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容是頗難了解的,故行者對于種子字轉化爲手幟的修法細節應特加注意,欲如願證得淨治及種種果德,最重要的便是通達這種轉化是如何呈現。在金剛乘的廣大修法中,本尊的轉化是以五種次第來現起,中軌是依四種次第,而略軌即依叁次第。特別是在舊譯甯瑪派的伏藏傳承中,雖然亦有采用廣軌
或中軌,但卻多采用略軌來修持,其中的許多儀軌中,皆是刹那生起本尊並無任何次第,這種方法名爲「刹那圓念」。
觀想本尊身之所淨境是在中有身識與父母精血結生相續入胎之位,當我們聽聞到中有神識一詞時,或會以爲要淨治者是他人的中有神識或中有位的一切神識,必須知道這僅指行者自身的中有神識。我們的神識在過去無數生中已曆盡這些不同的境位,並將會繼續如此下去,所以事實上我們的心識已對這些過程極爲熟悉。這些教理及修法便是要以我們的心識來作爲所淨之境。寂靜尊常坐于月輪上,其月輪之下並不一定具有日輪;忿怒尊定坐于日輪上,而非月輪。日輪表母血,月輪表父精。二者必須具足才能入胎受生,所以行者的觀想定須同具此二事,日、月二輪平臥于蓮臺上正是表征精血于父母二根和合時互相混合,由于看見來生父母的貪行,即令中有神識的業力現行,對此精血的和合生起貪愛而趣入其中,此際便是這裏所要清淨之境。
叁摩地的本因——種子字生起後,即下降至日、月輪的中央位置之上,此時生起的種子字即轉化爲本尊的手幟。由于某些本尊具有多臂並持有各種不同的手幟,故行者或會對于應采用哪一手幟産生疑惑。須知所生起的手幟應是本尊根本右臂所持的法器。在此觀想之中,所淨境是與最細命風相合,並已趣入胎中精血的中有心識。從手幟中放出相爲種種供養的光明後便要回收,光明收放的次數及是否由種字或手幟放光,則依不同的儀軌而決定。精、血與心、風和合後,下一階段便是四大漸次滋長爲血肉、筋骨及氣息,當胎兒在胎中成長時,諸根便會漸漸發育成熟,而光明的收放便是要清淨四大成長爲種種根門。當手幟後再轉化爲圓滿的本尊身相時,便是對向出生(即嬰兒出胎並開始哭啼時)的過程作出淨治。有情出生于世間的習氣便是憑藉這種觀想次第來作清淨。一切衆生皆不外是卵生、胎生、濕生及化生(即受生爲天道或地獄道的衆生),手幟的觀想便是具有清淨此四生的力裏。
清淨卵生之法如下:當中種子字轉爲手幟時,即是清淨中有神識趣入精血結生入胎之位,其後在收放光明及手幟化光之際即相應于卵子的成長發育,而本尊身的顯現則相應于卵殼破裂,卵中的有情出生的一刹那。
對治濕生之法亦完全相同:日輪表暖熱,月輪表濕氣,種子字及手幟則表中有心、風相合;放光、收光及轉爲本尊身是相應于神識趣入濕暖而出生的過程。
清淨化生之法如下:本尊座是中有神識的生處,種子字及手幟是表心識與命風相合,收放光明表神識欲取生之念,其于一刹那間引生長養業力取生的勢力,由此而出現化生。本尊身顯現時即是相應于化生現起之際。種子字落于本尊座上的過程名爲語種字成就法,每一種儀軌皆有手幟、種子字或兩者兼具。手幟或是種子字向十方放出現爲種種供養相的無量光芒,光明召請一切諸佛菩薩的清淨智慧,攝集一切加持力返回種子字處並融入其中,這個過程名爲心標幟成就法。隨後手幟或種子字瞬間轉爲本尊的圓滿身相,這種引生具足種種相好的圓滿本尊天身之法,則名爲圓滿成身成就法,這就是依生起次第而成辦圓滿本尊天身的共同教授。然而每一種儀軌皆有其不同之處,諸尊的特征依其是寂靜尊或忿怒尊,法身、報身或是化身己大有差別。
現當思惟諸尊所持手幟的內義,由于手幟的種類有多種不同,故此我們只顧及到部分最常見的手幟:五钴金剛杵的四钴及頭尾相接的中軸表五智。九钴金剛杵表九乘,钺刀trigug表割斷妄念的智慧,又文殊師利菩薩手持的智慧劍與钺刀的意義大致相同。顱器是大樂處及根本智的盛器,其表超離妄念造作流轉之境,顱器滿盛鮮血是表征四魔及生死輪回的心已被根本大智慧所降伏,故若以爲本尊是以勝利的姿態啖飲被其所殺衆魔之血便極爲錯誤,本尊絕不會有貪嗔的念頭,我們應該正確了解鮮血是表征慈悲二功德而非貪嗔,又于方便、智慧二種佛德而言,顱器是特指智德。智慧寶劍亦表斬斷生死的根本,若我們無生便即無死;叁尖天杖是表切斷叁毒的根本。所有本尊的身相皆是表儀,本尊即使具有多臂,執持多種手幟,亦各自具有特別的內義。
一面表法身的唯一相;叁面表叁解脫門及叁身;二臂表方便大悲及智慧空性;四臂表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六臂表五智及自生根本智;金剛座vajrasana表輪、涅平等無別,遠離二邊的心境。寂靜尊的九種特征是:
