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薩迦世系史續編▪P36

  ..續本文上一頁標志不斷顯現。維修塔爾寺用純金九百七十二兩五錢,爲無量壽、文殊菩薩、薩迦班支達、白度母、大寶師尊、八善逝塔[6]等鑄了新的模型,並爲之著金、裝藏和隆重地實行開光。對塔爾寺的所有紮倉進行了禮供,贈予了禮品。在佛法圓滿恢複的基礎上,昴冬汗王奉獻了以佛經《甘珠爾》寶爲主一大量禮品。夏仲他又在查康羅莫康出家,起名時授予了阿旺洛桑頓悅江措之法名。受比丘戒時,飲用了甘泉寶,又奉獻了上述《甘珠爾》經。隨後大皇帝的國師哲布尊丹巴[7]啓奏皇帝曰:“陛下,至尊薩迦後裔到處流散,留在沿途有害于康、藏全體的幸福,應回去掌管古寺”雲。皇帝降旨:“在上師寶[8[(DL喇嘛)起駕進藏時可隨同起程”雲。但又命令延期,大約叁個月以後,在進藏的途中衣物用具又被盜。于鐵狗年鬼宿月(十二月)二十五日抵達拉薩,下榻在拉薩貝沖公館。適逢師父金剛持前往衛地,但在拉薩未能會見。當抵達空嘎寺時,信使特地送來了公函,同時又交給了許多神聖政府領取用具的證件。夏仲彼講:“將孜東裏裏外外所有的家具,凡需要交付的立即自上進行清點。”然而對侍從們的說法是:“老僧我無需租業莊園,凡古寺本身能作捐獻的,也准備進行清點”雲雲。如是,移交代表頓珠王,青海汗王羅桑丹增[9],皇上的代表等。正當夏仲本人要前去進行清點之際,薩迦用具發生了短缺。在此期間夏種突然出現了許多奇異的征兆,于鐵牛年翼宿閏後二月初七日色身肉體最後隱入法界。政府對火化等甚爲關懷,密宗院仁波切及僧衆儀仗等做熱卡補爾卻(施舍衣服的祭祀)等,而且神聖的政府又在衛藏的所有寺廟廣泛發放齋僧茶和布施,將所有骨灰運往薩迦,塑成金剛持佛像直至今日還安放在莠草茅庵裏。森本多爾頓秉承噶廈命令,將曆代孜東達欽的官印,薛禅皇帝(忽必烈)賜予怙主恰那的銀印交到薩迦。在岱青巴都爾[10]執政時期孜東是如此,分別由雄索掌管二年半。政府掌管四年有余;噶巴奪丹管六年;卓尼爾紮娘掌管大約二年。夏仲去世之後一無所留,森本多爾頓不讓活佛轉世,請求佛父做扶持者,而後隨即向大皇帝禀報,但暫時有些不妥。隨後水虎年夏仲的化身真地在澎城轉世。古香才珠喇嘛向佛王仁波切(DL喇嘛)陳述了原由,將要迎經孜東的時候,孜東堪布羅桑奪丹背後又選定了阿沛洛桑。古香索波選派的喇嘛沒有到達。與此同進,孜東的全體神人也向堪布提出了迎請並照佛的請求,未合堪布心意,公衆和堪布發生了口角,由佛父做了裁決。不久由僧人堪布掌握,再次選送靈童之際,衛藏陷入不可調和的戰亂之中。騷動平息後,皇帝第十七子對才珠喇嘛進行了嘉獎。孜東有關方面請求活佛保持原狀,堪布奪丹內心不能接受,思想上很苦惱因而離去。人王大臣本身收到了第十七子的口頭指示,按照昔日的布置完成了維修,特別是對朗孜的身著極身服飾的如來佛像維修後來進行開光時,胸坎系著白色彩帶。從東卻迎請仲日尊者到自己的居處。木虎年抵到薩迦,朝拜了師父金剛持有各經堂,隨後從衆多的薩迦派上師聽法,因其聰穎智慧故成爲了大成就者,在孜東等地轉動《寶訓金剛鬘》和《甘珠爾》經等*輪,講、辯、著貫通無阻。在多年做色寺奪金寺的主持期間,那蘭陀寺的居結昆季,希求講解更多的《寶訓》,當轉動*輪之際,于火狗年翼宿(二月)突然去世,所有超度由其弟及其侍從圓滿進行。再次希望真正的賢哲化身掌管寺廟,並且由彼親自掌管孜東。我十五歲去衛地時,如同孜東對薩迦的希望,接受神聖政府下達的從十六歲起保持先輩祖宗寺院原狀的指示。火虎年進行聖地自身的恢複,做各種喜金剛息滅護摩和圓滿的開光安神,建立寶幢儀軌,在各經堂和護法神殿進行供施和酬補儀軌。那時候坦孜金剛持適時到來,以大師和活佛寶爲首,對孜東寺和各方彙集的一些香客,進行最深法門《金剛橛》、《喜金剛》、《密集》等灌頂,《白度母等隨許》、《法行滿願之傳承》等各種師法傳授,並附帶散發了避邪魔之物。對俗人進行摩頂和大會衆灌頂,全體敬信而滿意。此後從劄倉吉祥薩迦學習《修供壇城》、《酬補儀軌》、《朵瑪回遮法》等。鐵羊年進行建立金剛橛修行的同時,將護法神殿的五個重要的牦牛犄角及一些有加持力的依怙像,迎請到新的護法神殿。佛法在余燼之上得以複燃。在上行的途中抵達鄂寺時將被譽爲寶帳怙主神悅降魔雷的漢钹,以十七兩銀子順利買到了手,事後的吉兆瑞應等直至今日經久不衰。

