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生死涅槃皆從心的妙用而生。這雖然唯由自然住于明空雙運的勢力來顯現,然而是遠離生死住叁者的叁身大遊戲。由于了知了這也是本性無生即法身、方式不滅即報身、能力全現即化身和叁身亦本來任運成就爲體性無別的原因和本面,所以,一切法在廣大無邊的原始真如界輪上就遠離了破立和取舍,這就是了知了基位實相大手印見的本來面目。宣說修習道位大手印——自生止觀地道運行方法的叁摩地、斷除錯誤散失之關和對所宣四瑜伽講說次第生起之情。
第一項、宣說修習道位大手印——自生止觀地道運行方法的叁摩地。是將在道位中抉擇了見的義理作爲瑜伽而修稱做大手印。此又稱做修習、已生、使生和加行四和合;轉已生爲道用叁指認;使其發揮效用並引生功能的方法等,這是此宗規的諸開派大師所建立的。其中第一法修習、已生、使生和加行四和合。就是對語旨和手印所共同的道次等四種厭離、皈依發心、積淨和上師瑜伽等修學了應驗後,令心趨入道,令道趨入法。第二法轉已生爲道用叁指認。
如《俱生不可思續》中所講:“俱生心性是法身,境相俱生法身光,心境無別是俱生。”和如諸自在聖人解釋其義的所有大量金剛語,是主張歸攝爲叁種俱生的指認。其中第一種:心性本來俱生是法身。指認此的是止觀二法。寂止有有依無依兩種。勝觀是以開示、辨識和指認體性這叁者來破除道的迷惑。
第二種:心的本能尋思俱生有動念、後雜尋思和我執等。就是要連根拔除此叁種以將尋思聚和合于法身。第叁種:指認心的自光境相俱生爲法身本光,就是追究未造作的識——印象和了別的識——幻象,並將通達法性爲原始遊戲的迷惑現爲智慧。第叁法使其發揮效力並引生功能的方法。就是不遠離厭離爲修的足、敬信爲修的首、正念爲修的正行等叁者,以方便所生的諸次第來發揮效力並引生功能。若還簡述此方法的等持叁摩地,就歸攝爲“不散住原狀、不修悠然住、心澄無爲住本原。”叁句話。以此安住之法使叁時的一切尋思的戲論自散,于法性中息滅,就是叁門解脫之義。
第二項、斷除錯誤散失之關。就是當如是修習時執一切法爲空是散失于本性;若獲得空性的少許理解體驗,便以此爲滿足而中斷積淨之流是空性失道;轉空性爲道用後,果報寄希望于未來時是失于不知斷治爲無別的對治和關于由心造作境相爲空的印證等是勝觀所起的四散失處,以及若執著樂、明、無分別叁者,就是漸次回輪于叁界的錯處,故當從寂止所起的這叁種錯處中解脫出來。此外,還應當從空悲、因果起爲相敵等叁關中徹底解脫出來。
第叁項,宣說四瑜伽。四喜是譬喻智,所以超出此的是勝義智。樂、明,無分別的叁緣是感受,所以超出此的是證悟了的本面。此外,由于超越了聞的知境、思的體會和修的心境——叁智的境界並由于叁大[7]之心所未接觸的修又達到了要領,故由次第生、超越和頓時等叁種生起的方式連接後,專注、離戲、一味和無修等瑜伽的四次第每一次第又分成上中下等十二次第,由此十二次第就使內心地道成爲無勞而進。
瑜伽四次第亦在《阿裏噶裏不思義續》中講道:“以獅昂立叁摩地,不動專注澄識顯,內心測驗自證智,惡趣苦以堅忍除;二以如幻叁摩地,于離戲論等持中,不思議定現能力,暖相得後領有生;
叁以健行叁摩地,現多一味十地證,叁時佛子辦他利,頂位得後常增長;四以金剛喻叁昧,由勤無修之體驗,智慧明見佛刹土,任運世第一法性[8]。”
以及《楞伽經》中也講說了同樣的意趣。大阿阇黎白瑪桑巴[9]、夏尼達巴和那若巴等所明確講說的理義是被怙主達威勳努做了極大的增廣,又被繼承其語傳的諸大成就者做了許多廣略的建立。其中主要由對“大手印”的理解、體驗和證悟等叁者的區別而成爲叁四一十二種瑜伽。此每一種瑜伽又由堅實獲得的大中小叁種情況的區別而成爲上中下叁等,故有叁十六種瑜伽。出不出世的止觀二法各有四種瑜伽,共十六種。此每一種由堅實獲得之情大中小的區別而成爲上中下叁等。以此來乘,故有四十八種瑜伽的建立。
若將各種說法之義加以概括,即如唐吉欽巴•京, 俄卻季紮巴所講:“此品之四瑜伽, ,若如密乘大手印的指導風規,是說成了已成上降下固四喜體性的大手印。若按顯密所共通的指導風規,就是隨順如是四喜的“大手印”的感覺引生法。”又此中理解、體驗和證悟,尊者傑巴,米覺多吉在《大印語錄》中講道:“對所證悟的任何見修做理解、體驗和證悟,其中理解,就是將彼所悟作爲名言和分別的聞思智境。體驗,就是將彼所悟持爲所緣後,以持心于彼的住分作爲修中所生的智境。
證悟,就是以持心于彼所悟的小修——唯專注的寂止分作爲對境,將勝過此的分別或無分別智作爲差別,以此作爲對境。”
宣說果位大手印——離垢勝義佛現前的方法。就是由于對基位的實情——心境二者住于天然叁身之見的義理,斷除增益而指點,故能無顛倒理解義理。以心不造作和在實情上住于原狀的修來體驗此義理。以空悲雙運無遮生力的修行來發揮效力,現前實情自性的證悟達到了究竟,這就是果,即佛從自心證得。
