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之浯所表的與運氣相屬,是報身的指點。未以示態表示且超出名言又與原始固有的法要相屬,是證悟法身的指點“大手印”。這種修學無邊自然智[15]的次第,說是由臨終僅修七日,亦無疑證得金剛持地。吉祥主巴噶舉派中最爲有名的上主巴系是著重講說有名的八大教導和八小教導,下主巴系是著重講說《修行五分》,諸根本噶舉派是著重講說《六類一味》等。
此中普遍盛名的吉祥主巴噶舉派的範例,就是法主•藏巴嘉熱開創了敬信甚深道的諸大德之宗風,就《大手印》講說了解釋詞句類、教授修持和證悟加持類等叁種,就《六法》講說了和合往生要訣、失落撞心類、行止普遍類、現觀類、教誡要訣類和轉分別爲道用——拔除疾病類等方便道要的六類,就《一味》講說了《伏藏秘籍》、《複藏典籍•心鏡》、《密藏隱秘典籍•開眼》等叁部和緣起他宗。
上主巴系的八大教導,就是敬信甚深道的教導、大手印俱生和合的教導、方便道殊勝的教導、密行逆修的教導、淨相修淨土的教導、八法平等一味的教導、慈悲的教導和因果緣起的教導等。上主巴教法的第二本枝•傑瓦陽衮巴則說成了《叁種山居法》,也就是完滿開示修行實踐的一切法的是所作集類、明白開示金剛身實相的是隱秘典籍注釋類和轉死殁爲道用的是度脫中有狹道類等叁種類。
第一類有根本如身的叁法、分離如肢的六法、甚深如心髒的六法、珍貴如命的六法和當面指導如五根門的五法。巴絨巴•堅贊桑布的《六法小字注》,是被降央卻季紮巴(妙音法稱)做了增廣,有大樂叁類的頓悟和漸悟的二道。下主巴系的《修行五分》就是大手印能抵死殁、猛厲火能著布衣抵寒、密行能穿山、能戰勝病魔和對治能忍耐的五種教導。
至尊米拉的心傳弟子如月的日瓊•多吉紮巴和因宗•敦巴二人繼持了出自《如意寶叁類藏》的勝樂空行耳傳的語旨傳規,此亦有由在總攝輪本尊父體壇中灌頂而與灌頂相屬,名爲密乘教授的諸注釋續;依據在信度熱智慧壇中本尊母體的加持四灌頂而與加持相屬,名爲耳傳教授的叁種寶貝的訣竅;依據無身空行的示態灌頂而與示態相屬,名爲指點教授的無身空行法類等叁種。這兩類語旨傳規是衆所周知的。
至尊米拉給八位心傳弟子每人施講的一分耳傳教授,特別是旁支繁多的噶舉派所領受到的塔布耳傳的成熟解脫的教授甚深而廣大,至今其流未斷。四大八小噶舉派的每一位成道者雖然不能全部掌握分法門浩如煙海之量與邊際,但是都將至尊米拉的一切教授說成了歸攝爲與密乘相屬的方便道和與加持相屬的耳傳二類。而此等一切的根本就是《大手印》和《那若六法》二者。此二者的深密與顯密經典意趣相和合的最極廣博的經教與道理,唯是噶旺•京俄唐吉欽巴等從佛經中所通達的那些。
決定執實此諸幻象爲自心,凝視心性故見心亦無實有,貪瞋癡等翳障汙垢盡除後,願無誤本面所知大印現前。
注釋:
[1] 十力:佛之十種智力:知覺處非處智力、知叁世業報智力、知諸禅定解脫叁味智力、知衆生上下根智力、知種種願望的智力、知種種界智力、知一切至處道智力、知天眼無礙智力、知宿命無漏智力、知永斷習氣智力。
[2] 無二智:遠離常、斷二邊之智。
[3] 不退轉相:大乘從加行道暖位至修道後際位中一切菩薩隨上中下根器所證功德不退失相:離色蘊等法實執相、諸疑永淨相、八無暇永盡相、自他力趨善法相、五蓋永盡相、清淨相、蟲不附體相等。
[4] 最上畢竟叁灌頂:進入無上密乘壇城,成熟身心相續之叁種灌頂:智慧灌頂、秘密灌頂、語句灌頂。
[5] 四灌頂:寶瓶灌頂、秘密灌頂、智慧灌頂、句義灌頂。
[6] 因位相續:自衆生乃至佛位之間,心識本性猶如虛空,安住不變。顯教經中名爲自性種如來藏等;下叁部密教經中名爲我所真實、菩提心、普賢心等;無上瑜伽部中名爲空樂雙運。
[7] 叁大:所緣大、修習大、智慧大。
[8] 世第一法:加行道四抉擇分之一。內自證智,以諸谛力所緣而修,無間生起見道,現證內能取心識無有自性,所得中品光明智慧相應之叁摩地。此是世間最勝之法,稱爲世第一法。
[9] 白瑪桑巴:蓮花生大師的異名。
[10] 五濁:又名五滓、五渾。即:壽濁、煩惱濁、衆生濁、劫濁、見濁。
[11] 叁士夫:指上士、中士、下士。其中包括佛學的叁次第,即上士道、中士道、下士道叁次第。
[12] 叁法:指講的法,修的法和果法。講的法,指釋迦一代所說十二分教;修的法,指依教奉行的四谛、十二因緣、六度等;果法,指依修證果之菩提、涅槃。此叁者收攝一切佛法。
[13] 五惑:五煩惱:貪、瞋、癡、慢、疑。