  彼等除神種款氏薩迦巴所具備的叁殊勝標志世系繁衍的情況外,從大寺的各個拉讓統治的世系中,對後來出現的孜東拉讓世系寶之傳承情況予以正論善說。

  注釋:

  [1]拉藏汗——(約1656—1717)原名拉藏魯貝。清代衛拉特蒙古和碩特部的重要首領。祖達延、父貝增DL,世掌藏政。康熙四十年(1701)父死,兄丹增旺結繼位。彼殺兄自襲爲汗。因西藏第巴桑結嘉措擅權,素與之不睦。四十二年(1703)正月,乘拉薩舉行祈願大法會之機,指使部下殺死桑結嘉措官員,後遭桑結嘉措逼迫,離開拉薩,集蒙古八旗後反擊。經色拉、哲蚌、或是丹叁大寺上層喇嘛居中調解,桑結嘉措被迫退位。四十四年(1705)桑結嘉措買通內侍、企圖投毒殺之。事覺,桑結嘉措召集西藏民兵,拉藏汗調集蒙古騎兵,于是年七月,又方交戰。桑結嘉措兵敗,逃至貢嘎宗,被拉藏汗妻次仁劄西擒獲處死。繼而奉請廢黜桑結嘉措所立之六世DL倉央嘉措。拉藏汗同年被清朝封爲“翊法恭順汗”。因其所立之DL意希嘉措不孚衆望,遭到西藏上層喇嘛和青海蒙古諸臺吉的反對,康熙五十六年(1717)准噶爾部首領策妄阿拉布坦遣兵侵襲西藏,拉藏汗兵敗被殺。

  [2]倉洋嘉措——(1683——1706)即六世DL。清代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領袖,著名詩人。原名計美多吉協加衮欽,西藏南部門隅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被第巴桑結嘉措認定爲五世DL轉世靈童。康熙二十七年(1688)被帶到囊噶孜加以教導,拜五世班禅爲師,剃度受戒。叁十七年(1698)十月二十五日,迎至布達拉宮坐床。政治上不得志。實權操于桑結嘉措之手。四十一年(1702),周遊日喀則時,將僧衣送還其師羅桑益西,以示退戒。學習哲學、詩歌、曆算等,著作頗多。以《倉洋嘉措情歌》最爲著名,廣泛流傳于西藏民間。四十四年(1705),桑結嘉措與拉藏汗爭權失敗,桑結嘉措被殺,拉藏汗以其爲“假DL”,奏請廢黜,次年被解往北京,途經青海,于貢噶羅湖附近逝世。一說未死,周遊各地。

