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阿含經卷第五十八▪P3

  ..續本文上一頁有幾種覺(受)呢?」尊者大拘絺羅回答說:「有叁種覺(受),所謂樂覺、苦覺、不苦不樂覺(樂受、苦受、舍受)。這些是緣于甚麼而有的呢?乃緣于更樂

  (觸)而有的。」尊者舍梨子聽後,稱歎說:「善哉!善哉!賢者大拘絺羅!」尊者舍梨子稱歎後,歡喜奉行!

  又問說:「賢者大拘絺羅!覺(受)、想、思,此叁法是爲合?或者爲別呢?此叁法可以別于施設嗎?」尊者大拘絺羅回答說:「覺、想、思,此叁法乃爲合而不別,此叁法不可以別施設。爲甚麼呢?因爲覺所覺的,就是想所想,就是思所思,因此之故,此叁法乃爲合而不別,此叁法乃不可別施設的。」尊者舍梨子聽後,稱歎而說:「善哉!善哉!賢者大拘絺羅!」尊者舍梨子稱歎後,歡喜奉行!

  又問說:「賢者大拘絺羅!所謂滅,有甚麼對嗎?」尊者大拘絺羅回答說:「所謂滅,乃沒有對的。」尊者舍梨子聽後,稱歎說:「善哉!善哉!賢者大拘絺羅!」尊者舍梨子稱歎後,歡喜奉行!

  又問說:「賢者大拘絺羅!有五根的異行、異境界,各各都受其自境界。所謂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是(五根各有不同的對象,以及不同的行處)。此五根的異行、異境界,各各都受其自境界,這到底是誰爲其盡受境界?誰爲其所依呢?」尊者大拘絺羅回答說:「五根的異行、異境界,各各都自受其境界。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此五根的異行、異境界,各各都自受其境界,

  都以意爲它們盡受其境界,都以意爲其所依的。」尊者舍梨子聽後,稱歎說:「善哉!善哉!賢者大拘絺羅!」尊者舍梨子稱歎後,歡喜奉行!

  又問說:「賢者大拘絺羅!意者,依何而住呢?」尊者大拘絺羅回答說:「意者,乃依壽,乃依壽而住的。」尊者舍梨子聽後,稱歎說:「善哉!善哉!賢者大拘絺羅!」尊者舍梨子稱歎後,歡喜奉行!

  又問說:「賢者大拘絺羅!壽者,乃依甚麼而住呢?」尊者大拘絺羅回答說:「壽者,乃依暖,乃依暖而住的。」尊者舍梨子聽後,稱歎而說:「善哉!善哉!賢者大拘絺羅!」尊者舍梨子稱歎後,歡喜奉行!

  又問說:「賢者大拘絺羅!壽,以及暖,此二法到底爲合呢?或者爲別呢?此二法可得別施設嗎?」尊者大拘絺羅回答說:「壽,以及暖,此二一法,乃合而不別,此二法乃不可以別施設。爲甚麼呢?因爲由于有壽之故,才會有了暖,又由于有暖之故,才會有了壽。如果沒有壽的話,就沒有了暖,沒有暖的話,就沒有了壽。猶如由于油,由于炷(燈心)之故,才能得以燃燈。在于其中,乃因其焰之故,而有了光,因有光之故,才會有了焰。如果沒有焰的話,就沒有光,沒有光的話,就沒有焰。像如是的,由于壽之故,而有了暖,由于暖之

  故,才會有了壽。假如沒有壽的話,就不會有暖,沒有暖的話,就沒有了壽。因此之故,此二法,乃合而不別,此二法乃不可以別施設。」尊者舍梨子聽後,稱歎而說:「善哉!善哉!賢者大拘絺羅!」尊者舍梨子稱歎後,歡喜奉行!

  又問說:「賢者大拘絺羅!到底有若幹之法,吾人的生身(色身)死後,此肉身會被棄置于冢間,如樹木之無情那樣呢?」尊者大拘絺羅回答說:「有叁法,吾人的生身死後,此身會被棄置于冢間,有如樹木的無情那樣。甚麼爲其叁法呢?第一就是壽,第二就是暖,第叁就是識。有此叁法,吾人的生身死後,此身會被棄置于冢間,有如樹木的無情那樣。」尊者舍梨子聽後,稱歎說:「善哉!善哉!賢者大拘絺羅!」尊者舍梨子稱歎後,歡喜奉行!

  又問說:「賢者大拘絺羅!如果死,以及入于滅盡定,此二者,到底有甚麼差別呢?」尊者大拘絺羅回答說:「所謂死,乃爲壽命已滅而終,溫暖已逝去,諸根已敗壞。而比丘之入于滅盡定的話,其壽命並不滅完,溫暖也不逝去,諸根也不敗壞。所謂死,以及入于滅盡定,就是有此差別的。」尊者舍梨子聽後,稱歎說:「善哉!善哉!賢者大拘絺羅!」尊者舍梨子稱歎後,歡喜奉行!

