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史大寶藏論▪P79

  ..續本文上一頁,有婆羅門首毗字,地名稱作妙花城,彼修明王能有成。”又有頌說:“後有尊勝美名稱,彼婆羅門首阿字,彼具法義與善根,具自在力說真谛。”又有頌說:“此後有具美名稱,彼婆羅門達教義,名末呢字百俠字,瑪那地區將出生。”又有頌說:“此後將有美名稱,南方地區婆羅門,名首示有壩字者,佛陀教法彼勤行,塔寺林園中安住,彼建悅意諸佛像,其地直抵二海邊,一切處所皆莊嚴。”又有頌說:“此後出有美名稱,婆羅門主具財富,名首具有那字者,南方地區清淨依,此德具持大明咒,決定趣向菩提果。”這兩起授記,雖有很多方面符合于“世親”和“陳那”兩位大德的情況,但似乎不僅對此二德而言,而是對除開出家人的作業說的。又有頌說:“中原地區佛正法,有婆羅門名滿賢,毗奈耶理稱賢善,壞滅處中彼安住,名首壩字財寶目,爲諸國王所贊供,諸婆羅門所奉教,是我世尊正教法。”又有頌說:“從東大海沿岸起,直至山野盡邊區,具慧諾亨達以外,如是北方雪地域。”此頌所說,興許是指“雅卓”地區降生的“諾紮哇”(大譯師),然而此段是爲國王授記,因此應細加考究。而且其下文說:“西方迦屍喜相城,如是有名頂端城,此諸城中有國王,能顯佛陀正教法,彼當名爲五獅子。”

  此外佛世尊滅度後,一百年時,于“具花城”巾,有阿育王(或無憂王)出世,享壽一百五十歲。他在八十七年的長時間裏,供奉佛塔。以後,又有阿育離王在七十六年的長時間裏,供奉佛塔。此後,爲勇軍王護持國政七十年。此後爲難陀王執掌國政五十六年。他的良友即婆羅門

  巴裏利,繼後有月隱王出世。此後,爲月隱王的太子“心滴”護持國政七十年。他的大臣“紮納迦”曾經遊行地獄。繼此在難陀比丘之後,有名“旃檀護”的人出現于世,享壽叁百歲。此後,有國王名“准巴”出世,他焚毀從東方到迦濕彌羅所有的寺廟佛塔,殺害了一切大德高僧。此後有國王名“佛方”將出現于世。此後有國王名“普喜”出現于世,享壽叁百歲。他的太子名“深方”將在“五取城”出世。雪山叢中北方“安登”(具五種修行)地區,將有國王名“彌伊拉”(人中天)出世,享壽八十歲。于印度一地區,將出現國王名“寶心”,享壽一百五十歲。他的國土上,菩薩具大勇,文殊大光明,于彼國土中,示現童身住。北方將有國國名“杜汝喀”出世,享壽叁百歲。此後,有國王名“杜汝喀

  衆敬王”出世,享壽二百歲。西方印度國土的彼岸“那達”城中有國王名“本性”出世,他將執政叁百年。此後,有國王名“震動”將出世,執掌國政五十五年又五月。以上所授記的諸人士,大都證得菩提果。此外,還有許多對于國王的授記,恐繁累篇,所以沒有逐一錄出。