由于親見了叁身本面,所以法身大手印便立刻證得,而不是將來的希求。此道次第是如塔布大師的夢境和米拉授記所講:“我說噶當派法亦饒益諸多有情。”“現在我能少許饒益有情,此乃噶當派上師之恩德。”以及夢到擊鼓衆獸聞和施乳與彼等一切皆是隨順此指導方法的實際的,因爲此等的義理是出于這樣的意趣的:即由于已到大部分五濁[10]橫流之世,所以金剛乘的不共有緣化機已成極少,但是,由于以叁士夫[11]的道次第來指導諸鈍根福薄的化機,故而最終緣分轉升爲上等,從而成爲密乘的不共法器而即生獲得解脫。或者雖非如此,但以方便使衆多化機明見了“大手印”的義理後,安置于不退轉道。
所以就有了爲至尊米拉親自執持,在此以前以此指導方法,不觀察一切化機緣分優劣而指導的常規。而在此之上,當向有緣者開示甚深的密乘方便道時,是將此取作因位的教授或基位指導之名的。對于此義理,覺囊派的大至尊講道:“當今實相大印最馳名,是末*輪顯宗修次第,順應根次領悟密乘故,于諸衆生成爲如明燈,等同道果派之叁現分。”
(2)密宗的修持。這個出自無上密乘諸內續部道理的普遍馳名的“大樂大手印”是從殊勝灌頂、自身加持和手印次第等諸方便道而生。這如法主瑪爾巴所講:“圓滿次第的實質是憑依安樂來生起大樂。《幻化觀察二品經》中說:“圓滿次第瑜伽故,诠說其樂爲大樂。”訓釋詞義,既能真生智慧,故是圓滿次第。布恰•哈日瓦說:“于此分位時,身中穴道如是整饬,心如是專注,智慧不可能不生。”若加區分,所淨基就是具多平庸妄分別、酣睡、做多夢、與平常婦女交媾。能淨治此的是依猛厲火的大手印、依光明的大手印、依幻身的大手印和依業印的大手印。”此等從修學《吉祥那若六法》等的教授中能通達。
(3)心要宗的修持。較兩種修持更加深奧希有而特別優越的甚深心要——強製證悟之道,是因爲最極利根的有緣弟子一經得道的上師授以金剛智慧灌頂的威力,平常識便于心中覺醒後,證悟和解脫同時能得,所以不待有戲論的方便和練得的功夫。現有的多如大地之塵的噶舉派四大八小的成道者的事迹和成就皆是如此。
如是的方法,因陀羅菩提也詳廣講道:“以爲智慧成就者,授以斷除諸分別,所得殊勝妙智慧,金剛智慧灌頂故,殊勝悉地當成就,具足一切正智慧,若謂另于所繪製,余壇場中受灌頂,此則誓言成失壞,誓言失壞者之苦,是其身體以及心,並其諸事皆失壞,疾疾速速一死了,死後那落迦中苦,亦于千百俱胝劫,受後住後雖往生,生爲下等或劣種,或者是聾或是啞,生而複生無疑會,生爲天生一盲人,一切如來之智慧,悉皆名爲金剛智,由彼智者若灌頂,當知才是正灌頂。”如此所講,上品灌頂是成熟解脫同時生起的無上勝道。
3.講說各個教授的語旨傳規以收尾。真拘留孫佛、衆生怙主帕莫竹巴將叁藏四續之義的修持法歸攝爲五法後,在會衆上向五千圓滿僧伽做了講說。所以,其他人未獲得的甚深義理的定解,就被義敦貢布•止貢巴如瓶滿灌地全部通曉而修習,故而了知了以每一法都能平息當前與最終的疾病危難和能無阻證得一切殊勝與共同悉地後,便將所有一切深廣的賜教都宣說爲此法之義。而所謂十法或叁法[12]也是在宣說此法的要點,即是諸如來的大語藏。
其方法,如義敦貢布所講:“菩提心本尊,上師大手印,回向法之修。”就是發菩提心、敬信、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和回向等五法。第一和最後二法是共乘,中間叁法是密乘不共的修持。所以,義敦貢布講了“大手印法加獅子,若無五具即無眼。”就是基位五惑[13]至爲關鍵,道位時出現五殊勝成就,果位時五身[14]五智顯現。若于此等獲得堅實,一切就皆成“大手印”。即堪能將無緣菩提心、現空無別的佛像、有寂上師的遊戲、了空無別的大印和叁輪清淨的回向等依次诠說爲菩提心大印、佛像大印、敬信大印、實相大印和回向大印等,而且也符合實際。
所以,是公許“大手印”謂《五俱》。
未來第六佛、獅子聲、依止菩薩行者具德迦瑪巴•讓迥多吉無偏私地大轉了身語意和四要法性之輪,所成就的神通周遍一切方域。叁時無間所講的一切法門之根本,就是諸劣慧的補特伽羅以四加行法來淨治相續。向諸中根者宣說整饬身的要訣、運氣風的要訣,所緣心的要訣和練身幻輪要訣等四要,以及四要之本樂暖猛厲火的瑜伽。向諸已成上根者指點叁身,即正確指導大手印頓悟之道,也就是由“布拉哈日下室中,化身無阻如雨降。”之語所表的與世俗菩提心相屬,是化身的指點。
由“布拉哈日中室中,圓受身由示態表。…
《藏傳佛教噶舉派史略》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