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四▪P3

  ..续本文上一页若人有信于佛说正法律彼得安隐度如乘馲马王

  (假若有人不信佛陀所说的正法与律的话,那个人必定会被害,有如被罗剎所食掉那样。)

  (如果有人信仰佛陀所说的正法与律的话,他就会得安隐而度脱,有如乘馲马王那样的得以度脱。)

  佛陀所说的就是如是,那些诸比丘们听佛所说,乃欢喜奉行!

  一三七、世间经第二十一(第三念诵)

  大意:本经叙述佛陀自断世间之集,证世间之灭,修世间之道。如果有人,一切都尽普正的话,乃是由于佛陀的知见,而所觉得的。因为佛陀的言说应对,一切的一切,均为是真谛而不虚,不离于如,也不是颠倒,是真谛审真,故世尊乃在于大众当中有所讲说,所谓狮子吼是。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游行在于舍卫国,住在于胜林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如来乃为自己觉悟世间,也为他人阐说,如来乃如实而知道世间(知世间)。如来乃自觉世间之集,也为他人阐说,如来乃断灭世间之集(断世间集)。如来乃自己觉悟世间之灭(寂灭),也为他人阐说,如来乃作证世间之灭(作证世间灭)。如来乃自觉世间的道迹,也为他人阐说,如来乃修习世间的道迹(修世间道迹)。

  如果有人,对于一切都尽于普正的话,他就能觉得一切如来的知见。为甚么呢?因为如来从往昔之夜,觉证无上正尽之觉以来,至于今日之夜,将对于无余涅槃界,当取于寂灭时,在于其中间,如果如来之口有所言说,有所应对的话,则这一切的一切,均为是真谛,乃为不虚,乃不离于如,也不是颠倒,是真谛审实的。如果说狮子的话,当知就是说如来。为甚么呢?因为如来在于大众当中,有所讲说的话,则谓之狮子吼!一切世间的天,以及魔、梵天、沙门、梵志,从人至于天,则如来乃为是梵有,如来乃为至为冷有,是无烦,也没有热,是真谛,而不虚之有!」于是,世尊说此,而以偈颂说:

  知一切世间出一切世间说一切世间一切世如真

  彼最上尊雄能解一切缚得尽一切业生死悉解脱

  是天亦是人若有归命佛稽首礼如来甚深极大海

  知已亦修敬诸天香音神彼亦稽首礼谓随于死者

  稽首礼智士归命人之上无忧离尘安无碍诸解脱

  是故当乐禅住远离极定当自作灯明无我必失时

  失时有忧戚谓堕地狱中

  (佛陀乃知道一切世间,乃超出于一切世间,而阐说一切世间,说一切世间如真〔如实而知,如实而说〕。佛陀他,是为最上的尊雄,乃能解脱一切的缚结,得尽一切的业作,其生死都已解脱。)

  (如果是天,或者是人,假如有人归命于佛陀,稽首而礼拜如来,知道佛陀乃为甚深,有如极大之海,而知道后,也修敬的话,则诸天、香音神〔干闼婆,指天龙八部〕们,他们也会来稽首而礼拜他。所谓随于死的人,稽首而礼拜智士,归命于人的上人。)

  (佛陀乃为无忧,乃为离脱尘劳而安隐,没有碍,而得证诸解脱的人,因此之故,应当安喜乐于禅,应该远离尘垢,而住于极定。应当自作为灯明,我必定不可以失时。假如失去了这良时良机的话,就会有忧戚,所谓堕落于地狱中是!)

  佛陀所说的,就是如是,那些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一三八、福经第二十二(第三念诵)

  大意:本经叙述佛陀告诉诸比丘:福报妙善多所饶益,并自述其往昔之时,都长夜作福,长夜受报的本生谭。说他修七年的慈心,七反的成败劫,不还来此世,世间败坏时,都生在于晃昱天,世间转成时.生于梵天中,在梵天为大梵天王,千次生为自在天,三十六次为帝释天,无量百次为顶生王。又以布

  施、调御、守护三业,而得三业的果报。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游行在于舍卫国,住在于胜林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比丘们!不可畏于诸福,应爱乐,为意所念的。为甚么呢?因为所谓福,乃就是所说之乐(神即是安乐,福和乐同义)。如果畏于诸福的话,就是不爱乐,不是为意的所念的,为甚么呢?因为非福的话,就是所谓的苦(非福即苦,非福和苦同义)。为甚么缘故呢?因为我忆起往昔之时,都长夜(长久)的期间去作福,长夜(长久)的受其福报,而爱乐,而为意之所念。我在往昔之时,七年的期间修行慈心,因此,在七反成败(七次的成住坏空四大劫)的期间,都不来此世间(不转生在人间),在世间败坏之劫时,乃往生于晃昱天(光音天,二禅天),世间再成立之劫时,就降下来生于空梵天的宫殿中(初禅天)。在那梵天中,作为大梵天。在其余之处,曾千反(千次)作自在天王(六欲天),三十六反(三十六次)作天帝释。然后又经无量反(无量的次数),作为剎帝利的顶生王(持养,转轮王)。