  《現出怙主密續經》中也有記載說:有一漁夫因食魚死去,繼生而成爲瑜伽者名“達日嘎”,他投擲繩索于恒河中,刹那之間變爲名叫“縛達哈”的大城。他的明咒效果,能縛空行和空行母。又在“阿汝毗”地區,有大精進士夫出現,其名同“波惹瑪尼”字經的第一組“嘎”字,以第一韻母爲修飾,和第七組第四字帶“納啰”聲字(元音),這一瑜伽自在師,將得八大成就。此一名字爲嘎哈、納、巴,即爲“納波覺巴”(黑行尊者,即黑尊者)所授記。文中又說此師有弟子瑜伽修士六人,都將舍此現身證得大手印。將有成爲一切班智達中的主要人物名“法稱”和六位賢土出世,他們對教法作饒益,安住梵行,他們都將證得悉地(成就)。後來有名瑪亨那、桑嘎惹、壩哇雅哥喀、薩哈紮嘎那等人出世,他們將經十叁年修行而得證果。將于南方“阿乍惹約根裏”城中,有名龍樹的瑜伽士他以香樹名“俠那迅巴哥巴那”賜給巴那國王,因爲王子死後,將有“壩哈納”的侄兒國王出世。又《時輪後續》中有頌說:“比丘名龍樹,一切功德源,導師名慧堅,斷執建長壽。有名一萬衆,成就十善業,聖天及馬鳴,方象利衆心,月蓮蓮中苗,難勝通達王,其名壩薩啰。著名那波王,英紮菩提名。有名智慧者,持鈴杵諸人,飲酒用顱器,手持喀章嘎,酒器江得烏,骨飾以莊嚴,大名那波巴。”以上所授記的諸人士,他們都能護持佛的教法。有些人說:“對于有瑜伽裝束的,沒有記別。”但不能以這些(服裝)作爲阻礙。總的說來,他們都能護持佛的說、修事業;特別能護持千佛教法者,有金剛手菩薩;護持釋迦能仁教法者,有文殊、金剛手、梵王、帝釋等。《文殊根本續》中有頌說:“能仁滅度後,爲護正法故,彼時常護者,是彼妙吉祥。”特別還有十六尊者作護持教法;住在叁十叁天界的,是摩诃泮陀迦尊者(又名大路尊者);住在雪山區的(有的說是西藏),是阿秘特尊者(即護不壞尊者);住在西牛賀洲的,是勝金尊者;住在北俱盧洲的,是聖跋古拉尊者(亦作薄拘羅);住在東勝神洲的,是婆羅陀尊者;住在赤銅洲的,是迦裏迦尊者(具時尊者);住在悉嘎領的(有的說是錫蘭),是伐阇羅佛尊者;住在支央古洲的,是羅睺羅尊者;住在雅穆那河洲的,是跋陀羅尊者(賢德尊者);住在毗呼那山的,是能隱藏尊者;住在廣闊山的,是那迦希尊者(龍軍尊者),住在七葉山的,是住林薮尊者;住在靈鹫山的,是周利泮陀迦尊者(小路尊者);住在迦濕彌羅的,是迦羅迦伐磋尊者(金犢尊者);住在底濕羅的,是因陀羅尊者(生支尊者);住在仙人林的,是阿底多尊者(難勝尊者)。以上十六尊者都有許多阿羅漢圍繞之,他們都不入涅槃,仍然住在世間,護持釋迦能仁的說、修數法。

