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講聞,處于空白。這是班欽•索南紮巴所講。此後,依次出現了阿奢黎•拉仁巴、阿奢黎 •曲丹羅追(法慧)、班欽•索南紮巴(福稱)、法主•貢喬培傑(寶盛)、貢德•南喀堅贊(虛空幢)②和貢喬曲培(寶法增)大師③等弘揚了密乘教法大寶。
關于溫薩耳傳如何來源的情況。尊者朵丹•降央嘉措(曼殊海),藏曆第六饒迥之火猴年(公元1356)出生于多麥宗喀地方。由于前世賢善習氣之能力得以滋長,所以從童年起就能記住<月燈經)等許多經書,並能經常口誦(月燈經)。年十八歲,他來到前藏,依止上師雪隆•曹喀巴、達隆譯師、阿奢黎•貢喬森格和查昌堪布•根敦等,徹底學習了一切顯密經義,特別是依止宗喀巴大師爲根本
① 阿奢黎•紮西堅贊:色舉派傳承法統。紮桑瓦後,由他繼任麥舉法座。
② 貢德•南喀堅贊:他是貢噶頓珠的弟子。由他傳承舉巴法座。
③ 貢喬曲培:他是舉堆巴法統,繼承衮噶頓珠法座第叁世。
經師,學習了攝顯密二道要的全部噶丹耳傳教授,並傳授了《變幻經卷》等。後來,應邦藏堪布的迎請,他來到彼處,于隱居地色瓦絨 (刺梅谷)的寢舍中,一心精進于修證等持,故而生起了諸多現證功德,並且親見了文殊菩薩之聖容。從此以後,身與語的明相便隨意而生。藏曆土猴年(公元1428),于諸多奇異兆象示現中,在隱居地色瓦絨圓寂。時年七十叁歲。
宗喀巴大師所講的諸多耳傳教授,特別是現爲文字之者的文殊大藏《變幻經卷》等,宗喀巴大師除了這位朵丹巴上師外,未傳授給任何人。而上師朵丹巴亦將包括《變幻經卷》在內的噶丹耳傳要門,只密傳給了帕索•卻李堅贊。而法主•帕索瓦亦遵照文殊菩薩對他的授記,作爲密法,除了傳授給猶如寶貝化機的弟子金剛叁昆仲①外,也未講給任何人。
法主•帕索瓦又吩咐此叁人說:“若有一二真厭世之具法器的弟子,方可講此耳傳教授。否則,對其他任何人連有如此要門的話也不可講。”以本尊、空行和護法等爲證,做了極嚴的禁令。稱作金剛叁昆仲的叁位上師,據說對此文殊怙主宗喀巴大師之教法,于此生成就了虹身,並且證得了不死金剛身,故而迄今亦在安住。
此叁昆仲中,據說堆龍巴•班丹多古只向一二個有緣弟子傳授過這個耳傳教授。《傳記》中說:“佛王•根頓嘉措從這位成就了雙運的勇識,獲得了法恩。”《佛王•索南嘉措傳》中也說:“稱做大成就者•班丹多吉,他已得虹身,于日光靜室中已得盧伊巴派的勝樂灌頂。大成就師又將他親自得到的蓮花生大師所傳的長壽灌頂法傳授給了此佛王。”叁昆仲之一康巴•多吉白瓦,除了起初在帕索•卻季堅贊前聽受此耳傳教授時,除了在根培山② 安
① 金剛叁昆仲:是大成就•卻季多吉(法金剛)、堆龍巴•班丹多吉(吉祥金剛)和康巴•多吉班瓦(金剛祥)。格魯派密法《變幻經卷》的傳承,是從他們叁人開始的,依次傳授到班禅•羅桑卻季堅贊時始筆之于書。此一密法傳承,後來稱爲溫薩派。
② 根培山:全名根培阿蘭若。是寺名即靜居寺,在哲蚌寺山上。
住時和除了後來包括他本人在內的金剛叁昆仲聚會時外,普通人誰也全未耳聞目見過。是安住于某一別的成就聖地或是去了其他不淨刹土等不論怎樣,總之,于此域所得法恩不甚明顯。這是經師益希堅贊所講。
叁昆仲之一大成就者•卻季多吉。在多麥宗喀地方有一父名蚪貢噶傑布,母名叫班宗的兩個出世男女去衛藏朝聖時,來到了達那金剛座①,于藏曆第八饒迥之火牛年(公元1457)生下了這位大成就者。他在年十一歲時,由父母帶領,去朝拜了各處聖地,故由文殊怙主宗喀巴大師的發心和諸護法策勵的法力所使,漸次來到了甘丹尊勝洲寺。
彼時,首先參拜了帕索•卻季堅贊。此法主當時就賜與了父母二人隨順世俗的無量獎賞,講道:“請將此童施與我。”于是父母二人欣然獻與。從此以後,便由此法主愛惜養育而出家,起法號爲卻吉多吉。他徹底學習了一切顯密佛經,特別圓滿地聽受了菩提道次第的所緣法類、要門、親訓、除障和生效等,以及勝樂、密集、大威德和時輪等四續部的灌頂傳承和教授。
尤其是此法主圓滿傳授了怙主文殊菩薩親自授與宗喀巴大師的不共耳傳顯密二宗道體圓滿的甚深妙道——上師天瑜伽的要門和親訓,最後將噶丹《變幻經卷》交在他的手上,講道:“除了空行授記的一二個弟子外,不得向任何人展示。”做了嚴格的禁令後,給與了他。
