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感的意思。作用是能夠取顔色爲目標。眼淨色是位于視網膜裏的淨色,對顔色和光敏感。表現爲作爲眼識的依處和門。我們能夠看,能夠了知這個是顔色,能夠對顔色有反應的心,稱爲眼識。但是,眼識的生起必須得要有物質的基礎,不可能沒有物質基礎而能夠看的。這裏的物質基礎就是眼淨色。作爲門也是,眼識能夠看,它必須有一定的管道,眼淨色可以作爲眼識看外面顔色的管道,所以門就是管道的意思。
在五蘊世間裏面,五蘊世間就是只要衆生具有色、受、想、行、識,所有的五蘊世間裏的衆生的生命,所有的心識都必須得要有物質基礎,依物質基礎才能夠生起,沒有物質的基礎不可能生起。作爲心識來說,例如眼識,眼識能夠起到看的作用,看的作用必須由眼識來執行,但是眼識必須有兩種物質基礎,離開了我們稱爲眼睛的眼淨色,有沒有眼識生起?有麼?沒有。如果有的話,瞎子都能夠看了,是不是?爲什麼瞎子不能夠看?因爲眼淨色或者由于先天或者後天毀壞了,所以我們說瞎子看不到東西,這就是他的眼識不能夠發揮看的作用。如果沒有外界的顔色,即使眼睛再銳利,能夠看麼?也不能夠看。外面的顔色屬于心還是屬于色法,還是屬于物質還是屬于心理呢?是屬于物質現象,所以我們說的心,在五蘊世間裏面,心的生起必須得依物質基礎。佛教說,心和色它是相輔相成的,不能夠只是一味認爲佛教是唯心的。只要是唯,它就是極端,佛教是反極端的,所以不要唯心。
這裏講到的,作爲眼淨色所生起的近因是什麼呢?它的直接原因就是緣于色愛的業生四大,這裏講到的業生四界或者業生四大是什麼意思呢?凡是有生命的衆生,之所以擁有生命,它的生命怎麼來的?是由于過去所造的業,成熟了帶來的結果。所以我們說到的這個五蘊、這個色身是果報身。只要有果報,有結果,必定會有因,它的因就是我們過去所造的業。因爲過去所造的業成熟,就能夠組合,重組成爲五蘊,業是因,而由業組合的五蘊稱爲果報。我們現在的這一個色身,這個眼睛,是不是果報帶來的?是不是?既然是果報,那麼它的原因就是過去所造作的業,而且這種業是由于緣于色愛的業。爲什麼每個人的眼睛不同呢?知道麼?有的人的眼睛可以看很遠的地方,但是有的人的眼睛不行,有的人的眼睛可以看很黑暗的地方,但是有的人不行。
我們再舉一個例子,不同生命的眼睛是不同的。好像天人一樣,天人天生就擁有天眼,天人的眼睛不用練出來的都具有天眼。但是如果我們作爲人的話,要擁有天眼智、天眼通,必須通過修習。除非你是證果了,那你的神通自動引發。要不然的話,就要通過修習。爲什麼稱爲天眼dibbacakkhu呢?在經典裏面叫超越人界的清淨天眼,就是說能夠看到很遠的地方,能夠看到我們人一般眼睛看不到的。例如非人啊,鬼類的衆生啊,看得到衆生過去世的業報,看得到未來世,這是屬于天眼的範圍。作爲天神來說,由于他的果報很殊勝,所以當他一投生,就可以看得到我們平時看不到的東西,這稱爲天眼。我們人的眼睛是什麼?叫做肉眼。肉眼是不是所有的物質都可以看得到呢?不是!紅外線可以看得到麼?紫外線可以看得到麼?我們所說到的人的肉眼,用現在的光學來說,能看到的只是在一定範圍內的光波而已,是不是?還有很多的我們看不到。例如現在這個空間充滿了電波,看得到麼?但是如果你有手機,就可以收得到很多的信號,是不是?但是我們看不到這些東西,如果用儀器來測,就可以測得到,例如我們身體發出的熱能、熱量,看得到麼?看不到。但是如果是用一個敏感的儀器,可以發現到會有熱能發出來。這些是色法還是心法?是色法。
