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了義炬▪P11

  ..續本文上一頁──────────┤

  │ 27. │ 杜登 卡卻 汪波 (第二代 暇瑪)  │

  │  │  (1350--1405) │

  ├────┼─────────────────────┤

  │ 28. │ 讓令 卻吉 渣巴 (第四代 Gmb) │

  │  │  (1340--83)以神通聞名,也曾是宗喀巴的教│

  │ │  授師 │

  ├────┼─────────────────────┥

  │ 29. │ 加外 雍登 遷波 (大手印 上師) │

  │  │  (1283-- )   │

  ├────┼─────────────────────┤

  │ 30. │ 森巴 讓窘 多傑 (第叁代 Gmb)  │

  │  │  (1284--1339)   │

  ├────┼─────────────────────┤

  │ 31. │ 堅竹 喔建 巴(竹巴噶舉“塔”派創始者)│

  │ │ (1229--1309或1189--1258) │

  ├────┼─────────────────────┤

  │ 32. │ 竹欽 噶瑪 巴希 (第二代 Gmb) │

  │  │  (1206--83)第一位來中國的D寶法王曾以神│

  │  │  通和辯論震懾道士 │

  ├━━━━┼━━━━━━━━━━━━━━━━━━━━━┥

  │ 33. │ 加塞 奔渣 巴 (大手印 大成就者) │

  │  │  (約1100年左右)   │

  ├────┼─────────────────────┤

  │ 34. │ 忠任 惹巴 遷波 (第一代 錫杜)  │

  │  │  (約1100年左右) │

  ├────┼─────────────────────┤

  │ 35. │ 巴登 杜松 淺巴 (第一代 Gmb) │

  │ │ (1100--93) │

  ├────┼─────────────────────┤

  │ 36. │ 達波 達外 興拉 │

  │  │  (1079--1153)即甘波巴祖師 │

  ├────┼─────────────────────┤

  │ 37. │ 密納 歇巴 多傑 │

  │ │ (1052--1135)偉大的瑜珈行者 │

  ├────┼─────────────────────┤

  │ 38. │ 瑪爾巴 卻吉 洛著  │

  │  │  (1012--96)即瑪爾巴祖師、大譯師 │

  ├────┼─────────────────────┤

  │ 39. │ 梅傑巴 約在紀元1150年左右,是阿提峽尊│

  │  │  者和瑪爾巴在印度的教授師 │

  ├────┼─────────────────────┥

  │ 40. │ 夏哇惹 約在紀元657年左右,爲印度大成 │

  │  │  就者,據稱他製定金剛瑜珈母的祀典,是 │

  │  │ 噶舉派的一件大事   │

  ├────┼─────────────────────┤

  │ 41. │ 怕巴 洛竹 約在紀元645年左右,即龍樹 │

  │  │  菩薩    │

  ├────┼─────────────────────┤

  │ 42. │ 薩惹哈 約在紀元633年左右,爲印度大成 │

  │ │ 就者,以密宗歌聞名   │

  ├────┼─────────────────────┤

  │ 43. │ 汪卻 洛著 忍遷 年代不詳,爲印度大成│

  │  │  就者,直接受金剛持的啓示 │

  ├────┼─────────────────────┤

  │ 44. │ 卻固 竹巴 多傑 羌 遷波 (金剛持) │

  │ │ 本傳承源自金剛持 │

  └────┴─────────────────────┘

  

  圍繞在上師四周的天空中,坐著贊布維巴(Jambudvipa)的六莊嚴(注六)·帝洛巴,那諾巴,以及德利紅,竹巴,側巴和大隆(注七)四個次派的大成就上師,他們和印度,西藏其他的上師們看起來像一團雲彩。

  (1)金剛持(多傑羌)。(2)根本上師(現金剛持相)及曆代祖師。(3)本尊。(4)佛。(5)法(在皈依境後方,無法看見)。(6)僧。(7)護法。(8)六位偉大的印度教授師(見注六)。(9)噶舉的四個派次上師及其他各派上師(見注七)。 (10)帝洛巴祖師(本圖爲大手印傳承,帝洛巴爲直接傳承祖師,故未在上師之境內,請參閱本刊第一期第12頁噶舉傳承表)。(11)那諾巴祖師(注解同上)。(12)湖。(13)皈依者及一切衆生。

