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位禅修者成就了無所有處定之後,如果他還想要再成就非想非非想處定,他再去注意無所有處定這種心的寂靜微妙,edamsantaüedampan ta
這四種無色界的善心是作爲人類、作爲欲界的諸天、還有色界的梵天人和無色界的梵天人都能夠成就、都能夠體驗到的這一類的心,只要還是屬于凡夫或者有學聖者的話。當一個人成就了這些善心之後,如果他因這些善心、這些善業成熟而投生到無色界的話,那麼能夠投生到無色界的心是屬于果報心。這種果報心也跟他們所成就的善心是相對應的。
一個禅修者證得了無色界定,在定中他所生起的心屬于善心,善心是造業的心,這種業在成熟的時候能夠帶來果報,這種果報就是帶來投生到無色界梵天的相應果報。于是也有了空無邊處果報心、識無邊處果報心、無所有處果報心、非想非非想處果報心。這四種果報心惟有無色界梵天人才能夠體驗到,而且和我們剛才講到的色界的果報心一模一樣,一個梵天人在一生當中只能夠體驗一種果報心。
例如:一個初禅的梵天人,他的一生當中能夠體驗到的只是屬于初禅的果報心,他不能夠體驗到其它的果報心。對于一個空無邊處的梵天人來說,他也只能夠體驗到空無邊處的果報心,而且往往他們這裏講到體驗就是這種心能夠生起。而這裏講到的果報心並不是說他立刻就能體驗,而是說在他的生命期間,能夠以離心路心的方式而生起。
對于佛陀、獨覺佛、阿拉漢弟子來說,當他們證得了四種無色界禅那,他們生起的屬于唯作心。唯作心也有四種:即空無邊處唯作心、識無邊處唯作心、無所有處唯作心和非想非非想處唯作心。這裏講到的唯作心也不是我們能夠體驗到的。除非我們很努力地精進修行,在今生證得了阿拉漢果,那麼當我們在進入無色界定的時候,所産生的是這種唯作心,因爲唯作心是不會造業的心。假如我們把阿拉漢聖者們所證得的這一類定心也稱爲善心,那麼善心還有可能會帶來果報。但是唯作心卻不會帶來果報,所以它們稱爲唯作心。
因此我們在今天一共講了有27種心。這27種心其中有15種是色界心,這15種色界心都屬于美心,即5種善心、5種果報心和5種唯作心。接著又講了12種無色界美心,這12種無色界心也分爲叁種:即四種善心、四種果報心和四種唯作心。所有這些心都稱爲廣大心。爲什麼它們稱爲廣大呢?因爲這些心所産生的心所也是很多的,同時由于這一種心是屬于很強大的。在我們講到的欲界心的時候,欲界心生起的速行最多只能夠七個。而講到這些心生起的時候,它可以生起無數個。例如當一個人在證得禅那的時候,即使他證得的是初禅,但是初禅的速行心可以生起無數次。但即使一個人有能力證得近行定,近行定的速行心最多只能夠産生七次,之後又掉進了有分,然後再重新生起,然後又生起了七次速行,又掉入了有分。但是禅那心可以持續不斷地一直生起,乃至到生起一個小時、兩個小時、叁個小時、整天整夜乃至許多天都可以這麼樣生起。因此它們稱爲廣大心。
所有的54種欲界心、15種色界心和12種無色界心,它們都稱爲世間心,哪怕是佛陀和阿拉漢聖者都可以入的,但是這一種心本身它的性質屬于世間,所以它們都稱爲世間心。世間心一共有81種,我們到今天晚上爲止已經講完了這81種世間心。明天晚上我們將來一起學習出世間心。
《阿毗達摩 第叁十一講 廣大心(色界心、無色界心)》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