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類。卑嗎那密渣等,傳甘露法類。至蓮花生大士,則傳其他法類。──如八大修部,內、外、密等叁種中圍灌頂等。得灌頂教誨成就者數十人,皆具神通,如授記爲 敦珠上師第六世身之佐賓車聰譯師,能一瞥一指,即將空中飛鳥攝入掌中。而准許婦女即生修行成就不必待轉另身,尤爲無上瑜伽密之特點,故因蓮師灌頂教誨者而成就之婦女亦有十余人,並皆具足神通。其余得化光飛去,或得肉身成就者,不可勝數。故生起次第之修部中,以蓮師一系爲最盛。
圓滿次第傳授系統,以努青生遮野些一系最爲重要,將于下章詳述。
大圓滿分心部、自然果部及心要部叁部。而以口訣傳授爲主。——其中自然果部,原爲龍部傳承,即非人而受傳法。在藏密甯瑪巴法統中,心部與自然果部合流。故實分二部而已。心部與自然果部,以毗盧渣那爲藏族得此法之第一人。其法爲入印度時受于教主巴支星叽。由于禁例關系,授受時極爲秘密,然毗盧終得十八部心法口訣,六十修部一切灌項及口訣,及自然果部叁種教誨。又從嘉饒多傑處,得大圓滿六十四萬頌。及歸藏後,乃以之秘密傳授與藏王赤松德真。然得法一事終爲印人所知,乃用離間計,使毗盧不能安住王宮傳法,而大圓滿心要,反因毗盧避地,得流傳廣泛。
得毗盧傳授者五人,皆有大成就,而以彭恭生遮幹波一系,法統最弘,七傳至喇嘛靖。靖除受本師巴金大圓滿,大手印、金剛橋等最高心法外,並另從二十一師,習二十六種法。後造居士修習儀軌,更使大法廣傳。能得其傳承之弟子共一十五人,宗派繁衍。
大圓滿之心要部,分蓮花生大士及卑嗎那密渣兩派。從法統言,蓮師的大圓滿心要得自卑嗎那教主,而其傳承另有體系,將于下章詳述。
卑嗎那密渣入藏時年將二百歲,住西藏十叁年。其後即往中國五臺山。住藏時,口訣心要部份僅授藏王及楊丁增康波二人。
此部心要,其後即由楊丁增康波弘揚,代有傳人。如深藏不露,以普通行相示人之鄧瑪倫朱贊青;得卑嗎那密渣現身爲其灌頂之吉尊獅子自在;得大護法一發母授記之化身桑敦;兼弘勝樂金剛續而得成就之沙嚴榜;以多聞著名之咕汝蔣啤;作“普顫行”,故示人以瘋顛起相之星叽渣巴;能面見普賢王如來、金剛薩垛、金剛亥毋、觀世音等尊身之祝青麥龍多遮;以修忍辱行見稱之姑瑪喇渣;及不住胎而生之楊忠多傑,皆爲此系大德。
此外,修大圓滿心要,尚有一個特點,即修行人成就時,均系化虹光身飛去。
除上述叁部之外,大圓滿另有一特別口訣部。此部可視爲心要部的分支。
心要部第十代傳人姑瑪喇渣,有二弟子,一爲上述之楊忠多傑,另一人即爲特別口訣部祖師渣華龍青巴,渣華初修習姑瑪所授大圓滿叁部續、口訣、念誦、護身等外,並得姑瑪喇渣賜與傳承。而先後曾承事上師二十二位,精通顯教,密乘一切教規及各種口訣,並精通經、律、論叁藏。如般若、法相、七部因明、中道論等顯密經典;六法、時輪金剛續、甯瑪巴總集續、大生起心、道果等九種薩迦深法、空行心要語續等密乘經典。故自學術觀點而言,渣華實亦爲劃時代的宗師。而關于心訣心要解脫教誨類傳承,至渣華可稱圓滿矣。
五 西藏密宗傳授史略
