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藏传佛教噶举派史略▪P49

  ..续本文上一页”之浯所表的与运气相属,是报身的指点。未以示态表示且超出名言又与原始固有的法要相属,是证悟法身的指点“大手印”。这种修学无边自然智[15]的次第,说是由临终仅修七日,亦无疑证得金刚持地。吉祥主巴噶举派中最为有名的上主巴系是着重讲说有名的八大教导和八小教导,下主巴系是着重讲说《修行五分》,诸根本噶举派是着重讲说《六类一味》等。

  此中普遍盛名的吉祥主巴噶举派的范例,就是法主•藏巴嘉热开创了敬信甚深道的诸大德之宗风,就《大手印》讲说了解释词句类、教授修持和证悟加持类等三种,就《六法》讲说了和合往生要诀、失落撞心类、行止普遍类、现观类、教诫要诀类和转分别为道用——拔除疾病类等方便道要的六类,就《一味》讲说了《伏藏秘籍》、《复藏典籍•心镜》、《密藏隐秘典籍•开眼》等三部和缘起他宗。

  上主巴系的八大教导,就是敬信甚深道的教导、大手印俱生和合的教导、方便道殊胜的教导、密行逆修的教导、净相修净土的教导、八法平等一味的教导、慈悲的教导和因果缘起的教导等。上主巴教法的第二本枝•杰瓦阳衮巴则说成了《三种山居法》,也就是完满开示修行实践的一切法的是所作集类、明白开示金刚身实相的是隐秘典籍注释类和转死殁为道用的是度脱中有狭道类等三种类。

  第一类有根本如身的三法、分离如肢的六法、甚深如心脏的六法、珍贵如命的六法和当面指导如五根门的五法。巴绒巴•坚赞桑布的《六法小字注》,是被降央却季扎巴(妙音法称)做了增广,有大乐三类的顿悟和渐悟的二道。下主巴系的《修行五分》就是大手印能抵死殁、猛厉火能着布衣抵寒、密行能穿山、能战胜病魔和对治能忍耐的五种教导。

  至尊米拉的心传弟子如月的日琼•多吉扎巴和因宗•敦巴二人继持了出自《如意宝三类藏》的胜乐空行耳传的语旨传规,此亦有由在总摄轮本尊父体坛中灌顶而与灌顶相属,名为密乘教授的诸注释续;依据在信度热智慧坛中本尊母体的加持四灌顶而与加持相属,名为耳传教授的三种宝贝的诀窍;依据无身空行的示态灌顶而与示态相属,名为指点教授的无身空行法类等三种。这两类语旨传规是众所周知的。

  至尊米拉给八位心传弟子每人施讲的一分耳传教授,特别是旁支繁多的噶举派所领受到的塔布耳传的成熟解脱的教授甚深而广大,至今其流未断。四大八小噶举派的每一位成道者虽然不能全部掌握分法门浩如烟海之量与边际,但是都将至尊米拉的一切教授说成了归摄为与密乘相属的方便道和与加持相属的耳传二类。而此等一切的根本就是《大手印》和《那若六法》二者。此二者的深密与显密经典意趣相和合的最极广博的经教与道理,唯是噶旺•京俄唐吉钦巴等从佛经中所通达的那些。

  决定执实此诸幻象为自心,凝视心性故见心亦无实有,贪瞋痴等翳障污垢尽除后,愿无误本面所知大印现前。

  注释:

  [1] 十力:佛之十种智力:知觉处非处智力、知三世业报智力、知诸禅定解脱三味智力、知众生上下根智力、知种种愿望的智力、知种种界智力、知一切至处道智力、知天眼无碍智力、知宿命无漏智力、知永断习气智力。

  [2] 无二智:远离常、断二边之智。

  [3] 不退转相:大乘从加行道暖位至修道后际位中一切菩萨随上中下根器所证功德不退失相:离色蕴等法实执相、诸疑永净相、八无暇永尽相、自他力趋善法相、五盖永尽相、清净相、虫不附体相等。

  [4] 最上毕竟三灌顶:进入无上密乘坛城,成熟身心相续之三种灌顶:智慧灌顶、秘密灌顶、语句灌顶。

  [5] 四灌顶:宝瓶灌顶、秘密灌顶、智慧灌顶、句义灌顶。

  [6] 因位相续:自众生乃至佛位之间,心识本性犹如虚空,安住不变。显教经中名为自性种如来藏等;下三部密教经中名为我所真实、菩提心、普贤心等;无上瑜伽部中名为空乐双运。

  [7] 三大:所缘大、修习大、智慧大。

  [8] 世第一法:加行道四抉择分之一。内自证智,以诸谛力所缘而修,无间生起见道,现证内能取心识无有自性,所得中品光明智慧相应之三摩地。此是世间最胜之法,称为世第一法。

  [9] 白玛桑巴:莲花生大师的异名。

  [10] 五浊:又名五滓、五浑。即:寿浊、烦恼浊、众生浊、劫浊、见浊。

  [11] 三士夫:指上士、中士、下士。其中包括佛学的三次第,即上士道、中士道、下士道三次第。

  [12] 三法:指讲的法,修的法和果法。讲的法,指释迦一代所说十二分教;修的法,指依教奉行的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等;果法,指依修证果之菩提、涅槃。此三者收摄一切佛法。

