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史大寶藏論▪P17

  ..續本文上一頁,便對駕車者說:“此吉象征成諸義,今宵成義定無疑,禦者迅速牽勝馬,備裝鞍具供我騎。”駕車者禀道:“請示有何趣向?”太子道:“我當實現出離。”駕車者多次勸太子回心轉意。而太子向駕車者說了許多貪欲的過患,而自己心願堅決,毫無轉意。靜慧天子、悲嚴天子等衆神,以神力使迦毗羅皤聖地人衆都昏睡不醒,聲音不響。太子遂命駕車者將馬牽來。那時,帝釋、四大天王來到迦毗羅皤聖地。駕車者又懇求道:“沒有到出離時候。”太子說偈道:“爲求利益衆生義,願證菩提無老死,解救衆生我久願。于今成熟時已至。”同時諸天神也作偈勸請道:“由緣聖者已速起,解救一切苦難衆,迄今出離時已至。”于是由帝釋開了吉祥門,駕車者備好寶馬“堪贊”(舊譯爲“犍陟”),侍奉太子起身上馬,四大天王托著馬足向空中飛騰而出,梵天帝釋作前導指路,頓時光明照耀,消除夜間的黑暗。在一切供養和各種樂聲中,太子菩薩離開王城越過“力士城”(古印度一城名),而到了清淨塔前。太子將寶馬和自身上的一切飾具賜給駕車者,命他返宮。後來在此處建塔,名爲車匿還宮塔。于是太子菩薩在清淨塔前剪下頭發,諸天神當即請發造塔供養,以此命名“下發塔”。太子菩薩認爲“迦屍迦”裝(珍貴俗家衣裝),與出家裝不合,想求一件出家裝時,淨居天神知道後變成獵人相,將出家缁衣供與太子菩薩,太子也將迦屍迦裝送給獵人,獵人捧置頭上,爲了供奉將衣裝迎到了淨居天界。車匿見此情景後,即在當地建塔,取名叫“受缁衣塔”。那時,傳出“薩婆悉達”(釋迦牟尼少時名諱,意爲:“一切成義”)出家了的聲音,響徹色究競天界。車匿遂將寶馬和飾具帶回宮中,用以解除國王和妃眷等的憂苦。   (七)行苦行事業:太子菩薩下發畢,身穿缁衣出家之後,往婆羅門“具種”的住處走去,來到了“毗舍離”城[68],去到“通藝子”名爲“遠飛”有門徒叁百人的“無所有處”[69]師的座前,獲得允諾作爲弟子而修學,真實生起了“無所有”之心。菩薩問遠飛道:“你內心所領會的,僅此一法麼?”遠飛答:“僅此一法”。菩薩說:“僅此一法,我也能通達了。”遠飛說:“我所知的,你既知道,你所知的我也知道,我二人可一起開導徒衆吧!”菩薩認爲僅以此種法門,是不能獲得出離的。故求一種更爲優越之法,漸次來到“摩揭陀”[70],在“灰白山”中安住。次由“溫泉門”來到“王舍城”中住下。那時,城內市民和“影勝王”[71]對菩薩十分敬信,以一半江山供于菩薩,未被納受。繼後,菩薩見“喜樂子余行”(外道師名)給其七百門徒,宣說“有頂心識”(外道修定法)。菩薩自念:“我今開始修此禁戒苦行,當生起殊勝超越的想念,並可破除有漏禅定。”菩薩得到“余行”允許收作弟子,不久,菩薩也就通達了“有頂心識”。他如過去問遠飛那樣,並說以此種法門是不能獲得解脫涅槃的。菩薩作破斥後而他去。那時,憍陳如等五人仍追隨著菩薩,菩薩修行境界漸次登峰造極,昔日未知的叁喻也已通達,而來到尼連河畔,菩薩心想:“五濁惡世衆生,念行卑劣,勤修惡劣的禁行,而執爲清淨。我爲破除邪謬,解度衆生,當修禁行和苦行。”于是在“周遍虛空叁摩地”(一種禅定名)住了六年,只食一粒芝麻或一顆柏實或一粒米。這樣苦行了六年,連呼吸運行都已停止。那時,有部分天神之子對已住天界的摩耶夫人說:“太子死了。”摩耶夫人來到釋迦靜坐處,只見菩薩的身體幹如朽木,真象死去一般。因此,悲歎地說道:“你剛誕生說,這是我最後發的誓言,也未完成;黑仙人的記別也成虛妄。”菩薩作偈答道:“日月星群可墮地,雖非聖者我未逝,但願母親勿憂苦,不久即見我成佛。”摩耶夫人聽說後,心生歡喜而返回原處。當菩薩對其母說話時,那村莊的牧牛人等也故作擤鼻涕、塞耳孔等各種譏笑姿態,以表示自己不願聽信;惡魔等也故意花言巧語,說“請你愛護自己的生命吧!”說著想尋機擾害,但未得逞。