(原題:長傳教誨如大河不斷之經幻心來源)
前章所述,爲甯瑪巴古代法統來源大略,本章則兼及各派,全面闡述較後時期之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及大圓滿傳承,而仍以甯瑪巴爲主。其所以兼及他派之故,是因爲其他各派均由甯瑪巴發展而來。如元代極盛的薩迦巴,即與甯瑪巴有甚深血緣。
本章敘述,共分五大目。一、生起次第;二、圓滿次第;叁、大圓滿;四、普巴法統;五、著者 敦珠甯波車所攝傳承。
生起次第方面,分二大系統:一爲各派所共的系統,一爲甯瑪巴本身的法系。
各派所共的系統中,以尼渣那咕瑪那爲首傳。尼氏得蓮華生、卑嗎那密渣、毗盧渣那及宇渣迎波四種傳承,故于顯密皆無不通達。其一生事迹,行腳流離,修行之苦,爲古代藏密行者的典範。至其後行誅滅法以調伏敵怨,未免殘忍,漢土佛教徒對之或不免耿耿。
尼氏有八大弟子,以舒波巴支移喜最爲重要。在舒氏承事上師尼氏時,曾起輕慢上師之心叁次,故一生亦受厄叁次,由此事可具見藏密對皈依上師的觀點,遠較顯教爲重視。近人討論“四皈”、“叁皈”的問題,多從理論上分析,倘若試從藏密史乘去研究,想當可更進一步了解問題的實質。
舒波傳努青生遮野些,而生遮野些又共得二十六師傳承(包括蓮華生大士、卑嗎那密渣及尼氏與其八大弟子在內),故在此系統中,可稱集大成者。生遮野些之世,適值西藏王朗達瑪毀滅佛法,故降伏法便起了護法的作用。也正由于生遮以降伏法調伏朗達瑪,才獲准藏密許以白衣傳法,百年來法統賴以不斷,可見藏密行人對此次調伏的重視,也由此可以想到,本章之初,詳述尼氏調伏敵怨之殘忍,不外爲生遮野些張本而巳。
以後生遮所傳,爲俱龍華袁登渣楚一系,袁登嗣子爲移喜渣楚、啤嗎汪渣、複再傳而爲楊派始創者楊舍翹楚。
生遮所傳另一系爲舒移喜汪竹,此系亦再傳而及楊舍翹楚。以後由楊再傳而至甯瑪巴蘇氏一系傳承的始祖蘇窩車。
蘇窩車爲于西康出生之甯瑪巴生起次第法系的主要人物。生平所從上師甚多,弟子亦衆。其侄蘇聰巴紹承法統,蘇聰巴之子蘇釋迦星叽(即密主左蒲巴),爲藏密心要的主要傳承人。蘇氏叁代,由康地以密法反哺西藏,重興佛教,因而在曆史上,更顯得其地位之重要。 敦珠上師記述蘇氏叁代弘法、建寺的曆史,翊翊如生,其中于神通事迹,更多描述,倘如客觀地看待這些記述,當知此即對藏密重興的贊歎,並非故意眩耀非解脫道的神通。
以後左蒲巴傳謝敦渣拿,謝敦傳其伯父袁登祟及烏巴敦沙、烏巴喜波兄弟。烏巴喜波傳史波都芝,史波傳德敦佐耶。左蒲巴之另一系傳承,則由蔣巴治敦與尼敦卓之星叽二人,傳與蔣拿昂巴,後叁傳而至巴詩釋迦和。釋迦和爲蘇族人,故法統回至蘇族。以後傳達那敦都,達那傳達釋迦柏,柏傳蘇铮巴星叽,巴星叽爲巴詩釋迦和之孫,于是法統再度回歸蘇族。于此,蘇氏一系傳承,實際上實是甯瑪巴生起次第的不共傳承之主流。
圓滿次第由蘇铮巴星叽弘揚。主要弟子爲容敦多傑巴及達那佐瑪華生祝多傑。
容敦雖然是甯瑪巴大導師,但對新教密法,亦皆通達,並曾至蒙古弘法,因旱災求雨成功,使西藏密宗能受蒙人重視,遂爲其後薩迦巴弘法于漢土,鋪平了道路。
