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便会得以消灭,所有的秽污恶不善之法,他也会得以消灭。
又次,居士妇!多闻的圣弟子,如持斋之时,应忆念于众(僧),世尊的弟子众,乃为善于趣向,而质直,都行于要,行于趣,如来的众弟子中,确实有阿罗诃的真人趣(趣于阿罗汉,阿罗汉向),有阿罗诃的果证(阿罗汉果),有阿那含趣(阿那含向)、阿那含果证(阿那含果)、斯陀含趣(斯陀含向)、斯陀含果证(斯陀含果)、须陀洹趣(须陀洹向)、须陀洹果证(须陀洹果),这叫做四双人、八辈圣士(四向四果),也就是所谓世尊的弟子众,为成就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可以称呼,可以恭请,可以供养,可以奉事,可以敬重的圣众,也就是为天人的良福之田。他作如是的忆念众(僧)后,如有恶伺,他便会得以消灭,所有的秽污恶不善之法,他也会得以消灭。居士扫!多闻的圣弟子,乃缘于念众(僧)之故,其心静而得喜,如有恶伺,他便会得以消灭,所有的秽污恶不善之法,他便会得以消灭。
犹如有人,其衣有垢腻不净,然而由于用灰,由
于用皂荚、澡豆、汤水,以及人力去洗浣之故,他便会得以清净。像如是的,多闻的圣弟子,如持斋之时,忆念于众(僧),为世尊的弟子众,都善于趣向,而质直,都行要,行趣。如来的弟子众中,确实有趣阿罗诃的真人趣、阿罗诃果证,阿那含趣、阿那含果证、斯陀含趣、斯陀含果证、须陀洹趣、须陀洹果证,叫做四双人、八辈圣士(四向四果),也是所谓世尊的弟子众,乃成就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可称呼,可恭请,可供养,可奉事,可敬重,也就是为天人良福之田。他作如是之忆念众(僧)后,如果有恶伺,他便会得以消灭,所有的秽污恶不善之法,他也会得以消灭。居士妇!多闻的圣弟子,乃缘于念众(僧)之故,其心静而得喜,如有恶伺,他便会得以消灭,所有的秽污恶不善之法,他也会得以消灭,这叫做多闻的圣弟子之持众斋,众共会,由于念众(僧)之故,其心静而得喜,如有恶伺的话,他便会得以消灭,所有的秽污恶不善之法,他也会得以消灭。
又次,居士妇!多闻的圣弟子,如持斋之时,应忆念自戒,不缺而不穿,无秽而无污。极广而极大,都不望于其报,为智者所称誉,善具而善趣,善受而善持。他作如是的忆念自戒后,如有恶伺,他便会得以消灭,所有的秽污恶不善之法,他也会得以消灭。居士妇!多闻的圣弟子,乃缘于念戒之故,其心静而得喜,如有恶伺,他便会得以消灭,所有的秽污恶不善之法,他也会得以消灭。
犹如镜子那样,虽然!生垢而不明,但是由于以石磨而锃莹,由于人力去治理它,便得以明净。像如是的多闻的圣弟子、如果持斋之时,忆念自戒,为不缺不穿,无秽无污,极广而极大,都不望其报,为智者所称誉,善具而善趣,善受而善持。他作如是的忆念自戒后,如有恶伺,他便会得以消灭,所有的秽污恶不善之法,他也会得以消灭。居士妇!多闻的圣弟子,乃缘于念戒之故,其心静而得喜,如有恶伺,他便得以消灭其秽,所有的秽污恶不善之法,他也会得以消灭,这就是多闻的圣弟子之持戒斋,戒共会,由于念戒之故,其心静而得喜,如有恶伺,他便会得以消灭,所有的秽污恶不善之法,他也会得以消灭。
又次,居士妇!多闻的圣弟子,如持斋之时,就应忆念诸天,认为实在有四王天。对于其天如果成就其信仰心的话,就在于此命终之后,会得生于其间,我也有对于其天的信心。对于其天如成就戒、闻、施、慧的话,则在于此命终之后,得以生在于其间,我也有其戒、闻、施、慧。又忆念实有三十三天(第二层天)、焰摩天(时分天,第三层天)、兜率陀天(知足天,第四层天)、化乐天(第五层天)、他化乐天(第六层天)。对于那些
天如果成就信心的话,则在于此命终之后,会得生于其间,我也有其信心。对于那些天,如果成就戒、闻、施、慧的话,则在于此命终之后,就能得生于其间,我也有其戒、闻、施、慧。他作如是之忆念完毕,以及对于诸天而具有了信、戒、闻、施、慧的话,假如有恶伺的话,他便会得以消灭,所有的秽污恶不善之法,他也会得以消灭。居士妇!多闻的圣弟子乃缘于诸天之故,其心静而得喜,如有恶伺的话,他便会得以消灭,所有的秽污恶不善之法,他也会得以消灭。
有如上好的色金,虽然生垢而不净,然而由于用火而排,用钻而椎,也以赤土、人力去磨拭、莹治,便能得到明净那样。像如是的,多闻的圣弟子,如持斋时,应忆念诸天,认为实有四王天。对于彼天如成就信心的话,则在于此命终之后,就能得生于其间,我也有其信心。对于其天如成就戒、闻、施、慧的话,则在于此命终之后,就能得生于其间,我也有其戒、闻、施、慧。也忆念实有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乐天。对于这些天如果成就信心的话,则在于此命终之后,就能得生于其间,我也有其信心。对于那些天如果成就戒、闻、施、慧的话,则在于此命终之后,就能得生于其间,我也有其戒、闻、施、慧。他作如是的忆念完毕,以及对于诸天的信、戒、闻、施、慧的话,则如果有恶伺时,他便会得以消灭,所有的秽污恶不善之法,他也会得以消灭。
