欽住持了第十五代甘丹法臺並擔任過佛王.索南嘉措的親教師,其功業頗大。特別是編寫了顯密經論的注疏,尤其著作了辨析《五部大論》的全套新典。所以,此典籍至今都作爲羅賽林劄倉的主要講聞經典,而且還普及到了多堆多麥的許多大寺院,因此,其功業甚廣。

  果莽劄倉,最初的住持是法主仁欽降秋(寶菩提)。此後是智者噶勒和達勒、貢汝•楚桑瓦(戒賢)、欽布•班協巴(祥識)、羅群•貢傑瓦(遍勝)、堪欽•旺班瓦(自在祥)、阿阇黎 •班羅協洛(祥慧般若慧)、卓尼•卻勒朗傑(全勝)、貢汝•卻季炯乃(法源)和秋桑•降巴倫珠(慈頓成)等次第繼任了住持。此後,是稱做一切智•大德嘉木漾協具多吉(妙音笑金剛)②的賢哲盛名傳遍叁城、一切方面皆同成爲南贍莊嚴之天竺大班智達的這位大賢哲住持了法座。此師寫作了辨析一切顯密經論的典籍,成爲前所未有的善說法藏。所以,至

  ① 那爛陀:譯義施無厭。古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的著名寺院。建于五世紀至六世紀初,有八大寺院,僧徒主客常至萬人,學習大乘、小乘並吠陀、因明、聲明、醫方明等,爲印度佛教的最高學府。我國唐代玄奘、義淨等曾在此留學多年。

  ② 嘉木漾協具多吉:(1648--1721)。拉蔔楞寺的創始人,該寺第一世活佛。生于甘肅夏河縣甘加地方。1668年入西藏學法。1699年出任哲蚌寺果莽劄倉堪布。1707年受拉藏汗邀請,任磐石寺住持。晚年返回了安多地區,于1710年,在甘肅夏河倡建了拉蔔楞寺。1720年,清康熙皇帝頒賜金敕金印,封“扶法禅師班智達額爾德尼諾門罕”。1721年圓寂。終年75歲。

  今果莽劄倉仍以此典籍作爲默記之法。不僅在此處,安多和中區的一切正理論師皆將此典作爲聞思之本。所以,土觀•卻季尼瑪才這樣撒出了所謂“較其他典籍尤爲殊勝。”的贊美妙花。

  德揚劄倉,最初由郊巴•降班瓦(覺祥)主持講聞。此後,由次第出現的仲•卻班瓦(法祥)、紮穹•雲丹堅贊(德幢)、智者才瑪旺傑、噶久巴•尊珠森格(精進獅子)、喇嘛洛森瓦(慧獅子)、仲•南喀瓦(虛空)、喇嘛占江巴(吉祥光明)、仲•仁塔瓦(寶盛)和欽布•堅贊勒巴(妙幢)等堪布世代主持了講聞。

  安巴劄倉,由次第出現的阿奢黎•傑楚瓦(嚴成)、阿阇黎 •京喬巴(施勝)、仲•仁喬巴(寶勝)和阿阇黎•班貢堅贊(祥怙幢)等堪布世代主持了講聞。所以,顯密講修的佛法得到了蓬勃發展。

  降欽卻吉•釋迦也失(大慈法王•釋迦智),藏曆第六饒迥之木馬年(公元1354)出生于蔡公堂的一個世代官吏家族。《松巴宗教史•如意寶樹》中說,他誕生于水亥年(公元1383)。此師掌握隨念宿生等教證功德,特別爲多聞子所護持,並應奉天承運文殊大皇帝永樂迎京之诏,于藏曆第七饒迥之土鼠年(公元1408),代表宗喀巴大師,此法王經南路康區理塘,進京朝觐永樂皇帝,敬奉了法甘露,故被敕封爲大皇帝和皇子兩代的國師。

