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清除之驕傲,又複如繭自縛,如此極難達到法性真理之上。如是不可思議之法性,所有世俗谛(名言)不能比(表)者,因世俗谛諸名言,有分別言诠(按指給之以名)之本性也。貢巴顔渣論雲:
無礙解之形相與行境(按指各各之差別也) 無說完全遮斷諸名言
四無礙辯之最勝義法 如是超過法相家體性
大圓滿自性叁種坐之坐法,是以防護其見解;複有叁種看法,觸著要害,以爲防護;並從六種燈道之法性,以離開尋思之現前;緣是其理趣,甚深殊勝,與之(世俗谛)有如天地之別也。中觀聲論雲:
勝義離智慧以來 根與之自然解脫 現前所見綱要者
從自己成就方面 對任何無貪無持 得嘗清淨法性味
無叁界輪回之意 向空入空無有二 殊勝大瑜伽如是
根據上述義理,薩迦班知達亦說:
阿的瑜伽之見解 是智慧而不是乘
其所說如此,是從甚深見解無謬真理成就之點,以說明其爲智慧。但是阿的瑜伽之見解,說不是乘,則屬例外。蓋依止聲聞、緣覺、菩薩、及佛地積聚而來之智慧,不圓滿者、稍圓滿,與完全圓滿之四聖規矩,及重頭戲之次第;從續上師論有雲:
以劣賤品之色相 對中上品如天空(如天空表平等也)
譬如根器雖有勝劣之分,而天空則無好壞(根器有上中下之分,天空是表大圓滿也)之別,根據遠離業障能力之大小現前,而定智慧之大小,用此種之意趣,以說阿的瑜伽是乘,未有絲毫過失者。若以無成佛之叁聖,而遽說無智慧則無可說矣。此智慧從小見,而至圓滿見,僅此智慧之上,建地道之規矩,以安立此乘,是經續極殊勝之意趣。從生遮柏波車經說:“對智慧之乘及大乘,極趨向心之善根,(按是心之一切善根,趨向智慧乘等。)對此善根造圓滿之回向。”
饒渣能孫支書巴經說:“佛之智慧是大乘者者。”其說如此,誰不相信對本來成就邊際之大圓滿,而對于用慧所造新穎之見解,認爲此是極殊勝者。此從叁門之義,亦變作外,所以成爲如無色之影。如此“因乘”內,無有示現大手印,甚至大手印之名。若以甘波巴所僞作不清淨示現之道理,說到其他之人到此道路,亦是有過者。
本來大手印是無爲法界之名字,如佛所說之入一切佛境智慧明顯莊嚴經說:“恭喜和(按即阿難尊者,或作慶喜。)法之手印,是一切法之手印,手印是無者,是無作之手印,無二之手印,恭喜和,誰播布手印之種子,便是大菩薩矣。其種族是大德,是人中之獅子。”有如此等說。教主移喜渣巴亦說:“大手印是表示空性之名字,般若佛母之別號,故大手印,是無二智慧之本性。”如是等說,甚爲廣大。在顯教言之,是世尊親自宣說,有時對于般若亦名之爲大手印。在密乘內。如此手印,是依大樂之方便以修持,因此成爲空樂大手印。所述只是顯密之分別,或以爲顯教經內,完全不說大手印名字,此說法大應理。善逝心要,大概皆已示現于顯教之經籍中,但其最廣大之部分,則示現于密乘內,以此相同。若流連于唯一不了義之處,執著世間法規矩之差別,隨行在語言中,如此之人,均是依于自欲,以傲慢而自誇。(按指以一己之希望,而自以爲是者也)于是彼等徹底之見解,是將佛語與許多廣大解釋論,一律置諸腦後。如此只有粗略之大概,有如暗箭之目標不明,此種議論甚多,我等對之,不須現前,加以滅除;但須說上述言詞,便可使之自滅也。
甯瑪巴之教傳派經部灌頂內,向“因”之叁乘所說灌頂儀軌,在大因論有雲:
守清淨長養戒者 對之示現毗婆沙
經部諸師亦如此 經部後是瑜伽行
瑜伽行後示中觀 密宗次第皆了知
其後示現喜金剛
如此所說,便是與依次第之乘相同;在此中密宗之道路上,示現一切乘之中道。因此小乘別解脫之加行,如能發菩提心,便可成爲大乘之別解脫,其功德比之小乘爲更高。故“因”之叁乘,舅以密宗之方便持之,則比其各別“自地”之功德,尤爲殊勝,同時變成頓超之道。且在義理方面,亦甚殊勝,此外灌頂之名言,亦現前示現。從叁百經內說:
出離之戒斷絕苦 摧毀薩迦耶見根
消除富樂花箭者(富樂是愛神名,花箭者則是愛神,亦是魔。)
得圓滿菩提灌頂
如此是對沙彌之戒律,灌頂之名言而言。依共義說:灌頂之意義,是所有轉輪王輩,于其即位之前授權時,用寶瓶之水,爲之洗澡;婆羅門等,爲這祝福。對于受用轉輪王之七寶等,表示權力,其規則如此,由是與之相同正確之來源。
在顯教之規則,十地菩薩,即將成佛時,十方所有如來,從眉間白毫放光,入于菩薩頭頂,而此名言,亦名之爲“大光灌頂。”綜略言之:依此規則,向其見解,示以修行,而于其行爲結果,四種主要有權之方法,對佛之加被,命以灌頂之名言。
