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葉佛,燃燈佛。
② 無貪化緣者:此處指宗喀巴大師。
③ 一聖:一位聖人。是指宗喀巴大師。
出現欲魔引,
靜慮失貪嗔,
化身加持故,
定成應敬仰,
人天供養處,
總之此聖地,
從初四院後,
有僧叁千五,
佛子具叁學①,
皆成衆生怙,
懷願從方隅,
無量聚此處,
有德達十萬,
總同諸外海,
百川不能滿,
誰都不能诋。”
即是授記講了覺沃迦葉爲教化諸有情,顯現數千化身莊嚴,並以“增上無貪化緣者”一偈句,展示了宗喀巴大師,他收攝諸多有緣化機,首創神變供養,出現許多修學叁士道次的禅師,建立具足叁學的僧伽;在色拉、哲蚌、甘丹和紮什倫布等寺中將從一切地方雲集無量有緣者;宗喀巴大師之功業運轉連續不斷,爲了佛教衆生的利樂,種種化身與再化身無有邊際地成辦著衆生利益之情。又在出自《噶當書》的“清淨上師授記”中也有所謂“我亦赴彼聖地調神鬼。”一語,
① 叁學:戒學、定學和慧學。
這是指蓮花生大師①;所謂“一化身雲遊天竺聖地。”一語,是指無匹的覺沃傑;所謂“一化身赴多康下區。”,就是授記爲宗喀巴大師。此等成爲標准信許的無诤授記之義,亦如唐吉欽巴·根敦嘉措《一切智·僧海》②所講:
“持明自在聖人蓮花生,
五百③頂嚴吉祥燃燈佛,
金剛持主洛桑紮巴班,
作種種神變舞我敬禮。”
此外,在上師邬瑪巴④向至尊文殊菩薩請問宗喀巴大師的前後轉世等所做的授記中講:“此身來世將于甘丹寺彌勒佛前,受用大乘無量財富。其法號亦成爲文殊菩薩藏。”密主(金剛手)向洛紮大成就者(即南喀聖贊)所做的授記中也講道:
“洛桑紮巴悉無匹,
釋迦王前發勝心,
① 蓮花生:別名白瑪桑巴瓦。邬仗那國人,是密教的大阿阇黎 。公元761年受赤松德贊迎請入藏,修建了在西藏佛教史上最著名的桑耶寺,宏傳密教,教藏族弟子學習翻譯學;從印度邀無垢友等通人正士來藏,翻譯重要的顯密經論爲藏文。爲赤松德贊及王妃也協措傑等有緣者傳授無上密乘等八法、金剛撅及訣竅正見等教法;創建顯密經院爲密宗道場,發展出家在家兩種僧團等,奠定西藏舊派密乘之基。其後離開西藏,往之遮末羅等印度西方古國教化有緣。號稱羅刹王者、羅刹顱鬘大師等。
② 唐吉欽巴·根頓嘉措:譯作一切智,僧海《1476—1542》。出生于後藏達納《今謝通門縣境內》。曆任劄什倫布、哲蚌、色拉等寺的堪布。後被追認爲第二世DL喇嘛。他1485年就學于劄什倫布寺。1509年倡建傾科傑寺《山南桑日縣境內》。1516年接受乃東紮西紮巴所獻哲蚌寺內多康恩莫殿,更名爲噶丹頓章《喜足宮》,後爲格魯派政權首建之地。
③ 五百:最後百年。佛法住世十期,最後一期五百年,即唯相期。此期佛教衰落,僅余外表形象。
④ 邬瑪巴:本名尊追僧格《精進獅子》。密名爲勇金剛。原爲青海西甯喇嘛,在衛藏遊學。遇宗喀巴大師,爲大師傳授“妙音天女隨許法”等諸法。
顯密經義弘此土,
由此轉赴甘丹處,
彌勒高足文殊藏,
疾速成佛爲如來。”
又講道:
“棄舍此身子甘丹,
彌勒佛前聞佛法,
法號稱做文殊藏,
慧憫一切衆有情,
彼乃十地①究竟者。”
如是又如降央卻主·紮喜班丹《妙音法王·具德祥賢》所講:
“甘丹聖地彌勒前,
佛子名謂文殊藏,
文殊菩薩與密主,
授記尊者爲法主。”
關于在化機信解的心目中,展示又成等正覺的情理,亦如前面所講,曾于自在頂佛前發宏誓願後,彼薄伽梵親自授記說:“大勇,汝于未來越過無量佛土之東北界希有神奇的莊嚴土中,或佛謂如來獅子吼。”蓮花生大師所著的《策勵牌文》中講道:
“佛子名爲紮巴者,
改釋迦王爲報身,
父續深要細瑜伽,
離四邊戲正現見,
① 十地:大乘菩薩十地。1、歡喜地;2、離垢地;3、發光地;4、焰慧地;5、極難勝地; 6、現前地;7、遠行地;8、不動地;9、善慧地;10、法雲地。
成熟解脫衆有情,
善收此土身嚴後,
希有神奇世間中,
成等正覺獅子吼,
由其手中大供炷,
遍放十萬光輝聚。”
《瑪吉勞准授記》①中講道:
“女汝所問彼菩薩,
未來賢劫第七佛,
現爲菩薩大勇識,
濁時藏地出邪行,
格龍楚程紮巴名,
于彼土許師子吼,
勇摧犯戒邪行故,
犯戒放逸繩以律,
創佛風規持教相,
顯揚佛教勝比丘,
統治無邊續部衆,
提取續部海旨精,
滿足所化有緣衆。”
