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阿含經卷第叁十四▪P3

  ..續本文上一頁若人有信于佛說正法律彼得安隱度如乘馲馬王

  (假若有人不信佛陀所說的正法與律的話,那個人必定會被害,有如被羅剎所食掉那樣。)

  (如果有人信仰佛陀所說的正法與律的話,他就會得安隱而度脫,有如乘馲馬王那樣的得以度脫。)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那些諸比丘們聽佛所說,乃歡喜奉行!

  一叁七、世間經第二十一(第叁念誦)

  大意:本經敘述佛陀自斷世間之集,證世間之滅,修世間之道。如果有人,一切都盡普正的話,乃是由于佛陀的知見,而所覺得的。因爲佛陀的言說應對,一切的一切,均爲是真谛而不虛,不離于如,也不是顛倒,是真谛審真,故世尊乃在于大衆當中有所講說,所謂獅子吼是。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于舍衛國,住在于勝林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如來乃爲自己覺悟世間,也爲他人闡說,如來乃如實而知道世間(知世間)。如來乃自覺世間之集,也爲他人闡說,如來乃斷滅世間之集(斷世間集)。如來乃自己覺悟世間之滅(寂滅),也爲他人闡說,如來乃作證世間之滅(作證世間滅)。如來乃自覺世間的道迹,也爲他人闡說,如來乃修習世間的道迹(修世間道迹)。

  如果有人,對于一切都盡于普正的話,他就能覺得一切如來的知見。爲甚麼呢?因爲如來從往昔之夜,覺證無上正盡之覺以來,至于今日之夜,將對于無余涅槃界,當取于寂滅時,在于其中間,如果如來之口有所言說,有所應對的話,則這一切的一切,均爲是真谛,乃爲不虛,乃不離于如,也不是顛倒,是真谛審實的。如果說獅子的話,當知就是說如來。爲甚麼呢?因爲如來在于大衆當中,有所講說的話,則謂之獅子吼!一切世間的天,以及魔、梵天、沙門、梵志,從人至于天,則如來乃爲是梵有,如來乃爲至爲冷有,是無煩,也沒有熱,是真谛,而不虛之有!」于是,世尊說此,而以偈頌說:

  知一切世間出一切世間說一切世間一切世如真

  彼最上尊雄能解一切縛得盡一切業生死悉解脫

  是天亦是人若有歸命佛稽首禮如來甚深極大海

  知已亦修敬諸天香音神彼亦稽首禮謂隨于死者

  稽首禮智士歸命人之上無憂離塵安無礙諸解脫

  是故當樂禅住遠離極定當自作燈明無我必失時

  失時有憂戚謂墮地獄中

  (佛陀乃知道一切世間,乃超出于一切世間,而闡說一切世間,說一切世間如真〔如實而知,如實而說〕。佛陀他,是爲最上的尊雄,乃能解脫一切的縛結,得盡一切的業作,其生死都已解脫。)

  (如果是天,或者是人,假如有人歸命于佛陀,稽首而禮拜如來,知道佛陀乃爲甚深,有如極大之海,而知道後,也修敬的話,則諸天、香音神〔幹闼婆,指天龍八部〕們,他們也會來稽首而禮拜他。所謂隨于死的人,稽首而禮拜智士,歸命于人的上人。)

  (佛陀乃爲無憂,乃爲離脫塵勞而安隱,沒有礙,而得證諸解脫的人,因此之故,應當安喜樂于禅,應該遠離塵垢,而住于極定。應當自作爲燈明,我必定不可以失時。假如失去了這良時良機的話,就會有憂戚,所謂墮落于地獄中是!)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那些諸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一叁八、福經第二十二(第叁念誦)

  大意:本經敘述佛陀告訴諸比丘:福報妙善多所饒益,並自述其往昔之時,都長夜作福,長夜受報的本生譚。說他修七年的慈心,七反的成敗劫,不還來此世,世間敗壞時,都生在于晃昱天,世間轉成時.生于梵天中,在梵天爲大梵天王,千次生爲自在天,叁十六次爲帝釋天,無量百次爲頂生王。又以布

  施、調禦、守護叁業,而得叁業的果報。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于舍衛國,住在于勝林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比丘們!不可畏于諸福,應愛樂,爲意所念的。爲甚麼呢?因爲所謂福,乃就是所說之樂(神即是安樂,福和樂同義)。如果畏于諸福的話,就是不愛樂,不是爲意的所念的,爲甚麼呢?因爲非福的話,就是所謂的苦(非福即苦,非福和苦同義)。爲甚麼緣故呢?因爲我憶起往昔之時,都長夜(長久)的期間去作福,長夜(長久)的受其福報,而愛樂,而爲意之所念。我在往昔之時,七年的期間修行慈心,因此,在七反成敗(七次的成住壞空四大劫)的期間,都不來此世間(不轉生在人間),在世間敗壞之劫時,乃往生于晃昱天(光音天,二禅天),世間再成立之劫時,就降下來生于空梵天的宮殿中(初禅天)。在那梵天中,作爲大梵天。在其余之處,曾千反(千次)作自在天王(六欲天),叁十六反(叁十六次)作天帝釋。然後又經無量反(無量的次數),作爲剎帝利的頂生王(持養,轉輪王)。