此後,他去了哲蚌寺,從大德•德勒多丹(圓滿力士)徹底學習了以《中論》和《現觀莊嚴論》爲主的諸大乘師之經論,並從軌範師尼瑪貢(日怙)和法主多丹受了比丘戒後,去了後藏。在後藏,他從律師•羅追班巴(慧隱),圓滿學習了《律經》法類。此後,遵照法主•帕索大師的指示,去了雪山、山窪和林間等諸多靜中之靜的地方,將修證全部顯密道,作爲心要,故而修證功德愈加增上。特別是由于在
① 達那金剛座:在後藏的謝通門縣境內。
諸先師獲得成就的聖地帕襄珠穆拉白山①的大密成就處白瑪京②奮力修證,故而生起次第達到了究竟,並因合一修了圓滿次第,所以,真正成就了心遠離譬喻光明和不淨幻身③。彼時,由于修習了圓滿次第相屬的上師瑜伽,故而親見了佛王宗喀巴大師之聖容,聽受了諸多不共的耳傳教授。
複又于此修證處,一心勤修了圓滿次第甚深瑜伽,故而憑依極無戲論之行,以身清淨幻身和心清淨勝義光明④二者雙運轉之道,無余盡斷了諸細而又細的所知障⑤,證得了具足和合七支的雙運金剛持果位,由法身不動地變成了與一切有情各自緣份相合的種種莊嚴。以如是莊嚴,乃至虛空存在,爲饒益衆有情不怠而住。是這位大成就者將全部要門傳授給了佛王溫薩巴•羅桑頓珠(善慧義成)⑥。
法主溫薩巴•羅桑頓珠,藏曆第八饒迥之木牛年(公元1505)一月十日誕生于後藏一個名叫拉庫的地方。十一歲時于曲科衛頂的拉日孜寺,從法主拉日孜瓦•紮巴頓珠(神山頂寺主名稱義成)出家,賜法號爲羅桑頓珠。此後,隨同法主拉日孜瓦和阿奢黎 •楚程仁欽巴(戒寶)二師一起來到哲蚌寺,從紮巴頓珠大師聽受了菩提道次第的驗證傳授,以及時輪和大威德等的許多灌頂傳承和教授。
在根培山,從法主羅追堅贊(慧幢)聽受了吉祥密集的灌頂等。此後,他去了劄什倫布寺,從推桑林院的住持羅桑協甯(善慧知識),
① 帕襄珠穆拉日山:在後藏江孜縣南面的綽摩地區,與不丹聯界。
② 白瑪京:譯義蓮花園。
③ 不淨幻身:圓滿次第中六次第之一。以如幻如夢等譬喻論斷,修習叁界一切情器世間所有內外諸法皆是現分有而自性無。
④ 勝義光明:圓滿次第法門之一。睡眠、錯亂所起見修所斷二障種子,亦被道位強力光明永遠斷除,頓然離垢之基位光明。
⑤ 所知障:煩惱習氣及其自果事相分別之錯亂分。能障礙證得一切種智的叁輪尋思。
⑥ 佛王溫薩巴•羅桑頓珠:即班禅第叁世。溫薩傳承從他開始,所以稱他爲溫薩巴。
徹底學習了一切波羅密多乘的經義。彼時,天花病流行所有地方,此法主亦于年十七歲時染上了天花而生病。他在溫薩寺居住時,一日門前來了一位唱誦祝賀贊詞的出世者。當一聽到其唱誦的語音,身上的毛發便馬上豎起,心情出現了徹底的變化。故當來到門前一看時,便見到一位身穿百納衣,能引生信念的長白下須者。
故知其是一位守持宗喀巴大師耳傳的大成就師,遂迎于室內。當啓請護持時,吩咐說:“當于如此如此時前來紮喜宗喀谷底之噶摩曲宗。”上述叁昆仲之一那位大成就者卻季多吉,雖然于此生成就了雙運,但是,粗分異熟身暫未棄舍,在怙主文殊菩薩授記的耳傳法主這位溫薩巴•羅桑頓珠未出世期間,即超過百余歲之間都依止雙運灌頂王經(寶箧經),對一些有緣化機給以正法甘露。
是此時見到將無余耳傳教授給予大德溫薩巴的時機已到,才故意以一極年邁的比丘行相而來到尊者溫薩巴住處門前的。此後,尊者溫薩巴一脫離天花疾病後,便馬上遵照那位大成就師所講,去了噶摩曲宗。那位大成就師如瓶滿灌地傳授了菩提道次第的講解等全部耳傳教授;勝樂、密集、大威德的灌頂;二種次第的全部要門等,賜封其爲文殊怙主耳傳的教主。
此後,大成就者•卻季多和溫薩巴二師便一同攝受了衛藏各地的許多有緣化機和視爲以耳濡目染、心念身受等成爲當前和最終利樂的殊勝緣起而雲遊和加持了雪域的大部分聖地和地方,最後來到聖地白瑪京。尊者溫薩巴大德一心精進修證,故而證得了現證功德。彼時,大成就師卻季多吉的眷屬中有獲得成就的弟子十余人。大成就師視其中這位尊者溫薩巴爲上首弟子,遂將噶丹耳傳《變化經卷》交與了此尊者手中,以一切本尊和上師爲證,授權其爲正法之紹聖。
此後,尊者溫薩巴又來到根培山,完全護持了一切所見,皆現爲樂空的明智禁戒之行。因此,多數心竅迷盲的士夫皆傳出所謂“溫薩瘋子”之語。彼時,尊者溫薩巴遵照空行的授記,將不共的耳傳教授和《變幻經卷》中的一些時機已到的內容,傳授給了貢欽•勒巴頓珠。在叁十叁歲上來到哲蚌寺,從唐吉欽巴•…
《藏傳佛教格魯派史略》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