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了義炬▪P15

  ..續本文上一頁

   二十八、“象征”在字面上的意義爲“容器”。佛像或佛書,就某種意義而言,“包容”佛身;佛書或佛語“包容”佛口所說的話;佛塔“包容”佛或其他覺者的舍利,它就代表佛的心。

   二十九、“擦擦”是藏語,意爲小佛塔或佛菩薩像;以泥土或吃剩的動物骨頭磨成粉注入模型而做成。如系後者,將給該動物帶來福報。

   叁十、這叁種禁條包含皈依願的主要條文或“根”。如果它們被違犯了,皈依願就破了。依據迦魯仁波切所開示,“外道”此處指的是不信宗教的人,他們懷疑解脫的可能性及佛的存在。

   叁十一、在家居士是已經皈依並發願修持殺、盜、淫妄、酒五戒之一部或全部的人。

   “冒牌和尚”是不能遵守僧戒的出家人。

   叁十二、即菩提心。

   卅二、即菩提心。

   卅叁、“八萬四千”是傳統用來指全部佛法的數字。

   卅四、噶當巴派用來訓練僧侶觀想的六本書。

   卅五、帕膽巴是十一世紀噶當巴派的教授師。

   卅六、上智者並不需要正式從上師接受菩薩願。他只需要在叁寶的象征前面,或觀想他們在天空中時,念菩薩願叁遍。不過,學密者最好是盡可能從越多的上師處接受此有益的誓願愈多次愈好。(非皈依願,而是菩薩願)。

   卅七、因爲薩哈加大手印是本體系中最高的修持,所以此處用來說明“力行”或菩提心的應用。

   卅八、即使你不是在修持皈依時發菩提心,也要觀想皈依境親見你發菩薩願。

   卅九、六度也稱六波羅密多或六勝行,就是幫助我們超越輪回,到達彼岸的六種善行。

   四十、誓願通常是由明顯的行動擊破的。但菩薩願 (戒)卻非常脆弱,因爲單單以思想就可以擊破它,爲了保持菩薩願(戒),時時注意自己的思想,是很重要的。

   四一、忏悔有二種:1.一般忏悔,2.特別忏悔,即爲某種錯誤行爲如破了菩薩願而忏悔。

   一個人不必對自己的上師或其他人忏悔。忏悔需要面對皈依境的象征或觀想他們,以及1.承認錯誤;2.真誠悔悟;3.決心不再犯同樣的錯。在忏悔違犯菩薩願之後,可以念某些長的祈禱文,但只要念遍發菩提心的祈禱文就足夠了。

   忏悔之後,觀想皈依境化解爲光,然後入你身中。之後,讓你的心止息,不再思考,時間越久越好。

   四二、殺生、偷竊、謊言精神上的成就和沈于色欲。

   四叁、乘是一種特別的宗教生涯或道路。此處指的是聲聞乘、緣覺乘和大乘。

   四四、現人身專門惹麻煩的鬼精。

   四五、因爲他不是以正確的態度禅修,他將無法發展菩提心或行菩薩行。“無實的禅修經驗”,就是只修第一種道德行爲的人所有的經驗。第一種道德行爲是只與自己有關的善行(特別是禅修)。

  第叁章

  四加行之二——淨業除障的金剛薩埵百字明

  

  在皈依大禮拜和發菩提心之後,新學密者,在形式上因爲修金剛薩埵法和念金剛百字明咒而淨化了。這種淨化作用,可以保證未來修行的功效。

   修行者必須先要祛除障礙修行的不淨之物,包括在多世輪回中所造的身口意叁惡業,以及那些業力的因:無明或惑。

   雖然這種淨化作用可以除掉過去的惡業,但它並不能保證一個人不受未來惡業的染汙。所以,在做進一步的修行之前,任何新的惡業都需要忏悔和重新予以淨化。因此,在修其他的法以前,一般都要先念金剛薩埵咒。

   卡盧仁波切說:一個人如果先接受金剛薩埵灌頂再念金剛百字明咒,則效力會增加很大。因爲在灌頂儀式中,上師就是金剛薩埵的化身。他利用法器,寶瓶甘露和香,首次爲學密者淨除業障。

   金剛薩埵修法的步驟如下:

   1.在金剛薩埵像前跏跌而坐,念贊頌文,觀想他坐在自己的頭頂上。

   2.祈請他清淨你的業障。

   3.念贊頌文,並觀想淨化過程。

   4.念百字明咒,同時用念珠計算念的次數。

   5.念忏悔祈禱文。

   6.觀想金剛薩埵正在加持你。

   7.觀想化空、靜坐。

   8.回向功德。

   (編者:噶瑪噶舉派所用的法本皆相同。但是,傳法的上師因時因地因人的關系,所教授的觀想次第和廣略,可能稍有出入,因爲西藏每一個寺院中,也有其自己的念誦想觀想傳統,這些微小的差異,並不影響法的真實義和修行的成就,本文所述的修法步驟和觀想,如果與各位以前所學者有不同之處,請依照你的上師所教授者爲准,千萬請勿疑謗,至盼。)