  比丘們!我作剎利頂生王之時,有八萬四千的大象,都被好的乘具,以衆寶來校飾(講究裝飾),以白珠珞覆在其上,是以于娑賀象王(白象王,具六牙)爲首的。比丘們!我作剎利頂生王時,有八萬四千的馬,都被好的乘具,都以衆寶嚴飾,以金銀而交絡,是以馲馬王(神馬)爲首的。比丘們!我作剎利頂生王之時,有八萬四千的車,以四種的校飾,莊飾的都是以衆好的獅子、虎、豹之有斑文的皮,以織成的雜色,以種種的校飾,爲極爲利疾,是以名叫樂聲車爲首的。比丘們!我作剎利頂生王時,擁有八萬四千的大城,極大的富樂,多有人民,是以拘舍惒提王城(香茅城)爲首的。比丘們!我作剎利頂王時,有八萬四千的樓,有金、銀、琉璃,以及水精的四種寶樓,是以正法殿爲首的。

  比丘們!我作剎利頂生王時,有八萬四千的禦座,有金、銀、琉璃,以及水精的四種寶座。都敷有氍氀、毾氈,以錦绮羅縠蓋覆在上面,有襯體被、兩頭安枕、加陵伽波惒羅、波遮悉哆羅那(最好的鹿皮)。比丘們!我作剎利頂生王時,有八萬四千的雙衣,有初摩衣(亞麻衣),有錦僧衣,有劫貝衣,有加陵伽波惒羅之衣。比丘們!我作剎利頂生王時,有八萬四千的宮女,身體都光澤,皦潔而明淨,美色都超過余人,少有不及于天女。其姿容都端正,使覩觀者會歡悅,都以衆寶的璎珞來嚴飾的非常的具足,盡爲是剎帝利種之女,其余的族姓也是無量的多。

  比丘們!我作剎利頂生王時,有八萬四千種之食,晝夜都常在供給,爲了我之故而設的,而欲使我吃食的。比丘們!那些八萬四千種的飲食物當中,有一種食,爲極美淨潔,有無量種之味,是我平常所食的。比丘們!那些八萬四千的宮女當中,有一位剎利女,最爲端正姝妙,都常奉侍于我。比丘們!那些八萬四千的雙衣當中,有一雙衣(夾衣),或初摩衣(亞麻衣),或錦僧衣,或劫貝衣,或加陵伽婆惒羅衣,是我平常所穿的。比丘們!那些八萬四千的禦座當中,有一禦座,或者爲金,或者是銀,或者是琉璃,或者是水精,都敷之以氀、毾氈,都以錦绮羅縠覆蓋,有襯體被、兩頭安枕、加陵伽波惒羅、波遮悉哆羅那,是我平常所臥的。

  比丘們!那些八萬四千的樓觀當中,有一樓觀,或者用金、用銀、用琉璃、用水精,名叫正法殿,是我平常所住的。比丘們!那些八萬四千的大城當中,有一城,爲極大的富樂,有很多的人民,名叫拘舍惒提(香茅城),是我平常所居的。比丘們!那些八萬四千的車中,有一車,乃莊飾以衆好的獅子、虎、豹等有斑文之皮,以織成雜色的種種物來莊飾,乃極爲利疾,名叫樂聲車,是我平常所乘載,而至于觀望的園觀。比丘們!那些八萬四千的馬中,有一馬,其體爲绀青色,其頭像,如鳥,名叫馲馬王,是我平常所騎乘,而至于觀望的園觀的。比丘們!那些八萬四千的大象當中,有一象,全體都極爲潔白,七支(四足、首、陰、尾)都盡爲端正,名叫于娑賀象王,是我平常所乘,而至于觀望的園觀的。

  比丘們!我曾作如是之念:是由于甚麼業果?由于甚麼業報?能使我今天有如是的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佑,有大威神呢?比丘們!我又作如是之念:是由于叁業之果,爲叁業之報,才能使我的今天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佑,有大威神的。所謂第一就是布施,第二就是調禦,第叁就是守護等善業是。」于是,世尊說此,而以偈頌說:

  觀此福之報妙善多饒益比丘我在昔七年修慈心

  七反成敗劫不來還此世世間敗壞時生于晃昱天

  世間轉成時生于梵天中在梵爲大梵千生自在天

  叁十六爲釋無量百頂王剎利頂生王爲人之最尊

  如法非刀杖政禦于天下如法不加枉正安樂

  教授

  如法轉相傳遍一切大地大富多錢財生于如是族

  財谷具足滿成就七寶珍因此大福佑所生得自在

  諸佛禦于世彼佛之所說知此甚奇特見神通不少

  誰知而不信如是生于冥是故當自爲欲求大福佑

  當恭敬于法常念佛法律

  (觀察此福的果報,乃爲妙善而多饒益。比丘們!我在往昔之時,曾經以七年之期,修習慈心,因此之故,在七反的成敗劫〔七次的成住壞空的大劫〕當中,不再還來轉生于此世間。世間敗壞之劫的時期時,都往生在于晃昱天〔光音天,二禅天〕世間轉成之劫之時,都生于梵天中,在梵天時,爲大梵天王。千次生在自在天〔六欲天〕,叁十六次爲帝釋天,無量百次爲頂生王。)

  (剎利的頂生王,乃爲人的最尊貴的,都以如正法去治民,而不是用刀杖去政禦于天下的。都如正法,不加以冤枉,正爲安樂的教授。都如法而轉,而相傳,而遍滿于一切大地。乃爲大富,而多有錢財,我就是生在于如是的王族,錢財、谷物都具足而充滿,都成就七珍寶,由于此大福佑,所生的地方,都得大自在。)

  (諸佛駕禦于世間,爲彼佛之所說,而得以知道此種甚爲奇特之事,而得見神通爲不少的。誰知道此事,而不相信,而如是的轉生于冥途〔造惡業而爲邪類〕呢?因此之故,應當安自己去作爲,如欲求大福佑的話,就應當安恭敬于法,應當安常念佛法與律。)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那些諸比丘們,聽佛所說…

《中阿含經卷第叁十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