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王宮中,將有國王名“火施”供養舍利和聲聞衆,並于其地會集阿羅漢叁千余人。又于北方地帶“普生樹”城,大興供養佛牙舍利,將有不少持戒比丘出世,皆能入叁乘而證涅槃。此諸人士將大弘我教,而不入涅槃。”又《楞伽經》中有頌說:“南方白達地區中,具德比丘有盛名,彼名稱中呼作龍,能破有無二邊執。于此世間我教乘,無上大乘彼深說,修證獲得極喜地,極樂世界彼往生。”又《文殊根本續》中說:“如來涅槃後,直至四百年,名龍比丘出,于教信且益,得證極喜地。享壽六百歲,孔雀大明王,彼修得成就,各種論藏義,彼達無實理。至彼舍身時,得生極樂土,最終彼大德,清淨證佛位。”這是對龍樹作的授記。又記別說:“比丘名無著,善巧經論義,善辨經藏中,了義不了義。成世智導師,啓論具真性,彼所成持明,名娑羅女使。由彼明咒力,生起妙覺慧,爲令教長住,彼作經攝義,享壽百五十,命終往天界(兜率天內院),聖衆圍繞中,長久享大樂,最後彼大德,得證菩提果。”這是對無著作的授記。又有頌說:“我若涅槃後,時至九百年。”這種說法,不見于經續(即密經),這是漢地阿阇黎卓色(圓測)所作《解深密經釋》中所寫的。又頌說:“未來時間中,比丘名羅漢,彼是密教師,多聞密續義,善誦藥叉咒,彼成妙瓶法。”這是對羅漢比丘作的授記。又頌說:“多聞比丘者,未來將出世,彼亦名“未沸”,于我作贊頌。將其妙功德,如是將示說,出衆心極淨,虔信諸佛教。善修難修密,能如妙吉祥,具德複具戒,多聞且說法……將證菩提果。”這是對大德瑪底支紮作的授記。又頌說:“世尊經教于此土,末法世間衰退時,比丘國王等身相,將出于世不須疑。例如未沸是其名,尚有妙花名著稱,名有瑪字童子稱,始終對法生歡喜,有名龍者亦著稱,命名寶生將出世,有名嘎字童子稱,名有壩字心奉法,名有阿字彼大德,對佛教法愛護持。具慧功德普恭敬,顯示名首有啰字,既是國王亦佛徒,世尊教義彼能顯。比丘名有阿字稱,彼從婆羅門出家,娑枳多城中安住,彼壽存活八十春。名首有阿之比丘,彼于南方將出世,此師具慧壽六十,光明城中彼安住。名有大字此比丘,南方地區有盛名,能破敵對所诤論,如是比丘亦修密。此外出家正士中,僧伽那城彼安住,彼非聖者名聖者,僧伽城中彼安住,能破敵對所爭論,駁斥彼諸外道密。爾時實堪生畏懼,末法世間將出現。名有大字首字那,精勤戒律善說教。名有惹字首壩字,此一比丘示出家,彼能開顯世尊教,將出于世不須疑。說彼名爲黑色王,名有瑪字戒德出,彼于塔寺園林住,一切池水及井中,彼能觀察佛身像,將造一切渡船筏,及諸橋梁定無疑。“兵解”[123]舍身增上生,此後名中有莎嘎,正念首一字音中,如果名有惹嘎字,首先念說語句中。名首有一壩字者,如善示善是其名,能施所施二俱作,能破其他一切宗。昔日商人昔醫生,二者能作諸布施。名有壩字戒德稱,從彼余者及惹字,首有壩字之名稱,彼亦建造諸佛像,具慧士夫首瑪字,如是具信僧人出,示說多種出家語,爾時將出無邊衆,一切僧侶有盛名,亦能顯現佛陀教,爾時大地佛教法,完全不現衰退相,一切悅意佛陀像,將能建造不須疑,一切授記大菩提,將證佛陀勝菩提,將成世間供施處,並能出離叁有邊,勤修明咒與密續,應知彼持善名稱,具婆羅門法本性。