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阿含經卷第五十五▪P3

  ..續本文上一頁說:「居士!有座,欲坐便坐。」

  晡利多居士也至于再叁的白佛而說:「瞿昙!此事爲不然!,此事爲不可。我乃離俗、斷俗,我乃舍諸俗事,而沙門瞿昙您,爲甚麼喚我爲居士呢?」世尊又回答說:「你有相標幟(你的外貌征相),都如居士,因此之故,我才喚你:『居士!有座,欲坐便坐。』」

  世尊乃問他而說:「你爲甚麼離俗、斷俗,舍諸俗事呢?」晡利多居士回答說:「瞿昙!我的家裏的一切所有的財物,都盡持以惠施給與兒子了。我乃變爲一位無爲無求而遊行,唯有往取于食,以存生命而已,像如是的,我乃離俗、斷俗,舍諸俗事。」

  世尊告訴他說:「居士!聖法與律當中,並不像如是的斷絕俗事。居士!聖法與律當中,乃有八支之斷俗事。」于是,晡利多居士乃舍棄其杖,棄卻其蓋,以及脫棄俗屣,叉手向佛,問佛而說:「瞿昙!在聖法與律當中,到底是那八支去斷俗事的呢?」

  世尊回答說:「居士!多聞的聖弟子,乃依離殺、斷殺,依離不與取、斷不與取,依離邪淫、斷邪淫,依離妄言、斷妄言,依無貪著、斷貪著,依無害恚、斷害恚,依無憎嫉惱、斷憎嫉惱,依無增上慢、斷增上慢。居士!多聞的聖弟子,到底是怎樣的依離殺、斷殺的呢?多聞的聖弟子都作如是的思惟:殺生的話,必定會受其惡報,會在于現世,以及後世受報。如我殺生的話,便當于自害一樣,也是誣謗他人的了。諸天及諸有智的梵行者,必定會道說(毀誹)我的戒律,諸方面均會聽到我的惡名。身壞命終之後,必定會至于惡處,會生在于地獄之中。像如是的,如殺生的話,必定會受此惡報,會報于現世,及與後世。我現在爲甚麼不依離殺生,斷除殺生呢?就這樣的便依離開殺生、斷除殺生。像如是的,多聞的聖弟子,乃依離殺生、斷除殺生。

  居士!多聞的聖弟子,是怎樣的離開不與取、斷除不與取的呢?多聞的聖弟子都作如是的思惟:如果人家不與你,而你卻去取的話(偷盜),就必定會受惡報,會在于現世,以及後世受其報的。如果我不與而取的話,便當自害,也是誣謗他人,諸天及諸有智的梵行者,會道說我的戒(會毀誹我爲不守戒的人),諸方面當會聽到我的惡名,身壞命終之時,必定會至于惡處,會生于地獄之中,像如是的,如不與取的話,就會受此惡報的,會在現世,及後世去受其果報。我現在怎麼可以不依于離開不與取、斷除不與取呢?他便依離不與取、斷除不與取。像如是的,多聞的聖弟子,乃依離不與取,斷除不與取的。

  居士!多聞的聖弟子到底是怎樣的依離邪淫、斷除邪淫的呢?多聞的聖弟子乃作如是的思惟:如果行邪淫的話,必定會受其惡報,會在現世及後世得其應報之報。如我行邪淫的話,便當會自生害,也是誣謗他人,諸天及諸有智的梵行者都會道說我的戒(會誹毀而說我犯戒),諸方面均當傳聞我的惡名,身壞命終之後,必定會轉生于惡處,會生在于地獄之中。像如是的,如行邪淫的話,就會受此惡報,在于現世及後世。我現在甯可依離邪淫、斷離邪淫,怎麼不這麼做呢?就這樣的依于離開邪淫、斷除邪淫。像如是的多聞的聖弟子,乃依離邪淫、斷除邪淫的了。