  又問說:「賢者大拘絺羅!如果入于滅盡定,以

  及入于無想定,此二者,到底有甚麼差別呢?」尊者大拘絺羅回答說:「比丘之入于滅盡定的話,則其想,以及其知,都已滅。比丘之入于無想定的話,則其想與知都不滅。如入于滅盡定,以及入于無想定的話,這就是其差別。」尊者舍梨子聽後,稱歎說:「善哉!善哉!賢者大拘絺羅!」尊者舍梨子稱歎後,歡喜奉行!

  又問說:「賢者大拘絺羅!如果從滅盡定起,以及從無想定起時,到好有甚麼差別呢?」尊者大拘絺羅回答說:「比丘如從滅盡定起時,並不會作如是之念:我乃從滅盡定起。比丘如果從無想定起時,會作如是之念:我爲有想?我爲無想?從滅盡定起,以及從無想定起之時,這就是其差別處。」尊者舍梨子聽後,稱歎說:「善哉!善哉!賢者大拘絺羅!」尊者舍梨子稱歎後,歡喜奉行!

  又問說:「賢者大拘絺羅!比丘入于滅盡定時,會先滅甚麼法?到底是身行呢?爲口行、意行呢?」尊者大拘絺羅回答說:「比丘如入于滅盡定之時,首先會滅除身行,其次會滅口行,最後會滅意行。」尊者舍梨子聽後,稱歎說:「善哉!善哉!賢者大拘絺羅!」尊者舍梨子稱歎後,歡喜奉行!

  又問說:「賢者大拘絺羅!比丘從滅盡定起時,到底會先生那一法?爲身行呢?或者爲口行?意行

  呢?」尊者大拘絺羅回答說:「比丘從滅盡定起時,首先會生意行,其次會生口行,最後才生身行。」尊者舍梨子聽後,稱歎說:「善哉!善哉!賢者大拘插羅!」尊者舍梨子稱歎後,歡喜奉行!

  又問說:「賢者大拘絺羅!比丘從滅盡定起時,會觸幾種觸呢?」尊者大拘絺羅回答說:「比丘如從滅盡定起時,會觸叁種觸。那叁種呢?第一爲不移動觸,第二爲無所有觸,第叁爲無相觸。比丘從滅盡定起時,所觸的就是此叁觸。」尊者舍梨子聽後,稱歎說:「善哉!善哉!賢者大拘絺羅!」尊者舍梨子稱歎後,歡喜奉行!

  又問說:「賢者大拘絺羅!所謂空、無願、無相,此叁法到底是異義、異文嗎?或者同爲一義,而有異文而已呢?」尊者大拘絺羅回答說:「空、無願、無相,此叁決,乃爲異義(不同之義)、異文啊!」尊者舍梨子聽後,稱歎說:「善哉!善哉!賢者大拘絺羅!」尊者舍梨子稱歎後,歡喜奉行!

  又問說:「賢者大拘絺羅!有幾種因,幾種緣,而生不移動定呢?」尊者大拘絺羅回答說:「有四種因,四種緣,而生不移動之定的。那四種呢?如比丘離欲,離惡不善之法(初禅),乃至得第四禅,成就而遊止于其中,這就是所謂四因四緣,而生不移動定。」尊者舍梨子聽後,稱歎說:「善

  哉!善哉!賢者大拘絺羅!」尊者舍梨子稱歎後,歡喜奉行!

  又問說:「賢者大拘絺羅!有幾種因,幾種緣,而生無所有定呢?」尊者大拘絺羅回答說:「有叁種因叁種緣,而生無所有定的。那叁種呢?如比丘已度一切色想(空無邊處,四空天之一),乃至得無所有處(四空天之第叁),成就而遊止于其中,這就是所謂叁種因叁種緣,而生無所有定。」尊者舍梨子聽後,稱歎說:「善哉!善哉!賢者大拘絺羅!」尊者舍梨子稱歎後,歡喜奉行!

  又問說:「賢者大拘絺羅!有幾種因,幾種緣,而生無想定呢?」尊者大拘絺羅回答說:「有二種因二種緣,而生無想定的。那二種呢?第一就是不念一切想,第二就是念無想界,這就是所謂二因二緣,而生無想定。」尊者舍梨子聽後,稱歎說:「善哉!善哉!賢者大拘絺羅!」尊者舍梨子稱歎後,歡喜奉行!

  又問說:「賢者大拘絺羅!有幾種因,幾種緣,而住于無想定呢?」尊者大拘絺羅回答說:「有二種因二種緣,而住于無想定。那二種呢?第一就是不念一切想,第二就是念無想界,這就是所謂二因二緣住于無想定。」尊者舍梨子聽後,稱歎說:「善哉!善哉!賢者大拘絺羅!」尊者舍梨子稱歎後,歡喜奉行!

  又問說:「賢者大拘絺羅!有幾種因,幾種緣,從無想定而起呢?」尊者大拘絺羅回答而說:「有叁種因,叁種緣,而從無想定而起。那叁種呢?第一就是念一切想,第二就是不念無想界,第叁就是因于此身,因于六處,而緣于命根。這叫做由于叁因叁緣,而從無想定起的。」

  像如是的,他們二位尊者,乃更相稱歎:善哉!善哉!更互所說,都歡喜奉行,然後乃從座起而去。

  中阿含經卷第五十八完

  

  

《中阿含經卷第五十八》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