   前 言

   一般說來,“百字明”(或稱百字咒、百字真言)有二種。第一種是“如來百字明”,源于釋迦牟尼佛號密續。另一種是“金剛薩埵百字明”,在許多密續中皆有講授。

   金剛百字明有二種形式。第一種是“百字名咒”(注一),涵蓋所有超越輪回的寂靜本尊。第二種是“憤怒嘿噜嘎百字明”(注二),源于Abhidhanottara密續。密乘各派稱這些咒爲“百字”明,雖然它們的咒文不一定恰好是一百個字母。

   此時,我們將逐次敘述伴隨著“寂靜金剛薩埵百字明”的各階段觀想。

   觀想寂靜金剛薩埵的方法有二種:一依據瑜伽密續 (Yoga Tantra),把金剛薩埵觀想爲單身的宇宙統治;二依據無上瑜伽密續(Anut tarayoga Yoga),觀想爲雙身的。此處我們將討論前者。

   實際的講解

  觀想和真言

   當你念贊頌觀想文時,你要想:在你的頭頂上,有一個“”字(音“邦”)化爲蓮花。蓮花之上有一個“”字(音“阿”)化爲平躺的月輪。在蓮花和月輪之上有一個“”字 (音“吽”)化爲白色的五股金剛杵,在五股交會處寫著“”字。光從這一個字射出,以供養諸佛,利益衆生,然後光又收回到“”字之中。整個金剛杵化爲金剛薩埵,他與你的根本上師是一體,無二無別。

   他的身體是白色的,有一面和二臂。他的右手托著五股金色金剛杵在胸前,左手拿著銀鈴在身邊。

   他是用菩薩坐姿(注叁),右腳稍爲向外伸,左腳向內縮。他的上下衣,都是用珍貴的絲綢製成。他戴著珠寶冠和其他祥瑞飾物。頭頂的發髻上坐著他的上師,阿閦鞞佛 (Akshobhya東方不動如來的象征)(注四)。

   他的身體具有佛的卅二相和八十種好,清澈澄明而放無量光。他看起來像是什麼實體也沒有,如同水中之月影的反映。額上有白色的(音“嗡”);喉上有紅色的(音“阿”);心上有藍色的(音“吽”)。

   在他的心間有蓮花和月輪,在月輪上有白色的字,百字明咒的字母也是白色,以順時針方向,從字正面開始環繞著字,字面朝外,像一條蛇一樣的盤繞著字。

   光從字和咒幔射出,召請十方叁世的佛菩薩降臨。他們都化光收入金剛薩埵身中,金剛薩埵即成爲十方諸佛的總集體。

   祈請他消除業障(注五)

   念祈禱文,觀想清淨業障的程序:觀想白色的甘露從金剛薩埵心中的種子字“”和咒幔流下來,充滿他的整個身體。然後再從他右腳的大趾流出,以光的形式通過你的頭頂,進入你的身體。

   你從無始以來所累積的一切業障,如違犯神聖的“叁味耶”誓約等,都變成煙垢。你身體中的一切疾病,都化爲膿血。附著你身體的一切魔障,也都變成各種毒蟲。

   構成你身體的一切實質,包括肉和血,像在起泡的水中的冰塊一樣,被甘露帶走,從感官的孔道和毛細孔中 (through the orifices of the sense—organs and the pores)排出,流入廣大的金地(the mighty golden ground)(注六)

   觀想在你的身體被智慧甘露洗淨後,多余的甘露從你的頭頂上,與金剛薩埵的腳相接觸處溢出。

   以上要一次又一次地觀想清晰。據說:“假如你在觀想時心思散亂,即使念咒長達一劫之久,也是毫無結果的。”因此,觀想時不要心猿意馬,然後不快不慢清晰柔和地念誦百字明咒或六個字的短咒(注七)。

   最後,兩掌合十在胸前,虔誠的念忏悔祈禱文,起句:“本尊,因我愚蒙……。”

   然後,金剛薩埵聽了你的忏悔之後,微笑的心生歡喜,他說:“哦!佛子,你一切的惡業,障礙和罪過,從今日起被清淨了。”

   然後,金剛薩埵化爲光,溶入你身內。此時,他的身口意和你的身口意合爲一體。讓你的心靜住于無念。

   在每一次修法結束時,都要回向功德。

  

   修持成功的征兆:

   惡業被滌清的征兆,在本傳承的權威性論著裏。都有詳細的說明。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你會感覺到身體輕安,睡眠減少,健康良好,思路清楚和瞥見證悟。

  

   評 注

   修金剛薩埵所要傳達的一般意義就是:諸惡莫作,衆善奉行。

   只有圓滿的佛陀,才能完全知道應該拒絕做什麼,應該做些什麼,並且把這種能力顯示給別人。一個人如果深信佛法,並且加以運用,他就抓到佛法的奧義了。

  業和果:

   當一個善業或惡業,還在動機階段的時候,雖然可能很微小,但一旦結了果,就會大幅成長。惡業會導致悲慘的生存境界…

《了義炬》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