生祝多傑雖未出藏地,但其修持成就,已證得解脫,且對蘇族恩惠甚深,在本系中亦爲重要的導師。
容敦所傳,爲雅德班禅一系。生祝多傑則傳蘇釋迦忠蘭,忠蘭傳其上師之子生遮甯青,生遮傳貴洛雅桑達巴,以後六傳而至蘇卓英楊佐及第五代DL喇嘛。卓英爲蘇族子弟,故在傳承中自然淵源甚深,而第五代DL以上師示寂後,亦曾隨卓英學法,卓英一系至今法乳不斷。于此傳承系統中亦略可現見甯瑪巴之于格魯巴(黃教),亦有傳法的關系。近人治西藏佛教史,每多忽略此種史實。
此系原由蘇氏努青生遮野些所傳,故努又爲此系的宗師。
大圓滿的派系,主要爲康派、駱派及容派的傳承。
由于曆史的原因,西藏佛法曾由西康反哺,已如上述,故藏密遂有康派一大系。康派以嘉圖巴爲大圓滿之第一位弘揚者。嘉圖巴亦曾間接受密主左蒲巴之學,並共從多位上師,通喜金剛、勝樂、密集、幻化網、六法、大手印等,于密乘諸法,悉皆通達。因其建立寺廟于嘉圖,後來成爲康派弘法的中心,故稱爲嘉圖巴。而嘉圖寺的傳承,亦爲藏密的一個主要源流。
嘉圖巴的主要弟子爲山敦巴。山敦巴十七歲承事上師,二十叁歲即住嘉圖寺;至世壽九十圓寂,蓋住嘉圖已六十余年。可見其在此系中地位的重要。其傳人爲曾本巴,仍以嘉圖爲弘法中心,至第五代烏俄移喜榜,與元代受封D寶法王之柏巴甯波車(八思巴)同時,曾以幻化網寂靜忿怒尊灌頂傳與柏巴,故柏巴同藏後,以寶塔等物呈獻與嘉圖寺。此嘉圖世系,至今傳承不斷。
而康派一系傳至西藏中部則有移喜贊青巴及南卡渣楚等紹其法統。其後衍爲那代十叁代,及鍾代十叁代。後有史喇開珠移喜榜巴一系,則得嘉圖巴、山敦巴、曾巴本叁位直傳,如是傳承,至今不斷;又經部之灌頂,以蘇摩紀敦榜得康派傳承,並曾中興康派。
此外,大圓滿又有駱派的法統。此派亦由密主左浦巴傳下,故與嘉圖派可以說是同源。由左蒲巴五傳而至駱喜饒和,爲駱派開創者。
另一大系容派,由蓮花生大士傳下,八傳而至大學者容巴卓之生波。能紹世親、陳那、法稱等顯教之學;于密乘中,則遙接蓮師及毗盧遮那、康派、卑嗎那尊者等法統,放被稱爲前代密宗無比之王。噶登巴始創者阿底峽,亦盛稱之,可見容巴學術地位之高。
容, 派傳承,分嗣于與法子兩支。嗣子一支傳史芝巴及龐巴二人,統緒甚長。法子(弟子)一支,則有柯璐、麻巴多巴、雅多傑珍巴等數百人。法嗣極廣。
以上已明生起、圓滿、大圓滿叁次第之法統。
古代藏密,以多傑普巴爲主要本尊,而弘揚普巴法統者,另有下述各派:
渣波(贊普)派。爲國王之傳承。由蓮花生大士傳下,只限于王室中相傳,故對民間之影響不大。
左摩派。爲蓮師未入邬金前,以普巴法傳左摩卡青渣,由此成左摩一派。
張規。此派由痙師傳與貴族婦人左洛雅(張者,貴婦之謂),但此派實由左摩派得傳授。
容規。容氏一系,前已略述,但于普巴法,則系由容森巴之祖父容賓圖丁甯青從教主受法,而家世其學,于是便另有容規一派。
哈那派。此派供養黑色之本尊像,黑色,藏語曰哈那,故此派便稱爲哈那派。其傳承是由蓮師父母傳與謝阿奢黎沙呢及郎…
《西藏古代佛教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