   本尊(注八)

  

   在東方樹枝上有蓮花,蓮花上有日輪,日輪上躺著一具屍體,金剛亥母立于屍體上,另有上傑金剛(Cakrasamvara),喜金剛(Hevajra),密集金剛(Guhyasamaja),大幻化綱(Maha- maya),金剛卡巴林(Vajrakapalin),卡都金剛沙那(Catur- Vajrasana),卡拉阿裏(Kala--ari),山姆迦(Shanmukha),大威德(Vajrabhairava),時輪金剛(Kalacakra)等本尊,以及四密續或六密續中其他一切本尊等,皆立于蓮花日輪上,並有許多侍者圍繞。(編者:紅教將密續分爲六部,白、黃、花教則分爲四部)。

   佛

  

   在右(南)方的樹枝上,也有一獅子寶座,上有蓮花和月輪,釋迦牟尼佛坐在月輪上,周圍有賢劫(注九)及十方叁世一切諸佛圍繞(注十)。

   法

   在後(西)方的樹枝上,有佛法的十二部經典,特別是大乘經典和密乘的密續,各經的頭端面對自己(編者按:西藏經典都是活頁長條形,其左端爲經頭,其右端爲經尾),所有續續皆以彩虹色彩的細布包紮。皆有金色經名標示(注十一),經中的子音及母音,自行高聲朗誦者。

   僧

  

   在左(北)方的樹枝上,坐著無數的大乘菩薩,和小乘的聲聞,僻支佛。他們包括“叁族系的菩薩”和其他的“佛陀八子”,賢劫的菩薩,佛陀的兩大弟子,阿難,十六位長老等等 (注十二)。

   護法、勇父、空行(注十叁)

   在皈依樹下面,有無數的護法“智神”(Awareness deities),包括護法(dharmapalas),勇父(dakas),和空行母(dakinis)等,最主要的是瑪哈嗄拉,瑪哈嘎尼,以及四臂、六臂瑪哈嘎拉。

   觀想你自己站在平原草地上,面對這些皈依境,無量衆生在你四周圍繞,其中最重要的是你的父母。父立于右邊,母立于左邊。衆生中還包括有你的仇敵,幽靈和各種魔鬼,他們自無始以來就一直想對你報仇。如今在你的領導之下,這一群你所召集來的衆生,皆以身口意同向皈依境禮敬,每人都合掌祈禱,禮拜,産生信心和虔誠,同聲念誦百次,千次,或更多次以上的皈依文(注十四)。

   誦皈依文時,要思考它們的意義。不要讓你的心背離恭敬的態度。

   之後,念菩薩願(注十五)叁遍,以産生爲衆生求取正覺的願望。

   之後,再念歡喜祈禱文(注十六)。

   此時,再祈求遍發菩提心,圓滿菩薩行。

   再念四無量心祈禱文叁遍。

   然後,觀想皈依境,寶座等皆化爲光,溶入自身,觀想你的身口意與你的根本上師(金剛持)的身口意合而爲一,不可分離(注十七),然後讓你的心自然地歇息。

   念回向功德文(注十八)。

   評 注

   在修以上皈依時,必須要了解以下各點,在這個世界上,我們自然會去尋找能夠保護我們或提供庇護所給我們的人。讓我們免于恐懼和焦慮,如重病等等。由于被今生,來世和中陰身都有的無數折磨,我們的恐懼盤據在心頭。我們因此很可能就永遠沈淪在輪回的苦海裏。我們的父母,親戚、朋友、天神或龍鬼等,誰也無法護佑我們脫離輪回之苦,我們自己也無力祛除此苦,如果我們找不到有效的皈依處,那就完全無救了。

   只有叁寶才能…

《了義炬》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