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 2.不累積相當功德的人。
3.隨波逐流自甘墮落的人。
4.煩惱不斷的人。
5.不怕來世受苦的人。
6.極受煩惱所困擾的人。
7.懶于修持佛法而且莫不關心的人。
8.接受佛法卻不遵從佛法的人。
9.執著邪見的人。
10.徹底相信邪見的人。”
小心!如果你說:“因爲我了解人身的極端重要,所以我是偉大的!我是學問淵博的!我是出身高貴的!我是優秀的!”那麼就構成了對別人蔑視。注意,不可以如此!因爲所有衆生都有佛性!即使卑視一只昆蟲也是錯的。
據說輕視別人的傾向一旦成熟時,你在這一世就會失掉你所珍愛的東西。下一世,你不是生在鬼道之中,就是生爲被奴役的人類。因爲一般衆生(像我們自己)沒有神通 (注九),我們不知道誰是羅漢、誰是菩薩,他們如何說法,他們用什麼特殊方法幫助衆生。
你自己也是愚昧無知,不要批判別人!因爲藐視菩薩的人,將多生多刼承受地獄的痛苦,所以,即使是嘲弄別人的一句笑話,也不要忽視它的嚴重性。
信心不堅定的人、智慧不夠的人、容易被引入歧途的人和畏懼深奧教理的人,只要在具有善巧方便的上師細心的指引之下按部就班地依法修持,就可以逐漸開展。在他接受“觀”和“定”的開示之前,他必須先積福和積慧。
但,那麼有頓悟能力的人——智慧高廣的人、悲心大的人,充滿堅定的信心和忠心的人,沒有貪欲執著的人、念念在佛法人、和特別喜歡甚深妙法的人——只需要教之以直指真如本性的道理,就用不著去觀想和漸悟法門所采用的其他方便道(Path of means)。如是我聞!
2.世間無常
依噶頓巴派,觀想世間無常共有五種基本的思想:
1.想一想世間沒有永恒的事物
外在世界是生、住、異、滅的!最後爲水火所滅,連微塵都不剩!
去年、今年、昨日、今日,甚至月月、年年都是很快就飛馳而過的。
所有衆生、宇宙萬物,都是無常的。你也是由嬰兒,而小孩、而青年、而老年。每一天、每一月都迅速地邁向死亡。如是觀想。然後想一想:“我該怎麼辦
”
2.想一想許多人都去世了
記住雖然有人比你老、比你年輕、或與你同樣年紀,但,更多的人都已經去世了。這個人死了;那個人也變成了塵土。他們先老了,然後就去世了!老和死似乎總是形影不離。快樂的人們常常突然去世,連思考或回憶的時間都沒有。
有時候,達官顯要雖沒去世,卻身敗名裂,賤民躍登龍門。乞丐變成巨富;富人淪爲乞丐。此類事情層出不窮。
因爲在你的日常經驗中,沒有一件事可以超越無常,總有一天無常會影響到你。所以,你應該趁現在還有時間,及時思考:“我的確必須勇猛精進修持佛法!”
3.反覆想一想許多環境會致人于死
因爲有許多環境會致人于死——如雪崩、落物、閃電、重擊、體內的疾病等——我們不知將來如何死和何時會死。但只要我們積下了業,就逃避不了死亡。甚至我們的食物、衣服、朋友、侍從和仆役都可能變成我們去世的原因。我們永遠不會知道!
因爲你不知道何時會死,現在就熱切地觀想這個思想:“我將發生什麼事
”
“菩薩藏會”中列舉了九項突然去世的原因:
1.吃不幹淨的食物。
2.肚子已飽時還吃東西。
3.上一餐還沒消化掉就吃東西。
4.沒在適當的時間排泄。
5.生病時既不聽醫生的話也不吃醫生所開的藥。
6.被惡毒的病魔所伏。
7.吃催嘔劑而且嘔吐。
8.沖動地使用暴力。
9。縱欲而不節製。
小心這些!
4.觀想死亡的那一刻會發生什麼事
誰也不想死,但死總是不請自來的。做壞事的人心存恐懼。在他臨死之前,他經驗到無法想像的極端痛苦和生命正被切斷的恐怖感覺。他看到四周都有幽靈。他不能控製他的身心,所以無論何事湧現心頭,都變得無量無邊。因爲死時的心境強有力,即使是莫不經心的不良念頭,也必會使他輪回到下叁途。因爲你自己的輪回,取決于你自己目前的行爲,所以從現在開始,就要養成修持佛法的習慣!