  [13] 五惑:五烦恼:贪、瞋、痴、慢、疑。

  [14] 五身:法身、报身、化身、自性身和不变金刚身。

  [15] 自然智:无师自然妙智。众生相续中具有的空智无别之慧。

  第四章 附则

  第一节 诠说香巴噶举派源流

  南无古茹班杂惹雅(梵音)

  敬礼上师金刚持(汉义)

  金刚母后人间幻化舞,二位空行智慧自在母,印藏贤哲士夫千万首,敬礼名实显赫琼布师;即生往趋双运佛境界,本原界中二取结自解,获胜密教经典主地位,具足大宝传承我敬礼;道统大车道规广如天,琼布金法稀有如日月,除凡所照依处心黑暗,又令解脱虚空天明亮;盖以金刚印封词语库,所成智慧空行香口气,故如语言受用有缘果,虽末劫是聚众青年友。

  讲说吉祥香巴噶举派。

  此中分三:

  一、辨识语旨与传规;

  二、讲说各个传承的情形;

  三、正说道次第。

  一、辨识语旨与传规

  两位从金刚持闻法的智慧空行母妮谷玛和乐成空行母、十二位殊胜上师和四位根本上师等一百五十位善巧成就者的智慧精华和无余法库究竟《五具》为克珠•琼布南交所受取。也就是这位克珠•琼布南交虽然先后善巧苯教和宁玛派而获得成就,但由于已到发愿修习菩提之时,故从圣地天竺求得了显密的甚深教法。由于将宣说猛厉火的究竟《喜金刚》、业印究竟《胜乐》、幻身光明究竟《密集》、梦境究竟《摩诃摩耶》和功业究竟《怖畏金刚》等五本续正修为身的五处[1],故而安住于与射箭士夫诸证得智身者无二无别的成就地的他便于后藏叶茹香[2]的雄雄地建立了道场。

  从此,香巴上师和诸继承者遂以香巴噶举著称。

  琼布南交享年一百五十岁。若将其以不可思议的大神变大转无边*轮的彼等道规加以归摄,就总摄为讲、辩、修的三种道次第。其中讲解的道次第,就是如理讲解经及其论,续及其释续。显乘是如理讲解四大宗派[3],金刚乘是如理讲解四大续部。辩论的道次第,虽然也受学《因明七论》等晚期推理者的规理,但主要如前辈因明学家所共许的那样,是以四大因[4]来确定三性并将量也分成现量、比量和信许量等三种后,决定和进行答难。

  修习的道次第,就是将以共同与殊胜的要领修持三十七道品的方法拢摄为诀窍后,宣说因位波罗密多乘和果位金刚乘的一切修持。所以,作为一位雪域出现的开宗导师,以其法门无边和建树无比而令人不可思议。从此等一切之中只有后者一种修习的道次第的心要精华留存至今,此亦称做妮乐二空行母之金法为根本的五法类,即妮谷、乐成、金刚座主、梅哲哇和罗喉罗的五法类以及诸零散的诀窍等。

  注释:

  [1] 身的五处:身体中五个部位:顶间、喉间、心间、脐间和密处。

  [2] 叶茹香:西藏地区名。以南木林为中心,东至朗玛古普,南至聂拉木、西至皆麻拉古、北至黑河麦底卡,是为叶茹。香是后藏香曲河流域一带地区总名,包括甲错、南木林、拉布三宗。

  [3] 四大宗派:有部、经部、唯识宗和中观宗。

  [4] 四大因:指抉择中观正见三四大因或四大理由。即:离一异因、破有无生因、破四句生因和缘起因。

  二、讲说各个传承的情况。

  就是宣说远传、近传、最极近传和殊胜之情。

  (一)讲说远传之情。就是以大成就者琼布的五前弟子和一后弟子等六弟子为首的十八万善知识等成熟解脱等同大地尘数的化机之情。其中五前弟子是:无污慧茎•麦邬敦巴、饶益心枝•夭波加摩齐、悲心叶,欧敦仁旺、仁慈花•拉堆贡乔喀和光明藏•向贡却森。一后弟子是幻身梦境异熟果•摩觉巴•仁钦尊珠。金刚持的密语单传语旨唯摩觉巴一人所领受。

  从他依次传至温敦,吉冈巴、桑结宁敦和卓贡敦巴。如金刚持和智慧空行母所授记,单传的金刚秘密就被成为第七宝的法主•卓贡敦巴做了解释,在赡布洲和八小洲内遍布了得成就的弟子。其中主要由藏玛•香敦[1]、桑定巴•循努朱和甲钦•坚赞邦等三位善巧成就者任持了传承骨干,将教授记录成文。香敦的弟子琼布•楚贡(戒估)等称做后七宝,是稀有的法统。甲桑[2]二派的寺院出现了无数弟子传承。

  此外,从法主敦巴的亲教弟子色林巴•扎喜班(吉祥祥)所分出,并具足十种殊胜的拉堆勒守寺[3]的世系成了由观世音菩萨八十八种变化而授记的成办佛教与利生事业的最初世代,有次第出现的拉堆巴•贡乔喀的法座继承者和从弟子传承所分出者等无数。

  (二)讲说近传之情。衮钦•兑布桑结(遍智•兑布佛)的晚近转世圣人尊珠桑布(精进善)或唐东杰布[4]这位一身具有五种名号者,由于从降森•晋巴桑布(菩萨善施)受学了由远传克珠•香敦的弟子沫钦•坚赞班桑(胜幢吉祥贤)而成名的日贡堆居(上传)的诸耳传而修…

《藏传佛教噶举派史略》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