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有几种觉(受)呢?」尊者大拘絺罗回答说:「有三种觉(受),所谓乐觉、苦觉、不苦不乐觉(乐受、苦受、舍受)。这些是缘于甚么而有的呢?乃缘于更乐
(触)而有的。」尊者舍梨子听后,称叹说:「善哉!善哉!贤者大拘絺罗!」尊者舍梨子称叹后,欢喜奉行!
又问说:「贤者大拘絺罗!觉(受)、想、思,此三法是为合?或者为别呢?此三法可以别于施设吗?」尊者大拘絺罗回答说:「觉、想、思,此三法乃为合而不别,此三法不可以别施设。为甚么呢?因为觉所觉的,就是想所想,就是思所思,因此之故,此三法乃为合而不别,此三法乃不可别施设的。」尊者舍梨子听后,称叹而说:「善哉!善哉!贤者大拘絺罗!」尊者舍梨子称叹后,欢喜奉行!
又问说:「贤者大拘絺罗!所谓灭,有甚么对吗?」尊者大拘絺罗回答说:「所谓灭,乃没有对的。」尊者舍梨子听后,称叹说:「善哉!善哉!贤者大拘絺罗!」尊者舍梨子称叹后,欢喜奉行!
又问说:「贤者大拘絺罗!有五根的异行、异境界,各各都受其自境界。所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是(五根各有不同的对象,以及不同的行处)。此五根的异行、异境界,各各都受其自境界,这到底是谁为其尽受境界?谁为其所依呢?」尊者大拘絺罗回答说:「五根的异行、异境界,各各都自受其境界。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此五根的异行、异境界,各各都自受其境界,
都以意为它们尽受其境界,都以意为其所依的。」尊者舍梨子听后,称叹说:「善哉!善哉!贤者大拘絺罗!」尊者舍梨子称叹后,欢喜奉行!
又问说:「贤者大拘絺罗!意者,依何而住呢?」尊者大拘絺罗回答说:「意者,乃依寿,乃依寿而住的。」尊者舍梨子听后,称叹说:「善哉!善哉!贤者大拘絺罗!」尊者舍梨子称叹后,欢喜奉行!
又问说:「贤者大拘絺罗!寿者,乃依甚么而住呢?」尊者大拘絺罗回答说:「寿者,乃依暖,乃依暖而住的。」尊者舍梨子听后,称叹而说:「善哉!善哉!贤者大拘絺罗!」尊者舍梨子称叹后,欢喜奉行!
又问说:「贤者大拘絺罗!寿,以及暖,此二法到底为合呢?或者为别呢?此二法可得别施设吗?」尊者大拘絺罗回答说:「寿,以及暖,此二一法,乃合而不别,此二法乃不可以别施设。为甚么呢?因为由于有寿之故,才会有了暖,又由于有暖之故,才会有了寿。如果没有寿的话,就没有了暖,没有暖的话,就没有了寿。犹如由于油,由于炷(灯心)之故,才能得以燃灯。在于其中,乃因其焰之故,而有了光,因有光之故,才会有了焰。如果没有焰的话,就没有光,没有光的话,就没有焰。像如是的,由于寿之故,而有了暖,由于暖之
故,才会有了寿。假如没有寿的话,就不会有暖,没有暖的话,就没有了寿。因此之故,此二法,乃合而不别,此二法乃不可以别施设。」尊者舍梨子听后,称叹而说:「善哉!善哉!贤者大拘絺罗!」尊者舍梨子称叹后,欢喜奉行!
又问说:「贤者大拘絺罗!到底有若干之法,吾人的生身(色身)死后,此肉身会被弃置于冢间,如树木之无情那样呢?」尊者大拘絺罗回答说:「有三法,吾人的生身死后,此身会被弃置于冢间,有如树木的无情那样。甚么为其三法呢?第一就是寿,第二就是暖,第三就是识。有此三法,吾人的生身死后,此身会被弃置于冢间,有如树木的无情那样。」尊者舍梨子听后,称叹说:「善哉!善哉!贤者大拘絺罗!」尊者舍梨子称叹后,欢喜奉行!
又问说:「贤者大拘絺罗!如果死,以及入于灭尽定,此二者,到底有甚么差别呢?」尊者大拘絺罗回答说:「所谓死,乃为寿命已灭而终,温暖已逝去,诸根已败坏。而比丘之入于灭尽定的话,其寿命并不灭完,温暖也不逝去,诸根也不败坏。所谓死,以及入于灭尽定,就是有此差别的。」尊者舍梨子听后,称叹说:「善哉!善哉!贤者大拘絺罗!」尊者舍梨子称叹后,欢喜奉行!