名有大字應善念,勤修明咒與密續,善秉國王之政權。爾時一切難忍受,將于世間普現出,勝婆羅門壩字稱,既富且智到彼岸,所有此土一切方,爲辯論故遍風行,所有叁海一切域,樂與一切外道辯,何故如是主要語,對諸衆生求利益,以此向諸青年說,六字明咒亦念誦,廣博儀軌由彼等,于彼有益對彼示,尊勝而且能善勝,具盛名稱勝他善,具種而且具善法,鬥爭時間善遍行,如飲甘露與妙蜜,如是成就與善舍,惹迦薩與戌陀種,如是其他生迦屍。此中童子所念誦,一切士夫亦將出,彼諸大衆亦賢善,具慧亦是具多聞。”又有頌說:“此後尊勝美名稱,有婆羅門首毗字,地名稱作妙花城,彼修明王能有成。”又有頌說:“後有尊勝美名稱,彼婆羅門首阿字,彼具法義與善根,具自在力說真谛。”又有頌說:“此後有具美名稱,彼婆羅門達教義,名末呢字百俠字,瑪那地區將出生。”又有頌說:“此後將有美名稱,南方地區婆羅門,名首示有壩字者,佛陀教法彼勤行,塔寺林園中安住,彼建悅意諸佛像,其地直抵二海邊,一切處所皆莊嚴。”又有頌說:“此後出有美名稱,婆羅門主具財富,名首具有那字者,南方地區清淨依,此德具持大明咒,決定趣向菩提果。”這兩起授記,雖有很多方面符合于“世親”和“陳那”兩位大德的情況,但似乎不僅對此二德而言,而是對除開出家人的作業說的。又有頌說:“中原地區佛正法,有婆羅門名滿賢,毗奈耶理稱賢善,壞滅處中彼安住,名首壩字財寶目,爲諸國王所贊供,諸婆羅門所奉教,是我世尊正教法。”又有頌說:“從東大海沿岸起,直至山野盡邊區,具慧諾亨達以外,如是北方雪地域。”此頌所說,興許是指“雅卓”地區降生的“諾紮哇”(大譯師),然而此段是爲國王授記,因此應細加考究。而且其下文說:“西方迦屍喜相城,如是有名頂端城,此諸城中有國王,能顯佛陀正教法,彼當名爲五獅子。”
此外佛世尊滅度後,一百年時,于“具花城”巾,有阿育王(或無憂王)出世,享壽一百五十歲。他在八十七年的長時間裏,供奉佛塔。以後,又有阿育離王在七十六年的長時間裏,供奉佛塔。此後,爲勇軍王護持國政七十年。此後爲難陀王執掌國政五十六年。他的良友即婆羅門
巴裏利,繼後有月隱王出世。此後,爲月隱王的太子“心滴”護持國政七十年。他的大臣“紮納迦”曾經遊行地獄。繼此在難陀比丘之後,有名“旃檀護”的人出現于世,享壽叁百歲。此後,有國王名“准巴”出世,他焚毀從東方到迦濕彌羅所有的寺廟佛塔,殺害了一切大德高僧。此後有國王名“佛方”將出現于世。此後有國王名“普喜”出現于世,享壽叁百歲。他的太子名“深方”將在“五取城”出世。雪山叢中北方“安登”(具五種修行)地區,將有國王名“彌伊拉”(人中天)出世,享壽八十歲。于印度一地區,將出現國王名“寶心”,享壽一百五十歲。他的國土上,菩薩具大勇,文殊大光明,于彼國土中,示現童身住。北方將有國國名“杜汝喀”出世,享壽叁百歲。此後,有國王名“杜汝喀
衆敬王”出世,享壽二百歲。西方印度國土的彼岸“那達”城中有國王名“本性”出世,他將執政叁百年。此後,有國王名“震動”將出世,執掌國政五十五年又五月。以上所授記的諸人士,大都證得菩提果。此外,還有許多對于國王的授記,恐繁累篇,所以沒有逐一錄出。