  庚叁 得懸記者對佛教法所作的事業。佛世尊滅度後,過了四百年,南方“貝達壩”城有一富有的婆羅門,苦無子嗣。他在夢中夢見天神對他授記說:“你若能迎請婆羅門百人,供法宴齋食,則可得子嗣。”于是他按照授記行事,祈求子嗣。果然過了十月後,生一男孩,請相師看相,相師說:“公子的相雖然很好,但只能活七天。”因便問“有何解救方法?”相師說:“你如能迎請婆羅門百人,供法宴齋食,能活七月;如能迎請比丘百人,供法宴齋食,能活七歲,除此再無別的方法了。”聽後婆羅門只好依照所說的辦理。將到七歲時,父母爲了不忍目睹兒子的屍體,只好命仆役侍其子出外遊曆, 漸次周遊各地,朝見“喀薩巴裏”(古觀音立像),來到“吉祥那爛陀”寺門前,此寺以詩學著稱,寺中的婆羅門薩惹哈大師聽說遊人來到的消息,下令將孩子引入寺中,仆役們向大師如實地說了出遊的原因。阿阇黎薩惹哈說道:“孩子,你如能出家,就有了解救的方法。”于是他當即出家,得到爲他傳授無量壽摧伏死主的曼荼羅灌頂,令他持誦“陀羅尼”(即明咒),特別是在滿七歲的那一天晚上,他通宵達旦地念誦,結果從死主手中得以倖免。于是他回到家中和父母相見,二老心中十分歡喜!此後,他在薩惹哈大師座前,求得《密集》等密續的所有教授。繼後,又請求那爛陀寺的堪布羅睺羅爲他作親教師,並受“具足戒”名“具德比丘”。當他任那爛陀寺僧伽大衆的執事僧時,適逢大災荒的年時,他用“點金術”獲得了黃金後,並用來作僧衆的膳費,以此度過了修夏安居。僧衆見著肌瘦的餓殍和餓死者,方知荒年早巳來到(因僧衆修夏不知外面的情況)。便問他是怎樣維持僧衆膳食的。他才說了過去的實情,他由于未求得僧衆的許可,使僧衆過上了“邪命生活”[124]。因此應受處罰,將他驅逐出寺,命他修造寺廟和佛塔忏悔其過。此後,他獲得世間和出世間的諸悉地。那時,有一名“行樂”的比丘(即商羯羅),著了一部一百二十萬頌的《明智莊嚴論》來駁斥一切(大乘)。龍樹爲了調伏此一比丘,即在那爛陀寺說法,此時,見二童子前來聽法,潛入土中而去。便問:“你等何人?”答:“是龍。”龍樹也就吩咐他們取“藥叉泥”來。他們便向龍王請求賜泥,龍王說:“須請阿阇黎親自來。”龍樹知道此次迎請,將成大義,于是應邀到龍官說法。龍王請大師在龍宮安住,阿阇黎說道:“我爲尋求修造千萬佛塔(小泥塔)的龍泥,並迎請《十萬般若》而來,無暇安住此地,以後我可以再來。”于是獲得大量的龍泥,並迎請到了《十萬般若》及少許經文。傳說《十萬般若》末尾的少許經文,龍王未給。後來,就用龍泥造了千萬座小佛塔,在龍王的協助下,大多數完成,因再未去龍宮,所以有一些未造成。由此因緣遂得名“龍樹”(修龍法得成就之意)。後來,在“裏喀惹”地區(印度一地名,盛産甘蔗),龍樹用點金術變金作廣大的布施。那時,把許多黃金給與兩位婆羅門老人,老人對阿阇黎生起敬信,並作侍者,聽受教法。老人死後,轉生爲阿阇黎龍菩提。阿阇黎龍樹又到東方巴紮毗薩地區,廣修佛寺,在“惹達惹”城也建佛寺。又想將一如鈴形的岩石,變爲黃金時,天神阻止。繼後,他前往北俱盧洲的途中,在“婆羅瑪”城給一童子名“枳達嘎”看手紋相,授記他將作國王。繼到北俱盧洲中,他將衣服挂在樹梢上,去到水中沐浴時,衣服被當地人取去,他嚷道:“衣服是我的。”當地人察其言而叫他爲“有我主”。他在那裏作了有益的事,在返回的途中,見到過去的那一童子,已當了國王。這位國王向他供了許多珍寶,爲了答此盛情,他將自己著的大寶正法《寶鬘論》賜給國王。阿阇黎龍樹對佛教所作的事業是,曾作僧伽大衆的職事;修造了許多佛塔和寺廟;在金剛座建造金剛網絡的圍牆;修建“伯哲繃”佛塔(吉祥積米塔,在古迦紮迦城附近)。關于龍樹在“內明”方面的論著是,以開示正見爲主的,即離二邊的《中論》,其中分教理二門:由教義門而開示的,如中觀贊頌類;由理智門而開示的,有各種如理論著。以開示行爲主的是:由教義門而開示的,如《經集論》;由理智門而開示的,如《大乘修心論》;警醒聲聞種姓的,如《夢說如意摩尼珠》;開示在家人以行爲主的,如《親友書》;開示出家人以行爲主的,如…

《佛教史大寶藏論》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