又问说:「贤者大拘絺罗!如果入于灭尽定,以
及入于无想定,此二者,到底有甚么差别呢?」尊者大拘絺罗回答说:「比丘之入于灭尽定的话,则其想,以及其知,都已灭。比丘之入于无想定的话,则其想与知都不灭。如入于灭尽定,以及入于无想定的话,这就是其差别。」尊者舍梨子听后,称叹说:「善哉!善哉!贤者大拘絺罗!」尊者舍梨子称叹后,欢喜奉行!
又问说:「贤者大拘絺罗!如果从灭尽定起,以及从无想定起时,到好有甚么差别呢?」尊者大拘絺罗回答说:「比丘如从灭尽定起时,并不会作如是之念:我乃从灭尽定起。比丘如果从无想定起时,会作如是之念:我为有想?我为无想?从灭尽定起,以及从无想定起之时,这就是其差别处。」尊者舍梨子听后,称叹说:「善哉!善哉!贤者大拘絺罗!」尊者舍梨子称叹后,欢喜奉行!
又问说:「贤者大拘絺罗!比丘入于灭尽定时,会先灭甚么法?到底是身行呢?为口行、意行呢?」尊者大拘絺罗回答说:「比丘如入于灭尽定之时,首先会灭除身行,其次会灭口行,最后会灭意行。」尊者舍梨子听后,称叹说:「善哉!善哉!贤者大拘絺罗!」尊者舍梨子称叹后,欢喜奉行!
又问说:「贤者大拘絺罗!比丘从灭尽定起时,到底会先生那一法?为身行呢?或者为口行?意行
呢?」尊者大拘絺罗回答说:「比丘从灭尽定起时,首先会生意行,其次会生口行,最后才生身行。」尊者舍梨子听后,称叹说:「善哉!善哉!贤者大拘插罗!」尊者舍梨子称叹后,欢喜奉行!
又问说:「贤者大拘絺罗!比丘从灭尽定起时,会触几种触呢?」尊者大拘絺罗回答说:「比丘如从灭尽定起时,会触三种触。那三种呢?第一为不移动触,第二为无所有触,第三为无相触。比丘从灭尽定起时,所触的就是此三触。」尊者舍梨子听后,称叹说:「善哉!善哉!贤者大拘絺罗!」尊者舍梨子称叹后,欢喜奉行!
又问说:「贤者大拘絺罗!所谓空、无愿、无相,此三法到底是异义、异文吗?或者同为一义,而有异文而已呢?」尊者大拘絺罗回答说:「空、无愿、无相,此三决,乃为异义(不同之义)、异文啊!」尊者舍梨子听后,称叹说:「善哉!善哉!贤者大拘絺罗!」尊者舍梨子称叹后,欢喜奉行!
又问说:「贤者大拘絺罗!有几种因,几种缘,而生不移动定呢?」尊者大拘絺罗回答说:「有四种因,四种缘,而生不移动之定的。那四种呢?如比丘离欲,离恶不善之法(初禅),乃至得第四禅,成就而游止于其中,这就是所谓四因四缘,而生不移动定。」尊者舍梨子听后,称叹说:「善
哉!善哉!贤者大拘絺罗!」尊者舍梨子称叹后,欢喜奉行!
又问说:「贤者大拘絺罗!有几种因,几种缘,而生无所有定呢?」尊者大拘絺罗回答说:「有三种因三种缘,而生无所有定的。那三种呢?如比丘已度一切色想(空无边处,四空天之一),乃至得无所有处(四空天之第三),成就而游止于其中,这就是所谓三种因三种缘,而生无所有定。」尊者舍梨子听后,称叹说:「善哉!善哉!贤者大拘絺罗!」尊者舍梨子称叹后,欢喜奉行!
又问说:「贤者大拘絺罗!有几种因,几种缘,而生无想定呢?」尊者大拘絺罗回答说:「有二种因二种缘,而生无想定的。那二种呢?第一就是不念一切想,第二就是念无想界,这就是所谓二因二缘,而生无想定。」尊者舍梨子听后,称叹说:「善哉!善哉!贤者大拘絺罗!」尊者舍梨子称叹后,欢喜奉行!
又问说:「贤者大拘絺罗!有几种因,几种缘,而住于无想定呢?」尊者大拘絺罗回答说:「有二种因二种缘,而住于无想定。那二种呢?第一就是不念一切想,第二就是念无想界,这就是所谓二因二缘住于无想定。」尊者舍梨子听后,称叹说:「善哉!善哉!贤者大拘絺罗!」尊者舍梨子称叹后,欢喜奉行!
又问说:「贤者大拘絺罗!有几种因,几种缘,从无想定而起呢?」尊者大拘絺罗回答而说:「有三种因,三种缘,而从无想定而起。那三种呢?第一就是念一切想,第二就是不念无想界,第三就是因于此身,因于六处,而缘于命根。这叫做由于三因三缘,而从无想定起的。」
像如是的,他们二位尊者,乃更相称叹:善哉!善哉!更互所说,都欢喜奉行,然后乃从座起而去。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八完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八》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