  居士!多聞的聖弟子,到底是怎樣的依離妄言、斷除妄言的呢?多聞的聖弟子都作如是的思惟:如果講妄言的話,必定會受其惡報于現世,以及後世。如我講妄言的話,便當會自害,也會誣謗他人。諸天以及諸有智慧的梵行者都會道說我戒(會誹毀而說我犯戒),諸方面都當會聽到我的惡名,身壞命終之後,必定會至于惡處,會生在于地獄之中。像如是的,如妄言的話,就會受這種惡報,于現世及後世。我現在怎麼可以不依離妄言、斷妄言呢?他就這樣的依于離妄言、斷妄言。像如是的,多聞的聖弟子,乃這樣的依離妄言、斷妄言的。

  居士!多聞的聖弟子到底是怎樣的依無貪著、斷除貪著呢?多聞的聖弟子都作如是的思惟:貪著的人必定會受惡報于現世,以及後世。我如貪著的話,便當會自害,也會誣謗于他人。諸天及諸有智的梵行的人,都會道說我戒(會誹毀我,說我犯戒)。諸方面的人都當會聽到我的惡名,身壞命終之後,必定會至于惡處,會生于地獄之中。像如是的,貪著的人會受如此的惡報于現世,以及後世。我現在怎麼可以不依無貪著、斷貪著呢?就這樣的依于無貪著、斷除貪著,像如是的多聞的聖弟子,乃依無貪著、斷貪著的。

  居士!多聞的聖弟子到底是怎樣的依無害恚、斷害恚呢?多聞的聖弟子乃作如是的思惟:如果起害恚的話,必定會受惡報于現世及後世。如我起害恚之心的話,便當會自害,也會誣謗他人。諸天及諸有智的梵行者,都會道說我戒(誹毀我爲犯戒的人),諸方面均會聽到我的惡名,身壞命終之後,必定會至于惡處,會生于地獄之中,像如是的,起害恚的心的人,必定會受此惡報于現世及後世,我現在怎麼可以不依無害恚、斷害恚呢?就這樣的依于無害恚、斷害恚。如是的多聞的聖弟子,就依無害恚、斷害恚的了。

  居士!多聞的聖弟子到底是怎樣的依于無憎嫉惱、斷除憎嫉惱呢?多聞的聖弟子都作如是的思惟:起憎嫉惱的人,必定會受惡報于現世及後世。

  如果我起憎嫉懊惱的話,便當會自害,也會誣謗他人。諸天及諸有智的梵行者,都會道說我戒(誹毀我,說我已犯戒),諸方面的人都會聽到我的惡名,身壞命終之後,必定會至于惡處,會生于地獄之中。像如是的,起憎嫉懊惱的人,會受此惡報于現世,以及後世,我現在怎麼可以不依無憎嫉懊惱、斷除憎嫉懊惱呢?就這樣的依無憎嫉懊惱、斷除憎嫉懊惱。像如是的,多聞的聖弟子,乃依無憎嫉懊惱,斷除憎嫉懊惱的了。

  居士!多聞的聖弟子到底是怎樣的依無增上慢、斷除增上慢呢?多聞的聖弟子都作如是的思惟:增上慢的人,必定會受惡報于現世,及後世,如果我起增上慢的話,便當會自害,也會誣謗他人,諸天及諸有智的梵行者,都會道說我的戒(會毀誹我爲犯戒者),諸方面的人也都會聽到我的惡名,身壞命終之後,必定會至于惡處,會生于地獄之中,像如是的,如起增上慢的話,定會受此惡報于現世,以及後世,我現在甯可依無增上慢、斷增上慢爲是!因此,便依無增上慢、斷增上慢。像如是的多聞的聖弟子,乃依沒有增上慢、斷除增上慢的了。這叫做聖法與律當中,有八支能夠斷絕俗事哩!」

  居士又問說:「瞿昙!在聖法與律當中,唯有這斷俗事之事呢?或者還更有其它的嗎?」世尊回答說:「在聖法與律當中,不但有這斷絕俗事之事,更有八支能夠斷絕俗事,而得以作證的。」晡利多居士聽後,便脫棄其頭上的白巾,叉手向佛,白佛而說:「瞿昙!在聖法與律當中,到底更有甚麼八支能夠斷絕俗事,而能得以作證的嗎?」