《現出怙主密續經》中也有記載說:有一漁夫因食魚死去,繼生而成爲瑜伽者名“達日嘎”,他投擲繩索于恒河中,刹那之間變爲名叫“縛達哈”的大城。他的明咒效果,能縛空行和空行母。又在“阿汝毗”地區,有大精進士夫出現,其名同“波惹瑪尼”字經的第一組“嘎”字,以第一韻母爲修飾,和第七組第四字帶“納啰”聲字(元音),這一瑜伽自在師,將得八大成就。此一名字爲嘎哈、納、巴,即爲“納波覺巴”(黑行尊者,即黑尊者)所授記。文中又說此師有弟子瑜伽修士六人,都將舍此現身證得大手印。將有成爲一切班智達中的主要人物名“法稱”和六位賢土出世,他們對教法作饒益,安住梵行,他們都將證得悉地(成就)。後來有名瑪亨那、桑嘎惹、壩哇雅哥喀、薩哈紮嘎那等人出世,他們將經十叁年修行而得證果。將于南方“阿乍惹約根裏”城中,有名龍樹的瑜伽士他以香樹名“俠那迅巴哥巴那”賜給巴那國王,因爲王子死後,將有“壩哈納”的侄兒國王出世。又《時輪後續》中有頌說:“比丘名龍樹,一切功德源,導師名慧堅,斷執建長壽。有名一萬衆,成就十善業,聖天及馬鳴,方象利衆心,月蓮蓮中苗,難勝通達王,其名壩薩啰。著名那波王,英紮菩提名。有名智慧者,持鈴杵諸人,飲酒用顱器,手持喀章嘎,酒器江得烏,骨飾以莊嚴,大名那波巴。”以上所授記的諸人士,他們都能護持佛的教法。有些人說:“對于有瑜伽裝束的,沒有記別。”但不能以這些(服裝)作爲阻礙。總的說來,他們都能護持佛的說、修事業;特別能護持千佛教法者,有金剛手菩薩;護持釋迦能仁教法者,有文殊、金剛手、梵王、帝釋等。《文殊根本續》中有頌說:“能仁滅度後,爲護正法故,彼時常護者,是彼妙吉祥。”特別還有十六尊者作護持教法;住在叁十叁天界的,是摩诃泮陀迦尊者(又名大路尊者);住在雪山區的(有的說是西藏),是阿秘特尊者(即護不壞尊者);住在西牛賀洲的,是勝金尊者;住在北俱盧洲的,是聖跋古拉尊者(亦作薄拘羅);住在東勝神洲的,是婆羅陀尊者;住在赤銅洲的,是迦裏迦尊者(具時尊者);住在悉嘎領的(有的說是錫蘭),是伐阇羅佛尊者;住在支央古洲的,是羅睺羅尊者;住在雅穆那河洲的,是跋陀羅尊者(賢德尊者);住在毗呼那山的,是能隱藏尊者;住在廣闊山的,是那迦希尊者(龍軍尊者),住在七葉山的,是住林薮尊者;住在靈鹫山的,是周利泮陀迦尊者(小路尊者);住在迦濕彌羅的,是迦羅迦伐磋尊者(金犢尊者);住在底濕羅的,是因陀羅尊者(生支尊者);住在仙人林的,是阿底多尊者(難勝尊者)。以上十六尊者都有許多阿羅漢圍繞之,他們都不入涅槃,仍然住在世間,護持釋迦能仁的說、修數法。
庚叁 得懸記者對佛教法所作的事業。佛世尊滅度後,過了四百年,南方“貝達壩”城有一富有的婆羅門,苦無子嗣。他在夢中夢見天神對他授記說:“你若能迎請婆羅門百人,供法宴齋食,則可得子嗣。”于是他按照授記行事,祈求子嗣。果然過了十月後,生一男孩,請相師看…
《佛教史大寶藏論》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