即使有佛陀的幫助,也不能翻改你已經過完了的一生——占蔔、驅邪(注十)、醫療、念經、供養食物或金錢等方法,更是一點效力都沒有——所以,絕對沒有什麼方法可以避免死亡。與其日後哀傷,何不現在就開始修行。
5.想一想死後會發生什麼事
想一想:從死亡的那一刻開始,即使是世界的統治者也不能帶走一口飯、一件衣服、一分錢。他甚至連最卑微的仆人也帶不走。
在你的屍體用壽衣包好,捆上繩索之後,每個人都將憎惡在離開你。幾天之後,甚至連“屍體”也不見了。(注十一)。
你喪失了心的控製力,就會像被風吹起的羽毛,經曆恐怖的中陰身的險惡過程(注十二)。你漫無目標地在陌生的世界裏遊蕩,背後有你的“黑業”和“白業”在追逐著你。
你做過的壞事絕對沒有辦法讓它不算數,但神聖的佛法和善良的行爲將幫助你。現在,觀想:“假如我不及時努力修行,死後誰也無法給我補救的機會。”
總之,從現在開始,你唯一要做的事是修行佛法。你不能只是“隨它去吧!”你必須把修行變成你生命的一部分。你必須觀想把它變成你生命的一部分。一旦你定下了心,你必然會成爲死時愉快的人,別人將尊敬你:“他真是一位宗教修行者!”
每一個地方,人們都在叫喊:“有人死了!哦,不!哦,上師,幫助他吧!”但你從來沒有想到死也將偷偷而迅速地抓到你自己!你知道有一天你會死,但你想你不會那麼快就死。
在知識上,你知道任何時刻都可能死,但你卻不真正地相信這一點。當事情轉壞時,你就被輪回的外貌(注十叁)搞昏了,做出違反佛法的行爲。因爲這種行爲對你一點好處都沒有,你已經浪費了你一大半生命!
想一想:“此時,既然死亡就在我的門口了,我必須忘掉名聞利義。沒有多余的時間了!”將你自己身、口、意叁方面都依佛法修行。
當你想到那些虛度一生一點都不著急的人、不修行的人和不關切死亡內在的人,你必須想——“他們會在想什麼
哦,不!他們不怕死!”而把你自己的心集中在死上。
3.業及因果
因爲“業及因果”的理論,包含了浩瀚佛法的基本信息,它是很深奧而廣泛的。只有悟證“一味”境界(注十四)的人,才已澄清有關“業及因果”的疑問。一般人並不真正了解它。但一般說來,可以總結一句話:善因生樂果,惡因生苦果。
我們將先討論輪回的因和果,然後再討論解脫的因和果。
導致輪回的業
惡業的累積,是輪回受苦的根。惡業歸咎于煩惱,煩惱又歸咎于執我的癡。無明則是癡和一切煩惱的根。因爲無明,我們不知道輪回來自何處、輪回的性質爲何、何種業因果報有益、何種業因果報有害等。我們是在黑暗之中!譬如,如果導師解釋“實相的本質”,我們在聽完和思考過他所說的以後,也許可以達到觀念上的了解。但就像我們對沒有去過的地方作白日夢一樣,當我們把觀念上的種種名稱用來指非“物”的“究竟實相”(注十五)時,我們只是在觀念上打轉而已。
依照這種過程,我們把“自我”這個名稱用來指那非“實在的獨立的自我”,然後執著這個“自我”。基于此,對于究竟實相的懷疑(注十六),以及許多其他顛倒的想法也就産生了。而後,我們會執著支持“自我”的各種事物如身體,財富等,因而傲慢、嫉妒和貪婪生起;我們會嫌惡“別人”,因而怒火和瞋恨心等爆發。
假如你祛除了情緒上的叁毒——癡、貪和瞋,你的業就不會積聚了。因爲沒有業的話,果就不會産生,所以你必須全力祛除這叁個輪回的根。
總結“導致輪回的業”這個論題:沒有功德的行爲,可以歸類爲“十惡業”,會導致輪回到下叁途。有功德的行爲,包括布施等,如果其動機不是達成涅槃的欲望,就會導致輪回到天道或人道的較高境界。鎮靜的行爲,如含有執著的叁摩地,會導致輪回到色界天或無色界天。
總之,除非我們意想的習性徹底消除,則這種業力累積的連續型態將不可能中斷,輪回的幻象也將持續下去。愚蠢的人,因爲全無禅修的功夫,會說:“啊!我已經了解心的最終本質。我不必擔心我的行爲及其後果。”這可算是佛法的大盜賊。(注十七)
惡業
惡業共有十種:
1.殺生:有意識的殺害任何衆生(即使是螞蟻)的生命,因爲談到生命就沒有“大、小”之分;(注十八)。
2.偷盜:將別人不是送給你的財物偷偷拿走。
3.邪淫:非人(發願持戒或與別人結婚者)而淫;非時(妻子懷孕時)而淫;非地(接近上師、廟堂或佛塔)而淫;非體(以口腔或肛門)而淫。這是四種不正經的行爲。以上是身的叁惡業。
4.妄語:有意識地說謊話。
5.兩舌:說挑撥離間的話。
6.惡口:罵別人是小偷或白癡,或殘酷地暴露別人錯誤而傷害他的感情。
7.绮語:閑聊兵事或買賣、閑聊女人、唱淫歌、跳淫舞、或說笑話等,以上是口的…
《了義炬》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