  比丘们!我作剎利顶生王之时,有八万四千的大象,都被好的乘具,以众宝来校饰(讲究装饰),以白珠珞覆在其上,是以于娑贺象王(白象王,具六牙)为首的。比丘们!我作剎利顶生王时,有八万四千的马,都被好的乘具,都以众宝严饰,以金银而交络,是以馲马王(神马)为首的。比丘们!我作剎利顶生王之时,有八万四千的车,以四种的校饰,庄饰的都是以众好的狮子、虎、豹之有斑文的皮,以织成的杂色,以种种的校饰,为极为利疾,是以名叫乐声车为首的。比丘们!我作剎利顶生王时,拥有八万四千的大城,极大的富乐,多有人民,是以拘舍惒提王城(香茅城)为首的。比丘们!我作剎利顶王时,有八万四千的楼,有金、银、琉璃,以及水精的四种宝楼,是以正法殿为首的。

  比丘们!我作剎利顶生王时,有八万四千的御座,有金、银、琉璃,以及水精的四种宝座。都敷有氍氀、毾毡,以锦绮罗縠盖覆在上面,有衬体被、两头安枕、加陵伽波惒罗、波遮悉哆罗那(最好的鹿皮)。比丘们!我作剎利顶生王时,有八万四千的双衣,有初摩衣(亚麻衣),有锦僧衣,有劫贝衣,有加陵伽波惒罗之衣。比丘们!我作剎利顶生王时,有八万四千的宫女,身体都光泽,皦洁而明净,美色都超过余人,少有不及于天女。其姿容都端正,使覩观者会欢悦,都以众宝的璎珞来严饰的非常的具足,尽为是剎帝利种之女,其余的族姓也是无量的多。

  比丘们!我作剎利顶生王时,有八万四千种之食,昼夜都常在供给,为了我之故而设的,而欲使我吃食的。比丘们!那些八万四千种的饮食物当中,有一种食,为极美净洁,有无量种之味,是我平常所食的。比丘们!那些八万四千的宫女当中,有一位剎利女,最为端正姝妙,都常奉侍于我。比丘们!那些八万四千的双衣当中,有一双衣(夹衣),或初摩衣(亚麻衣),或锦僧衣,或劫贝衣,或加陵伽婆惒罗衣,是我平常所穿的。比丘们!那些八万四千的御座当中,有一御座,或者为金,或者是银,或者是琉璃,或者是水精,都敷之以氀、毾毡,都以锦绮罗縠覆盖,有衬体被、两头安枕、加陵伽波惒罗、波遮悉哆罗那,是我平常所卧的。

  比丘们!那些八万四千的楼观当中,有一楼观,或者用金、用银、用琉璃、用水精,名叫正法殿,是我平常所住的。比丘们!那些八万四千的大城当中,有一城,为极大的富乐,有很多的人民,名叫拘舍惒提(香茅城),是我平常所居的。比丘们!那些八万四千的车中,有一车,乃庄饰以众好的狮子、虎、豹等有斑文之皮,以织成杂色的种种物来庄饰,乃极为利疾,名叫乐声车,是我平常所乘载,而至于观望的园观。比丘们!那些八万四千的马中,有一马,其体为绀青色,其头像,如鸟,名叫馲马王,是我平常所骑乘,而至于观望的园观的。比丘们!那些八万四千的大象当中,有一象,全体都极为洁白,七支(四足、首、阴、尾)都尽为端正,名叫于娑贺象王,是我平常所乘,而至于观望的园观的。

  比丘们!我曾作如是之念:是由于甚么业果?由于甚么业报?能使我今天有如是的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佑,有大威神呢?比丘们!我又作如是之念:是由于三业之果,为三业之报,才能使我的今天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佑,有大威神的。所谓第一就是布施,第二就是调御,第三就是守护等善业是。」于是,世尊说此,而以偈颂说:

  观此福之报妙善多饶益比丘我在昔七年修慈心

  七反成败劫不来还此世世间败坏时生于晃昱天

  世间转成时生于梵天中在梵为大梵千生自在天

  三十六为释无量百顶王剎利顶生王为人之最尊

  如法非刀杖政御于天下如法不加枉正安乐

  教授

  如法转相传遍一切大地大富多钱财生于如是族

  财谷具足满成就七宝珍因此大福佑所生得自在

  诸佛御于世彼佛之所说知此甚奇特见神通不少

  谁知而不信如是生于冥是故当自为欲求大福佑

  当恭敬于法常念佛法律

  (观察此福的果报,乃为妙善而多饶益。比丘们!我在往昔之时,曾经以七年之期,修习慈心,因此之故,在七反的成败劫〔七次的成住坏空的大劫〕当中,不再还来转生于此世间。世间败坏之劫的时期时,都往生在于晃昱天〔光音天,二禅天〕世间转成之劫之时,都生于梵天中,在梵天时,为大梵天王。千次生在自在天〔六欲天〕,三十六次为帝释天,无量百次为顶生王。)

  (剎利的顶生王,乃为人的最尊贵的,都以如正法去治民,而不是用刀杖去政御于天下的。都如正法,不加以冤枉,正为安乐的教授。都如法而转,而相传,而遍满于一切大地。乃为大富,而多有钱财,我就是生在于如是的王族,钱财、谷物都具足而充满,都成就七珍宝,由于此大福佑,所生的地方,都得大自在。)

  (诸佛驾御于世间,为彼佛之所说,而得以知道此种甚为奇特之事,而得见神通为不少的。谁知道此事,而不相信,而如是的转生于冥途〔造恶业而为邪类〕呢?因此之故,应当安自己去作为,如欲求大福佑的话,就应当安恭敬于法,应当安常念佛法与律。)

  佛陀所说的就是如是,那些诸比丘们,听佛所说…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