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金剛薩埵是不動佛(不動如來)的報身相。
五、障可分二大類:1.煩惱障,它會驅使我們急躁冒進。2.所知障或無明,它阻礙我們了解事物的真相。
六、金地即支持地球表面之金輪(According to the Abhidharma,a golden disk,thousands of yojunas deep,supports the earth”s surface),此時觀想者應該觀想他只保有覺者的無實體而清晰的“虹身”,就像透明的容器,其中注滿白色的甘露。
七、當要計算念咒一一一、一一一遍時,就要念百字明,其他場合則只需念六個字的短咒即可。
八、“五逆”:又名“五無間業”。1.殺父;2.殺母;3.殺阿羅漢或上師;4.破和合僧;5.出佛身血。
“五經逆”:1.殺沙彌或僧;2.誘惑僧尼;3.毀壞佛象; 4.毀壞佛經;5.毀壞寺廟。
“十惡業”:1.殺生;2.偷盜;3.邪淫;4.妄語;5.兩舌; 6.惡口;7.绮語;8.貪欲;9.瞋恚;10.邪見。
“四重罪”:
1.舍正法:(1)輕視善知識;(2)對待聖人、僧尼態度傲慢;(3)偷竊閉關禅修者的食物;(4)偷竊瑜伽母(yogin)的法物。
2.舍菩提心:(1)爲掩飾罪惡而發誓;(2)犯聲聞戒 (3)犯菩薩戒;(4)犯密戒。
3.悭吝勝法:(1)侮辱聖像;(2)輕視善知識的學識; (3)識諷真理;(4)以偏見爭論宗教。
4.惱害衆生:(1)具有邪見;(2)傷害聖人;(3)侮辱同輩;(4)誣賴無辜而犯錯的人。
“八舍正法”:1.輕視善者;2.尊崇惡者;3.擾亂求真理者;4.放棄精神導師;5.分化僧衆;6.放棄同修兄弟;7.放棄同修姐妹;8.亵渎神聖的壇城(Mandala)。
九、“其可”(Chilkor)是梵文“曼達”(Mandala)的藏譯。不過,本書作者康著卻以這二個名詞指不同的東西,“曼達”指供養給皈依境的宇宙之象征。
“其可”指在若幹金剛乘修持中,象征開悟的“壇城圖”。在這種象征中,代表最終目標的最高佛像被放在中央。四周圍繞著一圈圈的本尊,而四方本尊系代表修密者在精神發展的不同階段中所見到的。
十、“荟供”是密乘上師及其親近弟子于佛前陳設供養,包括念百字明、獻曼達、上師贊訟、念諸咒、儀軌、獻供等。
十一、“五悅供”是:1.對他表示尊敬;2.提供服務和所需物品;3.對他有信仰和信心;4.服從他;5.修持佛法。
十二、一種行爲包括叁個因素或輪相:1.對象或目標物;2.工具;3.主人或作業者。以大公無私的精神(即心無任何輪相,亦不預想行爲的結果)所作的宗教行爲,並不受煩惱的影響,因此可以導致解脫。
十叁、因爲金剛薩埵觀想及其本咒可以重建破碎的願 (戒),對于願力脆弱的密乘行人,此點尤其可貴。
十四、這個人的願望將可實現,令他滿意的程度會超乎他意料之外。
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快樂天堂,佛土不只是享受的地方,而且是宗教修學的最佳環境。
第四章
四加行之叁——圓成二資糧的獻曼達
爲了准備修上師相應法(第四加行)和其他的修持,密宗行者必須先洗滌自己不良的品性和充實正當的品性。前章所介紹的金剛薩埵儀軌,可以達成洗滌的工作;本章介紹“圓成”二資糧的曼達供,則可以達成充實的作用。所謂二資糧,就是福德和智慧。
“福德”是指善行的累積效果(見第一章業及因果)。
“智慧”是對究竟實相的直接了解。
二、資糧之圓成
福 德: 智 慧:
1.布施之圓成 6.般若之圓成
2.持戒之圓成 (此一項爲般若智慧)
3.忍辱之圓成
4.精進之圓成
5.禅定之圓成
(此五項爲善巧方便)
如上表所示,二資糧之“圓成”或完全獲得,就等于是六度的實現,也等于善巧方便(悲)和般若智慧(空的證悟)的整合,前者是大乘的目標,後者則是金剛乘的目標。
在修曼達供中,密宗行者重複把整個宇宙獻給皈依境,這種至高無上的功德行爲,可以圓成他的福德。他又了解到這種供養,受者和施者本身並無實體,而是空的,這種體認就可以圓成他的智慧。
在金剛乘修法儀軌的開始,一般都會作一次簡單的曼達供。在這種修持中,所結的“曼達手印”被用來象征宇宙。