  (八)誓得大菩提事業:于是菩薩爲了破除行苦行可以得解脫的謬見,心念我當受食,遂走向菩提樹下。憍陳如等五人,聽得菩薩說要受食,認爲菩薩修心不堅,而對其失去信心,都離開菩薩而到了“鹿野苑”[72]。菩薩接受了“善供母”的女仆“仰瑪”用潔巾包蓋的食品後,入于“天掘池”中,帝釋所置大石板上作沐浴,浴後疲乏,想從池中登岸時,惡魔故意變化高岸,使菩薩不得出池。天女等爲菩薩捺低樹枝,使其攀著樹枝出池,繼之走到“梵王樹”前,穿好糞掃僧衣,這時淨居天神也供上黃色法衣,菩薩接受下來,即安住于行境中。“善供母”得到天神的告知後,她用千頭母牛的乳汁提煉七次取出乳中的精華和以米及鮮谷熬成乳糜,她見糜中現出吉祥八結等相,心生歡喜!當初相師們也曾說過獲得甘露的預言。于是敬請菩薩赴宴受食,以金器滿盛加蜜的乳糜供于菩薩,菩薩接受乳糜去到尼連河畔,安置食品和法衣後,而作沐浴。此時天衆也向菩薩禮供,並將浴水取去,剃下胡須爲“善供母”取得。菩薩安住在龍女所供的獅座上,而受用乳糜。盛糜金器墜入水中,爲“海龍王”獲得,帝釋複取此器到叁十叁天,每年都作“糜器勝會”。菩薩沐浴受食後,體力充沛。爲了降伏魔軍,菩薩運用大士之氣力而來到菩提樹下。那時,和風細雨自然地清掃地面,弄淨了菩薩走的道路,一切山峰和樹梢以及初生嬰兒的頭部也都朝著菩薩走的方向,這時叁界主大梵天王向所屬神眷發出號令說:“菩薩今日去到菩提樹下,你等速作一切供事。”作供天衆遂化現出了不可思議的莊嚴供物。于是菩薩放大光明,止息一切煩惱和痛苦,淨治了器世間。黑色龍王也向菩薩作了贊頌。當時,道路的右邊有一賣草人正在割吉祥草,菩薩向他說道:“快給我吉祥草,草今于我成大義,降伏魔軍和魔眷,將證寂靜妙菩提。”賣草人立即將柔軟發青的吉祥草奉獻與菩薩。菩薩受草繞菩提樹叁匝後,將草尖向內,草根向外鋪設座墊,面向東而坐,並端正身體,安住正念,發誓說道:“我今坐此身可枯,皮肉骨血毀亦可,多劫難得菩提果,不獲誓不起此坐。”一切天神爲了守護菩薩,分布十方嚴加守護。于是菩薩放出名爲催動一切菩薩的光明,遍照無量刹土,一切菩薩頓時來集,向菩薩作供。