[14] 五身:法身、報身、化身、自性身和不變金剛身。
[15] 自然智:無師自然妙智。衆生相續中具有的空智無別之慧。
第四章 附則
第一節 诠說香巴噶舉派源流
南無古茹班雜惹雅(梵音)
敬禮上師金剛持(漢義)
金剛母後人間幻化舞,二位空行智慧自在母,印藏賢哲士夫千萬首,敬禮名實顯赫瓊布師;即生往趨雙運佛境界,本原界中二取結自解,獲勝密教經典主地位,具足大寶傳承我敬禮;道統大車道規廣如天,瓊布金法稀有如日月,除凡所照依處心黑暗,又令解脫虛空天明亮;蓋以金剛印封詞語庫,所成智慧空行香口氣,故如語言受用有緣果,雖末劫是聚衆青年友。
講說吉祥香巴噶舉派。
此中分叁:
一、辨識語旨與傳規;
二、講說各個傳承的情形;
叁、正說道次第。
一、辨識語旨與傳規
兩位從金剛持聞法的智慧空行母妮谷瑪和樂成空行母、十二位殊勝上師和四位根本上師等一百五十位善巧成就者的智慧精華和無余法庫究竟《五具》爲克珠•瓊布南交所受取。也就是這位克珠•瓊布南交雖然先後善巧苯教和甯瑪派而獲得成就,但由于已到發願修習菩提之時,故從聖地天竺求得了顯密的甚深教法。由于將宣說猛厲火的究竟《喜金剛》、業印究竟《勝樂》、幻身光明究竟《密集》、夢境究竟《摩诃摩耶》和功業究竟《怖畏金剛》等五本續正修爲身的五處[1],故而安住于與射箭士夫諸證得智身者無二無別的成就地的他便于後藏葉茹香[2]的雄雄地建立了道場。
從此,香巴上師和諸繼承者遂以香巴噶舉著稱。
瓊布南交享年一百五十歲。若將其以不可思議的大神變大轉無邊*輪的彼等道規加以歸攝,就總攝爲講、辯、修的叁種道次第。其中講解的道次第,就是如理講解經及其論,續及其釋續。顯乘是如理講解四大宗派[3],金剛乘是如理講解四大續部。辯論的道次第,雖然也受學《因明七論》等晚期推理者的規理,但主要如前輩因明學家所共許的那樣,是以四大因[4]來確定叁性並將量也分成現量、比量和信許量等叁種後,決定和進行答難。
修習的道次第,就是將以共同與殊勝的要領修持叁十七道品的方法攏攝爲訣竅後,宣說因位波羅密多乘和果位金剛乘的一切修持。所以,作爲一位雪域出現的開宗導師,以其法門無邊和建樹無比而令人不可思議。從此等一切之中只有後者一種修習的道次第的心要精華留存至今,此亦稱做妮樂二空行母之金法爲根本的五法類,即妮谷、樂成、金剛座主、梅哲哇和羅喉羅的五法類以及諸零散的訣竅等。
注釋:
[1] 身的五處:身體中五個部位:頂間、喉間、心間、臍間和密處。
[2] 葉茹香:西藏地區名。以南木林爲中心,東至朗瑪古普,南至聶拉木、西至皆麻拉古、北至黑河麥底卡,是爲葉茹。香是後藏香曲河流域一帶地區總名,包括甲錯、南木林、拉布叁宗。
[3] 四大宗派:有部、經部、唯識宗和中觀宗。
[4] 四大因:指抉擇中觀正見叁四大因或四大理由。即:離一異因、破有無生因、破四句生因和緣起因。
二、講說各個傳承的情況。
就是宣說遠傳、近傳、最極近傳和殊勝之情。
(一)講說遠傳之情。就是以大成就者瓊布的五前弟子和一後弟子等六弟子爲首的十八萬善知識等成熟解脫等同大地塵數的化機之情。其中五前弟子是:無汙慧莖•麥邬敦巴、饒益心枝•夭波加摩齊、悲心葉,歐敦仁旺、仁慈花•拉堆貢喬喀和光明藏•向貢卻森。一後弟子是幻身夢境異熟果•摩覺巴•仁欽尊珠。金剛持的密語單傳語旨唯摩覺巴一人所領受。
從他依次傳至溫敦,吉岡巴、桑結甯敦和卓貢敦巴。如金剛持和智慧空行母所授記,單傳的金剛秘密就被成爲第七寶的法主•卓貢敦巴做了解釋,在贍布洲和八小洲內遍布了得成就的弟子。其中主要由藏瑪•香敦[1]、桑定巴•循努朱和甲欽•堅贊邦等叁位善巧成就者任持了傳承骨幹,將教授記錄成文。香敦的弟子瓊布•楚貢(戒估)等稱做後七寶,是稀有的法統。甲桑[2]二派的寺院出現了無數弟子傳承。
此外,從法主敦巴的親教弟子色林巴•紮喜班(吉祥祥)所分出,並具足十種殊勝的拉堆勒守寺[3]的世系成了由觀世音菩薩八十八種變化而授記的成辦佛教與利生事業的最初世代,有次第出現的拉堆巴•貢喬喀的法座繼承者和從弟子傳承所分出者等無數。
(二)講說近傳之情。衮欽•兌布桑結(遍智•兌布佛)的晚近轉世聖人尊珠桑布(精進善)或唐東傑布[4]這位一身具有五種名號者,由于從降森•晉巴桑布(菩薩善施)受學了由遠傳克珠•香敦的弟子沫欽•堅贊班桑(勝幢吉祥賢)而成名的日貢堆居(上傳)的諸耳傳而修…
《藏傳佛教噶舉派史略》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