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門,第十就是見來贊善,第十一就是敷設床待,第十二就是施設淨美豐饒的飲食,第十叁就是供養沙門、梵志。爲人妻子的,以此十叁事去善于敬順其夫。居士子!像如是的西方之二,俱有分別。居士子!在聖法與律當中,所謂西方,就是所謂夫與妻子之間互敬之事。居士子!如果有人,能夠慈愍其妻子的話,必定會有增益,則是不會有衰耗的。
居士子!如果爲北方的話,則像如是的,乃爲大家(大當家,主人),觀念其奴婢、使用人,大家(主人)應當以五事愍念給恤其奴婢、使用人。那五事呢?第一就是隨其力而作業,第二就是隨時食之(給他飯吃),第叁就是隨時飲之(給他飲料),第四就是及日休息(有休息之日),第五就是病給湯藥(患疾病就應請醫生治療他)。大家(主人)以此五事愍念給恤奴婢、使用人,而當人的奴婢、使用人的,也應以九事去善奉其大家(主人)。那九事呢?第一就是隨時作業,第二就是專心作業,第二,就是一切的作業,第四就是前以瞻侍(早起),第五就是後以愛行(晚睡),第六就是言以誠實,第七就是急時不遠離,第八就是行他方時,則便贊歎,第九就是稱大家(主人)爲庶幾(賢者)。奴婢、使用人應以此九事去善奉大家(主人)。居士子!像如是的,北方之二,俱爲有
分別。居士子!在聖法與律當中,所謂北方者,就是所謂大家(主人)與奴婢、使用人之間之事。居士子!如果有人慈愍奴婢、使用人的話,必定會有增益,則是不會有衰耗的。
居士子!如下方的話,就是像如是的有關于親友之觀念親友之臣之事。爲人親友,應當以五事去愛敬供給其親友之臣。那五事呢?第一就是愛敬,第二就是不輕慢,第叁就是不欺诳,第四就是施與珍寶,第五就是拯念(濟振懷念)親友之臣。親友以此五事去愛敬供給親友之臣,而親友之臣也應以五事善念其親友。那五事呢?第一就是知其財物已盡,第二就是知其財物已盡後,就供給其財物,第叁就是見其放逸時,就要教诃他,第四就是要愛念,第五就是急時(遇親友之急難時),可歸依(做其庇護者)。親友之臣應以此五事善念其親友。居士子!像如是的,下方之二,俱有分別。居士子!在聖法與律當中,所謂下方者,就是所謂親友與親友之臣的關念之事。居士子!如果有人慈愍其親友之臣的話,必定會有增益,則是不會有衰耗的。
居士子!如上方的話,就像如是的,施主觀念沙門、梵志之事。當施主的,應當以五事去尊敬供養沙門、梵志。那五事呢?第一就是不禁製門,第二就是見來就贊善,第叁就是敷設床而待,第四就是
施設淨美豐饒的飲食,第五就是擁護如法。施以此五事去尊敬供養沙門、梵志,而沙門、梵志也應以五事去善念施主。那五事呢?第一就是教其信,教其行信、念信,第二就是教其禁戒,第叁就是教其博聞,第四就是教其布施,第五就是教其智慧,教其行慧、立慧。沙門、梵志應以此五事去善念施主。居士子!像如是的,上方之二,俱爲分別解釋過了。居士子!在聖法與律當中,所謂上方,就是有關于施主與沙門、梵志之事。居士子!如果有人尊奉沙門、梵志的話,必定會有增益,並不會有衰耗的。
居士子!有四種攝事(攝受,而使其依附于下之四事,然後導入于佛道)。那四種呢?第一就是惠施,第二就是愛言,第叁就是行利(利行,起善行而利益衆生),第四就是等利(同事,隨衆生所樂,同其所作,使其各沾法益)是。」于是世尊說此,而以偈頌說:
惠施及愛言 常爲他行利 衆生等同利 名稱普遠至
此則攝持世 猶如禦車人 若無攝持者 母不因其子
得供養恭敬 父因子亦然 若有此法攝 故得大福佑
照遠猶日光 速利翻捷疾 不粗說聰明 如是得
名稱
定護無貢高 速利翻捷疾 成就信屍賴 如是得名稱
常起不懶惰 喜施人飲食 將去調禦正 如是得名稱
親友臣同恤 愛樂有齊限 謂攝在親中 殊妙如師子
初當學技術 于後求財物 後來財物已 分別作四分
一分作飲食 一分作田業 一分舉藏置 急時赴所須
耕作商人給 一分出息利 第五爲取掃 第六作屋宅
家若具六事 不增快得樂 彼必饒錢財 如海中水流
彼如是求財 猶如蜂采花 長夜求錢財 當自受快樂
出財莫令遠 亦勿令普漫 不可以財與 凶暴及豪強
東方爲父母 南方爲師尊 西方爲妻子 北方爲奴婢
下方親友臣 上沙門梵志 願禮此諸方 二俱得大稱
禮此諸方已 施主得生天
(應行惠施,以及講愛言〔善言慰論〕,他應常爲他人行利〔利行,利益衆生〕,對于衆生,則平等而同與其利益〔等利,同事,隨人之所樂,而示現其能力,同其所作,利益衆生〕,這樣,則其名稱就會普遍而遠聞。這就是攝受衆生,持世〔處世〕待人的四攝法,猶如駕禦車輛的人那樣的。假如沒有攝持的話,則,母,不能因其子而得以供養恭敬,父,不能因其子而得以供養恭敬之事,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有此四法之攝持〔四攝事,四攝法〕的話,就會因此之故,而得大福佑。這樣,則能夠照得很遠,猶如太陽之光亮,很快而得利,而翻遍,乃很捷疾。)
(不粗說〔不惡口,愛言〕,就是聰明的一件事,像如是的話,就能得名稱。決定護持而沒有貢高的話,就會有速利,而翻遍也捷疾。成就正信、屍賴〔戒〕的話,像如是的,定會得名稱。常早起而不懶惰,歡喜布施于人以飲食,將離開時,則調禦端正,像如是的話,定能得名稱。對于親友之臣屬,同樣的憐恤,愛樂而有齊限,所謂攝持在其親中,其殊妙,有如師長與弟子那樣。)
(首先當學技術,到後來,則求財物。後來財物入手後,就應分別作爲四分。一分作爲飲食之用,一分作爲田業之須,一分把它儲存起來,以應急時之所須要之用。借給與耕作的人,或者是商人,也就是撥出一分去生利息。)
(第五爲娶婦之用,第六則爲建築自家的屋宅。家庭如果具有了此六事的話,則不增,而能得快樂。他必定會饒益錢財,有如流入海中之水那樣。他像如是的去求財的話,就如蜂之采花那樣的長夜〔常久〕求錢財,當會自受其快樂。)
(出錢財,不可以使其離遠,也不可以使其有普漫〔放任〕,不可以將錢財給與凶暴,以及豪強的人。)
(以東方爲父母,以南方爲師尊,以西方爲妻子,以北方爲奴婢,以下方爲親友之臣,以上方爲沙門、梵志。唯願禮拜此諸方,兩方都能得大名稱。禮拜此諸方後,施主你,定能得以往生于天上界的。)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善生居士子,聽佛所說,乃歡喜奉行!
中阿含經卷第叁十叁完
《中阿含經卷第叁十叁》全文閱讀結束。