如果說看得到我才相信,看不到我不相信。如果這麼樣,你的眼光實在太狹窄了,是不是?很多東西不是說看得到,你才相信,很多東西看不到,你也得相信。因爲它是實際存在的。又比如貓頭鷹,貓頭鷹的眼睛晚上可以看得很清楚,但是一到白天就猶如瞎了眼,是不是?貓的眼睛,白天可以看得很清楚,晚上也可以看得很清楚。而很多動物,它們的眼睛具有特別的能力,例如說老鷹,它可以在很遠的地方看到很細小的東西的移動,是不是?爲什麼會這麼樣呢?因爲不同的生命界,它們的果報是不同的。而爲什麼果報會呈現千差萬別呢?由于什麼?由于過去的業。所以我們講到的近因是緣于業生四大,這四大就是地、水、火、風,它表現爲色法,但是它們的成因是由于過去所造的業,由于這種業成熟,投生到相應的界,那麼就會擁有相應的眼睛。我們人類的眼睛幾乎相差不會太遠,所看到的範圍也差不多,但是爲什麼有些人的眼睛很厲害、很犀利,有些人的眼睛不行,有些人的眼睛到了一定年齡會老花,有些人不愛護眼睛變成近視,他近的可以看得見,但是看遠的,就比較朦胧,爲什麼?因爲大家的業不同,但畢竟大家都是由于相類似的業投生爲人,所以我們的眼睛所看到的範圍也差不會太多。例如有些人天生色盲,對于這種人來說,有些顔色看不到,據說看到的青草,看到草地,一片灰蒙蒙的,爲什麼呢
我們如何來辨識眼淨色?眼淨色不可能單獨地存在,它必須得以色聚——聚的方式而存在。聚就是組合的意思,kalàpa 是組合。但只要是組合,它還是屬于概念法的範疇,不過如果離開了聚,就沒有所謂的眼淨色,畢竟色法必須得以組合的方式出現。如果我們想要見到眼淨色,先要找到眼十法聚,就是在我們的眼睛裏找到眼十法聚。當我們找到了眼十法聚之後,再去破除它們的密集性,查找眼淨色。
應該如何來見到眼淨色呢?如果一位禅修者已經有了禅那,他應該先進入禅那,例如可以先進入初禅一兩分鍾,第二禅一兩分鍾,第叁禅一兩分鍾,第四禅可以稍微再久一點,例如五分鍾或十分鍾,從禅那出定的時候,那時他的心很明亮,很晃耀,他就借助禅那之光,然後在眼睛這個地方修四大,先辨識全身的四大,地、水、火、風,一直到身體變得很明亮,之後再繼續辨識這個明亮身體裏面的地、水、火、風四大,乃至到身體變得很晶瑩剔透,然後就不要去注意身體裏面,就直接在眼睛裏面再辨識它的地、水、火、風,之後他會發現到在眼睛裏面變得很晶瑩之後,再去破除裏面的空間,嘗試看到色聚。當他看到色聚之後,會發現在眼睛裏面,我們所說的眼球裏面,有兩種透明的色聚。當一位禅修者見到了色聚之後,就應當嘗試去查找色聚裏面的究竟色法。只看到色聚是不行的,爲什麼?因爲沒有破除密集。也就是說一切的色法不會單獨存在,都是以聚的方式存在,但是只是看到聚是不夠,因爲那是概念法,應該如何破除概念而見到究竟色法呢?
色法有叁種密集。密集巴利語叫做ghana,有時候也翻譯成堅厚。我們平時所看到的這些物質都有形體,好像是真實存在的。爲什麼會有這樣的錯覺呢?因爲我們沒有破除它的密集。色法一共有叁種密集:第一種是相續密集santati ghana。由于有了相續密集,我們所看到的物質,好像能夠存在一段很長的時間,例如我們的身體,人的身體,可以隨著壽命的長短,可以活到60歲、70歲、80歲、90歲,乃至到100歲,一百多歲,是不是?在這整個生命期間,好像都是同樣的東西在存在,是不是啊?又例如,我們說現在這個表,從出廠到最後毀壞,也許能夠使用七、八年,或者十年,在它沒有毀壞之前,我們都感覺到好像這個是真實存在的一樣,是不是?爲什麼會有這樣的錯覺呢?因爲物質被我們體驗爲好像它會持續地存在,這叫做相續密集。如果我們破除了色法的密集,將會發現色法是刹那、刹那生滅的。先別說從佛教“阿毗達摩”究竟意義來講,甚至從一般的世俗的科學,例如就用物理學來講,把這一個物質全部分析,它可以分爲很多的分子,是不是?再繼續觀察,會有很多的原子,然後再分析,可能的話還有質子、中子、粒子等等。所有這些都是怎麼樣的?極其快速地運動著,是不是?如果我們把這些,通過智… 《阿毗達摩 第七講 四界分別觀之詳盡法及18種真實色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