居士妇!如行如是的圣八支斋的话,假若有十六大国,所谓第一为鸯迦,第二为摩揭陀,第三为迦尸,第四为拘萨罗,第五为拘楼,第六为般阇罗,第七为阿摄贝,第八为阿和檀提,第九为枝提,第十为跋耆,第十一为跋蹉,第十二为跋罗,第十三为苏摩,第十四为苏罗咤,第十五为喻尼,第十六为剑浮,这些国内所有的钱宝、金、银、摩尼、真珠、琉璃、壤伽(车渠)、碧玉、珊瑚、留邵、鞞留、鞞勒、马瑙(自留邵下,均为宝玉名)、蝳蝐(玳瑁)、赤石、旋珠等宝物,假如有人在于其中为国王,可以自在的随用这些钱宝,然而其一切,都不及于受持圣八支斋的十六分之一。
居士妇!我乃由于此之故而说,人中之王者,乃不如诸天的快乐。如人间的五十岁,是四王天的一昼一夜。像如是的,三十昼夜为一月,十二个月为一岁,像如是的五百岁,就是四王天的寿数。居士妇!必定有这地方。如族姓男、族姓女(善男信女),受持圣八支斋的话,在其身坏命终之后,会转生于四王天中。居士妇!我乃由于此之故而说:人间之王者,乃不如天之乐。如人间的百岁为三十三天的一昼一夜,像如是的三十昼夜为一月,十二个月为一岁,如此之千岁,就是三十三天的寿数。
居士妇!必定有如此的地方。如族姓男、族姓女,受持圣八支斋的话,在其身坏命终之时,会往生于三十三天中。
居士妇!我乃由于此之故,而说,人王者,乃不如天的快乐。如人二百岁为焰摩天的一昼一夜,像如是的三十昼夜为一月,十二个月为一岁,像如是的二千岁,就是焰摩天的寿数。居士妇!必定有如此的地方。如族姓男、族姓女,受持圣八支斋的话,则在其身坏命终之后,会转生于焰摩天中。居士妇!我乃由于此之故而说:人王者,不如天之乐。如人间的四百岁为兜率陀天的一昼一夜,像如是的三十昼夜为一月,十二个月为一岁,如此四千岁,就是兜率陀天的寿数。居士妇!必定有如此的地方。如族姓男、族姓女,受持圣八支斋的话,在其身坏命终之后,会转生于兜率陀天中。
居士妇!我乃由于此之故而说:人王者,乃不如天之乐。如人间的八百岁为化乐天的一昼一夜,像如是的三十昼夜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像如此的八千岁为化乐天的寿数。居士妇!必定有如此的地方。如族姓男、族姓女,受持圣八支斋的话,在其身坏命终之时,会转生于化乐天中。居士妇!我乃由于此之故而说:人王者,不如天之乐。如人间的千六百岁为他化乐天的一昼一夜,像如是的三十昼夜为一月,十二个月为一岁,像如此的万六千岁为
他化乐天的寿数。居士妇!必定有如此的地方。如族姓男、族姓女,受持圣八支斋的话,在其身坏命终之后,会往生于他化乐天中。」
于是,鹿子母毘舍佉,乃叉手向佛,白佛而说:「世尊!圣八支斋乃为甚奇!甚特!有大利大果,有大的功德,有大的广布。世尊!我从现在起,自尽形寿,要受持圣八支斋,要随着其事力,而布施修福。」
于是,鹿子母听佛所说,乃善受善持,稽首佛足,绕佛三匝后离去。
佛陀所说的就是如是,鹿子母毘舍佉,以及诸比丘们,都欢喜奉行!
二○三、晡利多经第二(第五后诵)
大意:本经叙述世尊为晡利多居士说八支断俗事。所谓离断杀、不与取、邪淫、妄言、贪着、害恚、憎嫉恼、增上慢。并说欲如骨锁、肉脔、火炬、火坑、毒蛇、梦、假借、树果,如能作如是之观,就能得解脱!晡利多居士听后,得住果证,而自归依,成为优婆塞。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游行在于那难大(那烂陀),住在于波和利捺园之中。
那时,晡利多居士穿着白色的净衣,以白巾裹在于头,拄杖执盖,穿着世俗之屣,从于一园,至于另一园,从于一观,至于另一观,从于一林而至于另一林,都普遍的游行彷徉(徘徊)。在其游行的过程中,如遇见沙门、梵志的话,便作如是之说:「诸位贤者!当知!我乃离俗而断俗,我乃舍诸俗事!」
那些诸沙门、梵志们,都以濡软柔和之语,对他而说:「唯然!贤者晡利多!你乃离俗、断俗,而舍诸俗事。」于是,晡利多居士乃普遍游行,而彷徉,而往诣佛所,到后,共相问讯,当在佛前,拄杖而站在那里。世尊乃告诉他说:「居士!那边有座位,如欲坐,就坐下来好了。」晡利多居士白佛说:「霍昙!此事并不尽然!,此事为不可。为甚么呢?因为我乃离俗、断俗,我乃舍诸俗事;而沙门瞿昙您,为甚么唤我为居士呢?」
世尊回答说:「你的相貌标帜(外貌、征相),都有如居士,因此之故,我乃唤你:『居士!有座位,欲坐便坐吧!』」世尊乃如是又至于再三告诉他…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