此中所講的賢劫第七佛善目如來和成爲獅子吼佛的二情理,其中善目如來,是從彌勒算起的第七佛,從拘留孫佛算起的第十佛。這是大師的傳記《有緣蓮池增廣千光》中所講的。此外,大師他的正變化本體,即彼怙主文殊,亦在《健行叁摩地經》中講道:“于世界名爲
① 瑪吉勞准:覺域派當巴桑結的法嗣,女傳覺域派的創始人。大約是公元十二世紀時人。
平等時,如來成等正覺爲龍之最勝種姓體性,究竟佛之宏化。”《饒益手鬘王經》中講道:“于世間恒常極喜中所住的那位稱做極喜藏的勝解佛,即此成爲聖文殊童子者。”《大慧白蓮花經》中詳廣所講的“于未來世界稱做塵無積中,如來成佛爲普見。”的授記之情理,亦變如前面所講。由此看來,變化本體文殊菩薩,以及與彼體性無二無別的宗喀巴大師,亦于了義中早在無量大劫之前已經成佛。但是,于諸多彼彼土中又將十二宏化①遊戲顯現到乃至
世界未盡的這種幻化莊嚴,若不成爲佛與佛子的智境,豈能成爲觀現世心②的行境③。雖在文字表達上將成佛之情講成不同,但是,此等並不構成相違。這種宣說每一佛亦于諸多不同
方域成佛之情,比如縱以大慧本師爲例,亦在《寶積經》中講道:“早在無量大劫前,已成佛謂如來自在頂,行現十二宏化。”以及《白蓮花經》中講道:“早從無數無量千百那由陀④俱胝⑤以前,已成爲無上正等正覺。但是,爲了所化有情,我時而展示諸如是善巧方便,
然于彼時,我全未成爲說妄語。”即是說,雖然早在諸多劫以前已經成佛,但是,仍在展示若幹成佛之情。如此所講,經中所講的宗喀巴大師雖然也已成佛謂如來龍的優勝種姓,但是在不了義化機的心目中,那位住于十地自在之情的至尊文殊則是一時于此雪域之境展示爲著褐黃色袈裟的善知識之身,于渾濁之時,極大地顯揚佛祖釋迦牟尼之教證的佛法大寶,證得中有雙運之情,以及又在此賢劫中成佛爲善目如來、于他地域成爲獅子吼佛和塵無積劫中成佛爲普見佛等,也應
① 十二宏化:十二相成道。化身佛示現一生經曆的十二件大事。有兜率降世、入住母胎、圓滿誕生、少年嬉戲、受用妃眷、從家出家、行苦難行、趨金剛座、調伏魔軍、成正等覺、轉妙*輪和入大涅磐。
② 觀現世心;一般凡夫所有的心識。
③ 行境:所行處,語聲及心識涉入之處或人們所享用的對象。即思想活動範圍。
④ 那由陀:梵音,亦譯那庾多。一大數字,即千億。
⑤ 俱胝:梵音,即千萬。
當了知爲教化諸衆生的善巧方便的無上宏化。如是在衆多顯密經典中,雖以種種直接間接的方式,做有諸多授記,但是,這裏恐文太繁,只列舉了一些義顯者。然而,噶當教派史《黃琉璃寶鑒》中卻說:“《經莊嚴論》中的“如是洛桑具無厭慧憫者。”等是明確授記了宗喀巴大師的名字。”以及將《入中論》中所講的“洛桑尼瑪《善慧日》之黑暗。”等的偈句,也說成了是授記宗喀巴大師的詞句等,這是最上怙主·吉美旺布①和貢唐·丹班仲美②等諸晚近的賢者們所不承許的。《經莊嚴論》和《入中論》這二部論典,不是授記補特加羅的論
典,那一詞句也不是授記之品。《經莊嚴論》中的那一句正文,是展示說法功德之品,《入中論》中的那一偈句,也是四邊生③于二谛中俱破除了的斷淨之品,所以,不成爲對大師的授記之義。而普覺·阿旺強巴《語自在慈》等一些先聖,雖然將那兩句文義,說成是對宗喀巴大師的授記,但是,諸智者則說:“這只是想到在此鬥诤之時,于化機共同心目中除了如宗喀巴大師外,不能安立何人後,爲了抑製那些嫉妒持金黃色頂冠派之宗規的毒水沸開者的心脈,而向已得說法功德的補持伽羅和向以空的智慧,解脫輪回的、補特伽羅诠說的。”
《叁》在化機共同心目中于此土化身轉世的情況
這位名爲一切叁時佛之父的最勝怙主文殊菩薩,雖然于此雪
① 吉美旺布:意爲無畏自在。即二世嘉木漾吉美旺布。
② 貢塘·丹班仲美:全名貢塘·貢卻丹班仲美。是拉蔔楞寺著名高僧。他的著作頗多,據拉蔔愣寺總書目所載共有十二函。除顯密方面的論述外,還有聲明、工巧明、詩學、醫學、曆算學等。《貢唐·丹班仲美全集》、《貴教興盛祈禱詞》和《白蓮傳》頗負盛名。尤其《水樹格言》和《經驗表人之勸世箴言》聞名中外,是脍炙人口之作o
③ 四邊生:又名四際生,即我生、他生、我他二生和無因生。
域之境,在人們的可能想象中是以幻舞而遊戲之時。然而,是以無垢眼光觀…
《藏傳佛教格魯派史略》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