楞伽經說:“羅爵青波兩種加被所加持菩提薩垛輩,親禮如來,薄伽梵清淨圓滿佛足。問:兩種加被,是何一種所加持?答:如是,對禅定等至加被之加持,與佛之身、面、手、一切灌頂之加被,以向之者。羅爵青波,菩提薩垛大薩垛輩,從第一地,佛賜以加被之加持所得菩提薩垛之禅定,大乘明見等至。菩提薩垛大薩垛輩,等至菩提薩垛之禅定大乘明見時,在十方世間所有之如來,薄伽梵清淨圓滿之佛,現身示現身面語一切清淨之思想。羅爵青波,菩提薩垛大薩垛,金剛心要及具足彼功德本性者,向其他菩提薩垛大薩垛,亦有此等之加持。
羅爵青波,如是對初地菩提薩垛大薩垛輩,禅定、等至之得到加持,百千劫積集之一切善根所不同者,本性已得領悟;所以菩提薩垛之地,名爲法雲。
大蓮花越量宮所住菩提薩垛大薩垛,一切寶以爲莊嚴之冠冕,與彼輩同等之菩提薩垛大薩垛圍繞,從十方世界之佛手而來之石黃,(按爲黃色礦質之顔料如珠砂)黃金、及贍部花(石棉花),月亮光如蓮花之菩提薩垛大薩垛,住于大蓮花越量宮內之寶座,爲之主持,與轉輪王相同;從其頭頂上賜給之以灌頂。(按指佛手賜給菩薩灌頂)于是此位菩提薩垛,與彼位菩提薩垛,皆得到佛向彼等以佛身面手爲之灌頂加被之加持。是諸菩提薩垛,爲魔業與煩惱,所不能動,同時亦不下墮于聲聞靜處之地;而能無礙解悟如來佛地所已證悟之法,悉得增長。
羅爵青波,如是如來薄伽梵清淨圓滿之一切佛,向菩提薩垛大薩埵所作成加被之加持也。
“羅爵青波,未有加持之菩提薩垛大薩垛,下墮之聲聞,與魔之思想,不能成無上圓滿清淨之菩提,所以菩提薩垛大薩垛輩,是一切如來諸佛之所隨持(按即護念之意)。”
如是所說,甚爲廣大,故預流之菩提薩垛輩,依止灌頂,而得成佛,此是決定,而無爭論者。聲聞、緣覺、菩薩叁聖,現階段之有定見,而修一切自乘之道,以持大乘之菩提心爲究竟;因此聲聞與緣覺,亦得一切種智之果位捷道。如此有極殊勝之綱要,是以金剛持通達方便,得一切種智之關系,作如此說。
如非依止無上瑜伽之上叁灌,密乘外部得不到金剛持之地位,則其所說,與此相同。但顯教之道地,較爲隱密,所示現者爲大光灌頂,或者只有加持而已。”
貴那遮從卓遮蘇巴求法,以抱病故,未曾得法;竟說:“我到印度,但印度卻無甯瑪巴續。”乃對甯瑪巴密心要,造成四種尋求爭論缺點,于是有西藏人士,亦隨和之。不過彼只到過印度幾個小小之地方,故不得到甯瑪之續,如此是不能證明印度無甯瑪續,大圓滿等甚深一切續部,從口到耳傳者;況“語傳”于經典中,不能看見,以其教誨從未形諸翰墨。且在西藏,甚至犬彘以上,均公開密乘,如此規矩,爲印度所無;則其末看見及末聽到,或許是真也。但是阿底峽尊者,是印度與杜邦加那有名之通達密乘者。及到西藏,看見啤哈陵藏經堂裏之經典,皆彼以前從末看到與聽見之許多續部,于是彼自以爲通達密乘驕傲之氣焰,爲之消除。此等事迹,是阿底峽尊者自己傳記所述者;所以不能怪如貴那遮相同之異生(凡夫),其未看到,不足爲奇。尚有從西方邬金以內,其神變通達及智慧,如水流之急,同時可以蔽抑別人明見之力量者,如邬金巴甯青巴說:“我到別人之地方,未曾見到密續之邊。”觀此所說,當可恍然矣。
若其所說西藏未有密心要之诳語,及蔣丁耶遮,,班禅釋迦詩列,他巴羅渣華,貴羅孫奴巴華,沙基羅渣諸位手中,現前得到印度之經典,從此便可釋然也。
對新派通達之殊勝佛法大掃除明箭者之密心續,(此密心續爲極清淨之因,是從密集之大解釋,而爲教主啤沙密渣所造者。)續內是說:
智慧薩垛誰覺得
此語之解釋,從密心要說:“色究竟天是無量無邊智慧之中圍,智慧寶遍照之越量宮,宮之廣大,十方皆無邊際,一切不可思議內。身語意所依各種普遍之明顯。”又說:
供養所依之一切 是說佛宮或地方
此二語之解釋,是十方四時佛之一切無余中圍,不是各別;蓋諸佛之自性是一個,此種自性之智慧,普遍如水旋轉。又說:
自性自性無之因
並解釋雲:
希有哉極希有法 一切圓滿佛之密
從于無生生一切 一切自性無有生
並作密之解釋,從密心要內說:“自性、覆蔽、隱藏,及不示現之密,爲五根之源。”
(銳之按:奉 敦珠上師手谕開示:五根者,是從自利而來之聞根、與修根,均是爲自利者;若于他利,是開示根,事業根,及對兩利之金剛王廣大無邊教誡之根。根或作灌頂,或作權力。)
其說複雲:
密布具藍白黃紅 綠等五種各顔色 輕細青春年少貌
光明美妙具華麗 放大光蘊熾圍繞 無有是邊任運成
(銳之按:此頌原書只具始末各一句,後奉敦珠上師手谕,改爲六句;並從渣華龍青巴之密解節錄,予以解釋之開示,雲:寂靜忿怒一百尊之身色,凡二十五種,于是各顔色中,複分爲七種:(一)表示意族之法身不變,是毗盧遮那佛…
《西藏古代佛教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