  此法王在漢地一切地方創立了宗喀巴大師的清淨正宗後,退回了西藏。此法王遵照一切智•宗喀巴大師之命,于藏曆第七铙迥之土亥年(公元1419)修建了色拉大乘洲寺,以講聞而完滿護持。彼時,又接大皇帝之迎诏,于土雞年(公元1429),作爲法王自己的紹聖,封噶久巴•塔傑桑布爲堪布座主,自己再次赴往內地。奉禾承運文殊大皇帝明成祖敕封法王•釋迦獅子爲“西天佛子大國師”。此法王廣轉了*輪,安立諸衆生于成熟解脫之道後,于年八十二歲又啓程返藏。途經佐毛喀①,于藏曆木兔年(公元1435)十月廿四日圓寂。此乃經師

  ① 佐毛喀:即今青海省民和弘化寺。

  益希堅贊所講,與漢文文獻和《蒙古宗教史》所講一致。郊傑•普覺仁欽(勝怙•普布覺寺大師)雖然說此師卒于年六十八歲藏曆鐵虎年(公元1410)七月十日,但生年與屬相不符。此法王的聽法親教弟子也出現了聶塘巴•法主阿莫伽巴(降伏)和法主索南希僥(福慧)等多人。不過,唯此二法主曾任奉天承運大明永樂皇太子宣德皇帝的國師,其二規①功業甚廣。保任此賢哲法座的堪布世代,在法主塔傑瓦之後,複由無匹法主或謂貢汝•堅贊桑布主持講聞。

  此後是夏魯熱降巴•紮西嘉措②、法主沫賽巴、法主乃丹巴③、勒浦卻季④、涅敦•班覺倫珠、芒推•班丹羅追⑤、降央•頓悅班丹⑥、佛王•根頓嘉措和至尊卻季堅贊⑦。此師是一位無匹的正理自在。他著作了(中論》、《現觀莊嚴論)和(量論)等的注疏典籍甚多。在色拉寺切巴劄倉和甘丹寺強孜劄倉中,至今仍都從此典籍上進行講聞。

  特別在安多、中區和康區等叁大區的許多大叢林中,皆從其典籍上守持了講經聞修的傳統,故而功業取得了極大的發展。此師以後的諸座主是班欽•索南紮巴、法主紮桑巴(賢稱)、佛王索南嘉措、棟科爾•雲丹嘉措(功德海)⑧、佛王雲丹嘉措、班欽•羅桑卻傑(善慧法王)和佛王五世DL喇嘛等。此後,便由次第轉世的曆代佛王繼

  ① 二規:指世間與出世間兩種規矩或指政教製度。

  ② 夏魯熱降巴•紮西嘉措:夏魯是夏魯寺。“熱降巴”,即格西,高一級的學位名。亦譯爲廣通經義者或博士。

  ③ 乃丹巴:義爲上座師。他繼任色拉寺第六任座主。

  ④ 勒浦卻季:勒浦,即勒浦關沙寺,在拉薩附近。“卻季”即法主,他是該寺的座主,色拉寺第七任座主。

  ⑤ 芒推•班丹羅追:“芒推”是尊號,義爲博聞經教。班丹羅追(祥智)是色拉寺第八任座主。

  ⑥ 降央•頓悅班丹:義爲文殊不空祥,他是色拉寺第九任座主。

  ⑦ 卻季堅贊:即第四世班禅額爾德尼洛桑卻季堅贊。

  ⑧ 棟科爾•雲丹嘉措:棟科爾是寺名,該寺在青海省西甯市湟源縣境內。雲丹嘉措任色拉寺座主。任座主。

  此寺院最初有五個劄倉。但後來並爲切巴(外出者)和麥巴(下院)兩個劄倉。複次,在貢汝•堅贊桑布住持法座時,爲各個劄倉都委任了講聞師。如在迦(漢)劄倉,是由法主降央帕巴(妙音聖)主持講聞。在仲登劄倉,是由楚迦本布(六十土官)主持講聞。在堆劄倉,是由貢汝•堅桑瓦自己主持講聞。

  此後,將迦和仲登兩個劄倉合並到了堆劄倉,由欽布•協江巴、貢汝•卻洛瓦(法慧)和本•釋迦桑布(土官•釋迦賢)等無間地以講聞而護持…

《藏傳佛教格魯派史略》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薩迦世系史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