  [3]羅桑耶歇——(1663——1737)即五世班禅,清代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領袖。藏族,生于後藏托嘉竹倉。索朗旺紮之子。四歲被迎往紮什倫布寺、擁登法座。拜格西羅丹爲師。十歲能寫作,十六歲到拉薩,承五世DL授沙彌戒、賜名羅桑益西。受大威德金剛灌頂,返紮什倫寺就任大法臺,宣釋經義。同年再返拉薩,在DL座前聆聽法要,拜噶覺蘇朗爲大經師,益得深造。康熙二十年(1681),廣結法緣,加修廟宇。二十四年(1685)從多吉尊巴受灌頂,從根卻吉村受比丘大戒。二十七年(1688)、叁十叁年(1694)兩次受清廷诏谕入京弘法,因未出痘均未成行。叁十六年(1697),在朗卡子宗主持認定六世DL,爲之受沙彌戒,賜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六世DL被廢,卒于解京途中。遂又爲拉藏汗所立意希嘉措授戒、命名。五十二年(1713),清康熙帝封爲“班禅額爾德尼”,賜金冊金印,受命助拉藏汗管理西藏事務。自是“額爾德尼”正式成爲曆代班禅的稱號。五十六年(1717)蒙古准噶爾部首領策旺阿拉布坦侵擾西藏,爲防止和緩和准軍的破壞,曾親臨拉薩調處,未果。五十九年(1720)赴拉薩布達拉,爲七世DL授沙彌戒與比丘戒,賜名。雍正六年(1728)以調解衛藏兩軍沖突有功,受命治理後藏拉孜、昴仁、彭措林等地。選派顯密皆通者入京弘法。勤備著作,廣度僧伽、受比丘戒者16000余人,受沙彌戒者13000余人,善知識者400余人。乾隆二年(1737)圓寂,靈骨存于紮什倫布寺。

  [4]塔爾寺——亦作“塔兒寺”、藏語稱“衮本”,意爲“十萬佛身”。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寺院之一。在青海湟中魯沙爾鎮。因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誕生于該地,先已有人在該地建有一塔,至明萬曆十一年(1583)由DL叁世主持興建成寺。成又經多次擴建。現擁有殿宇、經堂、紮倉、佛塔、僧舍等古建築群叁十六座,占地達六百余畝。最大活佛爲“阿嘉呼圖克圖”。最盛時寺僧多達五千多人。寺廟建築多爲漢藏結合形成,造型新穎,寺內保存有大量珍貴文物,及多種精美工藝品,其中以宗喀巴的遺物最爲尊貴,是我國西北地區保存古代文化藝術的一個寶庫。設顯宗、密宗、醫學、時輪四個紮倉,並有印經院一所。被譽爲該寺藝術“叁絕”的酥油花、壁畫、堆繡工藝品,在國內享有盛譽。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八部——又作作部鬼衆、天龍八部、冥部八衆:天、龍、藥叉、尋香、非天、金翅鳥、人非人和大腹行。

  [6]八善逝塔:通稱八行佛塔。釋迦牟尼示現種種主要行狀、各地徒衆爲此分別興建佛舍利塔,例行供祀。其著名者有八:善逝塔、菩提塔、*輪塔、神變塔、天降塔、和好塔、尊勝塔和涅槃塔。

  [7]哲布尊丹巴——(1635——1723)清代喀爾喀蒙古最大的轉世活佛——哲布尊丹巴系第一代活佛。法名紮那巴劄爾、魯布藏旺布托勒叁等。系喀爾喀第一代土謝圖汗衮布多爾濟之次子。清崇德叁年(1638),從駕姆巴林喇嘛受格甯戒(在家靜修),翌年,從旺西布魯勒呼喇嘛受出離戒(出家),在錫埒圖察諾爾寺院升法座,獲“善智釋迦幢”稱…

《薩迦世系史續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西藏古代佛教史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