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阿毗达摩 第三十一讲 广大心(色界心、无色界心)▪P5

  ..续本文上一页

  

当一位禅修者成就了无所有处定之后,如果他还想要再成就非想非非想处定,他再去注意无所有处定这种心的寂静微妙,edamsantaüedampan

  taü。再专注这种定,于是他将能够成就非想非非想处定,这是一种非常微妙、寂静、殊胜的定心。这种定心是世间最高的心,所以这种定也称为有顶定,也就是再也没有其它的世间心能够超越这种定。

  

这四种无色界的善心是作为人类、作为欲界的诸天、还有色界的梵天人和无色界的梵天人都能够成就、都能够体验到的这一类的心,只要还是属于凡夫或者有学圣者的话。当一个人成就了这些善心之后,如果他因这些善心、这些善业成熟而投生到无色界的话,那么能够投生到无色界的心是属于果报心。这种果报心也跟他们所成就的善心是相对应的。

  

一个禅修者证得了无色界定,在定中他所生起的心属于善心,善心是造业的心,这种业在成熟的时候能够带来果报,这种果报就是带来投生到无色界梵天的相应果报。于是也有了空无边处果报心、识无边处果报心、无所有处果报心、非想非非想处果报心。这四种果报心惟有无色界梵天人才能够体验到,而且和我们刚才讲到的色界的果报心一模一样,一个梵天人在一生当中只能够体验一种果报心。

  

例如:一个初禅的梵天人,他的一生当中能够体验到的只是属于初禅的果报心,他不能够体验到其它的果报心。对于一个空无边处的梵天人来说,他也只能够体验到空无边处的果报心,而且往往他们这里讲到体验就是这种心能够生起。而这里讲到的果报心并不是说他立刻就能体验,而是说在他的生命期间,能够以离心路心的方式而生起。

  

对于佛陀、独觉佛、阿拉汉弟子来说,当他们证得了四种无色界禅那,他们生起的属于唯作心。唯作心也有四种:即空无边处唯作心、识无边处唯作心、无所有处唯作心和非想非非想处唯作心。这里讲到的唯作心也不是我们能够体验到的。除非我们很努力地精进修行,在今生证得了阿拉汉果,那么当我们在进入无色界定的时候,所产生的是这种唯作心,因为唯作心是不会造业的心。假如我们把阿拉汉圣者们所证得的这一类定心也称为善心,那么善心还有可能会带来果报。但是唯作心却不会带来果报,所以它们称为唯作心。

  

因此我们在今天一共讲了有27种心。这27种心其中有15种是色界心,这15种色界心都属于美心,即5种善心、5种果报心和5种唯作心。接着又讲了12种无色界美心,这12种无色界心也分为三种:即四种善心、四种果报心和四种唯作心。所有这些心都称为广大心。为什么它们称为广大呢?因为这些心所产生的心所也是很多的,同时由于这一种心是属于很强大的。在我们讲到的欲界心的时候,欲界心生起的速行最多只能够七个。而讲到这些心生起的时候,它可以生起无数个。例如当一个人在证得禅那的时候,即使他证得的是初禅,但是初禅的速行心可以生起无数次。但即使一个人有能力证得近行定,近行定的速行心最多只能够产生七次,之后又掉进了有分,然后再重新生起,然后又生起了七次速行,又掉入了有分。但是禅那心可以持续不断地一直生起,乃至到生起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整天整夜乃至许多天都可以这么样生起。因此它们称为广大心。

  

所有的54种欲界心、15种色界心和12种无色界心,它们都称为世间心,哪怕是佛陀和阿拉汉圣者都可以入的,但是这一种心本身它的性质属于世间,所以它们都称为世间心。世间心一共有81种,我们到今天晚上为止已经讲完了这81种世间心。明天晚上我们将来一起学习出世间心。

  

《阿毗达摩 第三十一讲 广大心(色界心、无色界心)》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