  世尊回答說:「居士!猶如有一只狗,由于饑餓羸乏,而到了屠牛處。那些屠牛師、屠牛的弟子,淨摘牛肉,除了肉外,就將牛骨擲給與狗。狗得牛骨後,就拖至處處(各處)去咬齧,咬至于破壞其唇,損缺其齒,或者會傷害其咽喉,然而其狗還不能以得此物而除其饑的。居士!多聞的聖弟子,也作如是的思惟:貪欲乃如骨鎖那樣,世尊乃說欲貪有如骨鎖,爲樂少苦多,爲多有災患,應當要遠離它。如果有人能夠舍離貪欲,離惡不善之法的話,則所謂此一切世間的飲食,爲永盡無余,應當要修習其法。居士!猶如離開林裏不遠之處,有一塊小肉脔墮在露地上,或者被烏,或者被鵄,將其肉脔持去,其余的烏鵄鳥們,都來競爭而追逐牠。在居士你的意見如何呢?假如這只烏鵄如果不快速的舍棄此小肉脔的話,是否會導致其余的烏鵄會來競爭而追逐嗎?」居士回答說:「唯然!瞿昙!」

  佛陀又問說:「在居士你的意見如何呢?如果此烏鵄能夠快速的舍棄此小肉脔的話,其余的烏鵄鳥們當會再來競爭追逐嗎?」居士回答說:「弗也!瞿昙!」

  佛陀說:「居士!多聞的聖弟子同樣的會再作如是的思惟:貪欲乃如肉脔,世尊說欲有如肉脔,爲樂少而苦多,爲多有災患,應當要遠離它。如有人能舍此,而離欲,離惡不善之法的話,則所謂對于此一切世間的飲食,會永盡而無余,當應修習其法。居士!猶如有人,其手把持火炬,向于風所吹來之處而行,則在居士你的意見爲如何呢?假如此人不快速的舍棄火炬的話,必定會燒著其手,會燒著其余的肢體嗎?」居士回答說:「唯然!霍昙!」

  佛陀說:「在居士你的意見如何呢?如果叫此人快速的舍棄此炬的話,當會燒著其手,當會燒著其余的肢體嗎?」居士回答說:「弗也!瞿昙!」

  佛陀說:「居士!多聞的聖弟子同樣的會再作如是的思惟:貪欲有如火炬,世尊乃說貪欲如火炬,爲樂少苦多,爲多有災患,應當要遠離它。如有人對于此而能舍離,能離惡不善之法的話,就是所謂對于此一切世間的飲食永盡無余,當應修習它。居士!猶如離開村裏不遠之處,有大的火坑,火坑裏充滿著火,而沒有煙焰。如果有人經過其處,其人爲不愚不癡,也不顛倒,自住于其本心,爲自由自在,都用樂而不用苦,非常的憎惡其苦。用活而不用死,非常的憎惡其死。在于居士你的意見如何呢?這個人甯可當會入于火坑嗎?」居士回答說:

  「弗也!瞿昙!爲甚麼呢?因爲他看見火坑,便作如是的思惟:如果墮入火坑的話,必定會死無疑。假如不死的話,必定也會受著極苦的。他看見火坑,便想遠離,願求舍離的。」

  佛陀說:「居士!多聞的聖弟子同樣的也會再作如是的思惟:貪欲有如火坑,世尊乃說貪欲有如火坑,爲樂少而苦多,爲多有災患,應當要遠離它。如果有人對于此而能舍,能離欲,能離惡不善之法的話,則所謂對于此一切世間的飲食,爲永盡無余,當應修習于它。居士!猶如離開村裏不遠之處,有一大的毒蛇,爲至惡苦毒(劇爲毒害),全身都是黑色而令人可怖畏。如果有人到這裏來,此人乃不愚不癡,也不顛倒,都自住其本心,爲自由自在,都用樂而不用苦,…

《中阿含經卷第五十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