(一)生位清淨故肌肉柔軟。
(二)病位清淨故身支纖巧圓滿對稱。
(叁)死位清淨故身無疲憊,青春年少。
(四)老位清淨故身相光滑。
(五)圓具一切清淨功德故晶瑩燦爛。
(六)諸根清淨故光明秀麗。
(七)調伏有情故相極動人。
(八)降伏惡業故身相光華顯耀。
(九)功德顯赫調伏一切故具大威光。
本尊的衣服是表征解脫煩惱衆苦,如白色繡金花的絲綢上衣、雜色的下裳及長飄帶等等皆爲典型的本尊衣飾。本尊結于頂上的發髻表一切善法已得成辦。
珠寶及天花等嚴飾表七覺支:
(一)長項蔓表(念覺支)。
(二)頭冠表(擇法覺支)。
(叁)手钏表(精進覺支)。
(四)耳環表(輕安覺支)。
(五)臂钏表(定覺支)。
(六)短項蔓表(舍覺支)。
(七)長花蔓表(喜覺支)。
忿怒尊的特征如下:叁目表能同時遍知過去、現在、未來叁時的一切智;四獠牙表斷除輪回的四生。忿怒尊的暴憤性格是慈悲善巧隨順人們的平常性向,反映出人們的粗暴相貌,父母有時亦必須極嚴厲地責罵子女,爲了幫助子女而作出適當的責罵,乃是一種基于智慧爲求得到正確效果的慈悲表現。以柔和的方法是難以調伏某些有情,只有用忿怒的方便才能降伏憤怒狂亂的粗惡心境,所以本尊的忿怒便正是猛厲大悲心的表現。
表征五部如來化身及四明妃的九種忿怒尊姿態是:
(一)妩媚姿
(二)勇健姿
(叁)厭惡姿
(四)威猛姿
(五)嬉笑姿——口發哈哈、嘻嘻的獰笑及怒吼
(六)怖畏姿
(七)悲憫姿
(八)威嚇姿
(九)寂靜姿
最後的“寂靜”是因爲忿怒尊究竟而言是安住于圓滿平靜之境中,其余身姿僅是本尊寂靜本性的示顯。寂、忿本尊的九種特征全皆相同,二者同出一源,彼此均是爲了達成相同的表征作用。
接下來是解釋忿怒標幟:上身以象皮爲衣,表降伏一切煩惱的十力;下身的虎皮裙是表斷嗔的威猛事業;絲綢飄帶表斷貪的菩提心;五骷髅冠表降伏我慢,證得五佛功德;由五十一具新鮮人頭所成的項蔓表降伏妒忌、邪見及五十一種令粗顯煩惱生起的心所;骨飾六莊嚴及六印表六波羅密多。圍繞本尊的五色智火表通達無我智慧,此慧能燒毀輪回叁界。
每一位主尊皆各具有其余本尊天衆的「能依中圍」,但我們先要談及本尊的眷屬,我們必須知道化身是具有示現種種身相的能力,以調伏所要度化的有情。眷屬會衆應被視爲主尊的化身,就如陽光出自太陽一般,諸眷屬會衆亦從本尊處生起,其性一如。
行者要用這種方式以一貫的態度認識甯瑪Nyingma,噶舉Kagyu,薩迦Sakya,格魯Gelug等四派金剛乘佛教,應以相同的方法將各大傳承的領導者及其侍衆眷屬視如主尊及眷屬。例如我們可把達/賴法王視爲主尊,他的秘書、翻譯、仆人及經師等眷屬則視作法王智慧身的示現,就如太陽所發出的光明一般。對于其他傳承的領導者如Gmb法王H. H. Karmarpa亦完全相同,用這種方法我們便能訓練自身的淨觀力。
爲何要培養這種能力?因爲我們還沒有認知自身便是本初佛。我們還未認識到自身與本初佛的唯一差別便是這種無明,由于不知此理,所以我們在無數生中皆漂流于輪回迷妄之中。若我們不斷地批評上師及他人的行爲,老是認爲上師不是佛,那我們便永遠難以相信自己是佛,解脫亦將遙遙無期。這種淨觀的修持,特別是緣于上師的淨觀修持,是最廣被認同爲能導引我們通達自身圓滿本性的法門。我們對四派的領導者修持淨觀是最適合不過,因爲他們早已證悟自身的本性,而且在無數生以來,他們一直爲衆生的利益而積極地工作。
這裏還有另一個道理可以說明爲何修持生起次第是最爲重要的,生起次第的根本理趣是斷除庸常心念及庸常顯現,這是憑藉生起本尊的壇城中圍,修習上師瑜伽及努力在日常修持淨觀而達成。在觀想中圍壇城時我們亦要同時修持淨觀,中圍壇城包括了越量宮、本尊座及眷屬會衆,若我們以淨觀來修持生起次第,便會證得盡攝輪、涅的無上廣大境界,會認知一切顯現皆是根本智的展現,若我們將一切法觀成從此唯一本源所生起的中圍壇城,便會更容易認識這道理。
越量宮殿及本尊眷屬皆是根本智的相續展現,此樂空相運的根本智幻現本尊中圍之相。此實相的遊戲示現便是我們對種種顯現應該具有的無上見地。我們絕不可錯認本尊中圍具有某些非智慧的根因,亦不可將這些觀想妄計爲自性實有。
當我們獲得直指明覺心性rigpa的口傳教授時,便會明白心性本空,而任運顯現諸相,無礙大悲則爲其功用。明覺心的修持與觀從主尊…
《甯瑪巴本尊生起教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