  (九)降魔成佛事業:菩薩複念我今成佛不可不令衆魔知道,于是從眉間放出名爲摧毀魔壇的光明,遍照一切魔官,令其搖撼,頓成黑暗。並且發出偈句的聲音道:“淨飯王太子,極淨勝有情,多劫行善業,今舍王位等。彼能作饒益,現求獲甘霖,菩提樹前座,放光示留神。”那時,罪惡魔王(有人說即“他化自在天王”)在其夢中,見住處普遍黑暗等叁十二種夢相。魔王即時傳知他的魔屬等。魔王子“妙音商主”雖作勸阻而無效。于是所有藥叉鸠槃荼[73],摩睺羅伽[74]及羅刹[75],食肉鬼衆並魔屬,齊來顯現極惡相。菩薩雖見許多凶殘極惡形相,但仍如偈句所說:“釋迦太子證諸法,依緣所生無實性,心如虛空泰然住,雖見魔軍亦不迷。”于是魔王從右方命令一切迷人悅意的魔女,從左邊發動一切令人可怖的魔類向菩薩進攻,所有魔軍射向菩薩的各種軍器,不僅未傷害菩薩,而且變成花朵。于是魔王對菩薩說道:“以你這點福德,怎能獲得解脫?”菩薩道:“你因作了一次“無遮供施”[76]所感褔果,而獲得“他化自在天王”[77]。我作了許多次的“無遮供施””。魔王說道:“往昔我作唯一施,雖無計冊有你證,今你于此無證者,徒說無益你已負。”菩薩說道:“這大地是我的作證者。”一面用右手壓地,一面作偈道:“衆生住處是此地,動靜平等無愛憎,此地作證我無诳,對此汝須作我證。”說偈已畢,大地頓起六種震動[78],此時,“地堅母”[79]即從金剛際(即金剛地基的底基)的地縫中現出半身,合掌對佛說道:“如世尊所說,真實不虛,我親見此。世尊即成爲人天大衆世間之作證者。”說後,遂入土不見。于是“詭魔一聞地母語,如狐乍聞獅吼聲,石擊烏鴉頓驚起,驚懼心裂皆潰散。”這時魔王心中很不安然!便從自己的魔女中挑選妖豔媚巧的,遣去迷惑菩薩,她們施展出叁十二種媚術迷惑菩薩,菩薩心裏不動。魔王心中更感不樂?那時有名“具德”等八樹女神齊聲唱出:“菩薩之功德,猶如中夜月,正圓複美妙……”等十六贊偈以頌揚菩薩。此時淨居天神[80]也齊聲說道:“魔王汝極惡,猶如陷泥牛,頹弱不得出……”等十六種貶詞以責魔王。衆天神複作了十六次阻止,魔王也仍沒有回心轉意。魔軍複抛擲各種軍器,現出各種幻變也未能得到絲毫損害菩薩的機會。魔軍敗陣潰散,時過七天,也沒有聚合攏來。遂之許多魔類也生起了趣向菩提的心。

  于是菩薩生起了四禅定[81]、叁明[82],到了後半夜東方發白時,通達了十二緣起,及四谛具足刹那智慧而現證了正等正覺(即成佛)。于是說:“多羅樹間我聖超,道流已斷等……”頌詞。衆天神普散沒及膝蓋的天花以作供養。一時世界大放光明,無處不照,大地震動。十方諸佛也敬祝法喜,作禮說道:“今佛如我等,所證菩提果,酥油與酥汁,本質實相同。”一切天女也都齊來贊佛。佛世尊也作偈道:“福果獲勝樂,解除一切苦,具福諸人士,如願亦成就。降伏衆魔軍,速即證菩提,從此大解脫,獲得清涼果。”一切天神也作廣大的贊頌。

  于是佛在一七天裏,未解開跏趺坐,雙目注視菩提樹王。在二七天裏,行遍叁千大千世界[83]。在叁七天裏,佛說:“我今于此超出苦邊際。”說畢,一心注視廣大地方(即指菩提道場)[84]。在四七天裏,佛作東西間的短程遊行,魔王請佛入涅槃[85],佛允以所應度者都得度後,方入涅槃。魔王聽說,心中憂惱!遂遣其魔女“喜女”等來到佛前,佛即令她們變作老妪。…

《佛教史大寶藏論》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