本章中的“曼達”這個名詞,代表四種東西:1.金屬盤 (像倒置的餅盤),其上可放米;2.米撮;3.觀想;4.叁者之總合。
曼達供的修持包括:
甲、“壇城曼達”(drubpay mandala)的准備。此即所謂的曼達,它代表皈依境。其中包括:
1.左手拿著金屬盤,以右手腕的內側順時鍾方向擦盤叁下,同時念兩種淨化咒。
2.放五撮米在盤上,觀想它們是五皈依處,同時念觀想文。
3.觀想這些本尊與“真正”的皈依處結合。
4.放壇城曼達在覆蓋著布的高桌上或佛壇上。
乙、“手曼達”(chodpay mandala)的准備。此曼達代表理想的宇宙,並把它供養給皈依境。其中包括:
1.左手拿著第二個盤子,並以上述方式擦幹淨,念金剛百字明咒淨化它。
2.念“金剛地基”咒,灑香水在盤上,觀想它是金剛地基。
3.念“鐵圍山”咒,把米灑在盤子的周圍邊緣上,觀想它是環境宇宙的鐵圍山。
4.念觀想文,同時把米撮放在盤子上,觀想它們是理想宇宙的叁十七供品特征。
5.念四行的短供養文,祈求納受曼達供並賜與徹底的
開悟。
6.念曼達咒,把一些米撒向空中,祈求達成獻曼達供的目的。
7.把米從盤上抹掉。
8.念四行的短供養祈禱文。把米一一撒置在盤子上,以代表簡化的七種宇宙特征,並同時要觀想複雜的卅七種宇宙供品如上。
9.把米從盤上抹掉,隨自己的能力和時間,盡可能的重複第8項和第9項的獻供次數。
10.祈求大手印的獲得,念七支行願和結供祈禱文。
11.回向功德。
當一一一、一一一遍長的或短的手曼達獻過之後,這種修持就算完成了。
實際的開示
曼達的建造
曼達盤如果是用上等的材料(如貴重金屬)製成的,則即使是小一點,也沒什麼錯。但曼達盤如果是用劣等的材料(如泥土或木頭)製成的,則必須要大一點(注一)。
如果你缺少這類材料,你可以用一片木頭或石頭。如果你連木頭或石頭也沒有,則在心中觀想建造一個曼達盤也就夠了。最重要的是:建造任何曼達時都必須有觀想。
你需要二個曼達盤。用較精致或較大的那一個,來作爲壇城曼達。用另一個作爲手曼達。獻這二個曼達時,必須用一撮撮的金或銀(最好)、海螺或子安貝(次佳)、或米粒(亦可),每種都要滲以香水。如果你經濟能力付得起的話,每次獻曼達時,最好都用新米。否則,可用專門爲此貯存的新米,攙合舊米爲供。
供後,這些米不可留爲自用,而應該供獻給叁寶(注二)。
壇城曼達的建立和觀想:
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壇城曼達上,擦拭叁次(注叁),同時念“嗡 班難 阿木惹達 吽 呸”(Om vajra Amrita Hum Phat)和“嗡 索巴哇 蓄達 薩爾哇 達爾瑪 索巴哇 蓄朵 杭(Om Svabhava Shuddha Sarva Dharma Svabhava Shuddho Ham)。(注四)
觀想從空性中出現一座宏巍的壇城,具有各種特質。 (注五)。
念描述皈依境的贊頌觀想文。
放五撮米在盤子的中央。觀想這五撮米就是五皈依境,其觀想方式和觀想皈依境一樣,所不同的是可以省去觀想湖泊和如意樹,而且護法是觀想在五皈依境之中,而不是在它們的下面。
觀想光從五皈依境諸上師本尊等額喉心的叁個種子字母(注六)放射出來,召請無數的“智慧本尊”從他們的天然住處——法界——出來。再觀想每一“智尊”與你觀想的本尊合而爲一(注七)。
然後把曼達盤放在你面前的高而覆有布的桌子上,祈請諸本尊出現。如果你有能力的話,再以五種供品(注八)圍繞著供在曼達前。
如果你沒有壇城曼達盤,或如果你非常定期地修持曼達供,只要觀想你所要供養的諸本尊呈現在你面前的空中就可以了。(如同皈依境觀想一樣)。
手曼達的建立和觀想
之後,左手拿著手曼達盤,右手拿著花瓣或香水。口念金剛百字明,右手同時以順時鍾方向擦拭曼達盤叁遍(像拭淨壇城曼達一樣)。觀想自己、他人、世間及其中衆生的疾病、不幸、惡業、障城礙和不淨,所有這些由于執著外緣和內心而引起的業障,全部被清除得幹幹淨淨。就如同本性清淨的心一樣,你的曼達也必須幹淨,全無塵垢。
因爲這種曼達供的是極其重要的,你必須使用你能力所能負擔的最佳材料獻供,同時必須以最清淨的方式修持(注九)。
…
《了義炬》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